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随笔。本文紧紧围绕读书的正确目的、正确方法、重要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致。全文好似一篇谈话,针对性很强,从读书的三方面对世人谆谆教诲,充满了睿智的思辨色彩。不求甚解是一篇杂文,但也是一篇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正面阐述了读书贵在会意,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两篇文章都思路清晰,观点精辟,风格平易近人,富有启迪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
2、识。能力目标1.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2.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3.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读书观。教学重、难点重点1.真正理解两文的读书观点。2.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3.掌握两文的论证方法。突破方法:通过聚焦论证方法,畅谈理解收获等环节,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理解两文的读书观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效果;通过语文活动“读书交流大舞台”和“微型辩论赛”两个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辩论中自觉地运用论证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学会批驳对方的观点。难点1.怎样正
3、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2.学会比较阅读,分析两文论证方式的不同。初步领会驳论文的写法。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比较阅读不求甚解和谈读书,分析两文论证方式的不同,总结归纳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读书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论证方法及其效果,以及在阅读上的收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大家都知道犹太人是聪明的,可聪明从何而来呢?读书致胜。幻灯展示资料: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点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
4、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 000多所,平均每4 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在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办有借书证的就有100万。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首。怎样读书呢?为什么读书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两篇谈读书的文章。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学生自主圈点不认识的字词,初步理清作者的观点、文章的论证思路,标画论证方法。特别提示比较阅读,关注两篇
5、文章的论证方式有何不同。1.字词积累。(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狡黠(xi)咀嚼(j ju)诘难(nn)滞碍(zh)死抠(ku)豁然(hu)迂腐(y)(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藻饰:修饰文辞。狡黠:狡诈。诘难:诘问,为难。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2.简要交流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有何不同。允许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见解,为下面讨论作根基铺垫。三、重读谈读书一文,理清文
6、脉重新默读谈读书一文,进一步理清文脉。学生自主交流:本文围绕“读书”这个话题,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允许学生的个性理解。教师引导明确:第一,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
7、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第三,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四、指导学生比较阅读不求甚解和谈读书,归纳论证方式1.重读不求甚解一文,指导学生列提纲。重读原文,整体把握,引导学生抓住各段中心句、关键词,列出本文的提纲明确思路。思考:本文批评什么观点?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驳斥对方论点的?同时阐明了自己的什么观点?进行小组交流,明确: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
8、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作者在第1段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在第2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第4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9、第5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作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第6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第8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与“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最后一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因为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总之,这
10、篇杂文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也就顺理成章地立起来了。2.比较阅读不求甚解和谈读书,归纳论证方式。通过比较,深入讨论两篇文章在论证方式上的不同,归纳总结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允许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描述,由教师引导归纳明确立论和驳论的概念。讨论明确:谈读书一文由自己提出对读书的各种见解和主张,并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加以论述。而不求甚解一文是由作者先提出要批驳的错误见解:“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然后在批驳这一反
11、面观点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对读书的见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五、作业设计1.模仿谈读书,写一篇谈交友的文章。2.自创一则关于读书的格言。板书设计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培根马南邨教学反思1.比较教学,引领学生突破重点,在体验分析中明确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避免了先入为主的议论文知识的机械传递,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形成能力。2.巧设问题,激发对话。巧妙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很好地在对话中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质疑交流,又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以及正确的读书观和方法论的认识。资料链接一、关于培根弗朗西斯培根(156
12、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于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被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家居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例如他在用拉丁文写的新工具(1620)一书中提出的“四假相说”,有力地揭露了中古经院哲学的主观、片面、语词混乱和盲目崇拜传统权威等弊病,为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兴起扫除了障碍。他强调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
13、得知识,并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此外,培根还写了法律著作、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1622)、幻想游记新大西岛(1626)和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初版于1597年,只包含10篇极短的摘记式文章;经过1612年、1625年两次增补扩充,才收入短文58篇,然而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却有着重要地位。作者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在书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这是书的副标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如真理死亡),伦理探讨(如忌爱利己的聪明),做官秘诀(如高位党争)
14、,处世之道(如友谊诡诈),治家准则(如父母与子女婚嫁与单身)等,还包括了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如读书旅行营造娱乐),也不乏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如美庭园)。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例如:“善择时即省时。”“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顺境易见劣性,逆境易见德性。”“一切腾达,无不须循小梯盘旋而上。”“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这些话充满成熟的人生经验,而写法则务求清楚达意。使用的比喻十分恰当,但都来自实际。培根的文章也写得富于诗意。诗人雪莱读了他的随笔死亡篇以后,曾赞叹说:
15、“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诗之辩护)。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始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而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对此培根有开创之功。(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二、关于马南邨和燕山夜话邓拓(19121966),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重要作品为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马南邨的杂文集。1961年作者应北京晚报要求,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的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练,语言流畅。是利用杂文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