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12824405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一、重点词语(3)净:消散尽净;(6)任意东西:东西: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14)甚箭:“甚于箭”,比箭仍快(赛过箭); 甚:赛过; 为了字数整齐, 中间的“于”字省略了;(18)负势竞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24) 好鸟相鸣:好,漂亮的;(25) 嘤( yng)嘤成韵:韵,和谐的声音;(26) 蝉就千转( zhun)不穷: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许多;穷,穷尽;(27) 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29)望峰息心: 息:使平静,使动用法;(31) 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窥:看;(32) 横柯上蔽:上,方位名词作

2、状语,在上面;蔽:遮挡;(34)疏条交映:交:相互;交映,相互遮挡;二、课文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从流漂浮,任意东西;我乘着船顺着江流漂浮,时而偏东,时而偏西;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富阳到桐庐有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晰;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晰楚,毫无障碍;6、急湍甚箭,猛浪如奔;湍急的水流比箭仍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青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3、;8、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高山)靠着(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似乎相互竞赛向高处和远处进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9、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漂亮的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悦耳;10、蝉就千转不穷,猿就百叫无绝;蝉在长期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1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留恋忘返;1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

4、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挡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三、懂得性默写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4、概括称赞富春江景的: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5、写富春江水清亮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6、写江流气概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7、写听觉感受的: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就千转不穷, 猿就百叫不绝;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竟上, 相互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如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 三峡一文

5、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四、问答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答: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叹;3文章情形交融,显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答:显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藐视和喜欢美好自然, 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5.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赶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6. 本文的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称赞了富春江的美景,它在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表达了对富春江山水的的颂扬与宠爱之情;)本文的 主旨句是:鸢飞戾

6、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作者描画异水时, 抓住了缥碧、 湍急的特点; 描画奇山时, 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点;8、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如奔;”听觉方面:“蝉就千转不穷,猿就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9. 赏析句子(1)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如奔”;通过视觉、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表现水的清亮、湍急、凶残的特点;(2)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通过仰视和拟人化手法, 把群山的静

7、态美转化为动态美, 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 而且给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剧烈的生命 节奏;(3)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就千转不穷,猿就百叫无绝”;作者以闹写静,用大自然的寂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热闹纷杂作对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憧憬;精妙自然,和谐悦耳;以动衬静;10、“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判,试依据作者的描写, 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奇在“负势竟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 表现其乐趣,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到处勃发生气;五柳先生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8、,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 东晋闻名诗人;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二、重点字词注音及说明;1、注音;(1)好读书( ho) ( 2)性嗜酒( sh)(3)造饮辄尽( zh) (4)吝情( l n)(5)短褐( h)( 6)箪瓢屡空( dn) (7)黔娄( qi n)(8) 俦乎( chu)(9)衔觞赋诗( shng)( 10)民欤(y) 2、说明;(1)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2)不详:不知道;(3)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悟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说明上过分深究;(4) 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悟;会,体会、领悟;(5) 亲旧:亲戚伴侣;亲,亲戚

9、;旧,这里指旧交、旧友;(6) 或:有时;(7)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 就;(8) 期在必醉:期望肯定喝醉;期,期望;(9) 曾不吝情去留: 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 来了就喝酒, 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预期;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10) 环堵萧然:简单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四周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单;萧然:空寂;(11)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屡空,常常是空的;(12) 晏如:安稳自如的样子;(13)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14)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15)戚戚,担忧的样子;汲汲,心情急迫的样子;(16)俦,辈,

10、同类;( 17)觞,酒杯;3、古今异义词;造饮辄尽【造】古:往、到;今:常用于“制造” 、“制造”等;赞曰【赞】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颂扬” 、“夸赞”等;4、一词多义;(1) 以: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以此自终 (介词,凭借)(2) 之: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3) 言:闲静少言(说,说话)黔娄之妻有言(话,言语)(4) 其:其言兹如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大致” )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5) 如:晏如也( .的样子)亲旧知其如此(像)5、流传下来的成语及名句;(1)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领悟要旨, 不在一字一句的说明上过分深究;( 褒)

11、现多指学习不仔细只求懂得个大致,不求深刻明白; (贬)(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三、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安寂悄悄的,很少说话,不仰慕荣华利禄;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期望肯定喝醉;3、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宠爱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常常写文章来消遣时间,从文中也略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5、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 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欢乐;四、懂得背诵;1、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2、文中引用前人之言, 颂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

12、与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料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3、“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懂得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答:由于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悟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懂得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意,精神的享受;4、怎样懂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答: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白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5、1 交代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 交代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3) 交

13、代五柳先生志趣的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6、文章从思想性格、 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颂扬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7、对“五柳先生”的评判: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确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躲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冲突的思想是消极的;马说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马说的作者韩愈, 字退之, 是唐代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因其世居于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马说是其中的第四篇;2、文体学问:“说”是古代一

14、种谈论性体裁,既可以写一事一物,也可以写一 种现象,但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想; 常用托物寓意的手法; “马说”即谈马、论马;二、重点字音骈 pin槽枥 co l祗 zh粟 s食不饱 sh 食马者 s 见 xi n邪 y 三、重点字词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是)(辱没)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不以千里称也(著称,出名)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是马也(这种)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犹,尚且)(等同,一样)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执策而临之(面对) 四、一词多义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子)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1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其真无马邪?(表反问,莫非)其真不知马也(表揣测,唯恐) 五、通假字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2、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3、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吗)六、重点句子1、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因此即使有很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一般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的美名而著称;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依据它日行千里的本事来喂养它;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

16、求其能千里也?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养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跟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马,不依据(促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又不通晓它的意思;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唉!莫非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唯恐是他们真不能识别千里马啊! 七、原文填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描画千里马的终身凄惨遭受的句子是什么?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千里

17、马被埋没的直接缘由是什么?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缘由是什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6、“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发出的叹息是:天下无马!7、有人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由此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8、文中运用排比将 “食马者” 的无能浅薄写得淋漓尽致是哪几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八、重点问题1、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现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观赏人才的伯乐;2、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 ,而尚未被“伯乐”发觉,你该怎么做.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现自己的

18、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 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信任是金子总会发光;3、与马有关的成语:马不停蹄马首是瞻一马平川走马观花快马加鞭老马识途万马奔腾一马当先汗马功劳走立刻任天马行空人仰马翻兵强马壮蛛丝马迹车水马龙牛头马面兵荒马乱牛高马大心猿意马指鹿为马招兵买马悬崖勒马塞翁买马单枪匹马千里马伯乐食马者人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表达了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巨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二、本文中

19、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求学的艰巨?1、幼时求学的艰巨; 2、成年求师的叩问之难; 3、求学旅途之艰,生活之苦;三、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四、作者勤奋学习的缘由有哪些(用原文回答)1、余幼时即嗜学; 2、益慕圣贤之道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五、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受的目的何在?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六: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1 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2 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曲伸3 说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缘由的句子是: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

20、无硕师名人与游4 对太同学中的其他人“烨然如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缘由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5、写借书的句子: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仍;6、写抄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7、写仍书的句子: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8、写跋涉之苦的句子: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9、写冷冻之苦的句子: ( 1)足肤皲裂而不知; (2)四肢僵劲不能动;10、写衣食简单的句子: (!)缊袍敝衣处其间; (2)无鲜肥味道之享;11、说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缘由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2、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写自己緼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有

21、何作用?对比 反衬得意其乐;说明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送东阳马生序(学问点) 一、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叱咄( ch du ) 俟( s)负箧曳屣( qi )(x)皲裂( jn)媵人( yng)衾(qn) 容臭( xi )烨然( y) 緼袍敝衣( yn)二、文学常识;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 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三、说明1、致:得到;2、假借:借;3、走:跑;4、以是:因此;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6、逾约:超过商定的期限;7、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22、8、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办加冠(束发戴帽) 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9、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叩, 请教;10、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11、叱咄:斥责,呵责;12、至: 周到;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14、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敬重而用心);15、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顺些;辞色,言语和脸色;16、俟:等待;17、穷冬:隆冬;18、皲裂:皮肤因冰冷干燥而开裂;19、负箧曳屣: 背着书箱, 拖着鞋子(表示鞋破);20、汤:热水;21

23、、舍:这里指学舍, 书馆;22、媵人:这里指侍侯的人;23、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24、沃灌:浇洗;25、衾:被子;26、缨:帽带;27:烨然:光荣照人的样子;28、腰:腰佩;腰,用作动词;29、容臭:香袋;臭,气味, 这里指香气;30、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31、略无慕艳意:毫无仰慕的意思;慕艳,仰慕;3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由于内心有足以欢乐的事 (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四、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五、古今异义词;录毕,走送之走古义:跑;今义

24、:表行走;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借;今义:表虚伪的, 不真实的;一词多义以以衾拥覆(用)以中有足乐者(连词,由于)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家贫,无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 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当余之从师也(跟从)其俟其欣悦(他)门人弟子填其室(他的) 至礼愈至(周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究竟) 如烨然如神人(似乎)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如) 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助词, 的走送之 代词,它,指书 当余之从师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无鲜肥味道之享 七、重点句

25、子翻译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仍; 译:家里穷,没有方法得到书,就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自用笔誊写,运算着商定的日子按期归仍;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译: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仍不知道;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烨然如神人;译: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带装饰成的缀 着珠宝的帽子, 腰上系着白玉环, 左边佩着刀, 右边挂着香袋, 浑身光荣照射, 像神仙一样;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译:因此人家多情愿把书借给我;5、

26、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译:我站在旁边侍候着,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译: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温和过来;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译:一点不仰慕他们,由于心中有足以欢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8、盖余之勤且艰如此;译: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致就是这样;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能够有所收成;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又苦于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八、课文内容懂得;1、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如何克服的, 他为什么

27、能够这样做;答:(1)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 :家贫, 但自己却“嗜学” 学习上“无书” 和“无师” 学艰巨, 穷冬季节 , 穿行深山雪谷,“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肢僵劲不能动” ,一日粗茶淡饭只有两顿;(2)克服的方法 :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以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长趋百里外,从师叩问;(3) )用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从未动摇求学的意志;2、作者家贫嗜学, 乐以忘忧, 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遇老师叱咄就不敢出言当代中同学应当如何看待这种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答: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 . 由于宋濂从小就“嗜学” ,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

28、,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缘由就在于此古人言: “ 大志得中, 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胜利的动力;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但是,宋濂的尊师方式, 我有些不同意他敬重老师当然重要, 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 不敢出言”,而我个人认为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师错,同学也错,同学没有反对的机会,所以,我们当遇到老师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大胆、有理、有礼地向老师提出,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老师在人格上建立公平的关系;3、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

29、艰巨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目的: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4、文章将同舍生的豪华衣饰和自己的蕴袍敝衣作对比,更为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表达他不慕虚荣、不畏艰巨、刻苦读书、勤奋求知的精神;5、归纳作者最终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 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 虚心求教;6、你觉得“先达”对同学“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答:答案一:不行取; 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公平关系,老师应当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同学公平沟通,互信任任,共同学习,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学 习和成长;答案二: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敬重同学

30、,而是一种更负责任的敬重,由于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养的同学;同时,尊师长是传统美德;7、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事例、成语和名人名言;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勤学事例: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战国时代孟柯改过勤学勤学成语: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韦编三绝 圆木警枕勤学的名人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聪慧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存;华罗庚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8、作者对老师的态度是“俯身侧耳以请;或遇起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就又请焉; ”对此,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熟

31、悉;答:这是中国旧式训练的普遍现象;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同学完全可以和老师公平沟通,甚至可以猛烈的争论;由于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9、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受中悟出哪些学习的要领?答:学习要勤奋;求师要诚意;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10、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敬重询问;生活苦,以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答: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因此应当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用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11、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答: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增强作品感染力和训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