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程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冯广宜.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29236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5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程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冯广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程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冯广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程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冯广宜.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程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冯广宜1,郑耀群2(1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摘 要】 文章运用陕西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通过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两个产业的关联和互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大,而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小;陕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陕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因此,陕西省应该

2、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促进两个产业的互动发展。【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互动程度【中图分类号】F223 【文献标识码】F59 【文章编号】10042768(2017)12-0107-06一、引言中国制造2025)提出,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陕西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加

3、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既不能沿用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的老路子,也不能脱离工业孤立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是要在分工与互动中选择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和融合发展的战略。因此,研究陕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陕西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文献综述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层面,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法、计量经济模型或数理模型等方法。Guerrieri,Meliciani(2005)使用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投人产出表数据,分析得出制造业的中间需求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很强的拉动作用【11。Stille(20

4、02)通过对德国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中间服务投入121。Fuentes(1999)的实证研究表明,西班牙的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的扩张促进了服务业的增长【3】。【收稿日期】2017一ll加3【基金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安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2017108sMlK002一(8)【作者简介】冯广宜(1977一),男,陕西兴平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东历史-9现状、“一带一路”建设;郑耀群(1978-),女,陕西礼泉人,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9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

5、方向:产业转型与升级。万方数据楚明钦(2015)通过对2007年江苏、浙江、上海及全国的投入产出表的比较,研究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程度。陈郁青等(2015)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Lo舀stie成长曲线以及协调度模型对中国生产性服务发展和制造业成长的互动性、成长周期协同性与协调度进行了综合分析I 51。彭本红(2014)通过对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运用投入产出系数从宏观上把握各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推拉作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相关部门的网络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研究各部门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功能【6。钟韵等(2015)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苏州制造业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从产业间的关联反映

6、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重要联系,并借助Romer的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发展及程度71。贺正楚等(2013)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用于评价产业互动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依此测度并量化分析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产业关系的内在运作现状,发现二者互动并不显著【8I。李博、韩增林(2012)运用服务分配系数定量分析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特性,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9】。高觉民、李晓慧(2011)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产业视角下进行了分解与重构,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模型【1 01。总体来看,目前的实证研究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

7、动效果不明显。本文运用陕西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通过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两个行业的产业关联和互动程度,并提出陕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三、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征(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本文研究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包括以下五类: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商务租赁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如图1所示,陕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产值规模逐年增加。2005-2014年10年间,陕西GDP增长了35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384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314倍,生产性服务业增

8、加值增长了334倍,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和15倍,其中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其年均发展速度远超全省经济总体水平。2014年陕西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122,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204,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业和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行业。图1 陕西2005-2014年各行业增加值数据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06-2015)(二)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依然较小。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体量较小,产业占比较低,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如图2所示,2014年,陕西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9、总量为3 685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9位,在选取的8个省市中也是最低的,增加值仅占排名第一的广东的五分之一,也低于同处西部的四川省、内蒙古和重庆市。从相对规模来看,陕西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083,而同期重庆的占比为2676,更是低于全国2734的均值,说明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依然较小,总量偏低。长期以来“重工业,轻服务业”的经济发展理念导致陕西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陕西目前还是资源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三)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平衡,新兴行业比重偏低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目前,交通运输、邮政仓储等

10、传统服务业依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万方数据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占比却很小,说明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增加值分别为62719亿元、5802亿元和29833亿元。从相对规模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26,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服务业比重只有62。总体来看,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在陕西经济发展中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尚处于起步阶段。

11、 ,讲内葶古辽宁 ;折江 酒南 广东 重庆 四川 陕西 全国口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值比重口生产性服秀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图2 2014年8省市及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及占比数据来源: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5)四、陕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程度的投入产出分析(一)数据来源和指标说明本文的数据均来自于陕西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两个行业的产业关联和互动程度。1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投入系数,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或者服务,所需要其他部门对该部门产品或者服务的投入量

12、,这一指标反映了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直接消耗系数计算公式如下:铲等(i,歹=1,2,-n) 1表示i产业对i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劫表示f产业产品生产中对i产业产品的消耗量,戈f表示f产业的总投入。嘞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表明j产业对i产业的直接依赖程度越高。2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它更全面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代表的经济含义是某一产业和其后向产业的关联度,完全消耗系数矩阵计算的公式为:日=(I-A)一, (2)其中B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表示

13、单位系数矩阵。3影响力系数。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反映了国民经济某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由此引起对其它各产业部门的需求程度,表现的是拉动效应,显示的是后向联系。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它部门产生的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每增加一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强,其后向关联较强,中间投入率较高,所以优先发展影响力系数大的行业,对其它行业的发展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计算公式为:上岛Hi-旦#(i,_=l,2,凡)(3)丁1Bgoi=I=I珥为f产业对其它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岛是昂惕夫逆矩阵第i行第_列的系数。4感应度系数。感应度

14、系数表现的是一个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敏感效应,反映的是前向联系,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越高,说明其他产业每增加一单位的最终使用时,要求该产业生产量越大,即该产业受到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强。上毋S=旦#(i,_=1,2,1)(4)三岛,i=1 J=1Si为i产业受国民经济各行业影响的感应度系数,岛是昂惕夫逆矩阵第i行第歹列的系数。(二)计算结果分析1直接消耗系数分析。通过计算,得出陕西省淼:罴篡一。芏产性雅务业增加蝇一亿元v万方数据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表1 陕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产业交通运 信息传输、输、仓储软件和信息和邮政 技术服务租赁和 科学研金融 商

15、务 究和技服务 术服务0009795 0014379 00002280016671 0003盼n06520016978 0叽3508 0013l0020934 0m8356 0-0咖蚴0-0l鹕33 00嘶185 00G0434O016102 001480023l0023152 002188l 00002930010892 0007741 0咖1360019286 0004208 00004850007723 0004768 0001008O013334 0012962 000164l0017459 0015316 00010090023737 0015316 0O00680016568 O0

16、16606 0000859002213 0024106 000040302l O018453 0吣790015778 0n13747 00010130022714 n004428 00025673 O03349 0食品和烟草0032244纺织品0015123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 0020821木材加工品和家具002382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0023196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0020953化学产品0038374非金属矿物制品0029349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0019861金属制品0023382通用设备0018775专用设备 0019924交通运输设备002168电气机械和器材

17、0026646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0019457仪器仪表 0012321其他镧造产品0014471废品废料0085723金属翻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0019296数据来源:(2012年陕西省投人产出表(42部门)从表l可以看出,制造业总体上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需求最高,其次为金融业,对租赁和商务服务的直接需求居于第三位,而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需求率很低,反映出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不均衡。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有差别,表现为传统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的直接需求较高,高技术产业则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1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的需求相对较高。这与陕西产业结构紧密相关,原材料制造业是陕西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这些行业目前其产品多位于产业链低端,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较少,因此对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高,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高。2完全消耗系数分析。通过计算,得出陕西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仍普遍偏低,但比直接消耗系数有了很大提高,反映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一定的间接依赖作用。完全消耗系数依然呈现出不110均衡且差异较大等特点,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完全消耗系数最大的行业为

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全消耗系数为1466 064。经济意义表示制造业每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1466 064单位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而完全消耗系数最小的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系数仅为0066 174。反映出对制造业带动较明显的是传统生产性服务业,而新兴服务业带动作用较弱,同时也反映出陕西制造业发展层次较低,科技和创新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表2 陕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表交通运 信息传输、 租赁和 科学研产业 输、仓储软件和信息 金融 商务 究和技和邮政 技术服务 服务 术服务食品和烟草0075912 0007707 0051774 0047804 0009

20、415纺织品0053132 0006896 005踟39 0034718 0010643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0064314 0010276 0074604 0122529 0004229木材加工品和家具007373 001 1476 0078282 0049793 000523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0 073064 0009825 0073058 0044629 0002783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 0048869 0008165 0061314 0050672 0000764化学产品0099309 0012042 0倔9831 0076932 0002329非金属矿物制品 00

21、81935 001 1751 007244 0057259 0001487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 0081905 0014348 0088144 0053238 0003033金属制品0080323 0014442 0071512 0046392 0003073通用设备0074913 0010695 0077025 0059191 0003989专用设备007504 0Ol 1098 0079812 0062587 00031 19交通运输设备0082126 0010394 0093415 0068145 0002769电气机械和器材0092452 0012572 0088402 0072115

22、 0003063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0076326 0012857 0087801 0076004 0002101仪器仪表0056934 0008828 0059061 0066937 0002397其他制造产品0054802 0009896 0065812 0058756 0002375废品废料0138287 0007032 0071361 003375 000105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 0082691 001 1734 0109329 0091066 0002323合计 I466064 0202034 101016 1172517 0066174敷据来源:根据2012年陕

23、西省投入产出表(42部门)数据整理而得3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通过陕西省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出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3陕西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陕西省投人产出表(42部门)数据计算而得从表3中可以看出陕西省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为2861 5,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仅为1147 3,制造业影响力系数明显高于生产性服务万方数据业,说明目前制造业是推动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明显。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低于制造业,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产业带动效应,但

24、其大于1,说明其影响力在陕西省全部产业影响力平均水平以上,对制造业仍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说明单个细分行业对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并不强,在各细分行业中,影响力系数较大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为0831 3,0652 3,0686 7,说明这三个部门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和影响作用相对较高。制造业感应度系数为1472 2,生产性服务业则稍低于制造业,为1201 8,说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互间都具有一定的需求引力,且在各产业平均水平以上。以感应度系数平均水平l作为参考标准,可以将陕西生产性服务业五个部门分

25、为两类。一类是感应度系数较高的部门,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三个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说明其对制造业变动比较敏感,和制造业关联和互动程度较高。另一类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的敏感度系数均小于1,说明其外部需求不足,侧面反映出陕西省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五、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结论1陕西省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大,而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小。这一方面反映出陕西制造业发展层次较低;另一方面说明陕西生产性服务

26、业发展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新兴高端行业发展水平低,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2陕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陕西省的制造业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制造业仍然是陕西的支柱产业,是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虽低于制造业,但是高于陕西省整体行业的平均水平,说明其对陕西省的经济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带动作用较小,而且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总之,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因此陕西必须找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切人点,加快推进两者的互动融合发

27、展。(二)政策建议1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把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人制造业之中,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发挥“陕鼓模式”的示范作用,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积极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支撑保障和政策支持。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陕西省制造业目前主要集中在重化工等资源类产业,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比

28、较落后,因此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需求,因此应对照中国制造2025,明确定位,找准目标,改进不足,发挥优势,打造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陕西先进制造业体系,在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中不断发展。3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立产业互联网融合基地。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建设产业互联网融合基地,其思路

29、是整合资源,打破省内区域界线来规划大产业基地,融合基地采用多园多基地形式建设,省级产业扶持基金直接向111万方数据融合基地投放,以扶持“融合产业基地”企业间协同创新,突破技术和市场拓展的瓶颈,发展壮大。4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信息平台。建立好陕西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供求信息、合作信息及协调的平台,实现制造业服务环节供求状况、服务要求及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增进等方面的及时沟通和把握,同时在信息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政府要充分给予政策、资金及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建立等各方面的支持。5形成有利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合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人,打通现有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放宽制造企业开展服务

30、业务和涉足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准入门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设立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专项基金,该基金可以重点资助大型制造业企业,用于其服务化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带动其他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化。【参考文献】【1】Paolo Guerrieri,Valentin a Meliciani,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competitiv 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IIl

31、ics,2005(16):489502【2】Stille FOutput and taboLIF Productivity in Service Industries Problemsof Measure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RDIW Berlin,2002(7):l一22【3】Fuentes DDOn the limits of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structuralchange and sevice sector employment in SpainJInternational ReviewofApplied

32、 Economics,1999,13(1):111-123【4】楚明钦,2015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程度研究基于长三角及全国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94100【5】陈郁青,王文平,2015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成长的互动与协同关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24):96-100【6】彭本红,2014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11):3238【7】钟韵,孙建如,2015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外围城市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基于上海与苏州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4):80-87【8】贺正楚,吴艳,蒋佳林,

33、2013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中国软科学(5):129142【9】李博,韩增林,2012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J】地理科学(2):169175【lO】高觉民,李晓慧,201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6):151160(责任编辑:A校对:L)(上接第106页)常注重中介机构的搭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现阶段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行业自律,服务能力较弱等。另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良莠不齐,尤其专业风险评估、技术评价、技术定价等中介机构,这使得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风

34、险很难做出判断,市场实现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科学权威的成果鉴定、评估、定价等方面的中介机构,为科技成果对接提供信息服务、建议咨询等有效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参考文献】【1】李晓慧,贺德方,彭洁美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J】科技导报,2016,34(23):137142【2l蔡坚雄,陈丽娜,王庆,等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策略概述与启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15【3】黄茂兴,陈伟雄,2013国内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J】东南学术(6):138144【4】卓泽林,赵中建概念证明中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促进科研成果

35、转化的新组织模式【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4):100106【5】Bradley SR,Hayter CS,Link ANProof of concept centers in theUnited States:an exploratory lookJThe Joumal ofTechnology Transfer,201338(4):349381【6】陈俐,冯楚健,陈荣,等英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经验借鉴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校产学研创新体系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5):9一14【7】Celia WhitchurehReconstructing identit

36、ies in higher education:therice ofthird spaceprofessionalsJPerspectives:Policy and Practice inHigher Education,2014(1):3233【8】陈天荣韩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4):113116【9】杨哲,张慧妍,徐慧,2012韩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以“产学研合作基金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11):ll15【10】向广宇,段丰乐,2017日本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z1):44-45【1l】毛慧芳创业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2):135137【12】马磊日本官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与启示DI东北大学,2011【13】郭庆日本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湘潭大学,2013【14】杜建,2017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及对策研究f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3):7076(责任编辑:A校对:T)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