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博伽梵歌第十八章结论——弃绝的完美境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博伽梵歌第十八章结论——弃绝的完美境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博伽梵歌第十八章结论弃绝的完善境域作者:日期:2第十八章 结论弃绝的完善境域1. 阿尔诸那说:臂力强大者啊!我想明白弃绝的目的和生命的弃绝阶段的意义,开西魔的诛者,感官之主啊 .要旨:实际上,博伽梵歌在第十七章就已终止;第十八章是对前面争论过的主题的一个帮助性总结;在博伽梵歌的每一章,主都强调,为至尊人格神首作贡献服务是生命的终极目的;这一点在第十八章中被作为最隐秘的学问之途进行了总结;头六章强调的是贡献服务: yoginam api sarvesam“在全部瑜伽师或超然主义者之中, 内心恒常想着我的是正确的; ”中间的六章争论了纯粹的贡献服务,其性质及活动;最终的六章争论的就是学问、弃绝、物
2、质和超然的活动,以及奉献服务;最终的结论是, 一切活动都应与由说明维施努的三字噢姆 ( om)、嗒特( tat )、萨特(sat ) 所代表的至尊主有关; 博伽梵歌的第三部分显示了生命的终极目的是贡献服务,除此无他;通过引证从前的灵性导师,布茹阿玛萨密塔和维丹塔苏陀,确证了这一点;某些非人格主义者认为自己在维丹塔苏陀的学问方面有独断权,但事实上维丹塔苏陀的目的就在于明白贡献服务,由于主本人就是其编纂者和洞知者;第十五章对此已有说明;在每一部经典,每一部韦达经中,贡献服务都是目标;这在博伽梵歌中有说明;犹如博伽梵歌的其次章是整个主题的概述,而全部训示的总结就在第十八章;本章指示,生命的目的就是弃
3、绝和达到超越于自然三形状之上的超然境域;阿尔诸那想明白博伽梵歌中两 项截然不同的主题:弃绝( tyaga )和生命的弃绝阶段( sannyasa);因此,他追问这两个词的意义;这节诗中用了两个词来称呼至尊主瑞希开释(Hrsikesa )和开西魔的屠者(Kesi-nisudana ),这两词特别重要;瑞希开释就是奎师那,全部感官之主,神总能帮忙我们心愿安静平和;阿尔诸那恳求神把所讲的一切总结一遍,好让他心平气和;然而他仍有些疑问,而疑问总被比作恶魔;因此,阿尔诸那称奎师那为开西尼舒达那(Kesi-nisudana ),开西是被主处死的最难应付的恶魔;现在阿尔诸那期望奎师那处死疑问这恶魔;2. 至
4、尊人格神首说:舍弃全部基于物质欲望的活动,就是宏大的智者所说的生命的弃绝阶段(萨尼亚西);而舍弃一切活动的结果就是智者所说的弃绝(提亚嘎);要旨:一味追求结果的活动应当舍弃;这是博伽梵歌的教导;但把人引向更高深的灵性知 识的活动不行舍弃; 这一点下一节会有清晰的说明; 韦达典籍描述了为某一目的而举办祭奠的很多方法;诚然举办某些祭奠可得贵子或转升到更高的星体上去,但受欲望促使的祭奠应当停止举办; 为净化人的心灵或为在灵性科学上求取进步的献祭却不行舍弃;3. 有些博学之士宣称,全部的功利性活动都是有缺点的,应当一概舍弃;而其他圣哲就主见, 献祭、布施和苦行永久不应舍弃;要旨:韦达典籍中提到的很多活
5、动,都是争论的焦点;例如,有说献祭中可宰杀动物的,然而也有人对杀死动物深恶痛绝; 虽然在韦达典籍中确有举荐在祭奠中杀死动物一说,但并不认为动物是被杀死了;献祭是要赐给动物以新的生命;有时,动物在祭奠中被杀死后,得到一个新的动物生命,有时又直接提升到了人形生命;但圣哲之中众说纷纭;有的说应永久防止杀死动物,有的又说对特殊的祭奠来说,也未尝不行,全部这些与献祭有关的种种看法和看法,主将亲自予以澄清;3 / 204. 巴茹阿特的俊杰哟!现在听我说明我对弃绝的判定;人中之虎哇,经典宣布弃绝有三种;要旨:虽然关于弃绝的看法很多, 但至尊人格神首圣主奎师那在此所给的判定应为最终的决断;韦达经究竟只是主所制
6、定的不同的法律; 而这里主亲悠闲场, 他的话应作为最终的决断; 主说, 弃绝的途径应依据进行时的物质自然形状来考虑;5. 祭奠、布施、苦行不应抛弃,必需履行;实际上,祭奠、布施、苦行甚至会净化宏大的灵魂;要旨:瑜伽师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活动;促进人的灵修进步的净化程序有很多;例如,婚祭就被认为是这些祭奠之一,称为vivaha-yajna;那么,一个进入了弃绝阶段,割断了家庭联系的萨尼亚西( sannyasi )应当勉励婚祭吗?主在这里说,对旨在增进人类福利的任何祭奠永久都不应抛弃;婚祭,是要调整人的心愿,使其平和淡泊,追求灵性进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婚祭应受勉励,即使是由处于弃绝阶段中的人举
7、办也应予以勉励;萨尼亚西永不应与女性相往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处在生命较低阶段中的年轻男子,不行在婚祭中接受一位妻子; 全部赋定的献祭都是为了要达到至尊主;因此,境域较低的人,不行泛泛弃之;同样,布施也是为了净化身心;假如向适当的人布施,象前面说过的那样,这样的布施会使人在灵性生活上进步;6. 全部这些活动都应进行,但不要执著,不要企求任何结果;而是要将其视为职责去履行;菩瑞塔之子哟!这就是最终的结论;要旨:尽管全部祭奠都有净化的效能,但个人却不应在举办这些祭奠时,企求某种结果;换言之,全部旨在促进生命之物质进步的祭奠应一概舍弃,而纯化人的生存,提升人到灵性层面的祭奠却不应停止;凡是导向奎师那
8、知觉的就应当勉励;圣典博伽瓦谭上说,任何引向为主作贡献服务的活动都应接受;这是宗教的最高准就;主的贡献者,只要是能帮忙他从事对主作贡献服务的, 应当接受任何工作、祭奠或布施;7. 赋定的职责在任何时候都不行舍弃;假如因错觉而舍弃了赋定职责,这样的弃绝就是在愚昧形状之中的;要旨:为获得物质满意的工作, 必需予以舍弃, 但促进人之灵性活动的活动, 如为至尊主烹饪, 将食物供奉给主,然后接受供奉过的食物,是备受举荐和提倡的;据说在弃绝阶段中的人不行为自己煮食;为自己煮食是不答应的,但为至尊主煮食就是答应的;同样,一位萨尼亚西(sannyasi ) 可以为门徒举办婚祭,帮忙弟子在奎师那知觉上进步;假如
9、弃绝这些活动,那就是行在黑暗形状之中了;8. 凡是可怕麻烦,或可怕身体上的不适而舍弃赋定职责的人,都是处于情欲形状中的弃绝;这样的举动永久不会导向弃绝的升华;要旨: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不应可怕是在从事功利性活动而舍弃挣钱;假如工作可将所得用于奎师那知觉中, 假如早早起床能促进人超然的奎师那知觉, 那么就不应当由于惧怕或由于认为这些活动麻烦而停止不做; 否就这样的弃绝就是处在情欲形状之中; 被情欲支配的工作结果总是悲苦不堪的;假如以这种心态弃绝工作,就永久与弃绝的结果无缘;9. 阿尔诸那呀!只由于应当履行而履行个人的赋定职责,弃绝全部物质的联系以及对结果的全部执著,这样的弃绝可谓在和善形状之中;4
10、 / 20要旨:必需以这种心境去履行赋定职责;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不要有任何对结果的执著,割断与工作形状的联系; 一个以奎师那知觉在工厂中工作的人与工厂的工作并无联系,与工厂的工人也没有联系,他仅为奎师那工作;当他为奎师那而舍弃结果时,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超然的;10. 睿智的弃绝者处在和善形状中;既不厌恨不祥的工作,也不执著做吉样的工作,对工作毫无疑问;要旨:人在奎师那知觉中或在和善形状中,对给身体带来麻烦的人或事,全无厌憎之心;他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工作, 并不行怕履行责任将产生的任何麻烦; 这样一位处于超然之中的人, 可谓最睿智、最聪慧,而且超越活动中的一切疑问;11. 体困生命要舍弃一切
11、活动,实在不行能;但弃绝了活动结果的被称为真正弃绝的人; 要旨:据傅伽梵歌所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行能舍弃工作;因此,谁为奎师那工作,不私享获利性成果,谁将一切供奉给奎师那,谁实际上就是一位弃绝者;哈瑞奎师那知觉运动有很多的会员特别勤劳地在办公室、工厂或其他地方工作,并把所得的一切全部都献给协会;这样高尚的 灵魂实际上就是萨尼亚西( sannyasi ),这里很清晰地概述了应如何弃绝工作的结果,以及应为何目的而弃绝结果;12. 对非弃绝者,活动三果如愿的、违愿的和混杂的死后自然累积;但在生命的弃绝阶段中的人却不受这些结果的左右;要旨:人在奎师那知觉中,明白自己与奎师那的关系,以此指导行动,总是自
12、由解脱了的;因此死后不必享受结果或因此受苦;13. 臂力强大的阿尔诸那呀!依据维丹塔苏陀,一切活动的完成皆由五因而致;现在听我解说这些;要旨:或许有人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既然所进行的任何活动必定会有肯定的报应,那么在奎 师那知觉中的人怎么会不承担也不享受工作的报应呢?主要引证维丹塔(vedanta )哲学说明其为什么会可能;神说一切活动都有五种缘由,要获得活动的成功必需考虑这五个缘由;三可亚(Sankhya)意谓着学问主干, 而维丹塔又是全部灵师接受的学问之主干; 就是山卡茹阿( Sankara) 也是这样认为的; 因此, 应向这样的权威请教; 最根本的掌握在超灵之中; 正如博伽梵歌 所说:
13、sarvasya caham hrdi sannivistah ,“我在每个人的心里;”神提示人们记起过去的活动,置每一个人于某种活动之中;在内在的超灵指导下的奎师那知觉之举,无论在今生仍是在来世,均无报应;14. 活动地点(躯体)、执行者、各种感官、种种不同的努力,最终是超灵这些便是活动的五种要素;要旨: Adhisthanam 一词指的是躯体;躯体内在的灵魂带来活动的结果,因此以karta (做事的人)见称;书瑞提 上说,灵魂是知者也是行者; 帕士那乌帕尼沙德 ( Prasna Upanisad , 旧译六问奥义书)( 49)上说, Esa hidrastasrasta.维丹塔苏陀上的诗节
14、 jnota eva(238)和 Karta sastrarthavattvat(2333)也这样说;活动的工具是感官,灵魂通 过感官便以不同的方式行动; 每一种活动后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努力; 但人的全部活动全取决于超灵5 / 20的意志,超灵以伴侣的身份住在人心中;至尊主是至高无上的缘由;在这些情形下,一个人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 接受心中的超灵的指导, 自然不受任何活动的束缚; 那些奎师那知觉完全完全的人, 最终来说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切都取决于至尊无上的意志, 取决于超灵, 取决于至尊人格神首;15. 人以躯体、心愿或言语所行的活动,无论正误,均由这五要素引起;要旨:这节诗中的“正误”两
15、字特别重要;正确的工作就是依据经典指示而完成的工作,而错误的工作就是违反经典指示而进行的工作;然后,无论做的是什么,要完成这五要素必不行少;16. 因此,认为自己是唯独的作为者,不考虑到这五种要素,确定不是什么很明智的人,也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要旨:愚人不懂得超灵以伴侣的身份寓居内心之中, 指导着他的行动; 尽管物质的缘由是地点、工作者、努力和感官,但打算性的缘由仍是至尊人格神首,因此,不仅要看到物质的缘由,仍要看到至高无上的肇因;只有看不到至尊的人才认为自己是“作为者”;17. 聪慧不紊乱,不为假我促使,这样的人在世杀了人,也无所谓杀,他也不会被他的行为束缚;要旨:主在这诗节中告知阿尔诸那,不
16、想作战的想法是由假我产生的;阿尔诸那只是想到了自己是行动的作为者, 没有考虑到既内又外的至高无上的准许令;假如人不知道有超然的认可者存在, 那他为什么要去行动呢?然而,人如熟悉到自己是工作的工具,至尊主是至高无上的认可者,那他做起任何事情来都会完善无缺;这样的人永不在迷幻中;个人的活动和责任感是由假我和不敬神,即缺乏奎师那知觉而产生的,在超灵或至尊人格神首的指导下,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即使杀人, 也无所谓杀;他也不会受这种杀伐的报应影响;士兵在长官的命令下杀人,并不会受到审判;但假如士兵基于个人的理由而杀人,那他肯定会受到法庭的审判;18. 学问、学问对象和知者是促使活动的三要素;感官、工作和
17、工作者就是活动的三种成分;要旨:日常活动有三种推动力:学问、学问对象和知者;活动的工具、活动本身和活动者并称为活动的三种成分;人类所作的任何活动都有这些元素;行动之前必有某种推动力;这推动力叫做勉励;活动实现前所达的任何解决方法都是活动的精微形式;然后,就显现了行动的形状;第一人要经受一连串的摸索、感觉、意断的心理过程,即所谓推动力;来自经典和来自灵性导师训示所产生的活动勉励机制是一样的;有了勉励,有了活动者,实际的活动就在感官,包括全部感官的中心心愿的动作下发生了;一如博伽梵歌的描述,这些就是活动的不同阶段,一项活动的全部成分之总和就叫做活动的累积;19. 依据物质自然的三种不同形状,便有三
18、种学问、活动和活动者;现在听我一一说明; 要旨:物质自然形状的三种分类在第十四章已作了详尽的描述;第十四章认为,和善形状开智启明,情欲形状就是物质化的,而愚昧形状就使人懒散无聊,萎靡不振,全部物质自然形状都束缚人,绝不是解脱的泉源;即使在和善形状之中,人也备受制约;第十七章就描述了人在不同的物质自然形状中的不同的崇拜类型;在本章,主说他想依据三物质形状,分说不同种类的学问、活动者和活动本身;20. 众生虽被分成很多形体,但于其中仍见出一不行分割的灵性本性;你要知道,这种学问便6 / 20在和善形状之中;要旨:一个在每一生物中无论是半神人、 人类、家畜、鸟类、野兽,仍是水族或植物之中, 看到一灵
19、魂存在的人,就拥有和善形状的学问;全部的生物中都有一个灵魂存在,虽然生物由于以前的活动不同而有千变万化的躯体;正如第十七章所述,生命力在每一躯体中的展现,是由于至尊主的高等本性的缘故;因此,在每一躯体中观察那一高等本性,观察那生命力,就是在和善形状的学问,这生命的能量不会毁灭,虽然躯体注定腐朽;从躯体的观点来看,便看到种种不同;而正因为受条件限制的生命有很多种形式的物质存在, 所以这生命力显得象是被分割了似的; 这种非人格化的学问是自觉的一个方面;21. 在每一种不同的躯体中看到不同类型的生物,这种学问处在情欲形状之中;要旨:那种认为物质躯体就是生物,随着躯体的毁灭,知觉也随之毁灭的观念叫做情
20、欲形状的学问;依据这种学问,躯体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其知觉种类不同,躯体之外,不存在有与意识分别的灵魂;躯体本身就是灵魂,身体之外没有另外分开的灵魂;依据这样的学问,知觉是短暂的;或者认为,不存在什么个别灵魂,但存在着一个遍透万有的布满学问的灵魂,而这一躯体只是短暂无知的一种展现;或者仍认为超出躯体之外,不存在特殊的个体或至尊灵魂;全部这些观念都被认为是情欲形状的产物;22. 视一种活动为一切的一切,执著不舍,没有关于真理的学问,思想贫乏,这种学问在黑暗形状之中;要旨:一般人的所谓“学问”总是在黑暗或愚昧形状中,由于受条件限制的每一生物生来就在愚昧形状之中;不通过权威或经典训谕来培育学问,只有局
21、限于躯体方面的学问;这样的人对活动 是否与经典训导相符并不在乎;对他来说,金钱就是神,学问就意谓着如何满意躯体的要求;这样 的学问与确定真理没有丝毫的联系,跟一般动物的学问相差无几:吃、睡、防卫和交配的学问;这 里把这种学问形容为黑暗形状的产物; 换言之, 关于超越躯体之外的灵魂的学问就叫做和善形状的学问;凭借世俗规律和心智思辨杜撰出很多理论学说,这种学问就是情欲形状的产物;仅与保持躯 体安逸有关的学问也处于愚昧形状之中;23. 规范有序,无所执著,无爱无恨,不求成果的活动,就在和善形状之中;要旨:无所执著或不祈求拥有什么, 履行经典依据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规定的规范化职责,因此不爱不
22、憎;为满意至尊而不求自我满意,在奎师那知觉中履行规范化职责,这样的活动就叫做和善形状中的活动;24. 受假我的促使, 为了满意自己的欲望, 费尽努力, 这样的活动被称为处于情欲形状的活动;25. 在错觉中活动, 不理睬经典的训令, 不关怀将来的束缚, 不在意施暴于人或引起他人受苦,这样的活动据说在愚昧形状中;要旨:人须向国家或被称为亚摩都塔( Yamaduta)的至尊主代理处呈报自己所作的一切活动;不负责任的活动有很大的危害性,由于它破坏了经典规定的规范原就;这种活动的基础是暴力,会 给其他生物带来损害;这种不负责任的活动是凭个人的体会进行的;这就叫做错觉,全部这些错觉 性活动全都是愚昧形状的
23、产物;26. 割断物质自然形状的联系, 抛弃假我, 热忱坚决, 不彷徨于成败之间, 这样履行职责的人,7 / 20据说是和善形状中的活动者;要旨: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总是超然于物质自然形状; 交由他做的工作, 他并不企望享受结果, 由于他超越于假我和自豪之上,然而,他却总是那么满腔热忱,直到完成工作为止;所经受的苦他不在乎,总是满腔热忱;他苦乐等视,不计成败;这样的活动者在和善形状之中;27. 执著于工作和工作的成果, 欲享受那些成果; 贪得无厌, 嫉妒成性, 污秽不洁, 喜忧无常,这样的活动者便处在情欲形状中;要旨:人之所以过分执著某种活动,或执著于结果,是由于太执著于物质、家庭或妻儿;这种人
24、对把生命提升到更高境域素无欲望; 只想把这个世界弄得在物质上尽可能的舒服;一般来说这种人很贪婪,认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永久性的,不会失去;这种人会嫉妒别人,随时预备为感官的满意而做任何不义之事;因此,这种人不洁不净,也不在乎他之所得来得是不是洁净;活动顺当成功,就其乐无穷,遇到不顺当,就显得无限懊丧;这样的活动者在情欲形状中;28. 总是干些与经典的训导相违反的活动,物质至上,刚愎自用,欺蒙诈伪,对人以肆加凌辱为能事;好吃懒做,郁闷乖僻,因循拖拉,这样的人是在愚味形状中的活动者;要旨:在经典的训示中,我们能知道什么样的活动该做,什么样的活动不该做;那些不理睬经典训令的人常做那些不该做的,这样
25、的人一般来说都是物质至上的;他们依据自然的形状,而不是依据经典的训令行事;这种活动者都不怎么高雅,一般总是狡猾多端,惯于羞辱别人;他们特别懒散,即使有事得做,也不好好去做,总是搁置一旁往后推;因此他们显得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他们办事拖拉,一个小时能做完的事情,他们要拖上几年;这样的活动者处在愚昧形状中;29. 财宝的得主啊,依据物质自然三形状,也有三种不同种类的懂得力和决心,现在,请听我认真告知你;要旨:依据物质自然三形状,学问、学问对象及知者分为三种,说明白这些以后,主又以同样的方式说明白智力和决心;30. 菩瑞塔之子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怕,什么不行怕;什么带来束缚,什么导向
26、解脱;这种懂得在和善形状之中;要旨:依据经典的指示进行活动即为帕瑞提(pravrtti,或做应当做的活动;没有这样指示 的活动就是不应做的活动; 不知道经典指示的人会受到活动的作用与反作用的束缚;凭聪慧以明辨, 这样的懂得力处于和善形状之中;31. 菩瑞塔之子呀!辨论不清宗教与非宗教、该做的活动与不该做的活动,这种懂得力在情欲形状之中;32. 在错觉和黑暗的影响下,以非宗教为宗教,宗教为非宗教,总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菩瑞塔之子哟!这种懂得力在愚昧形状中;要旨:愚昧形状中的智力就是反向运作;结果把实际上不是宗教的东西接受为宗教,却拒绝真正的宗教,愚昧中的人把宏大的灵魂当成常人,而把一般人奉为宏
27、大灵魂;真实在他们那里成了虚构,虚构却反成了真实;在一切活动中,他们都是在歧路上,因此,他们的智力在愚昧形状中;8 / 2033. 菩瑞塔之子哟! 通过瑜伽修习, 使决心坚决, 百折不挠, 能掌握心愿、 生命和感官的活动,这样的决心在和善形状中;要旨:瑜伽是懂得至尊灵魂的方式;一个人如以坚决不移的决心专心于至尊灵魂,将心愿、生命和感官活动专心于至尊,这样的人就投入到了奎师那知觉中;这种决心在和善形状中;Avyabhicarinya一字特别有意义,它说明投入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永不会被任何其他活动引入歧路;34;阿尔诸那啊!牢牢抓住宗教、经济进展的成果,执著于感官满意,这样的决心就在情欲形状中;要
28、旨:始终渴求宗教或经济活动的成果的人,其唯独的欲望就是感官满意,这样投入的心愿、生命和感官就在情欲形状之中;35. 而不能跨出迷梦、惧怕、哀伤、抑郁及假象的决心,菩瑞塔之子呀!这样不明智的决心在愚昧形状中;要旨:不行轻下结论,认为和善形状中之人不会做梦;这里的“迷梦”是指大多的睡眠;梦是常常有的事,无论是在和善形状、情欲形状仍是在愚昧形状中,梦都会自然显现;但那些不能防止睡得过多,不能防止享受物质对象而来的自豪,常常理想着要主宰物质世界,又这样动用其生命, 心愿和感官的人所具有的决心在愚昧形状中;36. 巴茹阿特的俊杰呀!请听我说明三种欢乐,受条件限制的灵魂享受这些欢乐,有时这些欢乐解除一切痛
29、楚;要旨:受条件限制的灵魂一次又一次地努力享受物质的欢乐;因此常咀嚼已咀嚼过的; 但有时, 在享受的过程中,他通过与宏大的灵魂在一起而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换言之,受条件限制的灵魂应是处在某种感官满意之中, 一旦在好的联谊中明白到这些都不过是同一件事情的重复而已,真正的奎师那知觉就可能唤醒,有时就会摆脱这种翻来复去重复的所谓的欢乐;37. 开头时犹如毒药,但终了时却美如甘露,唤醒人走向自觉,这种欢乐在和善形状中; 要旨:在追求自觉时,必需遵守很多规范,以掌握心愿和感官,让心愿专心于自我;全部这些程序都很困难,苦如毒药,但假如成功地循着规范到达了超然的境域,就会尝到真正的甘露,真正享受生命;38.
30、由感官和感官对象相接触而来的欢乐,开头时象甘露,终止时象毒药,这样的欢乐是情欲性的;要旨:年轻男女一遇到一起, 感官就会促使年轻男子看她, 触摸她, 和她发生性关系; 开头时, 这可能很令感官欢乐,但最终,或一段时间之后,就变得味如毒药;他们分居,他们离婚,他们悲伤,他们痛楚,如此等等;这样的欢乐永久在情欲形状中;由感官和感官对象结合而生的欢乐,永久是愁苦之源,应尽一切可能避而远之;39. 对自觉盲然无知的欢乐, 自始至终都在迷幻中的欢乐, 从贪睡、懒散和困惑中产生的欢乐,被认为是在愚昧之中;9 / 20要旨:一个在懒散和昏睡中得到欢乐的人, 必定在黑暗、 愚昧的形状中; 对在愚昧型态中的人,
31、 一切都是幻觉;无论在开头仍是在结尾时,均无欢乐可言;对情欲形状中之人,开头时,或许有些短暂的欢乐,终止时是痛楚,但对在愚昧形状的人来说,在开头和终止时都只有痛楚;40. 无论在这里,仍是在更高的星系上的半神人之中,都不存在完全脱离生于物质自然的这三种形状的生命;要旨:主在这里总结了物质自然三形状贯穿整个宇宙的总的影响;41. 惩敌者呀,布茹阿摩那、查锤亚、外夏和舒都茹阿按各自与物质形状一样的本性所产生的品质而彼此相异;42. 平和、自制、苦行、纯洁、宽恕、正直、学问、聪慧、真诚这些是布茹阿摩那赖以活动的品性;43. 英武、有力、果决、足智、勇驰沙场、大方大度、领导风采,这些是查锤亚活动的自然
32、品质;44. 农作、爱护奶牛、贸易,这些是外夏的自然活动;而舒都茹阿就是要向别人供应服务和劳力;45. 遵循各自活动的性质,人人皆可完善;怎么能做到这样,现在请听我说明;46. 崇拜众生之源,遍透万有的圣主,人就可以通过履行自己的工作而达到完善境域;要旨:正如第十五章所述,众生都是至尊主的所属个体;因此,至尊主是众生之始;这一点在维丹塔苏陀有确证 janmadyasya yatah 所以至尊主是每一生物生命的起始; 博伽梵歌第七章又述说了,至尊主以其两种能量 内在能量和外在能量而遍透万有;所以,人应当以至尊主的能量崇拜他;一般来说,外士那瓦贡献 者是以他的内在能量崇拜至尊主;主的外在能量是内在
33、能量的颠倒反映;外在能量是一种背景,但 至尊主却以超灵( paramatma)这一全权扩展部分而无所不在;他是全部半神人,全部人类,全部动物的超灵,无处不在;因此,作为至尊主的所属部分,人应当熟悉到有责任为至尊服务;人人都 应以完全的奎师那知觉从事对主的贡献服务;这节诗提倡这种做法;每个人都应当这样想,他是由感官之主瑞希开释(Hrsikesa )支配而从事某种特殊的职分的;因此,应当以所从事的工作的结果崇拜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假如能常常在完全的奎师那知觉中这 样想问题,那就会得到主的恩典, 完全知觉一切; 这就是生命的完善境域; 主在博伽梵歌( 12.7 ) 中说, tesamahamsamu
34、ddharta;至尊主亲自负责解救这样的贡献者;这就是生命中最完善的境域;无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服务于至尊主,就必能达到最高的完善境域;47. 从事自己该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完善,也远赛过完善地履行别人的职责;依个人的本性而赋定的职责永不会受恶报影响;要旨:博伽梵歌赋定了一个人应尽的职责;如前面诗节所论及的,布茹阿摩那、查锤亚、外夏和舒都茹阿的职责是按其各自特殊的自然形状而赋定的;切不行仿照他人的职责; 一个人本性上为舒都茹阿所做的工作吸引的人,不应当装模作样地自称为布茹阿摩那, 虽然他或许诞生在布茹阿摩那的家庭里;他应当这样依据自己的本性工作,假如是为至尊主服务,那就没有什么工作是令人憎
35、厌的;布茹阿摩那的职责必定在和善形状中,但假如有人本性上不在和善形状中,那他就不应 该仿照布茹阿摩那的职责;对一位查锤亚,或负责治理的人来说,有很多令人厌恶的事要做;查锤 亚必需使用暴力杀死敌人, 有时也会因要圆滑地应对局面而说谎; 政治事务要求这样的暴力和圆滑10 / 20老练;然而,查锤亚不应舍弃自己的天职,而试图去履行布茹阿摩那的职责;一个人应当以行动去满意至尊主; 例如,阿尔诸那是个查锤亚; 却对跟不跟对方交战徘徊不决;假如这战役是为了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而打,又何必可怕堕落呢!在商场上,有时候商人必需讲尽假话才能赚得利润;假如他不这样做,那就不会有赢利;有时一位商人会说“我的老主顾啊,
36、我可没赚你的钱哪”;但人都应当明白,不赚钱,商人就没法生存;所以,假如一个商人说他不是在赚钱,那只是一种遁词;但是商人却不行认为,由于他在从事一种必需说假话的职业,因此应当舍弃它而去寻求布茹阿摩那的职业; 这是不受勉励和提倡的; 无论一个人是查锤亚, 外夏仍是舒都茹阿,都没有关系,假如他以自己的工作服务至尊人格神首即可;即使是布茹阿摩那,他要做各种各样的献祭,有时也必需宰杀动物,因某些仪式需要动物牺牲;同样,假如一位查锤亚在自己的职守之中杀死了一个敌人,这并无罪责;这些在第三章曾有过详尽清晰的说明,人人都应为亚给雅、为维施努至尊人格神首而工作;任何为个人感官满意而做的事情都是束缚的根由;结论是
37、:每一个人都应依据自己所获得的特殊的自然形状从事活动,而且必需明确,只为服务至尊主而工作;48. 每一份努力都为某些弱点覆盖, 如火被烟所遮挡一样; 因此,人不应舍弃生于本性的工作,琨缇之子呀!即使这样的工作布满了弱点;要旨:在受条件限制的生命中, 全部的工作都受到了自然物质形状的污染; 即使是布茹阿摩那, 也仍得举办需要杀死动物的献祭;同样,无论一位查锤亚有多真诚,也必需杀敌,而不行躲避;无论怎样真诚的商人,有时也必需隐瞒利润,以便连续做下去,或者有时也可能做黑市买卖;这些都是必需的,不行躲开;同样,一个舒都茹阿服务的即使是个坏主人,他也得照主人的嘱咐去做,即使本不该那样去做; 尽管有这些缺
38、陷, 人仍得连续履行其赋定职责, 由于那是由自己的本性而生的;这里举了一个很精辟的例子;火虽然纯洁却仍有烟冒出来;然而,烟并不能使火变得不纯洁;火中即使有烟, 也仍是被认为是全部元素中最纯洁的; 假如谁硬是要舍弃查锤亚的工作而操起布茹阿摩那的职分,他并不能保证在布茹阿摩那的职分中就没有令人不快的责任;因此可以下结论,在 物质世界里,没有人能完全免除物质自然的污染;这里举的烟与火的例子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冬天里从火中取出石头, 青烟有时会熏眼晴或伤到身体的其他部分, 然而,尽管如此, 人们仍须用火;同样,人不行由于一些不顺心的境况就舍弃自己的天职;相反,应决心坚决地在奎师那知觉中,以天职服务至尊
39、主;这就是完善的境域,当某一特定职分用于满意至尊主时,这特定职分中的全部缺点都被净化了;当工作的结果被净化了,当与贡献服务联系起来了时,人就会看到内在的自我,从而变得完善,这便是自觉了;49. 克己自制,无所依附,轻视全部物质享受的人,通过修习弃绝,能达到远离报应的最高的完善境域;要旨:真正的弃绝意谓着要时刻记住自己是至尊主的所属部分,因此认为自己没有权益享受工作的成果;由于他是至尊主的所属部分,因此,他工作的结果必需由至尊主享受;实际上,这就是奎师那知觉; 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的人是真正的萨尼亚西在生命的弃绝阶段中的人;有了这种心境,人就会中意,由于他实际上是在为至尊而活动;因而他不执迷于任何
40、物质的东西,对于不在服务于主的超然欢乐之外的任何事物中取乐,他已习以为常, 一名萨尼亚西可算免去了他过去活动的报应,但一个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 即使不接受所谓的弃绝阶段, 也能自动地达到这一完善之境;这种心境就叫做 yoga-rudha ,即瑜伽的完善境域; 诚如第三章所言: yas tv atma-ratirevasyat 自我内在满意的人,不行怕从自己的活动中带来的任何报应;50. 琨缇之子呀!从我这里可以学到那些已经达到这完善境域的人,是怎样再臻达至高无上的完善境域梵最高的学问境域的;现在我来总结他们活动的方式;11 / 20要旨:主向阿尔诸那描述了一个人怎样才能到达最高的完善境域,方法
41、是为至尊人格神首而履行自己的天职;只要为满意至尊主而弃绝自己工作的结果,就可达到至高无上的梵的境域;这就是 自觉的程序;学问的真正完善境域就是获得纯粹的奎师那知觉,以下的诗节要予以说明;51-53 以聪慧净化自己,下决心掌握心愿,摒弃感官享乐的对象,既不贪恋亦不憎恨,深居幽僻之地,少食,掌握躯体、心愿和言语,常入神定,超脱,摒除假我、权力、自傲、色欲、嗔怒, 不接受物质事物,远离虚假的全部权,安静恬然这样的人必定升至自觉的境域;要旨:当一个人被学问净化后,他就能保持在和善形状中;这样,他就成了心愿的掌握者,特长神定之中;他不会执著于感官满意的对象;在活动中无所谓依恋与厌憎;这样一位超脱之人自然
42、 愿意深居寂静之地,食不过所需,善于掌握躯体和心愿的活动;他没有假我的概念,由于他不把躯 体当成自己;也不想接受大量的物质事物把躯体弄得肥胖强壮,他没有躯体化的生命概念,所以也 不会虚假倨傲自大;他满意于主赏赐给他的任何东西,从不会因感官得不到满意而嗔怒;也不会为 猎取感官对象而费尽心思;这样,当他完全脱离了假我时,就会对全部物质事物无所依恋,这就是 梵的自觉境域;这个境域叫做 brahma-bhuta (梵觉境域);当人脱离了物质化的生命概念,就会激而不恼,安静自如;这在博伽梵歌(2. 70 )中有过描述:“不为欲望的滔滔之流所扰,如海纳百川之水, 仍是虚怀以待, 波浪不扬, 只有这样的人才
43、能心平气和, 而试图满意这些欲望的人,就不能达到平和;”54. 处在这等超然境域的人,立刻能觉悟到至尊梵,变得全然喜乐,他决不会哀伤,也不会欲求得到什么;对每一生物,他都一视同仁;在这种状态下,他达到为我作纯粹贡献服务的境域;要旨:对非人格主义者,臻达梵觉境域,与确定融为一体,是其最终目的;但对人格主义者, 或纯粹的贡献者,目标更进一步,即从事于纯粹的贡献服务;这意谓着,从事于对至尊主的纯粹贡献服务之中的人,已在梵觉之境,即与确定合一;不与至尊确定者齐一,不行能为他作出服务,在确定的观念上,服务的与被服务的之间没有区分,然而在更高的灵性意义上仍有辨论;在物化的生命观念中,当人们为满意感官工作时
44、,就会有苦难;但在确定的世界里,当人们投 入于纯粹的贡献服务中时, 却无丝毫的苦楚; 在奎师那知觉中的服务没有什么需要为之哀痛或欲求的;由于神是完全的,从事于对神的服务的生物,即在奎师那知觉之中的人,本身也变得完全;他 就象一条除尽了全部污水的河流;纯粹的贡献者除了想奎师那以外,什么也不求,因此,自然也就 总是快欢乐乐了;他不为物质的任何缺失而悲切,也不希望得到什么,由于在对主的服务中他完全 富足;他没有任何物质享受的欲望,由于他知道每一个生物都是至尊主的所属部分,因而是永恒的 仆人;在物质世界中,他不把某人看得高,把另外一些人看得低;或高或低的位置都是短暂的,奉 献者与短暂的事物毫不相干;对
45、他来说,石头与金子价值等同;这就是梵觉境域,这一境域,纯粹 的贡献者很简单就能达到;在这种境域中,与至尊梵合而为一,消灭自己的个性的想法变得磨练起 人来了,达到天堂的想法成了幻影,感官就变得象毒蛇被打碎了牙齿一样,不会再危害人了;断齿 的毒蛇并不行怕,当感官受到自动掌握时,也不再有害;对身染物质之疾的人,世界苦不堪言,但 对于贡献者,整个世界就犹如外琨塔星宿,或灵性世界;物质世界里的达官显贵,在贡献者眼中, 也不比一只蚂蚁更重要; 主柴坦尼亚在这个岁月弘扬纯粹的贡献服务,这样的境域可在主柴坦尼亚的恩慈下达到;55. 只有通过贡献服务,人才能懂得我作为至尊人格神首的原来面目;这样地真诚贡献、全然
46、知觉我,就能进入神的国度;12 / 20要旨: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和他的全权部分是无法通过心智思辨来懂得的,非贡献者也无法懂得,假如谁想明白至尊人格神首,谁就应必需在纯粹贡献者指导之下从事贡献服务;否就,关于至尊人格神首的真理就永久隐而不显;如博伽梵歌( 725)所宣说的, nahamprakasahsarvasya , 他并不显现给每一个人看;光凭渊博的学识或心智思辨,谁也不能懂得神;只有真正在奎师那知觉中,从事贡献服务,才可能明白奎师那是什么;高校学位并不会有什么帮忙;洞悉奎师那科学的人有资格进入灵性国度奎师那的居所; 成为梵并不意谓丢失身份; 那里有贡献服务,而只要有贡献服务存在, 那就肯定有神, 贡献者和贡献服务的程序; 这样的学问永不消逝, 即使在解脱之后也是如此;解脱涉及到远离物质生命的概念;在灵性生命中,有同样的辨论、同样的个体性,所不同的只是在纯粹的奎师那知觉中了;切不行错误地认为visate一词“进入我”支持一元论者关于与非人格梵等同的理论;绝非如此;Visate 意谓着,人可以以个体身份进入至尊主的居所,进入与他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