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65809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doc(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本学期,我兼任六年级音乐课,本着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一、优化音乐课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创造作准备。音乐课虽然较语文、数学等知识性的课有趣些,但仍然受到“重知轻能”的思想束缚,至使音乐课的教学一直陷入“教师带,学生跟”的泥潭里,并逐步演变成“为唱而教,为教而学”的“唱歌课”。这种不但枯燥泛味,而

2、且严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教学也毫无积极性可言。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大相径庭,必须全面纠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慎重选择了“愉快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主动学习。为较快的顺利实现学习兴趣转变这个目标,我因势利异的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愉悦”特牲,加上经常采用出其不意的教学创意,很快的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对音乐课有常上常新的感觉,我屏弃了“一本教材,一张嘴”进教室的旧法,不断的变换引用电子琴、光盘教学等。同时,在授课中,不在限于教会学生唱,而是把识谱知识、乐器伴奏、配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舞蹈等各种能力的

3、培养用为教学任务。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让学生自始自终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发现学生们不但对上音乐课的兴趣明显增强,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对语、数等多门功课的兴趣。原来,他们把对音乐课学习的热情情不自禁地带到了语文、数学各科学习及日常生活之中。这说明: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音乐是多种基本手段的综合表现,他是有由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而成的。同时,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音乐语言传递给人们。因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爱、恨、哀、乐等情

4、感,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耳”、用“心”、用“感情”去欣赏音乐。如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可以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敬业精神的鼓舞;从各种曲调悠扬的动听的“民歌、山歌、小调”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演奏及创作产生欲望。这种欲望,既包含了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也包含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创新的动力。三、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也是创造性的原动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完成好的

5、“课题”。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插上助飞的羽翼,促进创造力的形成。想象是学生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独立建构新形象的过程,音乐作为一种以时间上的流动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的艺术形式,无论在时间、空间及物质形态上都有广阔的想象余地。想象作为创新的基础,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每当上新课之时,我都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三种“奇想”。一是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想象这首歌曲用什么乐器伴奏更理想;三是想象改变曲调、唱法或者更换歌词会同样动听吗?在三次奇想中,要求学生做到“异中求同”,即方法、形式不拘一格,但要求给人有“美”的感受。这种开放

6、式的想象,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创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五、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坚定信念,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据研究证明,手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感想的无畏精神和坚定到底的意志品质都有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站立起来学习。并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取得想象理解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制作

7、一些乐器给歌曲配乐、配节奏。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而且为许多学生及家长所重视。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各种功效也被广泛认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歌曲,从而产生的情感交融,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净化人的心灵,而且可以用来陶冶人的德性,具有德育功能;通过思维的实践,可以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发展,具有益智功能;通过音乐语言动作的协调配合,可以促进身体机制的协调发展,具有健体功能。这些功能得以综合发挥,即形成了推动时代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然,要实现这种能力的完美培养,还有待于我

8、们在教育界中不断努力探索。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王修海扩展阅读: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人音版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音乐教案全册教学目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1、2、3、进入多声部合唱练习。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全册总课时:32课时课题同一首歌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表演同一首歌;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

9、机、彩带第一课时11教学内容及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新学期寄语: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每一个同学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踏着春的脚步,伴着春的歌声,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同学们,新学期新任务,你有信心做好吗?好,老师忠心希望你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在学习中一马当先,在生活中吉顺呈祥。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像登鹳鹊楼一样步步高!复习上册教材歌曲。第二课时12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

10、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三、感受、理解歌曲: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

11、)(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四、进一步激发情感小结:“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课题:同一首歌2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1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2、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二、基本部分:1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读歌词。4学习歌曲。5随音乐拍手。6分段学唱。7齐唱歌曲。8指导不足之处。9自评、互评。三、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讨论四、结束部分:小结。课题: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2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万马奔腾,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

13、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复习。5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演奏家。3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4复听全曲,同时随音乐打拍子。5学唱主题音乐。6表演。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小黄鹂鸟31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小黄鹂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鸟的美好感情。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

14、歌曲。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部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2、3、4、5、听范唱带。教师范唱。有节奏的读歌词。学习歌曲。演奏筷子舞随音乐边唱边打拍子。6、掌握音乐的强、弱。7、齐唱。8、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课题:银杯3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银杯,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2、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复唱时正确演唱。教学难点:正确演里二声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

15、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4、节奏训练。导言。二、基本部分:1、2、3、4、5、6、7、完整聆听范唱带。教师范唱。随音乐打拍子。掌握音乐的强、弱。齐唱。指导不足之处。反复练唱。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多彩的美洲4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平原我的心、化妆舞会、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外国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2、3、4、听音乐问好。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导言。二、基本部分:1、2、3、4、5、6、7、完

16、整聆听全曲。介绍音乐的作者。介绍音乐的风格。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了解本曲。随音乐打拍子。学着哼唱本课主题音乐。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红河谷4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河谷。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两首歌曲。2、能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2、3、4、5、听音乐问好。发声练习。复习。节奏训练。导言。二、基本部分:1、2、3、4、5、6、7、8、完整聆听范唱带。教师范唱。有节奏的读歌词。学习本课歌曲。随音乐打拍子。掌握音

17、乐的强、弱。齐唱。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课题:5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随音乐打拍子.5.掌握音乐的强.弱.6.齐唱.7.指导不足之外.8.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52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对阿根廷的音乐

18、表出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为歌词配旋律时,应注意小乐句与大乐句的关系.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音乐背景.3.感受音乐的意境.4.复听全曲.5.听想唱做.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6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

19、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学习歌词.5.随音乐打拍子.6.掌握音乐的强.弱.7.齐唱.8.分段演唱.9.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课题茉莉花62一、自我介绍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的音乐欣赏也即将开始。我是来自泰师附小的一名音乐老师,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师就可以了。二、导入新课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过程:教师导语:季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20、。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开始播放话剧片断)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21、。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

22、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1.历史简介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2.听旋律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3.原版的

23、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学生回答问题: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4.新版茉莉花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

24、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老师今天带来了新鲜的茉莉花茶,我们一起来尝尝。一边泡茶,一边介绍茶道。要说这泡茶呀,可是个非常讲究的活儿。茉莉花茶属于绿茶,一般是将少量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往里面加入开水。水温不能太高,80左右即可,如果温度太高,就会伤害茶

25、叶,影响茶的味道。所以倒水就很有讲究。水壶要高些,这样水会在进入杯子之前降低些温度。水壶在倒时要忽高忽低,这样的倒法还有个好听的名字龙凤三点头。这样就使茶叶在杯子里翻滚,让香味能够迅速得散发出来。请几位同学来尝一尝。说说着茶的味道如何。先闻一闻(有股茉莉花的清香)刚进口怎们样?(有点苦)再喝一口呢?(还是苦)那么闭上眼睛,吸一口气,再感觉一下口中的味道(苦后是一阵清香)是的,苦后方觉甘甜正是这品茶的精髓,这里面也蕴藏着人生的哲理经过艰辛和付出后的得到甘甜才最为珍贵。7.学唱茉莉花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

26、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总结歌曲内涵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小结点题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们?(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8.尾声:宋祖英悉尼放歌(视频)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

27、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性的场面。(起立)四、小结:下课。课题:期中复习71课型:复习教学目的: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组织教学: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remi”互问好。二、基本部分: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2

28、、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3、学习课后练习。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课题:期中考核72课型:考核教学目的: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同唱:“doremi”互问好。二、基本部分: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教室的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课题:聆听81教学目标:1.

29、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为歌词不达意配旋律时,应注意小乐句与大乐句的关系.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同学们,早上好!今天连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件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如果想知道的话请闭上眼睛,老师马上送出。不过,请不要作弊喔!(师萨克斯演奏改编的茉莉花)老师的礼物你们喜欢吗?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生答:茉莉花茉莉花美不美啊?美在哪儿?课件:茉莉花大幅照片。学生从外形、香味等方面来讨论。茉莉花洁白、芬芳,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

30、,传唱着许多赞美茉莉花的小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茉莉花的曲子。出示课题:芬芳茉莉下面,听,这首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大家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来了解一下茉莉花的相关资料。课件:茉莉花资料、图片。录音:童声版茉莉花(学生回答问题。)课件: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唱一唱?课件:茉莉花一段歌词。(师钢琴伴奏,生唱歌词。)看样子,大家对这首茉莉花是很熟悉的。其实,这首茉莉花是根据另外一首也叫茉莉花的民歌改编的。想不想听听原汁原味的茉莉花?在听的过程中,大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两首茉莉花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录音:江苏民歌茉莉花这样,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

31、自己分组讨论一下。分组讨论。(生回答问题,反馈讨论的结果。)师在听的时候注意抓住以下几点关键词:节奏、方言、流行、民族、情景好了,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这两首茉莉花的第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出示两首茉莉花主题旋律。(师钢琴伴奏,生跟唱两句歌词。)请大家拿出口琴来,我们来演奏第一条旋律。(生口琴汇报练习成果。)老师来演奏第二条旋律。(师单簧管演奏)大家刚才又重温了两首茉莉花的主旋律,谁来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请同学们从节奏、旋律上来分析!(补充问题:从学生回答的答案中提问。)例如:为什么婉转?你能唱一唱吗?分析(生回答。)师抓住几个关键词:节奏的疏密、

32、流行与民族、抒情与欢快(师生共同来总结):第一首茉莉花节奏较为稀疏,速度较慢,因此更为平缓;而第二首茉莉花节奏较为紧密,速度较快,因此显得更为流畅,并且第二首的风格更为民族一些,而第一首则是在第二首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流行音乐的因素。来,大家一起来跟着老师的琴唱唱这首原汁原味的茉莉花。课件:茉莉花歌词。(师钢琴伴奏,生用普通话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接下来老师再提一个问题:假设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你们说怎样来区别他是来自哪儿?哎,对了,听他们说话的口音就行了。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大伙儿完成了吗?来,学给大伙儿听听!(学生反馈课前作业。学全国各地的方言。)大伙儿知道的真多!老

33、师还知道上海话“我是上海人”是这么说的“”,江苏说“采茶”说的是“”。好了,还有的,咱们下来再交流。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原汁原味的茉莉花,你能不能从方言上来区分这首民歌是来自哪个省的?歌中有哪几个字与咱们的普通话发音不同?录音:江苏民歌茉莉花(生回答,师总结:这首歌里有这些字与我们的普通话发音不同。)课件:满、不、我、采、戴、将来我们一起用方言来念一念歌词。(师注意强调易错的字)课件:拼音。想不想听老师用方言演唱?老师也是刚学的,唱得不好请不要见笑!来掌声鼓励鼓励。(师范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方言)怎么样?大伙儿也来唱一唱!(生自由活动,模仿方言茉莉花)谁来唱一唱?(抽各别学生演唱。)唱得好不

34、好啊?(学生在演唱时,老师提一些小要求)好,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师钢琴伴奏,生跟唱方言版茉莉花)刚才我们所学的方言其实就是江苏省的方言。俗话说:“宁听江苏人吵架,不愿听浙江人说话。”江苏人说话、唱歌都是很柔的,带有江南水乡婀娜多姿的韵味。课件:江南水乡图大家能不能带着江苏方言柔美的特征再来唱一遍茉莉花?(学生加入一些动作)(师钢琴伴奏,生带着感情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特点?录音: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片段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生答。师

35、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那河北民歌呢?(生答,师总结: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旋律高亢)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享誉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多特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说到图兰多特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听过歌剧吗?能听懂吗?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描写的是中国元朝时候的故事,并且又是以茉莉花为主题音乐,于是就有了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与

36、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合作在紫禁城的演出。当时的票价被卖到了¥50006000元。但是,当正式进入到演出以后,由于歌剧全都使用意大利原文演唱,因此,绝大多数的观众听不懂。而且演出长达两个多小时,大家都有些昏昏欲睡了。当歌剧进行到最后,响起了大家熟悉的茉莉花的主旋律的时候,全场观众情不自禁的音乐一起唱了起来,并且报以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课件:图兰多特剧照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重温当时的情景?录音:歌剧图兰多特选曲片断聆听东边升起月亮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假如你是一名导演,你如何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用几分钟的时间表现出来?(生讨论,回答。)我们来看看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在2022年雅

37、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仅用了8分钟,选用了哪些内容来将中国几千年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的?视频:中国八分钟师小结:民乐、武术、京剧、以及被誉为“第二国歌”的茉莉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在茉莉花婉转、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课题:复唱8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对学生进行中国民族音乐传统教育,让歌声融于思想教育之中.2.指导学生进行编创活动,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准确指导学生学唱的能力.24教学难点:准确视唱并学习吉剧的特有韵味.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

38、聆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复唱时要细心分辩音乐的强.弱.5.要正确演唱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意境.6.齐唱.分组演唱、个人表演唱7.声音要协调.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教学内容: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二、表演洛列莱三、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一、乐于主动了解本课所选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教材分析:洛列莱是与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

39、海涅的同名诗,铺成的一首叙事歌。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的。教具准备:音乐教材、电子琴、电教媒体课件、录音机等。第一课时91教学过程及内容: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演唱洛列莱1、师简介歌曲背景。歌曲是c大调的,带变化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的一首歌。曲调带有很浓厚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2、师讲个故事。3、播放歌曲范唱。1)随琴声有感情的读歌词。2)轻声试唱歌谱。3)唱词。4)完整演唱。5)有感情的演唱。4、师弹琴。小结:下课第二课时92教学目标:1.聆听魔法师的弟子感受那优美奇妙的音乐

40、。2.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准确指导学生学唱,准确视唱并学习旋律的特有韵味.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范唱音乐.2.随音乐打拍子.3.仔细听范唱曲旋律.4.分段进行模唱.5.注意正确演唱.6.唱好音乐的强.弱.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速度较慢,谐谑曲主题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的念咒语,结尾表示魔法师回来了。1、师简介乐曲背景。2、师讲故事。3、播放乐曲。4、师请生谈感受。

41、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结束部分:小结课题:聆听黄鹤的故事101教学目标:1.聆听黄鹤的故事感受优美的乐曲曲调。2.指导学于进行音乐创作,加强学生的音氏不素养,提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难点:准确指导学生学唱旋律选段,准确哼唱并学习旋律的特有韵味.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介绍乐曲.2.完整聆听乐曲黄鹤的故事.3.说一说听乐曲的感受4.反复聆听5.一段段的模唱.6.正确的进行模唱.7.复唱罗列莱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教学

42、内容:一、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二、表演军民大生产、翁嘿呀。三、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一、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二、演唱是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三、通过学习这些歌曲,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教材分析:军民大生产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曲调健壮豪迈,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翁嘿呀是吉林边朝鲜族的一首劳动歌曲,表现了丰收时节的打谷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喜获劳动果实的情景,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连连夯是一首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节奏鲜

43、明、铿锵、活跃,节拍工整,重音突出,音调质朴、开朗、雄壮,展现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电教媒体、音乐教材等。第一课时102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准备上课二、表演军民大生产1、简介歌曲背景。2、播放歌曲范唱。3、师弹琴。4、师生小结。1、了解歌曲背景。2、聆听歌曲范唱。1)有感情的读歌词。2)听琴唱歌谱。3)唱词。4)完整演唱。5)用竖笛吹奏。师生小结。军民大生产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曲调健壮豪迈,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三、下课。第二课时111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一、组织教学师生

44、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准备上课二、表演翁嘿呀。1、师介绍歌曲背景。2、播放歌曲范唱。3、师弹琴。4、师生小结。1、了解歌曲背景。2、聆听歌曲范唱。1)有感情的读歌词。2)听琴唱歌谱。3)唱词。4)完整演唱4、师生小结。翁嘿呀是吉林边朝鲜族的一首劳动歌曲,表现了丰收时节的打谷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喜获劳动果实的情景,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三、下课。课题:复唱112教学目标:1.学唱这首歌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视唱能力,并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2.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节奏和间高,来演唱这两首歌曲.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时要注意三拍子和四拍子的拍子结构.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

45、.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随音乐打拍子.3.随音乐分段演唱.4.正确的表达音乐的情绪.5.正确的演唱.6.演唱时要唱出音乐风格.特点.7.注意三拍子歌曲的特点.8.齐唱.9.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聆听121教学目标:1.欣赏男声独唱使学生感受男声独唱的特色,其风格潇洒,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聆听连连夯2.体会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教学重点:练习打击乐合奏应用口念熟节奏,再合作.并逐渐由乐句过渡到乐段.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

46、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歌曲的作者.3.介绍歌曲的背景.4.让学生感受歌曲.5.复听时随着哼唱.6.描述音乐内容.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编创与活动12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视唱能力,并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2.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高,来演唱这两首歌曲.3.听想唱做通过视唱训练,增加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时要注意三拍子和四拍子的拍子结构.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二、聆听让世

47、界充满爱1介绍歌曲背景。2播放让世界充满爱问: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再次播放问:歌曲的风格是通俗的还是其他类的歌曲?通俗歌曲再节奏上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唱唱吗?4跟着音乐哼唱5、请生讲关于“友谊”的故事。6、师生小结:“让世界有真心的爱,让世界充满情和爱。”1了解歌曲背景。2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3再次聆听并回答问题。4跟着录音哼唱并即兴表演。5讲一讲关于“友谊”的故事。6师生小结。这首歌曲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对友谊的珍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念!三、师生情、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作品,让

48、同学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意。欣赏乐曲我们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编创舞蹈动作。课题:聆听131教学目标:1.学唱这首歌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视唱能力,并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2.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高,来演唱这两首歌曲.3.听想唱做通过三个声部的视唱训练,增加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时要注意三拍子和四拍子的拍子结构.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

49、.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聆听音乐.2.说一说你的感受.3.正确演唱歌曲.4.随着音乐哼唱唱歌曲的旋律5.反复聆听歌曲.6.正确哼唱歌曲7.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13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感受力.演唱优秀的历史歌曲.2.为歌词配写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教学重难点:用放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敖包相会,了解感受蒙古族民歌风格特点。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1.完整聆听全曲.2.随音乐拍拍子.3.找出歌曲的难处.4.正确处理歌曲.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