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12909139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二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二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二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命题思路及试卷特点本次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等形式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

2、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总之,整个命题力求起到体现 “新课标”精神的导向性作用,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发展与拓宽学生的思维。这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卷。二、考试情况数据统计及分析1、调研考试成绩抽样统计表:班级总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二(1)班二(2)班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

3、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2、试卷问题分析第一题,填空,第1、2、3、4、5、8、9、10 这几个小题几乎没错的,第6 小题有两个错的,这道题问的是两天大约写 ( ) 个,有两个同学看成两天写 ()个,没有看清大约,直接算了。第 7 小题失分较多,左图是从镜子里看到的时间,请你写出是()时( )分。大多数同学对镜面对称的特点上下不变,左右相反,掌握较熟,但时针用左右相反的方法画到左边,大约指向了3, 所以写成 3 时 30分或 2 时 30 分,其实时针左右相反的同时,表盘上的数字 9 和 3 也要相互换位置才对呢,应是9 时 30 分。出现这种错误和我平时讲这样的题不到位有关。我平

4、时讲类似题是这样的:我在黑板上演示镜子里的表时,由于12 个数字都要反写,所以我干脆就没写过数字,导致同学们缺乏深层思维犯了这样的错误。如果当时我不写数字,问一下:老师为什么不写数字呀?(都反着,不好写)那么表盘上的1 在镜子里应在什么位置? 3 呢?7 呢?9 呢?这样在同学们头脑中呈现镜子里完整的表盘,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错误了。第二题,我是小法官。第1、5、6 小题得分率 100% ,第 2、3、4、小题失分较多。第 2 小题左边图形中有两个直角,应打错,因为上面那个角也是直角,可有的同学光凭直觉进行判断,并没有亲自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实践出真知”永远是一个真理,学生在过程体验上的缺

5、失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还存在着武断、专制的教学行为。如果我们老师课堂上经常会拿起三角板去比一比,同时告诉学生也应该这样,那么凭直觉去判断的就少了,看来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还要看老师的功力。第 3 小题如图铅笔长 8 厘米。本题考察学生要看清测量起点不在0 刻度时,怎样判断物体的长度。我相信对这一点同学们掌握的会很好,只是图上铅笔实际的长是7.6 厘米,本册内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

6、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涉及到测量线段有多长,可有时结果往往不都是整数,我告诉学生这时用“四舍五入”法取整数,所以一部分学生就打了对。对于我们知道如果打对应该叙述为铅笔长大约是8 厘米,可才二年级的孩子不会考虑那么全面的,所以这道题是老师起了误导作用。第 4 小题统计图中一个小格可表示1, 也可表示 2, 也可表示更大的数。 应打对,可是一格代表 1 或 2 在学生心里扎根太深, 而能代表更大的数只是初次新授课时提到过,一部分学生概念模糊,以致遗忘。可如果老师在讲这一点时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而是举例说明,学生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的。如:在统计图中一格可表示1, 也

7、可表示 2, 也可表示 5, 也可表示 10, 也可表示更大的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自己确定一格表示几,如果说我们的收入,就会是特别大的数这时 1 格可表示 1000,甚至 10000等。第三题,看图写算式。失分原因是数数数错,看来还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试指导,数数问题从不同角度多数几遍,每遍数得都一样,说明数对了,或者做完一道题,都要回头检验一下。第四题,认真计算。计算分两部分考察学生,一口算,二竖式计算。口算题中的那个进位加法错误率较高,但总的来说学生全对的还是大多数,只有个别学生有错。竖式计算中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错误较高。 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加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指导,并进行

8、强化训练,并且要加强错题原因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经验,能比较熟练的进行正确的计算。第五题,动手、动脑。第2 小题全对,第 1 小题有两个错的,他们都是先画了一个直角,又画了一个比直角小的角,我认真分析其原因,是没有认真读要求,也许是要求中直角和小中间多一个空格的原因,但怎么说多读几遍,也能理解到是只让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呀,唉,总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

9、料的来说是学生不能仔细读题,认真揣摩题意,答题意识不够清晰。第六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想应用题就是给出一个具体的情境,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数据让学生解答,目的在于检测学生计算技能、科学推理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找出条件和问题,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都有所加强。但是,目前我们发现学生的读题能力、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学生对题目中含有的数理逻辑很难明白。第1 小题是乘法应用题的测验,同学们解答方法选择基本全对,只是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有几个同学单位当成了人,由此出现错误。第2 小题有两个同学没有分清谁多谁少,用加还是减,错误用成加法。第3 小题有两问,个别同学只做了一问

10、。第4 小题正确率较高。三、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今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今后的工作方向“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大家都认同的教育教学理念。想想我们平常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的作业,我们的评价体系,真的还有很多事要做,真的还要我们齐心协力的一起来做。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11、-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习资料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是我们的教学之本,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 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2、重视过程, 培养能力。结果重要, 但过程更重要。 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

12、会。针对学习弱势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低进高出,用数学的美丽吸引他们。 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 设计解决的策略, 提高教学的效度。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3、加强基础,强化习惯。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 让学生通过思考、 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 估算、验算、认真审题、检验方法等。4、“双基”引路,探究创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