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资料公共行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资料公共行政.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经说过:假如由天使来治理凡人的话政府就无需内在的或外界的制约;在规划一个由凡人来治理凡人的政府时,老大难的问题在于:你必需第一设法让政府能够掌握被统治者,然后又强制政府去掌握它自己;政治统治处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连续下去;汉密尔顿: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的最好方法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这已成为一条公理;虽然监督制约行政机关的最深刻的力气存在于人民之中,但如不将这种力气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就其或者无法发挥作用,或者陷入无政府状态;公共权力分立制衡的缘由:1、 孟德斯鸠、汉密尔顿、阿克顿勋爵对权力特性的描述:要防止权
2、力滥用,就必需以权力制约权力(1 ) 以权力制约权力:权力制约主体独立原就(2)以权力禁止权力:权力制约对等原就2、 行政权的特性:(1)在行政权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上,行政权力的直接性、广泛性、具体性、常常 性、单方性、优益性、裁量性、主动性;“公民从生到死的全部生活都与行政部门所供应的服务亲密相 关”;( 2 )在决策程序上,立法权是票决制,司法权是陪审制和两级终审制,唯独行政权是首长个人负责制( 3)行政权的潜能和势能最大(4)法律落后于现实生活的进展变化,无法做出具体具体的规定,法律有限人事无穷,法律规定总是原就的有限的,法律适用也总是模糊的有争议的,行政自由裁量 权成为必定;3、 分立
3、制衡的制度缘由:分权之所以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认同的立国原就,被称之为“永久性”的原就,( 1)它在社会形象上表达民主、正义、公正,有利于爱护社会公众对政治的信心(2)它在阶级实质上表达统治阶级共同的和根本的利益,同时兼顾不同派别和集团的特殊需求;4、 三权分与合的背后仍存在一种约束三权的强大的“一体化的向心力气”,即资产阶级的政党,政党位处法外制度的核心,通过选择立法行政司法官员,并通过政纲约束他们的方法“以一治三”,沟通三大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共同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依法行政作为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制度,其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是什么?1、 经济基础上与资本主义经济诸要素相吻合:私
4、有制、市场竞争、治理理性化;2、 政治理念上与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公平的观点相吻合3、 国家体制上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衡制度相吻合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1、政府部门界定:狭义政府: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心政府、地方政府、中心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2、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界定:政府部门中的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正在工作、正在培训、正在待岗的各类工作人员,各级政府组成人员、文职或专业工作人员、工勤人员;3、政府部门人力资源治理与开发的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在工作程序和模块组成上是一样的,但政府部门的本质特点打算了它的治理行为有着更多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和法制性,自由敏捷性弱;4、环境分析:国际化
5、因素、高科技因素、法制化因素(法制、理性、技术、专业化、职业化)5、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学问老化,素养结构不适应形势进展要求;专业人才短缺;地方政府特殊是基层政府人员素养偏低,城乡结构不均衡;大量低素养人员占据着重要岗位无所事事,国家的社会经济进展战略在这些地方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6、环节与程序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做好人才战略和年度人才规划在人员猎取: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编制录用方案、打算录用方式(公开招考)、明确报考资格、发布招考公告、进行资格审查、考试、考评、体检、录用和适用;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与绩效治理责任制、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变单纯的绩效考评为绩效治理、按照治理权限实行分
6、级分类考评与治理关于效率与公正:1、效率的重要性:( 1)没有效率的增长是不行连续的;(2)效率是个人和社会福利提高的最终来源2 、公正的重要性:(1)公正保证社会福利的提高能被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共享,否就增长是没有意义的( 2)公正可以爱护社会稳固3、初始权益的公正与效率并不对立4、追求结果的公正可能会造成效率的缺失5、常常显现的情形不是公正与效率发生了冲突,而是效率与公正同时缺失6、关于目前中国公正状况的建议:(1)保证初级公正的实现(2)在较近的时期内仍不具备建立高级公正的条件,因此具有较强再安排性性质的政策不宜实行(3)防止效率与公正双重缺失:初始参加权受到限制,寻租和腐败,不恰当政府
7、干预1、事实分析:表面数据资料+内部关系假设2、价值分析:一项政策与那些价值标准相关,为这些标准排除次序,用这些价值标准去评判政策,包括政8 / 7策制定和政策评估3、实证分析:是什么4、规范分析:应当是什么?实证分析是基础,价值判定是前提,依据肯定价值标准和关于对象内部关系的假说来确定应当如何做,政策分析是一种规范分析5、系统分析:就是应当尽量将全部与政策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很多政策失败就是由于政策制定者忽视了政策系统中的一些因素贫困问题的解决途径(案例分析)1、贫困的表现形式: 肯定贫困和相对贫困 收入贫困和非收入贫困农村贫困和城镇贫困2、贫困问题的解决:达到初级公正(每个人都拥有在这个世
8、界上“有尊严的”活下去的权益),主要针对不具备劳动才能或丢失劳动才能、因自然灾难市场风险临时陷入贫困境地的( 1)家庭:不具备劳动才能的未成年人和丢失劳动才能的老人,大家庭的保证作用、亲属关系的保证作用( 2)社区:传统村落和现代社区( 3)传统社会的宗教组织,现代的NGO 、NPO( 4)市场:帮忙家庭和个人防止风险的制度支配;增长、就业的制造与减贫;( 5)政府:欧洲:福利国家;中国:1、农村扶贫: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主要由中心政府负责2、城镇扶贫:救助式扶贫(低保制度),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抱负的政府角色定位1、以效率、公正等价值标准来判定,查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正确途径2、在其它部门不能
9、有效发挥作用的地方,存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但并非充分性3、只有在深化考虑到政府的缺陷后,我们才能够为政府角色定位和选择公共政策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4、假如其它部门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就不应政府干预5、假如其它部门不抱负,但政府途径符合上述价值标准的要求,就采纳政府和政策6、在全部部门都存在缺陷的情形下,选择缺陷最小的途径;7、政府发挥作用时,在可能的情形下,引入其它部门的帮忙来共同解决问题;政策工具案例分析:环境爱护信息工具(混合)包括:书面、网络或当面的劝说;培训;R&D ;宣扬活动假如缺乏信息是影响环境爱护的重要因素,就信息工具可能是有效的使用信息工具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政府的补贴;自愿性工具
10、(自愿)包括:自愿树立的环保品牌或商标、自愿性产品标准、自愿性治理准就或审查、自愿协议假如人们有行动的鼓励,就自愿性工具往往是有效的;比如,农场主自愿加入质量保证方案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出于同样的缘由或者为了削减环保方面的支出(括向政府支付的费用),企业也有动力这样做经济工具(混合)包括:向产品或污染排放征税或费,鼓励其削减污染税收返仍:依据环保改善的程度返仍其所缴环境税保证金 /返仍:用于防止丢弃使用过的容器或产品可交易的许可或配额:用于掌握特定污染或特定资源的使用总量;答应企业依据其需要来购买和出售以如下形式所使用的公共支出:对环境改善进行直接补贴;对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产品进
11、行补贴; 对环境投资的税收扣除、补贴或信贷;对环境公益服务的财政支持其它:比如,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罚款这种工具通过增加成本或削减收益的方式来掌握对环境的危害管制性工具(强制)通过许可、禁止、配额、牌照等来掌握危害环境的行为对技术和标准的选择进行掌握关于生产者责任的要求(要求其必需为其产品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负责) 强制性的治理标准和对治理过程的检查强制性的标签和产品标准强制性的培训从业人员的操作许可 政策工具的优缺点:1、 家庭和社区:优:不花费政府开支,缺:(1)不能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2)公正问题2、 自愿组织:优:( 1)比政府更有效率(2)削减政府干预,在崇尚自由主义的国家里更简单
12、获得公众的支持( 3)外部效应:社会风尚、社会稳固、政治参加;缺:(1)大的自愿性组织也会产生官僚主义,导致效率低下( 2)对国家资助的依靠性大3、 管制:优:( 1)所需信息少( 2)假如行为或活动完全不行接受,用管制手段来禁止是一种自然的选择( 3)假如把握充分的信息并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那么管制手段可以得到确定的结果,不像混合工具和自愿性工具那样可能得到不确定的结果,因而便利制定方案(4)管制手段见效快( 5)管制手段除了需要在爱护管制机构方面付出一些常规的费用外不需要额外的预算开支;缺:(1)扭曲私人部门的行为,造成效率缺失(2)管制降低竞争压力,阻碍创新活动和效率提高(3)管制手
13、段强制性高,不能应对不确定性,缺乏变通性,因而适用范畴狭小并予以明确规定(4)管制机构的官僚作风和巨大费 用( 5)管制一旦使用往往难以取消4、 公营企业:优:(1)所需信息少(2)生产私人不愿或不能生产的产品(3)可能为政府制造肯定利 润;缺:( 1 )政府很难实现对企业的掌握(2)没有破产压力,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大(3)低效率,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5、 直接供应产品:6、 信息或劝说:优:(1)使明白政策( 2)动用资源少( 3)敏捷,引导后续行动;缺:(1)生效缓慢( 2)适用范畴有限,如犯罪7、 补贴:优:( 1)假如政府与私人部门有相同的偏好或目标,只是私人部门由于种种缘由不能实现目标,
14、此时政府补贴可以有效发挥作用(2)答应私人自由选择,削减严格的规制手段带来的效率缺失( 3)在崇尚经济自由的国家具有政治上的优势(4)由于政府仅负责如何补贴,其余完全交给私人部门 的选择,所以治理成本可能比较小;缺:(1)需要政府大量开支(2)在确定大致需要的资金数量时, 需要大量信息;假如边走边看,其成本也是巨大的;假如政府为不需要补贴私人也会选择,或需要较少补贴就能达成目标的情形供应补贴,那就造成资源铺张和公正问题(3)间接的政策工具,起作用的发挥有滞后期8、 产权拍卖:优:(1)制造市场,改进效率(2)比较简单采纳,只需确定最高数量即可(3)具有弹性,政府可依据情形转变数量限制(4)在掌
15、握对象数量方面具有确定性;缺:(1 )导致投机活动( 2)导致新的违法活动( 3)公正问题9、 税收和收费:缺:(1)确定税收和收费的水平需要大量信息(2)见效需要肯定时间;优:(1 )鼓励削减有害行为( 2)创新活动( 3)不是强制性一次禁止,答应私人主体依据自己情形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活动( 4)敏捷性(收费水平) 行政执行机构的自由裁量权1、 虽然不能决策,但具有提出建议的重要职能2、 法律制定跟不上经济社会进展的需要,“法律有限,人事无穷”,任何法律和政策都是不完全的,不存在关于将来状态的完全的学问,从而需要自由裁量3、 有时政策有意制定的模糊和宽泛,缘由:(1)没有足够时间、信息、专
16、业学问或才能不足(2)在利益冲突的情形下所形成的一种妥协(3)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将肯定的决策权力托付给执行机构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从而可以使政策获得肯定敏捷性;4、 由于行政执行机构拥有信息和学问上的优势,往往成为实际的政策制定者;5、 行使自由裁量的权力等同于在政策空白页上添加了自己的打算,等同于政策制定6、 一般公众所看到的政策是实际发挥作用的政策而非停留在政策制定者案头文件上的政策,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策才是实际发挥作用的政策,基层机构或许真正把握制定政策的权力 行政法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益义务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益义务 和法律关系
17、客体三要素构成;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益义务内容的行政治理关系;可分为内部& 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行政实体 & 程序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特点: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非对等性、权益义务法定、行政主体实体上权益义务的重合性、行政终局裁决为一般司法终局裁决为选择;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毁灭:依行政法规范的依据和相关行政事实(行为和大事)的显现;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监督必要性、含义、特点、主体、内容和产生变更毁灭必要性来源于掌握行政权力的需要和使行政行为合理合法的要求含义:在监督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主体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
18、关系;(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区分与联系)特点:多重复杂、包含行政诉讼法律关系、非对等性主体:立法机关、负责进行监督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被监督的特定行政主体,外加特定情形下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相对人:1、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所指向的一方当事人,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共同构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另一方当事人;2、行政相对人在实体法上的位置A 、财产和自由不受侵害,依法享受给付与爱护的权益B 、派出违法或者不当行政的恳求权与行政介入恳求权C、法爱护的利益和
19、反射性利益对法律爱护的利益或者法律上的利益全面予以爱护公共 & 私人利益的分野导致法律上的利益和反射性利益的二分论,但实际上二者界限并不明显,本着公正原就,在难以判定时推定为个人的法律利益;对关于二分利益的法律纠纷应充分发挥法律说明的救济作 用;D 、关于五下次裁量恳求权的如干问题违反一义性羁束的法规范上的确定条款而行使行政权或者不行使行政权时,该行政行为或者行政不作为是违法的;既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行政诉讼,甚至可以恳求国家赔偿,这点不存在争议;行政主体执行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其行政裁量权的裁量条款时,是否存在违法:(1)一般属于合理与否的问题,只能通过行政复议途径来解决(2)超越裁量权界限或滥
20、用裁量权,属于违法,公民有权恳求排除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行使法律赐予的行政职权,连续不作为时,公民可以恳求发动行政权(裁量权收缩论);3、行政相对人在程序法上的权益:参加行政过程(1)参加型行政全面保证相对人在程序法上的权益(2) 行政相对人参加制定行政法规范和行政方案的权益(3)行政相对人参加作出行政行为的权益:被告知事实理由和依据、陈述和申辩、听证权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治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行政行为具有公共服务性、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等特点行政行为的内容:赐予权益或科以义务、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变更法律位置、确认法律
21、事实和法律位置行政行为的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谨力、执行力行政行为的分类: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对象普遍性、效力普遍长久性、准立法性和不行诉性的特点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同时具有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行政立法有效成立的要件:须经有权行政机关争论打算、须经行政首长签署、须公开发布行政立法原就: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行政立法程序:立项、起草、审查、打算、签署和公布、备案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范畴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打算、
22、命令和行政措施等;具有主体广泛、效力多层级和从属性、规范性等特点;其他规范性文件作用: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法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解决行政治理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和完善行政立法工作;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积极性;其他规范性文件主要问题:宏观纷乱、越权严峻、内容与上一级规范性文件不符(上有政策下有计策)、制定时不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有用主义)、不遵守必要的程序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程序完善其他规范性文件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畴,将其他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审查范畴)行政许可 :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形下,行政主体依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
23、照等形式,依法赐予特定的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权益或资格的行政行为;我国行政法学界的通说认为行政许可的性质是:解禁或权益复原,即认为许可是对一般禁止行为的解除, 是自由的复原而不是权益的授予;行政许可的本质是公民自由权益的复原;行政许可设定的两类事项:1、牵涉到公共利益2、自然人生命、自由、财产可能产生严峻危害的活动行政许可设定是一种立法性行为;行政许可的价值取向:以保证公民基本权益为核心,同时兼顾便利行政治理、提高行政效率;我国行政许可法确定的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爱护公法其的合法权益,爱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证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治理;行政许可
24、设定的依据:正式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临时依据:国务院打算、省级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行政许可设定的主体:原就上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国务院,在肯定条件下也包括较大的市以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省级人民政府;行政许可的作用:掌握危急、配置资源、供应公信力证明行政许可设定的原就:1、依法设定 2、公众参加(主要表达在参加听证会上)3、适当性原就(行政许可设定不当,会损害公民合法权益)4、成本效益原就(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要努力以尽快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经济耗费,达到行政目的)行政许可法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安全事项、特许事项、核准事项、认可事项、登记事项、其他事项
25、行政许可法规定不得设立行政许可的事项:1、与公共利益无关,可以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不致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事项2、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有效调剂的事项3、社会可以调剂的事项,即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能够自律治理的事项4、行政机关采纳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治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我国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托付的组织(被托付主体限定在行政机关)行政许可的程序:一般程序:申请、受理、审查、打算、变更和连续;特殊程序:特许程序(招标拍卖)、认可程序(考试、考核)、核准程序、登记程序行政合同: 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治理目标,而与公
26、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样所达成的协议;(具体细节参考民事领域债与合同法)行政合同种类:政府选购合同、科研合同、国家订购合同、公用征收合同、公益事业建设投资合同、国有资源开发合同、企业承包治理合同行政合同作用:1、对行政机关,更好的履行行政职能、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因合同权益义务关系的明确性而防止相互扯皮、推诿,杜绝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2 、对相对方:发挥积极性和制造性,又可以使合同争议发生后控告有门解决有据缔结行政合同的原就:适应行政需要、不超越行政权限、内容合法履行行政合同的原就:实际履行、自己履行、全面适当履行缔结行政合同的方式:招标、拍卖、邀请发价、直接磋商行政
27、合同双方的权益与义务:1、行政机关:权益:选择合同相对方、监督指挥合同履行、单方面变更和解除、制裁权;义务:依法履行合同、兑现优惠和照料、赐予损害赔偿和补偿、给付价金;2、行政相对方: 权益:取得酬劳、赔偿恳求、补偿恳求、不行预见的困难情形的补偿权;义务:仔细履行合同义务、接受行政机关治理、监督和指挥行政指导: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帮助下,适时敏捷地实行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肯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成效的行为;特点:行政主体的社会治理行为、范畴广泛方法多样、积极行政、符合现代法治原
28、就、柔性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不属于严格的行政行为范畴行政指导的意义: 1、是对现行法律不完备的准时补充2、是对某些僵硬法律手段的有效替代3、表达了现代行政治理民主化的进展趋势行政指导在我国行政治理中的作用对强制性法律手段的补充对经济进展的引导和促进对社会生活的和谐和疏导对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预防和抑制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P294)行政程序: 是指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次序、方式方法以准时限的总和;行政程序法就是规定和规范行政程序的法;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在行政过程中尽可能广泛的听取包括利害关系人在内的各方面的看法,以防止行政的独断专横,求得
29、行政的民主化与高效化的统一,求得公民权益的切实保证;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1、监督和掌握行政权2、爱护相对人合法权益3、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程序(行政伦理)的法典化,是行政程序(行政伦理)兴起和进展的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标志,行政程序(行政伦理)法典化已出现出一种国际趋势;相伴着依法治国的进程,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一种共识程序建设在现代法治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制定行政程序法典,建立健全我国行政程序法体系,是我国行政法治的必定归宿,是我国走向法治国家的期望所在;如何完善我国行政程序法体系:1、订正在立法和执法范畴内广泛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2、加强行政程序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争论
30、3、借鉴外国程序法的有关规定4、总结我国行政实践活动中的行政程 序方面的体会 5、完善各个领域的单行法的有关程序规范6、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就: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在程序上所应遵循的基本精神和准就;包括:程序公正原就、相对人参加原就、效率原就;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1、程序公正:回避、合议、辩论和听证、专家询问和论证2、相对人参加:说明身份、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陈述申辩听证和调查程序、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3、效率:时限和时效、关于步骤次序的支配、简易程序的活用行政复议: 特点:行政性(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职权性、监督性、程序性、救济性行政复议的基本
31、原就:合法(主体、依据、程序)、公正、公开、准时、便民(口述、书面审理),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复议权、一级复议原就、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不调解原就、书面复议原就行政复议的作用和意义:1、是爱护公法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2、有利于保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和订正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3、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设,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监督法制司法审查的作用: 1、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政体制2 、有利用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4、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当进行(司法审查制度适应了市场经济对法治的要求,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特殊是加入W
32、TO 的新的形势要求 5、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我国司法审查的宪法依据和理论依据:宪法依据:;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就、法治原就、权力制约原就、人权保证原就;司法审查的原就: 1、一般原就: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当事人诉讼位置公平原就、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级终审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辩论原就、人民检察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法律监督2、特有原就:特定主管(管辖范畴)、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被告负举证责任、行政诉讼期间行政打算不停止执行、不适用调解原就、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就司法审查的标准: 1、合法性审查标准:主要证据是否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法规
33、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超越职权、是否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2 、合理性审查标准:(1)是否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武断专横、反复无常、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违法、有意拖延(2)行政惩罚是否显示公正:畸轻畸重、同样情形不同对待、不怜悯形同样对待、反复无常你是如何懂得“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公共治理如何做到以人为本,试分析“人本治理”理念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缘由及具体计策?含义:以人为本并不是与非人格化的理性原就完全对立的东西,而是和以物为本不相容的治理理念, 强调的是对人性的懂得和敬重,留意的是人的权益和自主,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进展;在公共权力行使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表达了人们对于行政权力进展规律
34、的进一步熟悉;行政权力的行使先后经过了有效治理和民主治理,21世纪必定进展到人本治理;所谓以人为本的公共治理就是合法化、合理化、合情化有机统一的公共治理,即合意化的公共治理;公共治理的合意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合法性进一步增强,摒弃单一的工具理性,做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重,以公共理性为基础2、公共治理共识机制的形成,公民与政府共商,而不是由行政主体单方面行动3、公共治理回应性增强,主动积极程序化制度化地对行政客体的要求做出反应,最大限度满意公众需要;但是须知,公共治理的合意化、人本化的实现殊非易事;缘由:权力要求客体依据主体意志行事,而以人为本强调对公民人格和权力的敬重,二者之间存在着
35、某种张力;而人本化的过程就是从制度上和文化上缓解并排除这种张力的过程;计策:为此,在微观方面正确处理行政权力和人格尊严之间的关系,宏观方面正确处理政府治理和公民权益之间的关系;当代的公共治理者应当培育什么样的行政人格?这种行政人格是如何形成的?1、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治理活动过程中通过连续和长久的道德行为选择所表现出来的自我道德完整性.是行政人员道德意义上的整体性存在形状.2 、行政人格的模式: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 .第一 ,在农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 ,官僚制盛行 ,在官僚制中形成的行政人
36、格是一种工具人格;最终,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独立人格.行政人格的模式3、独立人格的构成要素一般而言 ,独立人格应当具备三个要素:1 完整的人格意识 2 独立的行为才能 3 自由的社会关系;4、独立人格的生成( 1 ) 价 值 导 向 :现 代 化 的 效 率 观 念 ,协 调 意 识 , 服 务 精 神 和 法 制 信 念 .( 2)人生修养 :着重从政治修养 ,道德修养和作风修养等着手.途径 :学习;内省;践行;慎独.( 3)制度保证 :良好的制度支配是行政独立人格形成不行缺少的因素,在后工业社会 ,制度走向道德化是必定选择 .罗尔斯的正义论正义是社会制
37、度的首要价值,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公平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证的权益绝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精确的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安排基本权益和义务,打算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罗尔斯提出了作为公正的正义的两个原就,即公平自由原就和机会的公正公平原就和差别原就的结合;两个正义原就的次序为两个优先原就,一是自由优先于公平原就,二是机会公正公平原就优先于差别原就,即机会均等优先于安排平 等;罗尔斯的第一条原就简称为自由原就,这一原就保证了人们享有公平的自由权益;其次条原就简称为差别原就;要求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不公平安排应当对处于社会最不利
38、位置的人最有利;这条原就实质是要求国家应对社会成员的社会经济差别予以调剂,使之最大限度地改善最差者的位置;安排的问题涉及的是罗尔斯的其次个正义原就;我们留意到一个情形即罗尔斯所提出的正义原就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它不是像功利主义、至善论那 样只有一个单独的最终标准(功利或至善);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一种词典序列来正视两个原就孰先孰后的优先性问题;他认为:第一原就优先于其次原就,其次原就中的公正机会又优先于差别原就,只有在充分满意了前一原就的情形下才能考虑后一原就,(5)这样就有了两个优先原就:第一个优先原就:自由的优先性,自由只能为了自由的缘故而被限制;其次个优先原就: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罗尔斯其次个优先原就强调的是公正对于效率和福利的优先性,正义对于效率和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总额的优先性,在正义论中对 “安排的份额 ”的陈述实际上争论的是正义的其次个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