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78461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通假字和一词多义。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并能当堂背诵。3、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性。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4、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导入:“伯乐相马”一、自学检测:1、 关于作者:韩愈 (公元768824年)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主张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2、关于文体: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

2、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已经学过的同类体裁文爱莲说。“马说”可以这样解释和理解:“说马”,谈马、论马。特点: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跟杂文相近。3、创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选自昌黎先生文集里的杂说;杂说共有四篇,这是第四篇。4、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伯乐( ) 祇( ) 槽枥( ) 一食( )或尽粟( )一石( ) 辱( )没 食马者( )外见( )

3、 邪( ) 策( ) 骈( )二、自学: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理解大意三、探究:交流互帮1、疏通文义:同桌两人一组,每人口头翻译一段,将课文内容讲给对方听。对方记下来同桌在翻译过程中的错误或不准确之处。_ _ _ _ _同桌两人讨论或向老师提问,写出正确的翻译。_ 四、检测:A 积累重点文言词汇。1祇辱于奴隶人之后: 祇: 2.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骈死: 3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食: 。5才美不外见: 见: 外见: 6.策之不以其道策: 道: 7.执策而临之策: 临: 8.其真无马邪其: 邪, 9.食之不能尽其材食: 材: 10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且: 等: B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五、探究: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 分别比喻什么人? 2、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看法。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没有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5、在作者看来,“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六、作业测评 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