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萧条经济学(上海商学院学报).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12996872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文:萧条经济学(上海商学院学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范文:萧条经济学(上海商学院学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文:萧条经济学(上海商学院学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萧条经济学(上海商学院学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萧条经济学关于“大萧条”研究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大萧条”不但催生了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而且成为此后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论战的主要阵地。而八十年代之后的经济学发展更是在此争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了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新新古典综合、新宏观政治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等流派。关于这场危机的争论始终推动着经济学的前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汇总关于“大萧条”的研究对于我们加深对经济学的认识、增加经济学解释现实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大萧条 经济危机 文献综述Depression Economic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

2、e Great Depression”Abstract: The 1930s Great Depression not only inspired the formation of Keynesianism, but also became the arena of arguments between Monetarism and Keynesianism. After the 1980s, a lot of schools of economic thought have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arguments, such as Neoc

3、lassical Synthesis, New Keynesianism, the 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the New Macro-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Austrian School. Arguments on the Great Depression have been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a contending state among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has been shaped. Therefore, making

4、a gener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Great Depression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deepen our knowledge of economics and increase the interpretation capacity of economics for the reality.Key words: Great Depression, economic crisis, literature review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平均年增长率达4,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例达到

5、485(1929年),对外资本输出比一战前增加3倍以上,对外贸易增加110,国民收入为8281亿美元,人均收入681美元,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从23上升到36。从更大的范围看,新移民不断涌入、城市化速度加快、美元不断走强、金融体系效率逐渐提高、产业结构也逐步升级这一切都昭示一条摆在他们面前的通向世界强国的坦途。然而,从1922年的小经济危机开始,1929年出现了的“大崩溃”,紧接着的是31年开始的银行业危机和此后的多年难以复原的困顿:物资短缺、存货上升、银行挤兑、货币投机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这段被称为“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的历史中。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诸多

6、关键事件都发生在几乎没有任何预示的前提下。例如: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的报纸的内容是:洲际商会决定推进其依法收回超额铁路收入的计划、康涅狄格州制造者协会成功的引进了一条有利出口的关税条款、墨索里尼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法国总理宣布了未来的内阁外长、一家小型飞机失踪、一批科学家开始对北极和南极进行探险 希勒,非理性繁荣,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101这些信息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难以构成当天的股市崩盘。而切切实实的崩溃却的的确确地发生了。尽管很多人认为罗斯福新政(The New Era)拯救了大萧条中的美国。但是此后的研究对此却争论颇大。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大萧条并没有真正的被人为

7、地“解决”。因为此后的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被拖入了一场浩劫式的战争。战争中断了经济进程,让一道难题(永远地)失去了展现其答案的机会,也给后面的人们更多的遐想与猜测,更引起了此后的多次争论。每次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事情是去追溯大萧条的种种,并往往以此作为一个参照和争论的平台。尽管大萧条是一段过往,但是历史的密码却总是吸引着人们去不断的追寻其中的种种奥秘。一、“大萧条”的理论价值整个宏观经济学的体系就是建立在大萧条这个历史事实基础之上的。“解释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因为“从学术角度来说,从大萧条中会学到了很多关于经济运行的知识”尽管“有些人怀疑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与今天21世纪

8、信息时代的经济联系不多”,但“ 高失业、银行倒闭、不稳定的金融市场、货币危机以及通货紧缩。这些问题在大萧条时期都出现过,而其经验教训,至今仍有教益” 伯南克,大萧条(中译本)【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P3。如果在NBER和JSTOR的学术论文中搜索“Great Depression”,会发现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一直到今年几乎每年都有着丰富的文献。尤其是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大量运用实证方法的文献不断涌现。其作者群体几乎涵盖了我们所可以记起的所有宏观经济学家。大萧条的相关研究不仅直接催生了宏观经济学这个学科而且始终作为此后经济学观点论战的最主要的战场和争夺的领地。也在这样的争论中不

9、断地催生着新理论的发展。因此,持续的分歧和争议市场成了宏观经济思想史的特点(Woodford,2000)。尤其是当73年美国进入“滞涨”之后,各个学派纷纷展开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和改进成为催生经济理论前进的原动力。(见图1)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总结针对大萧条的诸多研究,会发现相关的争论主要是七十年代之后“需求管理”所面临的困境催生的。因此,相关研究总是将大萧条与滞涨或多或少联系在一起的。二、关于大萧条经济史实的相关研究关于史实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学家的专业性著作,另一类则是由专栏作家或者专业作家对大萧条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进行的全景式描述。 1、代表性的经济类著作斯坦利L恩格尔曼(

10、Stanley L. Engerman)、罗伯特E高尔曼(Robert E. Gallman)的剑桥美国经济史(中译本)(2008)中详细阐释美国20世纪初的经济境况。对大萧条中的农业产出、工业产出、进出口贸易、银行业务、人口以及汇率等都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是目前较新的和较为前面的经济史料。沙伊贝著(H.N.Scheiber),瓦特(H.G.Vatter),福克纳(H.U.Faulkner)的近百年美国经济史则较为全面的叙述了美国近百年的关键性事件,按照年代对美国经济的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整理。其叙述的主要方式是阶段性的总结和描述,很多描述没有提供详实的原始数据,但是却提供了80年代美国经济史相关

11、研究的一些结论性意见和主流文献的索引。尤其是政府的干预政策的主要政策手段和历程进行了一些总结性的评述。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大衰退(1963,1965)(中译本,2008)按照时间的顺序,从银行业危机、英国脱离金本位制、美联储的紧缩政策、银行倒闭潮的角度展现了萧条时期美国的金融体系变动和货币政策变动,更是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集中体现。其著名的美国货币史和货币的祸害则提供了全景式的美国货币制度历程。在这些研究中,货币主义关于货币政策控制物价、利率政策应该重视区分名义利率和真实利率的观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此后的各学派的争论焦点也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尽管大萧条发生在二三十年代,但是对此的学派真正争论却

12、主要发生在七十年代美国进入“滞涨”的阶段。拉斯特维德(2006)(中译本,2008)从资本品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波动角度阐述大萧条时期资产市场的波动情况,其中涉及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描述。弗雷德哈里森(Fred Harrison,2007)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银行体系崩溃与经济萧条之间关联互动的角度分析了经济萧条的历程和原因。克鲁格曼(1995,2000)从政府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管制导致了经济扭曲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萧条的形成原因。其中,着重提出放任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是造成大危机的主要原因。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8,1989,1996,2000)则提供了权威的金融危机

13、历史。在这中间追溯了历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各项条件,提出了“最后贷款人”应有的作用以及作用的时机,并借此对货币学派“理性人”假定提出了全面质疑。罗斯巴德(Rothbard)(中译本,2003)作为奥地利学派的代表对大萧条时期资产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的波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萧条并非是自由主义的恶果而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大萧条的恢复也应该减少干预。并对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提出质疑,认为其政策无非是“雪上加霜”。以此反驳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观点。熊彼特(1939)的商业周期理论中专门设章论述了一战以后的工业创新能力转换以及由其引起的创新力衰退引起的经济危机。罗伯特希勒(RobertJShiller,199

14、9)作为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理论的代表人物,对大萧条的描述则具有其侧重点。其中对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非理性泡沫的叙述较为翔实。相对而言不太注意整个宏观体系的研究和叙述。2、其他的相关著作塞尔温帕克(Park.S,2008)则采用了记述体的方式从JP摩根公司在大萧条期间的经历为切入点,描述了股市崩盘之后的美国工业界的危机以及此后危机向整个社会扩散的整个过程。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1973)(中译本,2009)叙述了大萧条前后美国社会的社会心态以及罗斯福就任的政治环境。着重描述了大萧条时期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股市崩盘、中产阶级心态、法西斯思潮等)以及罗斯福新政对经

15、济和社会的诸多影响。三、对“大萧条”的理论争论1、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论战尽管后来的很多研究将凯恩斯主义认为是“干预主义”的理论。但是,如果凯恩斯在世,恐怕很难同意其对自由市场的全面颠覆。因为他认为大萧条是经济制度出了问题,如果改变或者消除了制度的缺陷,“古典理论就从这一刻起获得了成功”(凯恩斯,1936)。后来对凯恩斯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从希克斯(1937)的模型化解释开始的。后来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1944)、帕廷金(Patinkin,1956)和托宾(Tobin,1958)等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六十年代后期菲利普斯曲线被引入到凯恩斯体系(Phillips,1958)。传统的

16、凯恩斯理论由此发展到极致,而凯恩斯主义与其本人的经济思想也由此渐行渐远。70年代滞涨的现实成为菲利普斯曲线失效的最佳反驳。这给货币主义学派的崛起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弗里德曼和施瓦茨(Friedman and Schwartz,1963)通过大萧条的分析奠定了货币学派的基础理论和观点。他们坚持经济体受到扰动时总有一种趋于稳定的力量。货币供给的变化在周期性的波动中起着极大的独立作用。人为调节“总需求”的观点往往不必要的。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关注于货币的稳定和实际利率的变动。而且货币管理当局也应该受到规则的约束以免因为其过度操作造成更加不必要的经济波动(Friedman,1968)。货币学派的理论

17、根据也是有其历史史实作为基础的。虽然很多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成就之一,但是罗斯福却对凯恩斯的建议认为“不可理解” 经济观察报专刊:凯恩斯的1933年。凯恩斯主义的主张真正被美国政府采纳却是在六十年代。而货币学派自然认为这段时期的需求管理政策是导致七十年代滞涨的主要原因。与货币学派一起复兴的还有新古典综合派。他们认为,假如不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而且是瘫痪的)手去执行积极的相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那么市场经济能够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并实现快速的增长。而滞涨的现实则使得多年来对凯恩斯注意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警告的经济学家的信誉和影响力不断增强。(Buchanan,1978;Lucas,1978;R

18、omer,1997;Mankiw,1990)货币主义在某些主张上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因此很多芝加哥大学的后来者将新古典分析方法嵌入到货币分析中。如托马斯萨金特、尼尔华莱士、罗伯特巴罗、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等人。通过对理性预期的假设、市场持续出清假设、弗里德曼自然率假设的综合,阐述了在通货膨胀因信息不充分而未被遇见的情况下,菲利普斯是如何出现的。此后的新古典学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建构在效用函数的基础上的宏观经济模型占领着主流的学术话语权。他们和货币主义的观点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之处认为政府错误的货币量控制是经济周期的外部冲击。但是其观点也有不同点:一方面他们认为由于存在理性预期,除

19、了随意和独断的货币政策之外,其他的宏观政策都不会有任何作用(Sargent and Wallace,1975,1976);另一方面,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往往具有较有说服力的实证基础,但是者往往具有误导性,这就是“卢卡斯批判”(Lucas,1976);再一方面,由于政策的时间动态不一致性,因此相机决策往往会导致经济波动,而应该按照规则实施(Kydland and Prescott,1977)。2、新凯恩斯主义的与新古典、奥地利学派的论战Kydland等人的观点为后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实际周期理论又被认为是现代均衡经济周期理论。其观点是认为增长和波动不是用单独的数据和分析工具研究的截然

20、不同的现象(Cooley and Prescott,1995)。他们认为经济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均衡的状态无论是繁荣还是衰退。发生的萧条是因为人们所面临不想要的、不受欢迎的、不可避免的约束变动;但是,正是鉴于这些约束,市场能够有效的作出回应,并且人们可以成功的取得环境允许的最佳结果,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的均衡(Hartley,1998)。而经济波动的原因则是来自于供给方的冲击引起的,主要是技术进步方面的冲击。技术进步的速度导致了不同市场之间相对价格的波动,理性的行为人通过改变他们的劳动供给和消费对波动做出最优的反应。因此经济不可避免在技术创新的末期发生波动。基于古典经济学理念的经济

21、学派复兴此后受到了新凯恩斯主义者的挑战。从方法论上,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强调根据宏观行为构建微观效用函数而不是像新古典理论一样从微观主体的最优化行为推向宏观现象。其代表人物包括乔治阿克洛夫(Geege Akerlof)、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奥利佛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曼昆(Mankiw)、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戴维罗默(David Romer)、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本伯南克等。伯南克对大萧条和滞涨进行了非常详尽的研究。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合并了理性预期假设、工资粘性假设、自然率假设等新古典基础,进一步扩展了需求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认为现实中

22、存在着对于稳定导向政策的需求,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冲击,这些冲击引起了产出和就业的无效率波动。资本主义不仅不能快速的自我平衡,而且可能令实际失业率长时间处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之上。同时由于滞后效应的存在,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则更加显得必要(Bernanke,1999)。Romer(1986)则认为货币主义选取的指标存在误导性,根据其重新构建的指标,发现在1945年之后,经济的波动比20年代更大。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境况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而是一个相对意外的“独特事件”(Romer,1986)后来德朗等(Delong and Summers,1986;Delong,2001)也

23、对此表示支持。对凯恩斯主义的复兴还体现在另外一个学术群体。简克里格尔(Jan Kregel)、维多利亚奇克(Victoria Chich)和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等从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和皮耶罗斯拉法(Piero Sraffa)等人的研究结论中提炼观点,创建了称为“后凯恩斯主义”的学术传统。后凯恩斯主义具有典型的学院派特征,在当年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论战基础上讨论萨伊定律等传统话题。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作为极端右派的奥地利学派,以米塞斯(Mises)、哈耶克(Hayek)还有罗斯巴德(Rothbard)为代表的经

24、济学家们的萧条经济学研究。其追随者有伊斯雷尔科茨纳(Israel Kirzner)和卡伦沃恩(Karen Vaughn)和罗杰加里森等人。奥地利学派的典型特征是主张自由市场、竞争货币以及真空的政府干预。当代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关于自由主义、自由伦理争论的坚定一方。其研究方法和思路往往独树一帜,摈弃复杂的数理模型,依照经济史(包括经济危机史)的史实结论得出逻辑推理的结论,对我们理解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其中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Joseph A. Schumpeter,1939)虽然与哈耶克等人的分析思路不同但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3、其他学派的主张与争论20世纪末,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

25、(Goodfriend and King,1997)则综合了新古典综合与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观点重构宏观经济学。其中考虑了跨期最优化的宏观经济模型、对理性预期广泛使用、承认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的重要性、将交易成本的概念引入宏观经济波动的分析。新宏观政治经济学则是将原先作为外生变量的政府引入到宏观经济模型的内生变量中。艾莱斯纳(Alesina,1994)强调了两种在经济中起到作用的政治力量:一种是当权的政策制定者保住“权力”的冲动,这是宏观政策“机会主义”的动力来源;另一种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群体的分化,而党派行为和行动方式主要为了争取支持,其中对于经济的干预主要体现短期的“民意”

26、。诺德豪斯(Nordhaus,1975)的模型遇见了在大选之前不顾党派忠诚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认为选举人的短视行为容易导致非理性行为进而导致行为人的非理性行为从而形成议论政治性的经济周期。这样的经济周期往往与通货膨胀相联系。希布斯(Hibbs,1977)的研究则表明,左派政治党派往往对失业率较通货膨胀更加关注,右派政治党派则相反。其最终的政策主张一般是指向更大透明性的政府财政政策和独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历史学派麦迪逊(Maddison,1979,1980)则将大萧条与七十年代滞涨之间的经济史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复苏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自由化以及国际化。新供给学派则从萨伊定律出发重新坚持大萧条

27、是由供给方面的因素造成的(Ohanian,1999,2002)二十世纪末开始引起人们注意的行为金融学家(Shiller、Shlefier)等人以凯恩斯主义三大心里规律的分析作为源头,建立了其独有的学术理论体系。在分析股市短期行为、泡沫扩大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并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四、对“大萧条”研究的实证分析 在大萧条时期的历史数据基础上,随着各学派对政策主张争论的深化,很多经济学家尝试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大萧条的诸多方面。1、货币经济学角度的分析除了弗里德曼等人之外,费雪(Allan G. B. Fisher,1935)分析了大萧条时期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否必要的问题。

28、Elmus Wicker(1980)则重新审视了1930年银行业危机的产生原因以及政府“最后贷款人”角色的重要性。强调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思考大危机的形成。Eugene Nelson White(1984)重新解读了大萧条期间的银行危机。认为银行业的衰退是大萧条的核心事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是此后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Eugene Nelson White(1985)分析了1919到1933年银行合并行为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G. William Schwert(1989)从货币主义的观点分析了货币政策如何形成了股市的波动的。Harold James(1992)研究了金融体系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

29、影响。Stephen G. Cecchetti(1992)研究了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以及通过货币政策避免的可能性。Harold L. Cole and Lee E. Ohanian(2000)通过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数据重新解读了大萧条时期的货币和银行冲击。Barry Eichengreen and Jeffrey Sachs(1985)研究了美元贬值与经济恢复之间的关系。2、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对大萧条时期财政政策的分析远不及货币政策分析那么丰富。James Don Edwards(1956)分析了28年到51年政府财政赤字的变动与政府干预行为之间的关系,尤其分析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政府

30、财政收支的影响。Christina D. Romer(1992)的分析则认为大萧条的终结并不是所谓干预主义政策的作用,而是市场机制自发的作用使然。3、要素市场的实证分析关于不同部门和要素市场的研究也是后来的人们分析大萧条的主要视角之一。Gavin Wright(1981)单独分析了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南部纺织业劳工的廉价工资问题。进而对收入分配政策提出了其政策主张。Anthony Patrick OBrien(1989)研究了名义工资变动的行为模式解释。Peter Temin(1990)研究了大萧条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潮对工资谈判的影响以及对此后经济复苏的冲击。Sanford M. Jacoby

31、(1983)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由于工会的存在导致市场竞争不完全从而使得工资刚性的存在导致了大萧条的发生以及恶化。 Lee J. Alston and T. J. Hatton(1991)研究的重点是制造业工人与农业工人的收入差距问题。Chiaki Moriguchi(2003)对比了1920年到1940年美日两国劳动力工资水平差异以及用工制度的差异,以此分析大萧条中的工资刚性问题。Chiaki Moriguchi(2005)运用公司层面的数据分析了大萧条时期隐形工资合同的特征对工资刚性问题的影响。4、不同工业部门的专题性研究Richard C. Snyder(1940)则分析了31年至39年商业

32、合作合同的变动对经济危机的传导机制的影响。Ernest B. Fricke(1982)以轮胎和橡胶行业为例,分析了30、40年代小型企业的生存状况以及被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Helen Manning Hunter(1982)分析了大萧条时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分工协作的商业流动性的问题。Timothy F. Bresnahan and Daniel M. G. Raff(1991)研究了大萧条时期汽车产业的产业内重组行为。Joshua L. Rosenbloom and William A. Sundstrom(1999)运用大萧条时期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在不同地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的差异。W

33、illiam L. Anderson(2000)分析了1933年工业复兴法案的颁布对经济恢复的作用和影响。Jakob B. Madsen(2000)分析了大萧条时期的农业危机的发生以及国际传导的具体过程和机制。Christian J. Murray and Charles R. Nelson(2002)将大萧条和70年代的滞涨作为对比,研究产出的稳定性与外部冲击的可能性。5、消费品市场的专题研究Thomas Mayer(1978)以大萧条时期的消费者支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消费缩减的特征以及消费减少的社会以及心理原因。Frederic S. Mishkin(1978)从家户帐户失衡的角度分析了长时

34、间的内需低迷、消费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借此解释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尤其是对消费冲击的具体机制。Martha L. Olney(1999)研究了信用消费在1930年消费下滑中的作用。指出,信用崩溃是消费下滑的主要原因。另外,20世纪末,对于大萧条研究最为集中的就是伯南克(Bernanke)。其从大萧条的劳动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等不同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从83年到09年,共有41篇论文发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五、基本结论与评价关于大萧条的研究浩如烟海,目前的文献检索还仅仅是极力搜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开端。关于经济史的研究,让人遗憾的是,凯恩斯学派的研究居然没有大部头的经济史

35、专著。凯恩斯虽然是以分析大萧条作为起点的,但是却没有延续其师马歇尔强调经济史研究重要性的分析思路,这不得不说是其软肋。但引人入胜的是,一直到今天,关于大萧条的研究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兴盛。也许是由于资本主义体系每到一个预示危机到来的时候都会引导着人们去探究过去;也同时因为每次面临危机的时候,人们都需要借此去预测未来。在理论界来讲,无论是哪个学派要取得话语权,都要以占领其他理论派别的“大本营”关于大萧条的解释。只有解释了大萧条才能证明理论的解释能力,才能表明理论的价值。凯恩斯之后的争论主要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理论上的争论后来走向了两条道路:一条是发端于古典经济学的新古典和货币学派等主张自由主义

36、的研究,其理论特征是从微观基础推导宏观行为;另外的一部分则是凯恩斯主义者们对凯恩斯理论的捍卫和修正,他们建立在经验主义和心理规律基础上在宏观行为规律已知的基础上寻求微观基础。(见图2)图2 主要学派的理论脉络“大萧条”的经济描述凯恩斯主义古典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奥地利学派行为金融学政策的主张也是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之间的纷争,只不过各自建模的截取变量不同,导致了政策效果和政策导向产生了不同。方法论上,七十年代之后关于大萧条的宏观理论争论一部分是偏向于制度和行为的分析;另一部分则倾心于数理化。后者的表述被门槛渐高的数学工具所占据。也一定程度上对于研究的深入形成阻碍。实

37、证方法上,各学派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争论此后都在寻求实证分析的基础。随着对大萧条数据的发掘不断深入,地方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数据不断出现,实证的分析结论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此丰富的关于大萧条的研究,足以令我国学者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当代的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的丰硕成果基础上,正走在“大国崛起”的康庄大道上。这条路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正在西方发生的和已经在西方发生的一切带给我们的也恐怕不仅仅是思考和借鉴那么简单,而可能即将面对的活生生的现实。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尽管主流舆论已经有了乐观的估计,但是这并不能代替冷静的判断和必要的敬畏。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答案,却可以用历史中所蕴藏的理性密码去帮助我们思考

38、,运用历史带给我们的警醒和理智去消除舆论的噪音,去维持最基本冷静的判断。面对正在发生的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源头积累相关研究,既可以帮助我们对当前经济情况加深认识也可以尽可能地帮我们摆脱危机发生时临时抱佛脚的尴尬。主要参考文献:1 沙伊贝著(H.N.Scheiber),瓦特(H.G.Vatter),福克纳(H.U.Faulkner),剑桥美国经济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07月。2 熊必俊,近百年美国经济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3 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4 哈瑞丹特,下一轮经济周期【M

39、】,中信出版社,2009年1月5 费歇尔,利息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 穆雷罗斯巴德,权利与市场【M】,新星出版社,2009年7 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M】,商务印书馆,2007年8 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M】,中信出版社,2008年12月9 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美国货币史(1867-1960)【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10 本S伯南克,大萧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1 穆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12 辜朝明,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

40、和发展【M】,东方出版社,2008年11月13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重译本)【M】,商务印书馆,2005年14 塞尔温帕克,大萧条启示录1929年股灾如何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15 弗雷德哈里森,泡沫破碎房价银行与经济萧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16 拉斯特维德,逃不开的经济周期【M】,中信出版社,2008年11月17 威廉曼彻斯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932-1941)【M】,海南出版社,2009年3月18 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中信出版社,2009年3月19 罗伯特J希勒,非理性繁荣(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作者介绍:第一作者:郝延伟(Yanwei Hao)(1979-),山东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思想史、金融史、货币经济学。电子邮件:landerhao手机:135-8564-0531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00433住址:上海市杨浦区武川路78弄,复旦北苑95号楼501室。200433第二作者:廖佳(Jia Liao)(198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为金融、世界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