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1).pptx(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 覃覃 X X 林林2004.上海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概述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概述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检验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检验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机理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机理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意义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意义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一、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概述一、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概述概念问题: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 regional convergence divergence 趋同或收敛,发散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
2、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经济增长趋同预期。 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受收开放的,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受收益递减规律的约束,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益递减规律的约束,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作用,从而导致区域之间人均收入或产出水作用,从而导致区域之间人均收入或产出水平趋向均衡。这样,尽管区域之间在发展的平趋向均衡。这样,尽管区域之间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存在着经济差异,但如果它们的经初始阶段存在着经济
3、差异,但如果它们的经济增长条件相同或相似,那么,欠发达区域济增长条件相同或相似,那么,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将会快于发达区域,它们之间的的经济增长将会快于发达区域,它们之间的经济差异将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经济差异将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类型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类型 提出分类的学者: 巴罗和萨拉伊马丁 Barro, R. J. and Sala-I-Martin, X. 趋同趋同趋同趋同 非条件趋同非条件趋同绝对趋同绝对趋同 条件趋同条件趋同 俱乐部趋同俱乐部趋同 趋同趋同 趋同趋同 指区域之间的相对人均收入水平分异程度随时间推移而减小。 趋同趋同 指区域的相对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与
4、其初始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非条件趋同非条件趋同也称为绝对趋同,假定区域之间也称为绝对趋同,假定区域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条件差异的情况不存在经济增长条件差异的情况下而发生的下而发生的趋同。趋同。条件趋同条件趋同在经济增长条件相似或相同的区在经济增长条件相似或相同的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域之间所发生的趋同,亦即不趋同,亦即不同的区域趋同于不同的稳态。同的区域趋同于不同的稳态。俱乐部趋同俱乐部趋同在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和结构特在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和结构特征等方面都相似的区域之间所发征等方面都相似的区域之间所发生的相互趋同。生的相互趋同。趋同的类型趋同的类型趋同与趋同之间的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为什么是区域
5、经济学的一个持续的研究热点?二、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检验二、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检验 趋同假说的实证性检验的主要研究路径: 检验区域之间相对人均收入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 使用趋同模型测算系数。实证性研究的4种结论: 区域之间存在经济增长趋同现象 区域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趋同现象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存在着时间变化 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空间层次上区域经 济增长趋同可能表现不一样 结论结论1 1:发现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增长趋同 现象1.巴罗和萨拉伊马丁(Barro, R, J., and Sala-I-Martin, X.,1991,1992,1995)2.库洛伯和李(Coulombe,
6、S. and Lee, F. G. ,1995)3.霍弗和沃尔戈特(Hofer, H. and Wrgtter, A. ,1997)4.坎加沙朱(Kangasharju, A. ,1999)5.马丁和森利(Martin, R and Sunley, P., 1998),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趋同速度大体上在年均2%左右。 结论结论2 2:没有发现区域之间存在经济增长 趋同现象 1.莫洛和波德雷卡(Mauro, L and Podrecca, E. ,1994) 2.特西纳斯(Tsionas, G. E.,2000) 3.塞利珀尔和阿斯特里(Siriopoulos, C. and Asteriou,
7、 D. ,1998)结论结论3 3:发现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存在着时间 变化,趋同更多地表现为相对于时间的 非线性过程。 1.趋同的速度随经济循环而变化,在繁荣时期趋同的速度慢,在衰退时期趋同的速度快。 2.趋同的速度快慢还表现出交替变化。在有的时期,趋同会不断地持续。但在另一时期,趋同会出现相对停止或速度放慢。结论结论4 4:发现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空间层 次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可能表现 不一样 霍弗和沃尔戈特(Hofer, H. and Wrgtter, A. ,1997) 三、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机理三、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机理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解释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解释 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
8、么,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经济要素为追求高收益率,就必然要在区域经济要素为追求高收益率,就必然要在区域之间进行流动。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之间进行流动。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下,要素区际流动将导致区域之间的要素供下,要素区际流动将导致区域之间的要素供给逐渐趋向均衡,进而引致其经济增长趋向给逐渐趋向均衡,进而引致其经济增长趋向均衡。均衡。 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区域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发生的关键是区域之间经济增长趋同发生的关键是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稳态相同。因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稳态相同。因为,这种稳态决定了区域所具有的稳为,这种稳态决定了区域所具有的
9、稳定增长路径。如果一个区域偏离了其定增长路径。如果一个区域偏离了其稳定增长路径,那么,就会有一种力稳定增长路径,那么,就会有一种力量使其向稳定增长路径量使其向稳定增长路径“回归回归”。 推论:推论: 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初始水平越低,那么,其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就越快;反之,亦反。所以,尽管各个区域之间在初始阶段存在比较大的经济增长差异,但从长期看,欠发达区域将比发达区域发展的更快,最后,各区域的经济增长会趋向均衡。上述解释说明,区域之间发生经济增长趋同上述解释说明,区域之间发生经济增长趋同的重要前提是其初始条件(或稳态)是否相的重要前提是其初始条件(或稳态)是否相同或相似。同或相似。巴罗和萨拉伊
10、马丁(Barro, R, J., and Sala-I-Martin, X. ,1995): 在一个国家内部,区域之间在技术、制度、偏好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但差异的程度比国家之间要小的多。 一般趋同模型 Yit = a blogyi0+缺陷:只能简单地描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状态对趋同的影响,而不能深入分析趋同发生的内在机理(Martin, R and Sunley, P. ,1998)。 揭示区域经济增长发生趋同的内在机揭示区域经济增长发生趋同的内在机理理 的的3条路径:条路径: 路径路径1 1:改变一般趋同模型中的自变量构成,以便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稳态,进而分析各自变量对趋同的
11、作用机制。 1.库洛伯(Coulombe, S. ,2000): 加拿大,人力资本、人口迁移、产业结构变量来反映区域经济稳态。城市化变量。2.奥利里(Oleary, E.,2001): 爱尔兰,生产率、人口因素、利益外流或收入产出率等变量对区域之间生活水平趋同的影响。3.德拉福特(de la Fuente, A.,2000)的3机制观点。 要素收益递减规律。 技术进步。 结构变迁或生产要素跨部门的再配置,是促使趋同发生的重要力量。 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并不是简单的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是存在多种趋同机制的共同作用。区域之间是否发生经济增长趋同,与生产函数中的资本系数、技术扩散速度、部门变
12、迁、投资率对提高收入的反应,以及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社会能力、有利于投资和结构变迁的政治及宏观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4.马丁(Martin, P.,2000): 公共政策或区域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影响区域之间的交易费用、创新、要素的流动性,通过支持基础设施计划而影响有关区域的需求与供给,改变经济主体的区位决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产生增强或减弱的多重复杂影响。 路径路径2 2:在趋同分析中引入空间变量 问题:问题: 多数趋同模型只是分析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其初始水平的关系,而忽略了其与其它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影响(Dunfor
13、d, M. and Smith, A. ,2000)。 缺陷:缺陷: 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趋同过程中空间上相邻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关联现象,特别是俱乐部趋同的形成。现象:现象:俱乐部趋同往往是增长快的区域之间或者是增长慢的区域之间趋向于地理上的群集。思考:思考: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要受到周围其它区域增长路径的制约。增长速度相似的区域所表现出的空间上的群集现象与劳动力、资本、技术及其它影响增长的因素的外溢效应具有地理上的集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Martin, R and Sunley, P. ,1998)。雷伊和蒙图里(Rey, S. J. and Montouri, B. D.1999): 技术的
14、空间外溢效应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发生趋同的一个关键性机制,空间非均质性对于俱乐部趋同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区域之间发生趋同,它们决不是独立地进行的,而是表现出与其周边区域相似的增长行为。 路径路径3 3: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随时间而表现出的阶段性或速度快慢的交替变化现象。 解释解释1:1: 与国家经济增长的总体形势变化或周期性变化有着联系。 解释解释2:2:引入所谓的外部扰动或外生冲击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所发生的波动。 巴罗和萨拉伊马丁(Barro, R, J., and Sala-I-Martin, X., 1995)的工作四、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意义四、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
15、意义 1. 开辟了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一条新路径。 主要是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市场机制对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起到了自我修正的作用。2.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快于相对发达区域的理论预期。意义: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在区域之间有序流动,为欠发达区域提供了改善经济增长条件的机会,使之逐渐与发达区域的增长条件相似,从而为其追赶发达区域创造了条件。中国:体制转轨,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关于非条件趋同、条件趋同、俱乐部趋同的分类隐含着许多政策启示。 4. 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进行深入、系统的
16、检验和完善,既有利于揭示区域经济运行的深层次规律,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启示。 在一般趋同模型中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增加新的稳态构成因子,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作用机制及综合影响,不仅可以进一步探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内在机理,还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调控区域经济的政策启示。 5. 在研究区域方面,发达国家多,发展中国家少。意义:有可能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背景出发丰富和发展其科学内涵。 中国的情况。 五、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五、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 1.陈和弗来舍(Chen and Fleisher ,1996): 19781993年,各省区的人均GDP。各省区存在条件趋同,趋同条件包
17、括物质资本分享、就业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 2.简等(Jian et al,1996): 1978年以来,人均收入。存在显著的趋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趋同发生的重要原因。2.宋学明(1996): 1978-1992年, 人均国民收入。有绝对趋同特征。3.张胜等(2001): 对中国省际长期经济增长的绝对趋同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前存在趋同,改革开放后不存在趋同;但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内部,存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同现象。 4.刘木平、舒元(2000): 19781997年,我国省际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趋同,但存在条件趋同。趋同条件包括市场化程度、实际利用外资、技术进步、出
18、口、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外向依存度、地理优势等方面。5.蔡昉、都阳(2000): 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东、中、西部三个趋同俱乐部。通过加入初始人力资本存量、投资率、就业系数、投资效率、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变量后,存在条件趋同。 6.沈坤荣、马俊(2002): 存在东中西三个趋同俱乐部。 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外开放度和工业化水平的地区较易形成趋同。 我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研究工作我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研究工作趋同检验趋同检验趋同检验趋同检验趋趋 同同 检检 验验绝对趋同绝对趋同条件趋同条件趋同俱乐部趋同俱乐部趋同0.00000.05000.10000.15000.200
19、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1952年1955年1958年1961年1964年1967年1970年1973年1976年1979年1982年1985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人均GDP对数标准差(不包括京、津、沪)(包括京、津、沪)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过程趋同过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检验趋同检验 年均经济增长率(%)趋同的变化区域经济差距195219555.98趋同缩小195519607.46趋异扩大196019670.34趋同缩小196719763.54趋异扩大1976199010.1
20、7趋同缩小1990200115.32趋异扩大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 趋同的对应性趋同的对应性 1952年各省人均GDP对数2.802.602.402.202.001.801.60经济增长率.30.20.100.001952年各省人均GDP对数2.802.602.402.202.001.801.60经济增长率.30.20.100.00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检验趋同检验1.绝对趋同绝对趋同19522001195219781978年各省人均GDP对数3.403.203.002.802.602.402.202.00经济增长率.30.20.100.001978年各省人均G
21、DP对数3.403.203.002.802.602.402.202.00经济增长率.60.50.40.30.20.100.0019781990197820011990年各省人均GDP对数3.403.203.002.802.602.40经济增长率.30.20.100.0019902001基本结论:基本结论: 19521978年,19782001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趋同。 1978-1990年发生了绝对趋同,1990-2001年则出现绝对趋异。 2. 条件趋同条件趋同 经典的趋同模型:稳态因子。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因子分解: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开放化,信息化。改革开放以前的条件趋同改
22、革开放以前的条件趋同 模型:Yi,t,t+T=1-2log(yi,t)+ 3INDU+4URBA+i,t,i+T 结论:结论: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于19521978年的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具有重要影响。 工业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反,影响不大。 改革开放后的条件趋同改革开放后的条件趋同 模型1:Yi,t,t+T=1-2log(yi,t)+ 3INDU+4MARK+5OPEN+6URBA+7INFO+i,t,i+T 模型2:Yi,t,t+T=1-2log(yi,t)+ 3INDU+4MARK+5OPEN+6INFO+i,t,i+T 结果:结果: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
23、以来各省经济增长,具有最强解释能力的变量是工业化,其次是市场化,再次为开放化和信息化。城市化变量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很弱。在模型2中,城市化变量被剔除。 3. 俱乐部趋同俱乐部趋同 结论: 19522001,19782001存在东、中、西部三个趋同俱乐部。 在东、中、西部的内部还存在小的趋同俱乐部。 0123456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北 京 天 津 上 海 00.511.52195219541956
24、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00.511.522.5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河 北 辽 宁 广 西 海 南 00.20.40.60.811.21.41.61.82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
25、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山 西 内 蒙 古 吉 林 黑 龙 江 00.20.40.60.81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河 南 湖 北 湖 南 江 西 安 徽 00.10.20.30.40.50.60.70.80.91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
26、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西 藏 00.20.40.60.811.21.41.6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总的结论总的结论: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趋异是相间发生的。19522001年的值具有非线性的变化特征。值与国家经济增长率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高速经济增长与趋同并非是不可兼得的,可以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趋同。 119522001年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的绝对趋同趋势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比较显著的条件趋同。除城市化变量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开放化等过程变量都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发生条件趋同的重要因素。 2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比较显著的俱乐部趋同。19522001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东、中、西三个大的趋同俱乐部,而且,在这三个趋同俱乐部内部还存在次一级的趋同俱乐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