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声屏障桩基试桩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路基声屏障桩基试桩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试桩地点2三、试桩方案2工程简介2试桩方法及检测2人员、机具组织3试桩工艺3四、桩基检测方案5检测项目5检测评定标准5检测保证措施5检测技术方案6检测设备、人员安排12五、质量保证措施13六、安全保证措施13路基声屏障桩基试桩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2-20092、路基插排式非金属声屏障通环(2009)83263、声屏障工程XXX施(环)-34、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2008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二、试桩地点结合我分部现场实际施工状况,试桩地点选择在K73+
2、634.44K76+513.285段路基。三、试桩方案工程简介根据声屏障工程XXX施(环)-3,K74+550K74+800段左侧、K74+550K74+850段右侧声屏障桩基为C30钢筋混凝土桩,桩长6m,桩径800mm,距线路中心距离4.58m,沿线路方向每4m设置一根。本段选取3根桩做静载试验,里程分别为DK74+789、DK74+797、DK74+800(左线)。试桩方法及检测采用旋挖钻成孔,浇筑完成后,达到设计强度后,做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为65KN,水平承载力标准值为43KN。当试桩承载力达到要求时方可大面积施工,如若不符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解决。人员、机具组织
3、1、人员组织序号姓 名性别职 务职称1男分部经理工程师2男分部总工工程师3男现场副经理工程师4男工程部长助理工程师5男安质部长工程师6男试验负责人助理工程师7男测量负责人助理工程师8男现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2.检测仪器见检测方案试桩工艺1、测量放线根据预先确定好的桩孔位置,采用全站仪将桩心位置精确放出,并钉立十字护桩,以便于随时恢复桩心位置进行检查。2、桩基成孔(1)采用旋挖钻成孔,所挖土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弃土。挖孔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防止落物伤人。(2)施工过程中遇到土工膜或土工格栅时应采用人工切割,避免对邻近土工合成材料产生撕裂、拉伸等破坏;孔底遇地下水时可于孔底一侧挖降水井,
4、边抽水边开挖。3、制作、安装钢筋笼(1)钢筋笼于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型后运往现场验收、吊装就位。(2)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采用C30预制混凝土滚轮垫块控制。垫块焊接在架立箍筋(2m一道架立箍筋)上,每一断面对称设置4个,间距48cm。(3)钢筋笼主筋应通长,若需接长时采用焊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0,同一断面的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架立箍筋安装在主筋内侧,分别设在钢筋笼的上中下三处,间距2m,与主筋之间采用点焊固定;螺旋箍筋安装在主筋外侧,与主筋之间采用纤丝绑扎固定。(4)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复验合格后方允许使用到工程中。(5)钢筋存放
5、须按不同规格、型号、等级、品种、牌号分批验收、分别存放、设立标识牌。(6)钢筋加工前,必须经过调直和除锈,做到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表面洁净,无油渍、油漆、鳞锈等。采用冷拉法调直钢筋时,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7)钢筋的弯制尺寸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钢筋下料,并将弯制好的各种钢筋分类存放,设立标识牌,以防错用。4、浇注桩体混凝土混凝土浇注采用串筒配合灌注混凝土,串筒直径30cm,长5m,串筒底离混凝土面高度不应超过1.5m,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随浇随振捣,连续灌注、均匀振捣,严禁出现断桩、错颈现象。四、桩基检测方案检测项目本工程检测内容包含
6、: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试桩)、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试桩)和后期工程桩的单桩竖向及水平静载荷承载力检测。具体检测情况如下:检测项目及数量表 表1序号桩 型试 验 项 目单位数量备注1混凝土灌注桩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根3试桩2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根3试桩3低应变法根147工程桩检测评定标准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 (TB10218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检测保证措施 坚持以“科学公正,诚信至上”作为检测工作的方针,确保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委托方的权利,为委托方提供准确和科学的数据。1.质量保证措施根据国家及行业颁布的相
7、关规范、规程、评定标准进行检测。用于检测的所有仪器、设备均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在计量认证中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验和检验的规定”之要求检定、校验合格,并能溯源到国家基准。检测工作均由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检测人员上岗证的人员承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工作。检测技术方案1.混凝土桩检测时间桩基竖向和水平承载力检测前,受检桩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同时桩基的休止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砂土7d;粉土10d;黏性土:非饱和15d;饱和25d;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期。2.检测方法2.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1)试验试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反力装置提供反力,采
8、用千斤顶竖向加载,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对于试桩检测时,加载量不小于预估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2)试验准备工作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100mm。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
9、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3)试验设备布置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 图4.2.1 单桩竖向承载力载荷试验示意图固定和支撑位移计(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试桩、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试桩、压重平合支墩边和墓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 距离 反力装置 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 (或压重平台支墩边) 试桩中心与 基准桩中心 基准桩中心与锚桩中心 (或亚种平台支墩边) 锚桩横梁 4(3)D且2.0m 4(3)D且2.0m 4(3)D且2.0m 压重平台 4D且2.0m 4(3)D且2.0m
10、4D且2.0m 地锚装置 4D且2.0m 4(3)D且2.0m 4D且2.0m 注:1、D为试桩、锚桩或地锚的设计直径或边宽、取其较大者。2、如试桩或帽状位扩滴状或多支盘装饰,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上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直径。3、括号内数值可用于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多排桩设计桩中心距离小于4D的情况。4、软土场地堆在重量加大时,宜增加支墩边与基准桩中心和试桩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在实验过程中观测基准桩的竖向位移。(4)试验加载方法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11、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5)检测数据的整理检测数据的整理应
12、符合下列规定: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应绘制竖向荷载-沉降(Qs)、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需要时也可绘制其他辅助分析所需曲线。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曲线s-lgt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出现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情况时,取前一级荷载值。、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
13、大于或等于8mmm的桩,可取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注: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对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3根时,应取低值。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2.2单桩水平静载试验(1)
14、试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单桩水平荷载试验掌握试桩的水平承载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和工程桩的单桩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桩基进行水平静荷载试验,采用单向多循环水平维持荷载法。等量分级加载,每级加载为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10。(2)试验程序试验工作由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水平静载试验和分析整理试验成果三部分组成。(3)试验设备布置荷载及反力系统:桩的水平荷载试验的加载方式如下图4.2.2-1所示,主要设备由垫板、导木、滚轴(圆钢)和卧式液压千斤顶等组成,采用千斤顶逐级施加荷载。反力的方向垂直于铁路线路中心,直接传递给安设好反力板的反力坑洞壁。反力板的大小为500*500mm,厚度20mm的钢板。反力板与工程试
15、桩净距离为1.0m,用油压表或力传感器量测荷载的大小,用百分表或位移计量测试桩的水平位移。在水平载荷试验前开挖的反力坑洞及反力板见图4.2.2-2。图4.2.2-1 单桩水平荷载试验装置1-百分表;2-桩;3-千斤顶;4-导木;5-钢管;6-垫层;7-反力板6006001000500500试验桩试验基坑反力板图4.2.2-2 试桩基坑及反力挡板示意图(4)试验加载方法单项多循环加载法试验加的分级荷载取设计水平极载力的1/10-1/15作为每级荷载的加载增量。根据桩径大小并适当考虑土层软硬,对于直径300-1000mm的桩,每级荷载增量可取2.5-20kN;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测读水平位
16、移,然后卸载至零,停测2min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便完成一级荷载的试验观测。加载时间应尽量缩短,测量位移的间隔时间应严格准确,试验不得中途停歇;(1)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桩身折断;水平位移超过30-40mm(软土取40mm);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5)检测数据的整理(1)单桩水平临界荷载(桩身受拉区混凝土明显退出工作前的最大荷载)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取H-t-Y0曲线出现拐点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取H-Y0/H曲线第一拐点所对应的水平荷载值;取H-s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3)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根据下列方法综合确定
17、: 取H-t-Y0曲线明显陡降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取H-Y0/H曲线第二拐点对应的荷载为极限荷载; 取桩身折断或受拉钢筋屈服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2)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当水平承载力按桩身强度控制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当桩受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桩不允许开裂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0.8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当水平承载力按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控制时,可取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对应的水平荷载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检测设备、人员安排 1.人员安排根据检测工作要求,初步安排检测人员4名,内业整理人员1名。2. 仪器设备仪
18、 器 设 备 名 称型号单位数量用途千斤顶量程01000kN台1单桩竖向、水平静载荷试验千斤顶量程0500kN台1百分表量程050mm块2压力表量程060MPa块2手动油泵台2载荷试验设备承压板、传力柱等根据检测工作要求,初步安排如下仪器设备:主要检测设备表 正式检测工作开始后,根据实际工作进度及数量可对检测人员及职责、仪器设备进行适度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五、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过程控制分部成立质量检测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质量检测小组对试验段全程监控,做好各项检测记录,并配合现场监理做好抽检、见证等工作。2、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报检程序,做到前道工序未经检测合格,
19、下道工序不施工。质量检测小组,切实做好过程控制,挖孔深度及桩径为重点盯控项目。现场做好混凝土性能检测。6、安全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其他副经理、综合部、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试验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部成立安全质量部,负责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 副 组 长:组 员:(2)、制度保证措施我项目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铁总、宁安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暂行条例及文件等建立的各种适合本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并参照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办法,制定了与之相适
20、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开工前,对所有参建员工组织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及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准持证上岗。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坚持安全员持证上岗,施工生产中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职工在施工现场养成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禁止上岗。工程开工前,安质部组织相关人员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这是贯彻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补充和完善过程。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口号式、无针对性的交底。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提高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