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宇宙中的地球考点 1:明白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考点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殊的行星,懂得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一般性表达在: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八大行星依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点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2、)、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表达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缘由外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部稳固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固;自相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身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质量、体积适中;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相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考点 3:明白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供应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爱护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供应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自然气)考点
3、 4:明白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显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 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地球上很多自然灾难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考点 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南极上空方向看呈顺时针;1 个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 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周期(2) 个太阳日, 24
4、小时,地球昼夜更替周期除南北两极点外, 角速度到处相等, 即 15 速度/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步减小为0;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公转 3600,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位于近日点( 1 月初)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 7 月初)时公转速度慢;考点 6:懂得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缘由,能够进行简洁的区时运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缘由:地球是不透亮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连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个太阳日;( 2)晨昏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此线上太
5、阳高度是0 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昏线;( 3)地方时产生的缘由: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 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 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 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 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4)时区与区时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区时:各时区都以本
6、区的中心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北京时间 的含义:采纳东八区的区时作为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东经120 度的地方时) ;区时的运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 1 小时时区差;解题步骤:第一步,求两地时区差:同侧减,异侧加;其次步,求出区时值,东加西减,知西求东用加号,知东求西用减号;补充考点: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1)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肯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无偏向;(南左北右)( 2)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前进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
7、流向、河流的运动(积累、腐蚀)都有影响,考点 7:懂得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是230 26 ;( 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纬23 26之间作有规律回来运动;(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位置节气日期(前后)直射点位置春分3 月 21 日赤道夏至6 月 22 日北回来线秋分9 月 23 日赤道冬至12 月 22 日南回来线( 4)黄赤交角与五带:如黄赤交角变大,就热带范畴
8、变大,温带范畴变小,寒带范畴变大;如黄赤交角变小,就热带范畴变小,温带范畴变大,寒带范畴变小;考点 8:明白四季更替的现象,说明四季形成的缘由;( 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2)四季形成的缘由考点 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明白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重要特点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海拨越高, 气压大气圈外部水圈圈层生物圈越低;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构成的连续而不规章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是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结果, 同时它对其他三个圈层进展演化起着重要作
9、用;地壳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内部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幔上部有一软流层层, 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地幔发源地;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被称为岩石圈;层地核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 10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明白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分类形成过程典型岩石岩浆岩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的叫侵入岩;喷出地表形成的叫喷出岩;已经生成的岩石暴露地表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
10、, 一般含有化石;砂岩、 砾岩、 页岩、石灰岩石灰岩变质为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外形的塑造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大理岩、 页岩变质为板岩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作用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外力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作用重力能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腐蚀、搬运、沉积、固结沉岩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 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考点 11:明白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其地表外形(地貌)( 1)地质构造与地表外形(地貌)地质构造 是地壳运动的“脚印” ,是由地壳运动引起
11、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变位,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垒、地堑);地表外形 即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的外形或外貌, 也称地势;地貌(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是内力与外力形式相互作用下地壳物质运动的结果;( 2)褶皱(地壳运动挤压作用)与地貌褶皱岩层外形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貌构造未腐蚀的地貌腐蚀后的地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 心 部 分 岩 层 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常成为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腐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 心 部 分 岩 层 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常成为谷地或盆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腐蚀,成为山岭( 3)断层(地壳运动压力作用、张力作用)与地貌断层构造岩
12、层运动形成地貌我国对应的地貌地垒相对上升山岭或高低华山、庐山、泰山地堑相对下降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考点 12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外形的塑造( 1)外力作用对地表外形的塑造从作用方式看主要有风化、腐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方式;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崩解、破裂,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风力腐蚀形成风蚀凹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侵流腐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裂,形成沟壑蚀水溶蚀形成溶洞、峰林等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貌)作冰川腐蚀形成冰斗、角峰、 “ U”形谷用沉海浪腐蚀风力沉积形成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
13、蚀穴等形成静止沙丘、黄土积累积流水沉积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作冰川沉积形成冰碛地势用海流沉积形成海滩( 2)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景观图考点 13 :明白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取或反射,大部分能到达地面,被地面反射和吸取;( 2)地面吸取太阳辐射而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考点 14 :懂得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取地面长波辐射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 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仍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缺失的热量
14、,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大气对太阳减弱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大气保温作用有关;考点 15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大气运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根本缘由是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较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高空形成高气压;高空空气向外流出后,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较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高空形成低气压;外来气流由高空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3)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 4)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形成的直接缘由;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始终垂直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
15、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地转偏向力只转变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减小得就越多,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 5)高空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6)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夹角;( 7)依据等压线图判定风力(风速)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考点 16 :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
16、的影响;( 1)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地球表面匀称,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 气压带分布规律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属性极地高气压带( 2个)南北纬90邻近热力缘由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 个)南北纬60邻近动力缘由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 个)南北纬30邻近动力缘由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 个)0邻近热力缘由上升湿热风带分布规律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 ( 2 个) 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中纬西风带 ( 2 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低纬信风带 ( 2 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东北风 东
17、南风 干燥( 3)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赤 道 及 其 南北纬10之间南 北 纬 40 60大陆西岸 南 北 纬 30 40大陆西岸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掌握常年受中纬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终年温顺多雨夏季酷热干燥, 冬季温顺多雨考点 17 :懂得季风环流的形成缘由及影响( 1)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
18、、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 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 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分地区季节风向形成缘由影响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高温多雨温顺少雨(冰冷干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高温多雨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温顺干燥考点 18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面剖面示意图符号含义过境时过境后冷 气 团 主动 向 暖冷锋气团移动刮 风 、 降温、雨雪天气气温降低、 气压上升、 天气转
19、晴暖 气 团 主动 向 冷气团移动暖锋连 续 性 降雨或雾气温上升、 气压降低、 天气转晴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 或 遇地 形 阻挡 , 锋 面移 动 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摇摆造 成 阴 雨连 绵 的 天气;夏初, 我 国 长 江中 下 游 地区的梅雨考点 19 :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北半球气旋南半球气旋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反气旋中心气压气流状况近地面气流水平运动中心气流垂直运动天气状况低压气旋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上升阴雨天气高压反气旋中心向四周辐散,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下沉晴朗天气考点 20 :
20、明白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 海陆间循环 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它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 的环节包括蒸发和植物蒸腾、降水,它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海上内循环 的环节包括蒸发和降水,它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多;考点 21 :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更新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爱护全球水的动态平稳(2)交换能量,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稳的冲突;( 3)迁移物质,塑造着地表外形;(4)联系四大圈层,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考点
21、 22 :明白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1)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固地沿着肯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淌, 叫做洋流;( 2)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考点 23 :明白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分布规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环流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环流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南纬 40 60邻近
22、海疆为西风漂流,顺时针方向环球一周,寒流性质;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夏季顺时针方向环流,冬季逆时针方向环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对航海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节约燃料,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多雾;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形成的缘由是得益于上升补偿流;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畴;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 24 :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1)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势等要素组
23、成;考点 25 :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转变大气成分;转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参与沉积岩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考点 26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亲密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了不行分割的一个整体;(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才能,主要依靠于光合作用;平稳功能指各自然要素通过物质和
24、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固的才能;( 3)地理环境各个要素进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相伴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的之间的和谐;( 4)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转变,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考点 27 :懂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和谐进展;例如:人类活动比较简洁导致生物自然地理要素发生变化,并由此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考点 28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
25、异规律;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肯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水热海拔高度东西延长,南北更替低、高纬度明显南北延长,东西更替中纬度明显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沿等高线水平延长, 垂直方向更替) ;垂直分异规律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
26、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考点 29 :懂得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例如对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种类、种植制度、浇灌方式、耕作方法等方面,分异规律要求农业生产要遵循地域性的特点来进行生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 30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外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优先挑选大路,其次才是铁路;线路分布:通常挑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延长方向: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呈“之”字形;(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地貌影响着聚落分布的密度;河流地
27、貌影响着聚落分布的规模;河流地貌影响着聚落的选址;考点 31 :明白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1)近百年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 ;( 2)影响: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构成威逼;转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影响农业生产(利与弊);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难大事的增加;考点 32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意义;( 1)通常所说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们比较简洁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地区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3)
28、在不同社会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活动效益;(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节流措施包括:加强宣扬,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浇灌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考点 33 :结合实例,简述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发生的主要缘由、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灾难形成缘由危害防治措施旱涝旱自然缘由: 季风气候, 降水季节、 年际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小人们生活缺水,影响日常生活;影响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加强防人为缘由: 人口稠密、 工
29、农业发达, 需水量农业生产,农作物护林建设,加强大;水污染严峻;铺张多,利用率低枯死,农业产量下农 田 水 利 基 本降;影响工业生产,建设工业停产涝自然缘由: 气候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降水持埋没农田、村庄,加 强 防 洪 工 程续时间长, 降水集中或台风的影响水文水系水系支流多, 汇水集中; 河道弯曲, 缺少自然人们财产受损、人员伤亡建 设 , 加 强 绿化,加强水利工的入海河道地势地势低洼;程建设人为缘由: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围湖造田; 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台风热带、副热带海疆猛烈进展起来的热带气旋狂风、暴雨、风暴加强预报,及早潮防护寒潮强冷空气快速入侵造成大范畴的猛烈降
30、温低温冻害准时预报,及早预备地震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引起地面震惊摧残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危害最严峻加强宣扬训练, 做好应急训练地理2人口与城市考点 34 :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诞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打算的;( 2)人口增长模式有三种类型(挑选题)构成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类型 原始型 诞生率 高,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低及 传统型 诞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高特点 现代型 诞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低(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头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影
31、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缘由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有国家政策、社会福利、 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方面;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4)地区分布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比较(简答题)人 口 增 长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缘由分析问题计策典型国家自 然 增 长发 达率低,人口国家增长缓慢发 展 自 然 增 长中 国 率高,人口家 增长很快现代型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社 会 保证 制 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政治上的独立, 民 族 经济 的 进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养老负担重青 少 年 儿 童比 重 大 : 训练、医疗、就业、住房压力大鼓 励 生育,适当移
32、民掌握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养俄罗斯、德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考点 35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 1)人口迁移的意义: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迁出地:有利影响为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为造成人才、劳动力的流失;人口迁入地:有利影响是人才的流入和供应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进展;不利影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判定题、简答题)( 2)人口迁移的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缘由有自然因素(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差异,自然灾难的发生)、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的差异、经济的进展) 、社会因素(政策变化、社会变革、战争、宗教)在影响人口迁
33、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打算性因素;(挑选题)考点 36 :区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连续为人类生存和进展供应物质和能量的才能;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也就是能够承担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戒备值;(判定题)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自然资源 (成正比)、科技进展水平 (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成反比)、区域开放程度 (成正比);(简答题)( 2)合理人口容量依据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健康
34、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阻碍将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相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抱负值;( 3)讨论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进展战略;( 4)区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数量、实际人口数量和合理人口容量数量;(挑选题、判定题)考点 37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特点,说明其形成缘由;( 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城市的功能分区时相对的,而不是肯定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用地;( 2)功能区特点比较外形特点区位
35、挑选缘由商占用土地相对较少;点状、条状;市中心、 交通干线两侧、 街角路交通便利、市场广业口;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阔区中心会形成中心商务区;工集聚成片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减 少 对 城 区 的 污业区染,爱护环境;交通便利,降低成本住占 据 城 市 空 间 的高级住城市外缘地势高的地方, 与文化环境美丽;文化氛宅40 60;建筑质量宅区区相联系围浓,人口素养高区上显现高、 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低级住宅区内城、 工业区邻近, 与低地、 工业区相联系便于工人上下班; 收入低,文化训练程度低( 3)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做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
36、核心模式将来生态城市模式特点自核心向外扩展功能区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显现了不同新的 核心点,且以较快的速度进展起工业区外移,花园、文化、消遣、休闲等公共设施位于市中心形 成因地租因素交通的进展来地租、交通进展、以人为本,生活质量,素人口增多环境干净图示(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表达在各种活动的付租才能;影响付租才能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交通的便利程度;(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进展而逐步形成和变化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
37、引工业集合中后期:为了降低成本、爱护环境,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考点 38 :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能为区域的进展供应各种服务,如科技训练、医疗卫生、金融、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行政治理、信息流通等服务功能;( 2)城市等级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服务级别服务范畴服务功能小城市低小少大城市高大多( 3)一个城市的服务范畴除了城市本身,仍包括这个城市邻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也会有一些顾客来自服务范畴之外;( 4)在同一区域内
38、,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四周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畴;考点 4: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范畴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升(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展阶段特点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进展速度慢加速阶段城市化推动很快,市区显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急、环境恶化等问题,显现郊
39、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显现逆城市化现象( 3)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国家差异发达 国家 进展中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速度趋缓;显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起步晚, 城市化水平较低; 进展速度快; 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进展中国家之间差异比较大;( 4)过快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导致居住地环境质量下降;人口数量猛增导致住房紧急、交通拥挤、训练就医难、失业人口增多;( 5)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进展的方向转变, 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
40、压力;考点 40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特别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表达地域文化特点的仍是城市中的建筑(布局、结构、风格);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 41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势、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机械、政策、科技技术)构成了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比较稳固,而社会经济因素进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特殊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
41、技的进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挑选影响也很大;( 3) 农业的区位挑选,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考点 42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类分布产品主要特点形成条件型季东 亚风东 南水亚 南田亚 季水稻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势平整,土壤肥沃,水源充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种植历史悠久, 体会丰富;人们喜食大米,需求量大;农风区业商美 国小麦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和气候温顺、降水丰富地势平整、土品中 部玉米科技水平高壤肥沃深厚、水源充分、地广人稀;谷平原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交物农通运输便利;市场宽阔;业大阿 根牛、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气候温顺,草类茂密;地广人稀,土牧廷 潘羊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场帕 斯放草原牧业乳西欧牛奶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化程度高;气候温凉、潮湿,地势平整,相宜多汁畜业及其制品多分布在大城市四周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交通发达;等混澳 大小农业规模大,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