《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同步教学设计-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同步教学设计-语文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语文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理解十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涣涣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皓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
2、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 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 生齐答:有兴趣。 (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1.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其父叔梁绝,其母颜征在是叔梁绝的第三个夫人。孔子幼年丧父,其母被迫离家。少年孔子是在贫困的家境中度过
3、的。但由于他的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编订整理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的诗歌总集诗经,重要的文献尚书,并把鲁国史官记录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论语则是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有许多的话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影响。所以有宋代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黔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思想的正统,从此,儒家思想整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
4、,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过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补充: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七七零年至公元前四一七六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
5、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三、朗读课文教读、自读、齐读。四、自读翻译学生结合注释和参考书,理解并翻译课文。五、理解分析课文十则分为三部分,讲述的是做人的道理。第一至三则,讲个人的道德修养。一日三省、见贤思齐、宽容第四至八则,讲个人的抱负追求。远大的理想抱负,讲求仁义道德第九至十则,讲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六、讨论质疑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七、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第2课时一、美读吟诵1.指名朗读 2.齐读全文。二、试译检测抽十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纠错。三、分析理解品读赏析,探究内涵。学生散读
6、、背诵、讨论、赏析。四、拓展创新 1.学生朗读,分齐读、个人朗读。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课文中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 2.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件卜充)传说孔子曾向郑子、袭弘、师襄、老聘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五、品读赏析 1.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十则中,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的言论,直起直落,仅提出观点或提出结论,并没有论据或论证。 2.语言凝练,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六、
7、合作探究,自主实践 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我在读论语时,我的思绪就常常穿越时空走进孔子的那个时代,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与其说喜欢孔
8、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掌握材料后,以我心口中的孔子为题,写一份读书报告。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伴我们成长。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26鱼我所欲也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3.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
9、文。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课时、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2.阅读全文,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口是编者加的。 2.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
10、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恶】厌恶,与“欲”相反。【由是】由于这个原因。 【是故】因为这个缘故。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何加】(有)什么益处。【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欲】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
11、贫穷的人。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 ,介词。第二个为,动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本心】天性,天良。 4.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5.再次朗读课文。四、小结1.通假字“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软2.一词多义介词 为了 为宫室之美动词 做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得到 故不为苟得也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软此、这 非独贤者有是心这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虚词代词 他 呼尔而与之助词 的 为宫室之美表顺接 不译 蹦尔而与之表转折 却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选择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表比
12、较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表对象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4.特殊句式判断句:鱼,我所欲也。倒装句:万钟于我何加焉所欲有生者五、作业完成课内练习二。第2课时、预习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四题。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1.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本段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以“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阐明为什么
13、要“舍生取义”,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 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先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于是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义”是确实存在的,“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
14、:回到“性善论”上,说明“舍生取义”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 第二部分(2,3):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一革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气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层(从开头至“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体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句作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
15、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又回到“性善论”上,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义”、“善”的本性。“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疑问: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覃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16、。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4.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谈给你的启示。 论证方法:第一段: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第二段:举例论证。
17、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抉择时候,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5.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18、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蹦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6.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7.联系课文,谈谈他们各自的价值取向(名句简写)材料一:富贵此之谓大大夫孟子材料二: 生命诚可贵。(匈牙利 裴多芬)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材料四: 砍头不要紧。(夏明翰)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
19、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五、写作方法 1.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
20、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假设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严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相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
21、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蹦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重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
22、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生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二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六、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四题。 27*订鬼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了解全文。2.学习王
23、充的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1.疏通全文大意。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斗争从来不断的原因。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鬼”是一个让人心生恐惧的字眼,那么请问这个世界上有“鬼”吗?我们暂且别忙下定论,先来听一下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1.关于作者 王充(27一约97),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历任郡功曹、泊巾等官,后罢职家居,从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论,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认为“天地合气,万物门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即由于“气”本身的
24、运动而产生万物,不存在有意志的创造者。指出天地、阴阳不生不死,初步接触到世界无限性问题。认为自然界的“灾异”是“气”变化的结果,与人事无关。人的生命和精神也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人未死,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死而精气灭”(论死),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的口的论和灾异、谴告、鬼神等迷信。著作有论衡。 2.背景链接 秦汉时期,求仙、鬼神迷信等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派方士为他们寻求仙药,幻想长生不老,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神化封建皇帝和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他说,天是有意志有感觉的最高主宰,而皇帝是“天子”,代表天意统治人
25、,因此皇帝行德政,天就用风调雨顺来嘉奖他;皇帝无道,天就降临灾害来谴责和警告他。在鬼神迷信思想泛滥的时代,王充根据科学知识,提出无神论的观点,有力地批判了迷信鬼神的观点。三、阅读课文,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3.字词积累。为:变成。存想:想象。致:导致。何:什么。困:困顿。把:拿。顾玩:仔细端详。用精至矣:精神专一,到了极点。妄:荒诞,无根据。4.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导。5.个别朗读。四、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提出并阐释论点。 第1自然段:第1句正面提出论点。指出:人们说“有鬼”并不是“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
26、接着第2,3句用设问引起阐释,以下几句说出了道理: 人生病了就会产生忧郁、恐惧的心理,就会看见“鬼”出现,因为忧郁恐惧就会有许多思念想象,也就会产生许多虚幻的影像,于是“鬼”就出现了。本段中,立论开门见山,阐释追根溯源,层层递进,干净利落。 第二部分(2):举例论证,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 第2自然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疙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举此二例是用“二者用精至矣”和“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以达到举其同类证明其正确的口的,也就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非有鬼,而是人生病时的“思念存想”所致。诚然,伯乐所见
27、的并不全是马,疙丁所解的并不全是牛的部件,而之所以“无非马者不见(活)牛”,是“用精至矣”。由此可知,与二者相类似的“人病见鬼”,当然也是“思念存想”所致,论证是有说服力的。 第三部分(3):分别从病人的心理、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 第3自然段:本段可分为二层。一层(开头至“妄见之也”)照应第一段“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二层(以初疾畏惊至结束)分析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所见“鬼”状态各异,从而也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文章的推理合乎逻辑。“病痛”则“恐惧”,“恐惧”则“妄见
28、”鬼;生病就会“存想”,“存想”就会“虚致”,这就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照应了第一段“畏惧则存想,存想则口虚见”。 第四部分(4):从“精念存想”表现于口、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 第4自然段:这一段再次强调了“念”和“想”,人生病了,久卧病床,不免胡思乱想,有时产生虚幻,这些虚幻从口、耳、口表露出来,就是所谓的“鬼”的形、声、言。还强调了“畏惧”,病人独卧一室,不免产生“畏惧”,这就会梦见人在按压自己。以上内容,再一次证明了所谓“鬼”是病人痛苦时的精神所致。五、布置作业1.完成文后思考与练习二。2.试背课文。第2课时一、美读吟诵检查朗读情况。二、精读分析1.本文的
29、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第一句话,“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立论开门见山。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首段,提出论点,2,3句设问引出“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的阐释。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 第二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疙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又用“二者用精至矣”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没有鬼,而是人生病时“思念存想”所致。 第三段分两层来论述,首先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然后又分析病的不同
30、程度有不同感受,从而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 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口、耳、口的现象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 小结:四段文字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唯心主义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论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 3.本文论证上有什么特色? (均论点鲜明,有理有据。 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观点鲜明,第二段举出知名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第3,4段进行了合理的分析,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作者的这种写法,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要加以运用。 (2)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如第三
31、段中的“病痛恐惧,妄见之也”照应第一段中的“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第三段中的“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照应一段中的“畏惧则存想,存想则口虚见。”这种前后照应的写作方式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论证更严密,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三、课堂小结 本文力图从心理方面解释人为什么相信有鬼,有事实根据,有合理分析,表现了作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文章紧紧围绕“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个中心,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 四、练习解答 一、当时流行的认识是“人死为鬼”“人死精神为之”,
32、鬼是存在的。王充的认识是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是“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鬼是不存在的,“非人死精神为之”。王充的认识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了的。人是有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人死了,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两千年前就否定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二、1.害怕就会想得多,想得多眼睛就会看见不实在的东西。 2.他们二人都是精神集中到了极点。 3.生病痛苦产生恐惧,就会看见荒诞、无根据的东西。 4.醒时见到的、睡时听到的,都是因为精神作用;害怕和想象,都会产生相同的情
33、况。五、拓展延伸 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就是死对头,这篇文章对于现实生活有无指导价值? 明确:本文中王充的观点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人是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两千年之前就否定鬼的存在,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28 *马说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掌握文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
34、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体会本文简练、含 蓄的语言特点。教学步骤一、欣赏片导入二、了解文体及作者 1.明确: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2.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溢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5、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曾巩。三、课文阅读及翻译 1.全班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正确的句读。 2.教师范读 同学拿起笔将自己刚才没有读准的生字圈出。 3.指导翻译 (功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将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加上点。 (2)讨论:共同探讨并在书本上注释这些实词和虚词。 (3)班级讨论: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加点的字词。 4.试译全文四、课文分析 讨论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寓指人才。 “伯乐”:寓指赏识才的人。 “说天下无马的人”: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讨论2: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原文语句回答下
36、列问题: A.千里马的处境怎样? B.千里马都受到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什么地方?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A.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橱之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D.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 讨论3: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
37、,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五、课堂练习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子并释义。(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3)食之不能尽其材。3.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虽”字的用法:A.虽然B.即使(1)故虽有名马,抵辱于奴隶人之手(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六、总结全文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
38、壮志难酬的愤葱心情。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 1.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已过拉车年龄。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屈,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
39、是多么的重要! 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询、苏轼、苏辙、曾巩)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拔重用。很可惜有着“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ning(奸邪馅媚的人)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3.介绍文体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
40、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二、自学生词,正音正字 教师可带领同学多读几遍,结合课文内容讲清意思,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多音字。三、学习释疑,感知内容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最好能集体朗读,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沉稳。 朗读提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橱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41、/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点难拨疑,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1)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2)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了什么? 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一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4)文中那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第三段主要内容是
42、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6)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7)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同桌间互相听读;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学生齐读。五、反思学习,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
43、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类似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激发人们的想象。 4.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六、迁移创新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七、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29诗词五首教学目标 1.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进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其隽永的意蕴。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对诗中千古名句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录音机,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