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四中届高三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四中届高三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四中 20212021第13 页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物理学科物 理 试 卷试卷总分值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一不定项挑选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题 3 分,共 5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 分,选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1. 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就加速度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就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就加速度越大D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就加速度越大2. 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在不计
2、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A 水平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B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C水平初速度越大,物体的水平位移越大D 水平初速度越大,物体落地时速度越大3. 跳水运发动从 10 m 跳台腾空跃起后,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到达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进入水池;假设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发动在空中上 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 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D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失重状态4. 如下图,物体 A 用轻质细绳系在竖直杆MN 上的 B 点;现
3、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绳上的 O 点, 将 O 点缓慢向左移动, 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步增大; 关于此过程,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MBA 水平力 F 逐步增大B. 水平力 F 逐步减小OFNC. 绳 OB 的弹力逐步减小D. 绳 OB 的弹力逐步增大A5. 某物体以 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 ;就前 5s 内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 B 物体的位移为 25m,方向向上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3m/s,方向向上D 物体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0m/s,方向向下6. 一个滑块以初速度 v0 从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对上运动,经2t0 时间返回到斜面底端
4、,以以下图像表示该滑块在此过程中速度的大小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其中可能正确的选项是7. 如下图,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 ”;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假如 变大,就A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变大C小球运动的速度增大D小球运动的周期增大8. 太阳系中的其次大行星是土星,它的卫星众多, 目前已发觉的卫星达数十颗;依据下表所列土卫五和土卫六两颗卫星的相关参数,可以比较土星的卫星距离土星距离 /km半径 /km发觉者发觉年份土卫五527 000765卡西尼1672土卫六1 222 0002
5、 575惠更斯1655A 这两颗卫星公转的周期大小B 这两颗卫星公转的速度大小C这两颗卫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大小D 这两颗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9. 如下图, 一个小物块从静止开头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斜面下滑至斜面底端,假设斜面都是光滑的,就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小物块滑究竟端所用时间相同hB 小物块滑究竟端时的动能相同C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D 滑究竟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10. 如下图,动滑轮下系有一个质量为1kg 的物块,细线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用 F=6N 的恒力竖直向上拉细线的另一端;滑轮、细线的质量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经过 1sg=10m/s2,就A 拉力
6、 F 做功为 10JFB 拉力 F 做功为 12J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0J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12Jm11. 篮球运发动伸出双手去接传来的球时,两手会随球收缩至胸前;这样做可以A 减小球对手的冲量B减小球对手的冲击力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D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12. 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 A 正以速度 v0 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 与质量为 3m 的静止小球 B 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 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先的1/4 ;就碰后B 球的速度大小是v0v0A BC v0 或 v0D无法确定262613. 如下图,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与木块B 相连,木块 A 紧靠木块 B 放置,
7、 A、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B ,且 AB ;用水平力 F 向左压 A,使弹簧被压缩,系统保持静止;撤去F 后, A、B 向右运动并最终别离;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A、B 别离时,弹簧长度肯定等于原长B A、B 别离时,弹簧长度肯定大于原长CA、B 别离时,弹簧长度肯定小于原长D A、B 别离后极短时间内, 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14.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讨论,是科学试验 和规律思维的完善结合,右图可大致表示其试验和思 维的过程;让小球由倾角为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时分别进行多次试验,最终推理出自由落 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对这一过程的分析, 以下说法中
8、 不正确的选项是BAF甲乙丙丁A 采纳图甲的斜面试验,可“冲淡 ”重力的作用,使时间更简单测量B 让不同质量的球沿相同斜面下滑,可证明小球均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变速运动C伽利略通过试验直接测量了物体自由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的关系D 图甲是试验现象,图丁的情形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15. 爱好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弹弓放飞模型飞机; 弹弓的构造如图 1 所示,其中橡皮筋两端点A、B 固定在把手上; 橡皮筋处于 ACB 时恰好为橡皮筋原长A状态如图 2 所示,将模型飞机的尾部放在C 处,将 C 点拉至 D 点时放手, 模型飞机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发射出去; C、D 两点均在 AB 连线的中垂线上,橡皮
9、筋的质量忽视不计;现将模型飞机竖直向 上发射,在它由 D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A 模型飞机在 D 位置所受弹力最大B 模型飞机在 C 位置时的速度最大C模型飞机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模型飞机的机械能始终在增大ABBCD图 1图 216. 如下图, 物体 A 叠放在物体 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 A,B 质量分别为和,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物体A 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开头时 F=10N ,此后逐步增大,在增大到45N 的过程中,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 2;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AFB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头就有相对运动BC当
10、拉力 F 12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D 两物体开头没有相对运动,当F18N 时,开头相对滑动17. 某消遣项目中,参加者抛出一小球去接触触发器,从而进入下一关;现在将这个消遣项目进行简化,假设参加者从触发器的正下方以速率 v 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恰好接触触发器;假设参加者从与刚刚相同的高度以相同的速率 v 抛出小球,小球沿如下A 、 B、 C、D 四个不同的光滑轨道运动,如下图;小球能接触触发器的可能是哪一个?触发器vvvvvABCD18. 如下图,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全部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头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11、在物块 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 B 从静止开头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当 A、B 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AFB 当 A、B 加速度相等时, A、B 的速度差最大BC当 A、B 的速度相等时, A 的速度到达最大D 当 A、B 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46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 6 分某同学讨论重物与地面撞击的过程,利用传感器记录重物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他让质量为M=9kg 的重物包括传感器从高H 自
12、由下落撞击地面,重物反弹高度 hm,重物与地面接触时间ts;假设重物与地面的形变很小,可忽视不计;g 取10m/s2;求此过程中:1重物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2重物与地面撞击过程中缺失的机械能;20. 9 分如下图,物体从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头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 点A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终停在C 点;每隔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BC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t s1.0vm/s000 假设物体与斜面之间、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求:1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t;3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21. 8
13、 分如下图,半径R = 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 bc 与水平面 ab 相切;质量 m = 的小滑块 B 放在半圆形轨道末端的b 点,另一质量也为m = 的小滑 块 A 以 v0 = 210 m/s 的水平初速度向B 滑行,滑过 x = 1m 的距离,与 B 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 粘在一起运动;已知木块A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A、B 均可视为质点;g = 10m/s2;求:1A 与 B 碰撞后瞬时的速度大小v;cRv0ABaxb2在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轨道对 A、B 的作用力 N 的大小;3AB 的落地点距离半圆形轨道末端b 的水平距离;22. 9 分如下图, “嫦娥一号 ”卫
14、星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经 “地月转移轨道 ”到达近月点 Q, 为了被月球捕捉成为月球的卫星,需要在Q 点进行制动减速;制动之后进入轨道III ,随后在 Q 点再经过两次制动,最终进入围绕月球的圆形轨道I;已知 “嫦娥一号卫星 ”在轨道 I 上运动时,卫星距离月球的高度为 h,月球的质量 M 月,月球的半径 r 月,万有引力恒量为G;忽视月球自转,求:1“嫦娥一号”在Q 点的加速度a;地月转移轨道Q轨道 月球轨道 .轨道 2“嫦娥一号”在轨道I 上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3假设规定两质点相距无限远时引力势能为零,就质量分别为M、m 的两个质点相距为 r 时的引力势能 E pGMm r,式中 G
15、 为引力常量;为使 “嫦娥一号 ”卫星在 Q 点进行第一次制动后能成为月球的卫星,同时在随后的运动过程其高度都不小于轨道I 的高度 h,试计算卫星第一次制动后的速度大小应满意什么条件?2314 分 如下图,长为 9l 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0=4 .作. 顺时针转动,紧邻传送带的右端放置一长为l 滑板,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滑板的上外表与传送带处在同一水平面; 在距滑板右端一段距离处固定一挡板送带的最左端 A 点,物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到达C;一质量为 m 的物块被轻放在传B 点后滑上滑板, 滑板在物块的作用下运动到 C 处撞上档板并被坚固粘连; 物块可视为质点, 滑板的质量M=2 m,物
16、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取 g;ABC9ll求: 1求物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 v; 2假设物块和滑板共速时,滑板恰与挡板C 相撞,求开头时滑板右端到C 的距离L; 3假设滑板右端到挡板C 的距离为 L已知,且 lL5l,试求解:a. 假设物块与滑板共速后, 滑板撞上挡板 C,就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物块撞上档板C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b. 假设物块与滑板共速前, 滑板撞上挡板 C,就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物块撞上档板C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并求出物块到 C 时速度的最大值;班级:答题纸学号:一、此题共 18 小题;每题 3 分,
17、共 54 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二、运算题,此题共 5 小题,共 46 分;196 分209 分ABC218 分cRv0ABaxb22. 9 分Q月球轨道 .地月转移轨道轨道 轨道 23. 14 分ABC9ll参考答案1、CD2、CD3、D4、AD5、AB6、B7、ABC8、ABD9、B10、BD11、B12、A13、B14、C15、ACD16、A17、AD18、A19、540N;20、4m/s2; 53;21、3 m/s; 8N ;5/5;22、.=GM 月( .月. + .)2;.+.;.+. .2.;.+.23、3 .;.2l ;17mgl /4,13l +2Lmg/4,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