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程.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1271318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X 页数:197 大小:9.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教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会计电算化教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教程.pptx(19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2022-4-221会会 计计 电电 算算 化化 财经贸易系15007383008 课程的重要性如保学好这门课程纪律教学目的:1.了解该门课程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比例2.本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学习目标:1.顺利通过会计证的考试2.熟悉用友财务软件的使用兴趣信心、恒心预习、听课、复习本期所有理论课和操作课都在实训楼413和414授课。上课时,不准带零食进入机房,保持上课环境的整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我会每节课统计同学们的出勤率,并计入平时成绩。按时完成作业(理论题请同学们用作业本按部就班地自觉完成,

2、操作题在机器上完成)老师会定期检查或不定期地抽查。第一章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章第二章 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第三章第三章 会计软件的安装和系统管理会计软件的安装和系统管理第四章第四章 总账系统总账系统第五章第五章 报表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第六章第六章 工资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第七章第七章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第八章第八章 应收款、应付管理子系统应收款、应付管理子系统会计会计电算化概述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划分及其关系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划分及其关系F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

3、从整体上了: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方向,着重培养学习会计电解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方向,着重培养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兴趣,深入理解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算化的兴趣,深入理解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F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理解并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特点、作用及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电算化的发展、特点、作用及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及其发展。统及其发展。F重点重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特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特点F难点难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F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多媒

4、体教学F教学按排教学按排:4课时课时(理论理论4课时课时)回顾手工会计中账务处理流程各个环回顾手工会计中账务处理流程各个环节的操作,以此来分析其利与弊。节的操作,以此来分析其利与弊。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设置账户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登记账簿成本计算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4得出手工会计工作量大与繁杂、工作得出手工会计工作量大与繁杂、工作效率低等特点。效率低等特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概述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概述会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电算化的基本内容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的

5、意义会计电算化的意义l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与现代会计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与现代会计相结合的产物。相结合的产物。l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l通俗地说,会计电算化就是应用计算机设备和配套的

6、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会通俗地说,会计电算化就是应用计算机设备和配套的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程。计工作的过程。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l国际上:国际上: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的举动,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的举动,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纪元。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人脑

7、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l我国:我国:1979年在长春一汽试点年在长春一汽试点 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召开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召开“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上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狭义的会计电算化:仅指用计算机来替代手工的:仅指用计算机来替代手工的记账、算账和管账。记账、算账和管账。 广义的会计电算化广义的会计电算化: 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得到了进

8、一步的延伸,它不仅涉及会计信息系统它不仅涉及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等会计决策等) )的理论与实务研究,而且还融进了与的理论与实务研究,而且还融进了与其相关的所有工作,如其相关的所有工作,如会计电算化的组织与规划会计电算化的组织与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会计电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算化人员的培训、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立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立、计算计算机审计机审计等内容。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会计电算等内容。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计化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9、研究计算机会计理论与计算机会计实务的一门会计边缘算机会计理论与计算机会计实务的一门会计边缘学科。学科。1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 2自发发展阶段(1983一1987年)。 3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6年)。 4竞争提高阶段(1996年至今)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1非商品化定点开发阶段(非商品化定点开发阶段(1979-1988年)年) 2单项业务处理型会计软件(单项业务处理型会计软件(1988-1993年)年) 3核算型会计软件(核算型会计软件(1993-1998年)年)4管理型会计软件(管理型会计软件(ERP阶段阶段)(1998年-至今)我国会计电算

10、化发展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补充补充1979197919881988,非商品化定点开发 P288 1979,长春一汽 计算机进行工资、产值的计算。 1981,长春 财务、会计、成本应用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会 计电算化”一词。1988198819931993,单项业务处理型会计软件。 如89年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93199319981998 核算型会计软件 特点:可进行账务处理、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 核算等大部分业务。94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96电算会计工作规定19981998? 管理型会计软件 必须具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管理和制作现金流量表的功能。补充补充将来

11、:决策支持型会计软件将来:决策支持型会计软件(一)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一)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角度看 1人员。人员。 2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 3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 4会计规范。会计规范。 (二)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二)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来看 1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核算电算化。 2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 3. 会计决策支持电算化会计决策支持电算化. (三)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角度看(三)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角度看 1.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和规划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和规划 2.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3.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

12、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立 4. 会计人员的培训会计人员的培训 5.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 6. 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 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一)处理工具电算化(二)信息载体磁性化(三)账务处理程序统一化(四)人员结构多样化(五)数据处理集中化(六)内部控制程序化四、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四、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二)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四)促进会计职能的

13、转变(四)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五)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的不断发展(五)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的不断发展(六)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六)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五、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五、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记住几个时间)(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记住几个时间)(二)会计(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电算化的发展阶段(三)(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四)(四)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五)(五)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意义小结:小结: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征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征

14、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五、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五、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2、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与信息的关系?4、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系统?5、什么是信息系统?、什么是信息系统?(一)数据:是指记录下来的事实。(通过文字、(一)数据:是指记录下来的事实。(通过文字、数字、图表、声音等方式记录)如会计凭证就是数字、图表、声音等方式记录)如会计凭证就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记录经济业务

15、的发生和完成情况。( (二)信息:是指经过加工的数据,可以据此进行决二)信息:是指经过加工的数据,可以据此进行决策。例如会计报表。策。例如会计报表。(三)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三)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数据有意义有意义加工处理加工处理信息信息(四)系统:系统是由若干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四)系统:系统是由若干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五)信息系统(系统的子系统)(五)信息系统(系统的子系统)1.1.信息系统:指能够接收输入数据和指令,按照指令要求对信息系统:指能够接收输入数据和指令,按照指令要求对

16、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有用信息的独立完整的系统。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有用信息的独立完整的系统。2. 2. 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功能 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数据的采集与输入 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储存 信息加工信息加工 信息的传输和输出信息的传输和输出(一)含义(一)含义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主要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运用会计所特有的方法,通过对各种会计数具,运用会计所特有的方法,通过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或输入,借助特殊的媒介对信息进行据进行收集或输入,借助特殊的媒介对信息进行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并以此对经营活动情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并以此对经营活动情况进行反映

17、、监督、控制和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况进行反映、监督、控制和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决策型决策型管理型管理型核算型核算型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以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数据处理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引入各种管理模型和决策方法,增强了系统预测和决策能力。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处处 理理会计数据会计数据输输 入入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存存 储储会计数据会计数据输输 出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处理、存储处理、存储)会计报表会

18、计报表会计数据输入会计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输出(一)数据输入(一)数据输入1会计数据输入的方式有多种:会计数据输入的方式有多种:直接输入直接输入、间接输入间接输入、自动输入自动输入2当凭证输入并保存在磁性介质上后,财会人员仍然需要进行审核。当凭证输入并保存在磁性介质上后,财会人员仍然需要进行审核。 审核方式审核方式 有三种:静态审核、屏幕审核、二次录入校验有三种:静态审核、屏幕审核、二次录入校验(二)会计数据处理(二)会计数据处理1成批处理。是指定期收集会计数据,按组或按批进行处理的方式。成批处理。是指定期收集会计数据,按组或按批进行处理的方式。2及时处理。是指当产生一数据或财会人员有一次处理

19、要求时,计算机就立及时处理。是指当产生一数据或财会人员有一次处理要求时,计算机就立即进行处理的方式。即进行处理的方式。 (三)会计信息输出(三)会计信息输出1显示输出。是指用字符或图形的形式,将磁介质文件中的会计数据,按照显示输出。是指用字符或图形的形式,将磁介质文件中的会计数据,按照财会人员的要求输出到显示器上。财会人员的要求输出到显示器上。 2打印输出。是指用字符或图形的形式,将磁介质文件中的会计数据,按照打印输出。是指用字符或图形的形式,将磁介质文件中的会计数据,按照财会人员的要求输出到打印机,并将会计信息打印在纸张上。财会人员的要求输出到打印机,并将会计信息打印在纸张上。 3软盘输出方

20、式。是指将产生的有关结果信息输出到软盘磁介质中的一种方软盘输出方式。是指将产生的有关结果信息输出到软盘磁介质中的一种方式。式。(四)会计数据存储(四)会计数据存储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无论是记账凭证、账簿,还是会计报表都是以数据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无论是记账凭证、账簿,还是会计报表都是以数据库文件形式保存在磁介质中。库文件形式保存在磁介质中。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1 1硬件设备硬件设备2 2软件系统软件系统3 3会计人员会计人员4 4会计数据会计数据5 5规程规程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四、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一)会计科目编码的变化

21、(二)记账凭证的变化(三)会计核算形式的变化(四)账簿和报表的变化(五)内部控制的变化(六)会计职能及方法的变化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项目项目手工会计手工会计电算会计电算会计计算工具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算盘、计算器主要是计算机主要是计算机处理速度、正处理速度、正确性、深度确性、深度较慢、正确性差、深度浅较慢、正确性差、深度浅较快、正确性好、深度好较快、正确性好、深度好会计数据与信会计数据与信息载体息载体主要以纸张为载体主要以纸张为载体主要以磁介质存储的数据文主要以磁介质存储的数据文件形式件形式账簿形式账簿形式以订本式为主,以

22、活页式为辅以订本式为主,以活页式为辅账页是带卷状,平时是活页账页是带卷状,平时是活页式保存。式保存。账务处理程序账务处理程序根据单位规模,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根据单位规模,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但避免不了重复转抄但避免不了重复转抄采用科学的账务程序,从输采用科学的账务程序,从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账表一气呵成账表一气呵成会计组织机构会计组织机构专业会计人员,根据业务分工专业会计人员,根据业务分工专业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专业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与维护人员,按数据处人员与维护人员,按数据处理阶段分工理阶段分工内部控制内部控制通过制单、审核等不同岗位分工控制通过制单、审

23、核等不同岗位分工控制还增加计算机程序控制还增加计算机程序控制数据处理成本数据处理成本随着处理量的增加,处理单位成本增随着处理量的增加,处理单位成本增加加电算会计是一次性投入,因电算会计是一次性投入,因此随着处理量增加,单位成此随着处理量增加,单位成本降低。本降低。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划分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划分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账账务务处处理理系系统统工工资资核核算算系系统统往往来来账账核核算算系系统统财财务务分分析析查查询询系系统统固固定定资资产产核核算算系系统统材材料料核核算算系系统统成成本

24、本核核算算系系统统产产成成品品及及销销售售系系统统报报表表管管理理系系统统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划分(一)账务处理系统(一)账务处理系统 (二)工资核算系统(二)工资核算系统(三)固定资产核算系统(三)固定资产核算系统 (四)材料核算系统(四)材料核算系统(五)往来账款核算系统(五)往来账款核算系统 (六)产成品及销售核算系统(六)产成品及销售核算系统(七)成本核算系统(七)成本核算系统 (八)报表处理系统(八)报表处理系统(九)财务分析与领导查询系统(九)财务分析与领导查询系统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数据传递关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

25、,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数据传递关系。就各个系统而言,其数据的接收与传递大致有如下三种:系。就各个系统而言,其数据的接收与传递大致有如下三种:(1)单向接收型。(报表子系统)单向接收型。(报表子系统)(2)单向发送型。)单向发送型。 (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3)双向联系型。)双向联系型。 (账务处理子系统、成本系统账务处理子系统、成本系统 子系统)子系统) 如上所述,一个完整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不存在数据如上所述,一个完整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不存在数据传递关系的情况很少。在处理它们相互之间数据的

26、传递关系上,可以有三种传递关系的情况很少。在处理它们相互之间数据的传递关系上,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做法。(1)集中传递式。)集中传递式。 (2)账务处理中心式。)账务处理中心式。 (3)直接传递式。)直接传递式。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计算机会计理论与计算机会计实务的一门会计边缘学科,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始发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已从核算型发展成管理型,它涵盖了供、产、销、人、财、物及决策分析等企业经济活动的

27、各个领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从系统的物理组成来看,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规程和人员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人和计算机紧密结合协同工作的人机系统,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尚无统一模式,一般都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会计报表等,各模块之间存在紧密的数据传递关系。本章小结本章小结一、单选题(2、4、5、6、7)二、多选题(1、3、4)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3)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软件的选择会计软件

28、的选择 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 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管理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1 1、了解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原则、了解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原则 2、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 3、掌握会计软件的选择 4、掌握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 5、熟悉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重点:1、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 2、会计软件的选择 3、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 难点: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安排:4课时一、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原则一、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原则二、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内容二、会计电算

29、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内容 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 三、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三、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一、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原则一、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原则客观可行原则客观可行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整体规划原则整体规划原则 客观需要原则客观需要原则 方便实用原则方便实用原则u 1 1确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总体目标。u 2 2确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确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u 3 3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要求。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要求。u 4 4会计电算化工作目标实现的阶段和步骤。

30、会计电算化工作目标实现的阶段和步骤。u 5 5会计电算化工作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会计电算化工作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u 6 6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分工计划。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分工计划。u 7 7资金来源及费用预算。资金来源及费用预算。二、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内容二、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内容 分散管理方式分散管理方式优点:能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便于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电算化实优点:能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便于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电算化实施进程。施进程。缺点:可能使数据不能共享,影响系统效益。可能造成人力资源闲置或缺点:可能使数据不能共享,影响系统效益。可能造成人力资源闲置或浪费。浪费。集中

31、管理方式集中管理方式优点:提高数据共享程度,有利于计算机资源的利用。优点:提高数据共享程度,有利于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缺点:容易出现系统运行质量差,效率低等情况。易产生依赖思想,降缺点:容易出现系统运行质量差,效率低等情况。易产生依赖思想,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低系统的运行效率。集中管理下的分散组织方式集中管理下的分散组织方式优点:既照顾了各业务部门的特点,又能统一组织管理。优点:既照顾了各业务部门的特点,又能统一组织管理。三、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三、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1 1基本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 2 2电算化会计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 (1 1)电算化主管)电算化主管 (2 2)软件操作

32、员)软件操作员 (3 3)审核记账员。)审核记账员。 (4 4)系统维护员。)系统维护员。 (5 5)电算审查员。)电算审查员。 (6 6)数据分析员)数据分析员 。(7 7)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员 (8 8)系统分析人员)系统分析人员 (9 9)系统设计人员)系统设计人员 (1010)系统程序员)系统程序员 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重点)重点)1基本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分为会计主管、会计核算、出纳、。基本会计岗位可分为会计主管、会计核算、出纳、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2电算化会计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

33、和进行系统维护的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和进行系统维护的岗位。 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重点)重点)(1)电算化主管)电算化主管 负责负责协调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经验。电算化主管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兼任。(2)软件操作员)软件操作员 负责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的输入,各种记账凭证、账簿、负责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的输入,各种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输出及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

34、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会计报表的输出及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的培训水平。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的培训水平。(3)审核记账员)审核记账员 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核会计数据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该岗位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该岗位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水平,可以由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水平,可以由会计主管兼任会计主管兼任。 (4)系统维护员)系统维护员 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

35、管理机内数据。该岗位要求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数据。该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水平,采用大型计算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水平,采用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这一岗位。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这一岗位。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四、会计电算化的岗位分工(重点)重点) (5)电算审查员)电算审查员 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该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水平,该该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

36、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水平,该岗位可以由岗位可以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会计稽核人员兼任。 (6)数据分析员)数据分析员 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该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该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水平,采用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水平,采用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这一岗位,可由会件的单位,可设立这一岗位,可由会计主管兼任计主管兼任。小结:小结:1.1.会计主管可兼任电算化主管、审核记账员、数会计主管可兼任电算化主管、审核记账员、数据分析员据分析员. .2.2.软件操作

37、岗位与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软件操作岗位与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岗位不相容岗位。查岗位不相容岗位。3.3.电算主管与电算维护的区别电算主管与电算维护的区别4.4.审核记账与电算审查的区别审核记账与电算审查的区别5.5.电算审查可由稽核人员兼任电算审查可由稽核人员兼任一、会计软件的概念一、会计软件的概念二、会计软件的分类二、会计软件的分类三、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三、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四、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四、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软件是以会计制度为依据,以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为技术基础,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核心,以会计数据为处理对象,以提供会计信息为目标,将

38、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的软件系统。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一系列指挥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的程序代码和有关的文档技术资料。一、会计软件的概念一、会计软件的概念 1按软件适用范围划分(1)通用会计软件是指在某一范围内普遍适用的会计软件,通常又分为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全通用会计软件和适用于某一行业的行业通用会计软件。(2)定点开发会计软件也叫专用会计软件,是指仅适用于处理个别单位会计业务的会计软件。 2按软件提供方式划分(1)商品化会计软件是指为销售而开发的会计软件;具有通用性强、初始化工作量大、系统庞大、对硬软件环境的要求高等特点。(2)非商品化会计软件则是用户为满足自己业务处理的需要而开发的会计

39、软件,或由业务主管部门开发后提供给下属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 3按提供信息的层次划分(1)核算型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应用软件。(2)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对核算型会计软件功能的延伸,它是在全面核算的基础上突出或强化了会计在管理中的监督控制作用的会计软件。 二、会计软件的分类二、会计软件的分类1会计软件所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2会计软件功能(1)会计软件的行业特点。 (2)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特别需要。 (3)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3会计软件的操作方便性(1)会计软件的操作是否便于学习。 (2)会计软件的操作是否简单方便。 4会计软件的安全可靠性(1)会计软件安全可靠性措施的完

40、备性。 (2)会计软件安全可靠性措施约有效性。(3)会计软件安全可靠性措施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5会计软件使用手册的通俗易懂性6会计软件售后服务的可靠性三、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三、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6 6会计软件售后服务的可靠性会计软件售后服务的可靠性(1 1)会计软件公司的日常维护和用户培训。)会计软件公司的日常维护和用户培训。(2 2)版升级。)版升级。(3 3)二次开发。)二次开发。三、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三、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1 1、要注意购买原版的会计软件、要注意购买原版的会计软件2 2、应购买经过财政部评审的商品化软件、应购买经过财政部评审的商品化软件3 3、应注意商品化会计软件

41、是否对外提供有接、应注意商品化会计软件是否对外提供有接口,接口是否符合要求口,接口是否符合要求4 4、应注意厂家提供的文档资料的质量优劣、应注意厂家提供的文档资料的质量优劣四、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四、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1.会计软件的概念2.会计软件的分类3.会计软件的选择小结:小结:一、会计软件的试运行一、会计软件的试运行二、替代手工记账二、替代手工记账1试运行的目的(1)检查核算结果的正确性。 (2)检查核算方法的正确性。 (3)检查人员分工的合理性。 (4)提高软件操作的熟练性。 (5)建立比较完善的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2人机并行的方法一、会计软件的试运行一、会计软

42、件的试运行2人机并行的方法人机并行的方法(1 1)试运行的开始时间:年初、年末、季初、)试运行的开始时间:年初、年末、季初、季末等特殊时期。季末等特殊时期。(2 2)试运行的时间:一般为)试运行的时间:一般为3-63-6个月,最好跨年个月,最好跨年一、会计软件的试运行一、会计软件的试运行 1替代手工记账的任务:是完成数据处理初始化、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和甩账验收等。 2替代手工记账的条件(1)使用的会计软件达到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2)配有专门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电子计算机或电子计算机终端,并配有熟练的专职或者兼职操作人员。(3)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手工会计核算同

43、时运行3个月以上,取得相一致的结果。(4)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 (5)有严格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6)有严格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3替代手工记账的审批(1)提出申请。 (2)检查。 (3)审批。 二、替代手工记账二、替代手工记账 1 1会计软件试运行的时间会计软件试运行的时间 2 2替代手工记账的条件替代手工记账的条件小结:小结:一、建立内部控制度一、建立内部控制度二、岗位责任制度二、岗位责任制度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四、会计电算化的维护四、会计电算化的维护 为了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在企业中应切实做好会计信息系

44、统内部控制,以及操作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建中提出了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原则:“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定人员、定岗位、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落实责任和会计人员钻研分管业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各单位可以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严格划分每个人的操作权限,设置密码,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每

45、个人都应按操作规程运行系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保证整体流程顺畅。二、建立岗位责任制二、建立岗位责任制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系统维护的类型(一)系统维护的类型正确性维护。目的是改正软件中存在的错误。正确性维护。目的是改正软件中存在的错误。适应性维护。目的是使软件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继续使用。适应性维护。目的是使软件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继续使用。完善性维护。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完善性维护。目

46、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五)系统维护的内容(五)系统维护的内容硬件设备维护。硬件设备维护。数据文件维护。数据文件维护。代码系统维护。代码系统维护。软件维护。软件维护。软件维护。软件维护。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队伍的组织、机构的设置、条件的准备、具体实施要求,这样可以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了目标和具体的工作安排。 从会计软件所具备的功能,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软件,为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如何保证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安全的运行。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尤其重要。本章小结本

47、章小结n1.系统运行硬件环境n2.U8.52支持的软件系统环境 n(一)安装前要准备的事项n(二)安装简要步骤一、系统的运行环境一、系统的运行环境二、二、U8.52U8.52安装说明安装说明 用友ERP-U8软件产品是由多个产品组成,各个产品之间相互联系,数据共享,对于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和实时反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工具。对于多个产品的操作,系统需要对账套的建立、修改、删除和备份,操作员的建立、角色的划分和权限的分配等功能,需要一个平台来进行集中管理,系统管理模块的功能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操作平台。其优点就是对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方便的管理,及时的监控,随时可以掌握企业的

48、信息系统状态。系统管理的使用对象为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即系统管理员Admin)或账套主管。一、系统管理概述一、系统管理概述登录系统管理用户运行用友U8管理软件系统管理模块,首先必须登录注册。注销与退出二、系统管理的启动与退出二、系统管理的启动与退出(一)新建账套首先以Admin身份注册登录,然后选择“账套”“建立”,进入建立新账套的功能,显示创建账套输入界面,如下图所示。输入新建账套信息 输入单位信息 输入核算信息。 三、账套管理三、账套管理(二)修改账套 当系统管理员建完账套和账套主管建完年度账后,在未使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需要对某些信息进行调整,以便使信息更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相关内容时,

49、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有账套主管可以修改其具有权限的年度账套中的信息,系统管理员无权修改。(三)账套输出输出账套功能是指将所选定的账套数据进行备份输出。 (四)引入账套引入账套功能是指将系统外某账套数据引入本系统中。 四、年度账管理四、年度账管理(一)建立年度账(二)年度账备份(三)年度账引入(四)结转上年数据(五)清空年度数据(一)角色设置1增加角色 2修改角色信息 3删除角色信息(二)用户设置1增加用户 2修改用户信息 3删除用户信息(三)权限设置用友ERP-U8可以实现以下三个层次的权限管理。1.功能级权限管理 2.数据级权限管理 3.金额级权限管理 五、操作员及权限管理五、操作员及权限

50、管理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通用账务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包括:u 1系统初始化u 2凭证处理u 3出纳管理u 4账簿管理u 5辅助核算管理u 6期末处理一、总账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一、总账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1安装总账系:请参阅第三章系统管理。2增加新账套:请参阅第三章系统管理。3进入总账系统:系统安装完毕后,即可启动账务系统。4第4步建立会计科目开始到第8步设置凭证类别(即图中虚线所括部分),是对账套进行的初始设置,应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设置。 5当会计科目、各辅助项目录、期初余额及凭证类别等已录入完毕,就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填制凭证、记账了。从第9步到第12步是每月进行的日常业务。6从第13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