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为做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制定本方案。一、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根据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2年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总体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6990万亩次,对主要粮食产区构成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一)水稻重大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40万亩次。其中,稻飞虱在城西南、城南、城东、城中稻区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1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在城东北、城东南及城南地区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5万亩次;二化螟在城东南、城南中等发生
2、,预计发生面积90万亩次;三化螟在城南、城西、城中城东南地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0万亩次;稻瘟病在优质稻种植区、杂交稻感病品种种植区偏重发生,在城中、城西、城西南、城南及城东南地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87万亩次;纹枯病在施肥水平高的地方重发生,在城西、城南、城东、城东南和城西南地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3万亩次;稻曲病在城南、城西北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80万亩次。(二)玉米重大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400万亩次。其中,草地贪夜蛾呈大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2000万亩左右;玉米大、小斑病总体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65万亩次。玉米锈病中等
3、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45万亩次;灰斑病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次;玉米纹枯病总体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80万亩次;玉米螟总体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82万亩次;玉米蚜虫总体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350万亩次;二代黏虫总体中等发生,在城东南、城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5万亩次。(三)麦类重大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2万亩次;麦类白粉病在城中、城东南、城西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93万亩次;麦类蚜虫总体中等发生,在城中、城东、城东北、城东南中等偏
4、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5万亩次。(四)马铃薯重大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10万亩次。马铃薯晚疫病在城东北、城中、城西及城西北地区偏重流行,预计发面积296万亩次。此外,黄脊竹蝗仍有再次迁飞入侵危害风险。二、思路目标(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把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加密监测预警,突出绿色防控,推进统防统治,组织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
5、丰收和农药减量化有机统一。(二)行动目标。确保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跨区域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关键源头区和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四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稳定在45%以上,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快推广,农药减量化持续推进。三、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抓住重点区域、关键时节,打好四大防控战役,赢得粮食丰收主动权。(一)打好水稻“两虫三病”防控攻坚战。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实施区域联合监测,分区协同治理,城南、城西南、城东南境外虫源迁入区,防治指标从严,降低当地危害,减少迁出虫源;城中及城西迁
6、飞过渡区,加强监测预警,严防突发成灾;城东北和城西北迁飞降落区,密切关注其他区域发生动态,做好防治准备。稻飞虱重点是“压前控后”、严防后期突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稻瘟病:狠抓叶瘟初发阶段和破口抽穗期预防,严防大面积流行。纹枯病:突出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防控,遏制扩展危害。稻曲病:抓住破口前7-10天施药预防。(二)打好玉米草地贪夜蛾等防控阻击战。草地贪夜蛾:进一步完善“两横三纵”阻截防控带建设,层层阻截诱杀迁飞成虫,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城西、城南及低热河谷周年繁殖区重点阻击境外迁入虫源和本地虫源,延缓北迁时间,减少迁出虫源数量;城中、城东迁飞过渡区压低过境虫源基数;
7、北部地区抓实防控措施,减少北迁和回迁虫源数量。黏虫:加强监测预警,突出抓好城东北、城东、城东南等玉米产区高密度点片集中统一防治,严防局部暴发成灾危害。玉米叶斑类病害:重点加强对灰斑病、大小斑病、锈病、“白斑病”“云纹病”的监测预警和达标防治。玉米“白斑病”“云纹病”属于新发真菌性病害,应加强防控技术培训,充分做好防控物资储备。(三)打好麦类“两病一虫”防控突击战。条锈病:城西南、城东南及城东等病害越冬区,加强监测预警,重点落实早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减轻危害程度,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向主产麦区传播扩散风险。城中地区一旦发生蔓延扩散,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白粉病:抓住拔
8、节至分蘖期的关键时期,与条锈病兼顾防治。蚜虫:在防治条锈病、白粉病等基础上兼治蚜虫压低基数。城东南、城中、城西南等重点发生区突出抓好穗期蚜虫防治,严防暴发成灾。(四)打好马铃薯晚疫病防御战。加大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力度,抓住关键时期,运用关键技术开展防治。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精准选药,及时开展统防统治,防止大面积扩散。此外,加强黄脊竹蝗、沙漠蝗监测,密切关注境外发生动态,一旦发现迁入,迅速扑灭,确保不成灾危害。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监测预警。严格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提升监测预报信息化水平。组织各级植保机构加强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菌源区、常年重发区、迁飞流行过渡
9、带监测调查力度,密切跟踪、准确掌握发生消长动态,落实重大病虫周报制度,重大虫情当日即报,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加强大田普查,准确把握重大病虫发生趋势,明确重点防控对象、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科学指导防控行动。(二)推进统防统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充分发挥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病治虫效果、效率和效益。培育一批应急防治队伍,配备高效施药机械等现代化防控装备,提高重大病虫应急防治能力。(三)推进绿色防控。认真落实省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和农药减量示范,加快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
10、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集成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融合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大力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持续治理,促进农药减量化。(四)推进科学用药。继续开展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和高效药械,提高农药利用率。科学选药,对症施药,适时适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科学认识农药使用”专题宣传,宣传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成效,营造良好氛围。五、保障措施(一)强化责任落实。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落实部门指导、属
11、地责任,层层压实防控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二)强化指导服务。结合实际及时制定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指导农民开展防治,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三)强化资金支持。根据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和防控需要,各地在管好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的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确保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
12、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六、行动安排(一)制定行动方案。3月初,制定印发2022年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各州(市)细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于3月26日以前报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二)及时动员部署。根据农情、虫情和病情,适时召开全省病虫害防控会议和培训,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分阶段、分作物动员安排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三)适时会商趋势。3月中旬、6月上旬及10月下旬分别召开大春重大病虫害、大春病虫害实时情况及下年度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农、科、教方面专家全面分析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形势,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四)严格
13、信息报送。14月实行小麦重大病虫、49月实行水稻重大病虫、112月实行草地贪夜蛾、68月实行黄脊竹蝗发生防控信息“一周一报”制度,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天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五)加强督查指导。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省级将分别组派工作组,落实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制度,采取日常联系督导和关键时期现场督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督促并协助各地防控措施落实。附件:1.2022年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2.2022年玉米主要害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2022年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根据专家会商分析,2022年全省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4
14、00万亩次,主要以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地下害虫、蚜虫和叶斑类病害为主。为做好2022年玉米病虫害防控工作,制定本意见。一、防控目标玉米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二、防控策略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螟虫和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三、防控技术(一)非化学防治技术1.选用抗(耐)性品种。以玉米叶斑类病害、锈病为重点,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的玉米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2.秸秆处理、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深
15、耕土壤、播前灭茬,压低病虫源基数。3.成虫诱杀技术。在成虫发生盛期,综合运用灯诱、性诱、食诱等成虫诱杀技术,减少草地贪夜蛾、玉米螟产卵量、压低发生基数。4.保护和利用天敌。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注意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缘腹绒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和蠼螋、猎蝽、花蝽、草蛉等捕食性天敌,积极开展人工释放天敌昆虫技术。在玉米螟等害虫产卵初期至卵盛期,选用当地优势蜂种,每亩放蜂1万头,每亩设置3个至5个释放点,分两次统一释放。(二)科学用药技术1.草地贪夜蛾:在低龄幼虫期,因地制宜选择生物农药,如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喷施或撒施,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推荐
16、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及其复配制剂,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每种药剂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施药时间选择清晨或者傍晚草地贪夜蛾活动取食阶段,注意喷洒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关键部位。同时,积极开展颗粒撒施、拌土撒施和拌种等防控技术。2.玉米螟。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3.地下害虫、蚜虫等。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4.玉米叶斑类病害。在玉
17、米心叶末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施一次。(三)注意事项1.性信息素诱杀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应大面积连片应用。2.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药效。3.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4.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玉米质量安全。附件32022年麦类主要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根据专家会商分析,2022年全省麦类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次,条锈病、白粉病、蚜虫在局部地区中等偏重发生。为做好2022年麦类病虫害防控工作,制定本意见。一、防控目标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统防统治
18、覆盖率达到4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二、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为主攻对象,抓住关键时机,落实关键措施,切实提高防效,减轻危害损失。三、防控技术1.条锈病: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及时清除落粒麦,减少菌源。在全面加强监测基础上,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打点保面预防控制措施,狠抓越冬菌源区、春季流行区,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后期大面积流行风险,减轻当地危害损失,减少扩散。出现流行势头,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环唑、己唑醇、丙环唑等。2.白粉病: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及时清除落粒麦,减
19、少菌源。科学肥水管理,清沟理墒,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采用三唑酮等药剂拌种,防治白粉病,兼治条锈病。在防治关键期,可选用三唑酮、戊唑醇、腈菌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注意轮换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产生。农药产品剂型上尽可能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坚持科学施药。使用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施药机械。尽可能选用低容量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应添加沉降剂。3.蚜虫:加强监测,突出抓好穗期蚜虫防治,一旦百穗蚜量达500头,立即组织统防统治,一旦穗期气候条件适宜,蚜虫发生代次增加、繁殖速度加快,呈暴发危害势头时,立即组织
20、应急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吡蚜酮、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胺腈、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并加强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附件42022年马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根据专家会商分析,2022年全省马铃薯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10万亩次,晚疫病中等偏重发生,早疫病、地下害虫、病毒病等病虫害有加重趋势。为控制马铃薯重大病虫危害,制定本意见。一、防控目标病虫害发生区防控处置率9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二、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用优质脱毒种薯,优先采用抗病品种、种薯
21、处理等技术,精准诊断、精准预警、精准选药、精准施药,采用“预防+治疗”的模式,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众联防联控相结合,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三、防控技术1.晚疫病(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适合本区域的抗晚疫病品种。(2)种薯处理。播种前7天将种薯摊放在通气良好的空间,隔天翻动薯块,拣除病烂薯。播种前种薯切块时将切刀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浸泡5-6分钟进行消毒,最好多把切刀轮换使用;种薯切块后可选用咯菌腈+苯醚甲环唑+霜脲锰锌方案,也可选用百菌清或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福美双方案等进行种薯处理。拌种后晾干装网袋小垛摆放,保持良好的通风,促使伤口愈合,1-2天后播种。(3)生长期施药。依
22、据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确定防治最佳时期。在中心病株出现前,选用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或唑醚代森联。进入流行期后,可选用治疗性杀菌剂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氟噻唑吡乙酮、丁子香酚、双炔酰菌胺、烯酰吡唑脂、噁酮霜脲氰、烯酰霜脲氰、霜脲锰锌、噁酮吡唑酯、霜脲氰霜唑、霜脲嘧菌酯等高效杀菌剂进行防控。防治应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主,施药间隔期5-7天(视天气及发病情况)。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无交互抗性的杀菌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4)收获期防治。收获前10-15天采用机械杀秧。杀秧后收获前喷施一次铜制剂,如硫酸铜、氢氧化铜或波尔多液等,以杀死土壤表面及残秧上的病菌防止侵染受伤薯块。2.早疫病(
23、1)农业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增施有机肥;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锰锌等药剂1-2次,发病较重时,用丙环唑或嘧菌酯或啶酰菌胺或烯酰吡唑酯或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3.病毒病采用优质脱毒种薯播种。生长期根据蚜虫和蓟马发生情况,采用吡虫啉等药剂加矿物油进行喷雾防治。4.地下害虫(1)物理防治。田间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性诱剂诱捕器每亩设置1个,设置高度离马铃薯植株顶端20厘米左右;灯光诱杀,每20-30亩一盏。(2)化学防治。可选用溴氰菊酯喷雾。在成虫出土前,地面撒施锌硫磷拌土撒施
24、。(3)生物防治。播种时可选用绿僵菌或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混土处理。3.2022年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4.2022年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附件12022年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根据专家会商分析,2022年全省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40万亩次,主要以稻飞虱、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为主。为做好2022年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制定本意见。一、防控目标水稻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二、防控策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控害,减药增效。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健康稻田为
25、基础,优先采用抗(耐)病虫品种、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增强稻田生态系统自然控害能力,降低发生基数。协调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合理使用技术,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促进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三、防控技术(一)非化学防治技术1.选用抗(耐)性品种。以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为重点,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2.生态调控。田埂保留功能杂草,种植大豆、芝麻、波斯菊等显花植物,涵养寄生蜂、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等天敌;路边沟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丛距3-5米,减少螟虫种群基数。3.农艺措施。(1)翻耕灌水灭蛹。在越冬代螟虫化蛹
26、期连片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2)健身栽培。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3)清洁田园。稻飞虱终年繁殖区晚稻收割后立即翻耕,降低越冬病源虫源基数。4.性信息素诱杀。在水稻螟虫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减轻为害。选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个,放置高度以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80cm为宜。5.稻螟赤眼蜂控害。在水稻螟虫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每亩放蜂8000-10000头,均匀放置5-8个点,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
27、蜂,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20cm、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cm为宜。6.物理阻隔育秧。在水稻秧苗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克/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阻隔传染病介体昆虫,预防病毒病。7.稻鸭共育。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天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只,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轻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发生为害。(二)科学用药技术1.关键期药剂预防技术种子处理,预防苗期病虫害。针对苗期恶苗病、稻瘟病、病毒病、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选用种子处理剂浸种或拌种。带药移栽,减少大田前期用药。秧田应用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培育壮秧。秧苗移栽前2-
28、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和稻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孕穗末期药剂预防,控害保穗。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根据穗期主攻对象组合用药,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2.重大病虫药剂控害技术在落实非化学防治和关键期药剂预防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当地重大病虫,根据预测预报和发生实际,推行达标用药控害。稻飞虱。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药剂控害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对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以上的稻田施药控害。生物农药宜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
29、施用。螟虫。防治二化螟,分蘖期于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时施药,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螟卵盛孵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防治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重点防治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稻瘟病。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纹枯病。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施药。稻曲病。破口前7-10天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3.建议用药品种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采用咪鲜胺、氰烯菌酯、乙蒜素浸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及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采用吡虫啉种子处
30、理剂和毒氟磷等拌种。大田防治水稻螟虫,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防治稻飞虱,选用金龟子绿僵菌、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虫啉、吡蚜酮。防治稻瘟病,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或三环唑、丙硫唑、嘧菌酯、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或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预防细菌性病害,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中生菌素、噻霉酮。(三)注意事项1.性信息素诱杀水稻螟虫等,应大面积连片应用。2.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药效。3.稻鸭、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和临近种桑养蚕区,应慎重选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药害。4.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一季水稻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5.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