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郭广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郭广忠.ppt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进而影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包括以下内容:货币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构成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构成货币政策目
2、标体系:最终目标、中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三个层次构成。目标、操作目标三个层次构成。(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最终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最终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四大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单一目标型单一目标型双重目标双重目标 型型三重目标型三重目标型四重目标型四重目标型货币政策目标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内容与确立 西方中央银行制确立之后,
3、就产生货币西方中央银行制确立之后,就产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政策,最终目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我们所讲的四大目标则是货币政策漫现在我们所讲的四大目标则是货币政策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内容与确立 1 1、稳定币值、稳定币值首要目标首要目标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币值稳定和物价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币值稳定和物价稳定。稳定。 稳定货币购买力,使一般物价水平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稳定货币购买力,使一般物价水平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的波动。 年稳定币值(稳定物价);原因:金年稳定币值(稳定物价);原因:金本位;占
4、统治地位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对经济的作用本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对经济的作用是中性的,只影响一般物价水平,而不会影响实际经是中性的,只影响一般物价水平,而不会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济活动。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内容与确立2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能在比较合理的条件下,是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能在比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自己的工作。随时找到自己的工作。充分就业目标的实质就是努力使失业率降低到社会所能容忍的水充分就业目标的实质就是努力使失业率降低到社会所能容忍的水平。平。失业率失业率= =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愿意就业的劳动力愿意就业的劳动力1
5、00%100%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非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非自愿失业二战结束:二战结束后失业增加影响到资本主义的社二战结束:二战结束后失业增加影响到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所以充分就业成为主要的目标。会稳定所以充分就业成为主要的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内容与确立 3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是实现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经济结是实现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效率的提高。构的优化与效率的提高。4% 4% 年代初:资本主义黄金年代初: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内容与确立 4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的
6、国际收支略有顺差、略有逆差都可称为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略有顺差、略有逆差都可称为平衡。 7年代,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年代,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汇率以及稍后的能源危机、美元危机等,造作用,汇率以及稍后的能源危机、美元危机等,造成了整个西方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各国成了整个西方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又提出了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又提出了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 2 2、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
7、的矛盾、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3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 4、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根据具体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单一目标)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单一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长。 1 1、货币政策中介与操作目标的选择标准是:、货币政策中介与操作目标的选择标准是: 可控性可控性 可测性可测性 相关性相关性 抗干扰性抗干扰性 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
8、的适应性(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2、可选择的中介指标与操作目标有: 利率:我国目前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我国目前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使用 货币供应量:从货币供应量:从9090年代末控制重点转向年代末控制重点转向M1M1 贷款量贷款量 汇率汇率3、可选择的操作目标有: 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我国)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我国)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目标所采取的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也称为也称为“三大法宝三大法宝”;
9、特点: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普遍,总体的,特点: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普遍,总体的,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1 1、内容、内容 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金比率,强制性的要求商业银行按此比率上缴存款准,强制性的要求商业银行按此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备金。 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准备金的组成内容是在央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准备金的组成内容是在央行的存款和存款货币机构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机构所持有的现金 规定法定准备金计提的基础规定法定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10、(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2 2、作用、作用: 可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可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应量的目的。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响 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资金的流动性。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资金的流动性。 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3 3、优点:、优点: 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
11、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 对货币供给量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对货币供给量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速度快、效果明显。(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4 4、局限性、局限性:对经济的振动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对经济的振动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具。 会影响公众的心理预期。会影响公众的心理预期。 不易把握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易把握货币政策的效果。(二)再贴现政策 1 1、含义:、含义: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达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达到调控
12、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的。 包括两个方面:包括两个方面:再贴现率的调整再贴现率的调整:长期的贴现政策分为抑制与扶持政策:长期的贴现政策分为抑制与扶持政策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2 2、该政策的作用:、该政策的作用: 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 可促进信贷结构的调整可促进信贷结构的调整 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效应,影响公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效应,影响公众的预期众的预期 可以防止金融恐慌可以防止金融恐慌 3 3、优点:、优点: 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 既可
13、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4 4、局限性:、局限性: 其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存在出现负面效应其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存在出现负面效应的可能的可能 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不完全在中央银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不完全在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并只影响对行,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并只影响对贴现窗口依赖性较大的商业银行;贴现窗口依赖性较大的商业银行; 再贴现率的调整有一定的限度,缺乏弹性再贴现率的调整有一定的限度,缺乏弹性 (三)公开市场业务(三)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
14、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政策目标。公开市场操作的政供应量和利率,实现政策目标。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目的有两个:策目的有两个: 一是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即保卫性目标。一是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即保卫性目标。 二是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即主动性目标。二是实现货币政策的转变,即主动性目标。1、作用: 可调控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可调控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 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2 2、优点:、优点: (1
15、)公开市场操作可)公开市场操作可迅速迅速进行;进行; (2)成为中央银行的一项)成为中央银行的一项日常调节工具日常调节工具, (3)可以随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可以随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逆向逆向操作;操作; (4)保持中央银行的调整的)保持中央银行的调整的主动性主动性; (5)温和,微调,无大的震动,具有)温和,微调,无大的震动,具有灵活灵活性。性。 3 3、局限性:、局限性: 作用细微,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弱。作用细微,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弱。 需要以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需要以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
16、工具。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定义: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定义: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措施与办法:停办;提高首次付款金额;措施与办法:停办;提高首次付款金额;缩短分期付款的期限;限制可用消费信贷缩短分期付款的期限;限制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消费品的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购买的消费品的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能力等来抑制消费需求,促进市场平衡能力等来抑制消费需求,促进市场平衡二、选择性政策工具: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一)、直接信用控制(一)、直接信用控制存款利率高限存款利率高
17、限 信用配额管理(贷款量最高限额)信用配额管理(贷款量最高限额)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 直接干预直接干预(二)、间接信用控制: 1、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放款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劝告,以影响其放款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2、窗口指导:始于、窗口指导:始于20世纪世纪50年代的日本,日本银行年代的日本,日本银行曾经根据市场情况、物价的变动趋势、金融市场动曾经根据市场情况、物价的变动趋势、
18、金融市场动向、货币政策的要求以及前一年的贷款情况,规定向、货币政策的要求以及前一年的贷款情况,规定金融机构每季度贷款增加额,并要求金融机构遵照金融机构每季度贷款增加额,并要求金融机构遵照执行。这种限制贷款的办法不是法律规定,而是日执行。这种限制贷款的办法不是法律规定,而是日本银行的一种指导。本银行的一种指导。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三)消费者信用控制(三)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措施与办法:停办;提高首次付款金额;措施与办法:停办;提高首次付款金额;缩短分期付款的期限;限制可用消费信贷缩短
19、分期付款的期限;限制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消费品的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购买的消费品的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能力等来抑制消费需求,促进市场平衡能力等来抑制消费需求,促进市场平衡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四)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四)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 金融管理当局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融资金融管理当局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融资活动的控制措施。活动的控制措施。 措施:规定信用交易比例;规定银行为经措施:规定信用交易比例;规定银行为经纪人的证券抵押贷款的比例,目的在于抑纪人的证券抵押贷款的比例,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制过度投机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五)不动产信用控制(五)不动产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
20、地产方面放款的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与消费限制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与消费信贷控制相似)信贷控制相似) (六)优惠利率(六)优惠利率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如何引起社会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关键因素发生变化,最终实现生活的某些关键因素发生变化,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所谓的货币政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目标的实现 利率指标利率指标 中介目标中介目标 远期目标远期目标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
21、中介目标中介目标 远期目标远期目标 超额储备超额储备 操作目标操作目标 近期目标近期目标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操作目标操作目标 近期目标近期目标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关系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关系 利率利率与投资的关系与投资的关系 Ms-r -I -AD - Y 这个传导机制的核心是围绕这个传导机制的核心是围绕利率利率进行的。其思路可进行的。其思路可归结为: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变化通过资归结为: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增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
22、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就是凯恩思学派强调减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就是凯恩思学派强调以以r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意义所在。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意义所在。 凯恩斯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还论凯恩斯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还论述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乘数作述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收入增长的倍数。元投资所引起收入增长的倍数。 2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利率在其中不起作用利率在其中不起作用 - 或或M E I YP 式中,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表示货币
23、供应量;式中,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表示货币供应量;表示商业银行的放款或投资;表示各种金融资产;表示商业银行的放款或投资;表示各种金融资产;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为产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为产出。 关键在于,货币学派认为问题不在于利率变动的影响,关键在于,货币学派认为问题不在于利率变动的影响,而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人们持有的货币真实而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人们持有的货币真实余额,从而影响人们的支出,从而影响产出。余额,从而影响人们的支出,从而影响产出。 3、托宾的、托宾的Q理论理论把股票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货币理论应看作把股票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货币理论应看作是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资产
24、结构管理的理论。传导是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资产结构管理的理论。传导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变动导致实际投资的变化,并最格,资产价格的变动导致实际投资的变化,并最后影响实体经济和产出。股票价格影响实际投资后影响实体经济和产出。股票价格影响实际投资的机制在于:股票价格是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的机制在于:股票价格是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是企业市场价值评价的依据,而企业市场评估,是企业市场价值评价的依据,而企业市场价值的高低,必将影响投资行为。价值的高低,必将影响投资行为。Q定义为上市公定义为上市公司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与权益资本的
25、重置成本之司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与权益资本的重置成本之比。如果企业市场价值高于资本重置成本,将增比。如果企业市场价值高于资本重置成本,将增加投资。加投资。Ms R PE Q I Y 其中其中PE是股票价格。是股票价格。 4、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是较晚发展起来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是较晚发展起来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立性。该理论主要侧重于紧缩效应的分析。立性。该理论主要侧重于紧缩效应的分析。 银行贷款渠道:货币政策对可贷资金量影响银行贷款渠道:货币政策对可贷资金量影响 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 R D L I Y 资产负债表渠道:货币政策对借款者的资
26、产的净值资产负债表渠道:货币政策对借款者的资产的净值与现金流量的影响与现金流量的影响 5、财富传导机制、财富传导机制 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对产出的影响: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对产出的影响: PE W C Y 其中其中 W是财富,是财富,C是消费。是消费。 M PE M R PE 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汇率渠道:汇率渠道: M R E NX Y E代表汇率,代表汇率, NX代表净出口代表净出口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四、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选择的中介目标有:选择的中介目标有: 流通中现金、贷款规模、利率、货币供流通中现金、贷款规模、利率、货币供应量。应量。
27、 政策工具政策工具-中介指标中介指标-政策目标政策目标 近期指标近期指标 远期指标远期指标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 稳定物价稳定物价 再贴现率再贴现率 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利率利率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其它工具其它工具 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一、含义与一、含义与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的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一方面是看效应发挥的快慢,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
28、应;一方面是看效应发挥的快慢,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另一方面是看发挥效应的大小,即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另一方面是看发挥效应的大小,即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该效应通常是指货币政策的强度即货币政策该效应通常是指货币政策的强度即货币政策作用力的大小其标准,一般着眼实施的作用力的大小其标准,一般着眼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要达到的目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标之间的差距 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得效果的时间差政策到货
29、币政策取得效果的时间差 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挥作用,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挥作用,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时滞。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时滞。 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货币政策的时滞 ()内部时滞: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内部时滞: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分为识别时滞与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这段时间。分为识别时滞与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决心和行动的效
30、率。制定政策的决心和行动的效率。 ()外部时滞: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外部时滞: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由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中期时滞、决策时滞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中期时滞、决策时滞与作用时滞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与作用时滞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二)、货币流通速度(二)、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估计出现小的偏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估计出现小的偏差,都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差,都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
31、走向反面。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三)、微观主体合理预期的作用 鉴于微观主体的预期,似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鉴于微观主体的预期,似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或力度没有或没有完全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或达到预期效果,但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公众的预期行达到预期效果,但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效应大打折扣。另外一项政策会给不同阶层部为会使效应大打折扣。另外一项政策会给不同阶层部门利益集团的人带来影响,他们会做出强烈的反映,门利益集团的人带来影响,他们会做出强烈的反映,形成政治压力从而影响政策效应。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形成政治压力从而
32、影响政策效应。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也会影响货币政策效应。政策的推行有一个过程,化也会影响货币政策效应。政策的推行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变动而来不及调整政策,就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变动而来不及调整政策,就会使政策失效或效应低下。会使政策失效或效应低下。 (四)、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四)、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三、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 相机抉择与规则:相机抉择与规则: 如何处理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最早的原则如何处理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最早的原则是是“逆风向逆风向”调节:经济趋热,相应紧缩;经济趋调节:经济趋热,相应紧缩;经济趋冷,相应扩张。反周期货币政策,或凯恩斯学派
33、的冷,相应扩张。反周期货币政策,或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相机抉择。 反周期货币政策先后受到两方面的批评。反周期货币政策先后受到两方面的批评。 先是来自先是来自货币主义货币主义。货币主义者认为国家不应干预。货币主义者认为国家不应干预经济。干预有时滞的原因,会使经济周期波动加剧。经济。干预有时滞的原因,会使经济周期波动加剧。根据自己的货币需求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遵循固根据自己的货币需求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遵循固定的货币增长率的规则。称为规则。以区别于相机定的货币增长率的规则。称为规则。以区别于相机抉择。抉择。 尔后,是理性预期学派的批评。认为,对尔后,是理性预期学派的批评。认为,对于干预政策,公众依
34、据预期,会采取相应于干预政策,公众依据预期,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的行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政策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政策无效命题政策无效命题。 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共同点即配合的基础:都是需求管理的政策,通过共同点即配合的基础:都是需求管理的政策,通过影响总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需求管理的政策的运影响总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需求管理的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 区别:就调节货币供给的角度,在于:一是通过银区别:就调节货币供给的角度,在于:一是通过银行系统,一是通过财政系统;一是运用金融工具,行系统,一是通过财政
35、系统;一是运用金融工具,一是运用财税工具;一是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一是运用财税工具;一是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一是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一是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 两种政策作用有侧重:实现扩张目标时财政政策更两种政策作用有侧重:实现扩张目标时财政政策更直接,实现紧缩目标时货币政策作用明显及时灵活。直接,实现紧缩目标时货币政策作用明显及时灵活。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 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 复习
36、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及它们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矛盾。间的矛盾。 2 2、为什么要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为什么要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介目标的选择要具备什么条件?介目标的选择要具备什么条件?3、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4 4、论述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货币、论述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工具的选择。 5 5、比较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货币政、比较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策传导机制理论。 6 6、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有哪些?它、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们是如何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