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5《侍坐》教案-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5《侍坐》教案-长春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5侍坐教案 长春版 教材分析 侍坐是长春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下册第五课。关于文言文阅读,新课标中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教材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论语和孔子的思想。 2学习运用人物
2、语言和行动塑造人物的方法。 3学习整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特殊句式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讲授法和合作探究法,达到理解文意和掌握文言知识的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 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难点】 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
3、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能不能和老师一起背诵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二、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作者简介: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弟子编集的儒家典籍,共二十篇,每篇又分成若干章。内容是记录孔子的言行,有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的话,也有关于
4、弟子间谈论孔子言论的记录。总体上来说,可称为语录体散文。章节简短,语言朴素、比较精炼扼要,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格言,有不少是从论语中继承而来的。论语先进,这一篇记录孔子对学生的评论。共二十六章。课文是最后一章,是论语中写得比较长而又比较生动的一章。文章记录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关于“志”的讨论,寥寥三百余字,写出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志趣爱好,如子路的直率粗犷,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从容淡泊以及孔子的和蔼可亲和循循善诱。三、朗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听朗读带,全班齐读。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冠者 喟 俟 撰摄 比及 毋 冉四、整体感知 子路、曾
5、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五、研读赏析 (一) 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以:介词,因为。乎:相当于“于”,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尔:你们。以:动词,认为。居: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知:了解,知道。如:连词,假如,如果。或:代词,在这里指人。以:用,做。翻译: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
6、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2.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尔,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之后,相当于“然”。摄:夹。乎: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加:加到上。师旅:侵略的军队。因:接着。饥馑:这里泛指荒年。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为:治
7、理。比及:等到。方:正道,指是非准则。哂:笑。翻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略,接着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并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3.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如:连词,或者。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足。 如:连词,至于。俟:等待。 翻译:“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待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
8、,(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着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4.“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连词,或者。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在这里都作动词用。翻译:“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5.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9、,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希:同“稀”,稀疏。尔:助词,在拟声词之后。舍:放下。作:起。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亦:只是,不过。莫:同“暮”。既:已经。乎:相当于“于”,可译为“在”。风:动词,吹风,乘凉。喟然:长叹的样子。与:赞成。翻译:“曾点,你怎么样啊?”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一起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
10、想法啊。“ (二)四个学生性格特征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国直率鲁莽 信心十足,有远大抱负,刚强果决,知难而进,具有政治军事的才能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侧重富民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侧重以礼治邦 重视礼治,具有娴熟礼仪,善于应对,善于辞令。具有谦虚谨慎的美德。曾皙暮春时节,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一幅春游图高雅、稳重、洒脱、从容(三)孔子对他的四个学生是如何评价的?子路要以勇治国,态度不谦虚,所以孔子直接指出笑
11、他的原因。冉有要以富治国,孔子用两个反问句肯定他能得国而治。公西华要做小相,孔子用三个反问句肯定他能得国而治,并且肯定他具有这种才能。曾皙构画了一幅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孔子赞同他这种想法。六、 全文小结论语全书共20篇,498章(按朱熹说),计约12700字。每章大都篇制短小,甚至只有片言只语。唯侍坐结构首尾完整,形象较为鲜明,通过对话表示了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当然,我们不必像宋儒那样去津津乐道本篇中的所谓“曾点气象”“圣贤气象”四书集注朱熹引程子曰:“孔子与(曾)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
12、舜气象也。”,却不能不承认本篇是论语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章。尤其是本篇所记载的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和对于人物的不同神态的刻画,不仅体现了论语蕴藉含蓄、简淡不厌的语言特色,代表了全书的文学成就,而且可以说是魏晋时那种速写式的轶事体小说的滥觞。七、 知识积累: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2在经济方面,他
13、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
14、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
15、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课外阅读论语中的一篇,做好笔记,准备同学间相互交流。九板书设计子路要以勇治国,态度不谦虚,所以孔子直接指出笑他的原因。冉有要以富治国,孔子用两个反问句肯定他能得国而治。公西华要做小相,孔子用三个反问句肯定他能得国而治,并且肯定他具有这种才能。曾皙构画了一幅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孔子赞同他这种想法。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