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78747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正确书写生字词。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4、学习课文的细节、动作和心理描写,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5、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重点聚焦】为什么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爸爸对我的劝告,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难点突破】“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个

2、变化过程?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到。最后:激动啜泣【走进作者】莫顿亨特,美国(国籍)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走一步,再走一步。【背景追溯】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

3、。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拓展链接】自信的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英国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卓别林自信是英雄的本质。美爱默生每个人总以为自己的信念都是正确的。威柯珀信心可以移山。英国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自主学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训诫(ji) 陡峭(qio) 迂回(y) 啜泣(chu)凝视(nng) 着眼(zhu) 耸立(sng)纳罕(n hn)瘦骨嶙峋(ln xn) 头晕目眩(xun) 小心翼翼(yi)

4、2.辨清下列字形训(xn)(训练) 蓬(png)(蓬松) 峭(qio)(峭壁)驯(xn)(驯服) 篷(png)(帐篷) 俏(qio)(俏丽)眩(xun)(眩晕) 翼(y)(羽翼) 缀(zhu)(点缀)啜(chu)(啜泣)炫(xun)(炫耀) 冀(j)(冀望) 掇(du)(拾掇)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耸立:高高地直立。 峭壁:陡直的山崖。颤抖:哆嗦,发抖。 嶙峋 :文中指人瘦削。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纳罕 :诧异,惊奇。 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发花。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小心翼翼: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文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4.走

5、进文本阅读课文,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美国费城。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事件经过和结果:“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冒险、陷险(113)。第二部分:脱险(主体部分)(1422)。第三部分:感悟(23)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答: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胸腔里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

6、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语句刻画了小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合作探究案】探究点一:心里描写1.如何理解“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却是自己”。为何不直接写“我”哭了?一是真实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连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生动。探究点二:阅读体验2.你觉得文中父亲的做法与父亲直接爬上去把“我”抱下悬崖,那种比较好?为什么?第一种好。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父亲并没有责备不听话的“我”,先是安慰“我”,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饭;给“我”

7、鼓励,给与信心和勇气,“你能办得到的。”;他还夸“我”,说“好”,让“我”不要担心;当“我”踩到了岩石后,他又一次夸“我”,说“很好”,并告诉“我”如何做下一步。可见“父亲”指点有方,给“我”信心和勇气,终于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经历!探究点三:人物评价3.怎样评价父亲?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教育的智慧的父亲。学法指导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例如:“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就很准确的表现了“我”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

8、,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随堂巩固案】一、基础积累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D)A训诫(ji)迂回(y)耸立(sng)B屹立(q) 屡次(l)头晕目眩(xun)C啜泣(zhu) 纳罕(hn)嶙峋(ln)D萧瑟(s) 头颅(l)小心翼翼(y)解析:A选项里“迂回”的“迂”应读y;B选项里“屹立”的“屹”应读y;C选项里“啜泣”的“啜”应读chu。故选D。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B)A.悬崖活泼训诫高不可攀B.耸立垂直峭壁瘦骨嶙询C.蓬乱灌木啜泣小心翼翼D.闷热攀爬凝视头晕目眩解析:B选项“瘦骨嶙询”的“询”应写作“峋”。故选B。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

9、是(D)A.“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B.“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C.“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D.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解析:A选项“内德说”后面应该是逗号;B选项“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中间应该是逗号;C选项“我会摔死的”后面是感叹号;故选D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晚上爸爸妈妈都睡觉了,我人声鼎沸的去客厅拿饮料回房间了!B.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繁重的工作致使他瘦骨嶙峋!C.都市世界的繁华,让我有种莫名的头晕目眩,感觉没了乡村的那种恬静。D.她走进来了,跟个冰柱似的,冷冰冰的,又象

10、个公主似的高不可攀。解析:A选项人声鼎沸的意思是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似的。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应用“小心翼翼”。故选A。5.根据情节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答:6.下列各句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二、课内阅读阅读第段至文末,完成第711题7.文中写“

11、我”下山的动词有移、伸、探、踩、爬,其作用是表现我下山时动作的小心谨慎和内心的恐惧。8.找出“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短语,并说明其作用。)答:心理变化的短语: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作用: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9.文中划线处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为什么“我”又“啜泣了一会儿”?)答:对自己敢下悬崖,感到有点儿害怕,又感到十分高兴。最后为自己产生巨大的成就而感动。(意思相近也可)10.文中“我”的脱险经历使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无论怎样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解决,天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路要自己走,但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指导是

12、很有必要的。(任选其一)11.对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你赞同吗?你是如何看的?答:言之成理即可【课后提升案】一、综合运用学习了本文,同学们开展了以“逆境磨砺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中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道出了万千成功者的资本。正是那无数次的磨砺,才给了我们许多探求未知的惊奇;世界也因一次次的磨砺而加快了步伐,小跑着从一处驿站迈向了另一处驿站,它仿佛是一艘巨大的乘风破浪的航船,磨砺更激起它勇往直前的勇气。2.举一个你在课外了解到的人在逆境中成长的例子答:鲁迅曾彷徨过,哥德、贝多芬还曾想自杀过,但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

13、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都坚定地走向了真理,也更加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赵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早就成为后人逆境奋起的典范。二、阅读理解阅读山就这么高,完成第25题山就这么高仲利民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将来的高考更是他不敢想象的。他不敢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下去了。”那样,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地出去

14、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随他们去。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家,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也许,这个夜晚是一道分水岭,从此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一切。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吃过晚饭,父亲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山,因为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很难回答。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了

15、,到达山顶就知道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它有多高?”其时,圆圆的月光洒下来,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俩一起开始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今天为什么有闲心陪他来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闲情逸致啊!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身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脚下凹凸不平,手

16、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忽然有了一份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小村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父亲笑笑:“其实山就这么高。”他决定回校去好好读书。 任课的老师都感到奇怪,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像雨后的竹笋,蹭蹭地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2.文中父亲要“我”爬山的起因是什

17、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成绩非常不理想,不想读下去。3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加点词,指出其表达效果。(1)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攀”字表现了山的陡峭,突出了爬山的艰难(2)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屹立”突出了这句话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或产生的重大影响4本文与已学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相似,但有区别。请你比较两篇文章,分别写出其生活哲理。(1)山就这么高:有信心和勇气就能克服困难(2)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因难,逐步解决5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叙平结合的赏析性文字。(80字左右)文中父亲关爱儿子成长。儿子成绩不好想辍学,父亲通过爬山让儿子明白学习需努力的道理。父亲勤劳,肯吃苦,重视子女教育,注重教育方法,耐心,言传身教三、写作练笔用200字左右的文字叙写一下自己的一次“冒险”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