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新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新版)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白杨礼赞教案 (新版)语文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线索及结构,了解议论和抒情的特点。(重点)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难点)【教学建议】建议本课分两课时,依据学情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一:第一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一、二,并交流展示;第二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三并交流展示且完成当堂演练。方式二:第一课时进行自学互研;第二课时进行交流展示、当堂演练。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随着茅盾到黄土高原,走进白杨树的生命世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积累字词。(1)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白杨礼赞等。(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1年3月,此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5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作者目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
3、同德、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3)字词积累:倔强(jin)毡(zhn)子倦怠(di)主宰(zi) 虬枝(qi) 秀颀(q)古刹(ch) 婆娑(p su) 恹恹欲睡(yn)坦荡如d(砥) qin(潜)滋暗长 无边无yn(垠)2分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请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思考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1)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2)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4、3)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4)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5)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3围绕线索,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要点:从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来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从白杨树的外部的形象,来赞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这是白杨树自身的“形美”。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来进一步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点明赞美白杨树的原由。这是白杨树内在的“神美”。 4请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第二部分(24):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5、。第三部分(56):描绘白杨树的外在特征。第四部分(78):描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第五部分(9):高声赞美白杨树。5朗读课文的5、6两节,思考: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作者抓住以上这个总特征从干、枝、叶、皮等四方面有顺序地刻画了白杨树的外形,突出了白杨树正直、倔强、不屈不挠的特点。6朗读课文的7、8两节,思考:白杨树的这些好品质又与哪些人的品格相似?作者这样反复赞美白杨树的目的究竟何在?与“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相似。作者反复赞美白杨树的目的是:歌颂和赞美“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
6、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7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自己对白杨树、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文章运用象征手法,白杨树力争上游的形象与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象征着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借此来歌颂党和人民群众,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8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富有表现力,请举例说明。(1)运用形象贴切的形容词来描写黄土高原白杨树的特点。如用“无边无垠”写黄土高原的宽广,用“坦荡如砥”写黄土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来写黄土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2)运用精当生动的动词,富有表现力,如“扑入”的“扑”,“涌起来”的“涌”,“微微泛出”的“泛”等。(3)运用不同的句式,活泼多姿,富于变化。如第2段描写高原景色的句子,长短相间,交互运用,错落有致。第7段的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句子由短到长,内涵渐次丰富,境界也逐渐开阔,层层深入,酣畅淋漓。交流展示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朗读课文,掌握线索。(对应第14题)知识板块二:研读课文,探究技巧。(对应第57题)知识板块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对应第8题)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这节课我学会了:2还存在的疑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