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新课标对三册数学的要求1、 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米、1 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初步形成估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2、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3、密切联系。三册数学教学计划新学期伊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期教学任务,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 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 以内数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 本期的教学重点: 100 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三、 本册教学要求: 1、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
4、,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1 初步建立 1 米、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两个单位)
5、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 课时安排:(一、)长度单位(
6、 4 课时) (二、)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 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2 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 13 课时)(五、)观察物体( 4 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3 课时)(七、)统计( 3 课时) (八、)数学广角( 2 课时) (九、)总复习( 4 课时)。 五、方法措施: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2、要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3、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注意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的
7、学习方式。尽量设计现实的、开放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5、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体现算法多样化。6、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7、注重差生的转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第一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 “ 比长短 ” 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 1 米
8、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重难点、关键: 重点:初步建立长度观念,了解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用刻度尺量线段。难点:用刻度尺量、画线段。关键:给学生充分体验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使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形成表象,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时安排: 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1 课时2、认识米和用米量 1 课时3、认识线段 1 课时4、综合练习
9、 1 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材分析:课本第 1 页至第 3 页例 1、例 2 及相应的 “ 做一做 ” 题;练习一中 的第 1 至第 3 题。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目的要求: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正确地测量物体。(限 整厘米)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教法学法:三疑三
10、探教学法。教具学具:尺子、图钉、纸条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3.教师具体介绍尺子的刻度和显示的数字。二、操
11、作活动,建立表象(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1 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 1 厘米。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师:“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在看另一 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 5、 巩固 1 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 1 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 1 厘米的长度等。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
12、,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 1 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 厘米长的物体 .(二)、用厘米量 1、 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 1 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2、 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 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 3 厘米、 5 厘米、 7 厘米、 10 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
13、,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4.让每位同学伸出手比一比 1 厘米大约有多长?四、练习(15 分钟)1、让学生量一量自己带来纸条的长毒,并说怎么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的 1 至 3 题五、总结( 3 分钟)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 1 厘米大约有多长,学会了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并共同总结了测量方法。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刻度尺: 0 刻度线、数字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材分析: 课本底 1 页至第 3 页例 1、例 2 及相应的 “ 做一做 ” 题;练习一 中的第 1 至第 3 题。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
14、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目的: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 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醪浇?1 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具学具:尺子、图钉、纸条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
15、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绍认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二、设疑自探: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大家提出的问题可真不少。老师把大家的问题进行整理又补充了一些问题,就成了下面的:“ 自探 提示” 。1.什么是尺子? 2.什么是厘米?一厘米到底有多长?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怎样用 “ 厘米” 量?自己用尺子量纸条的长度量物体长度时要注意
16、什么?4.实际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一厘米。5.我们的数学作业本和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独立找到问题的答案。三解疑合探:1.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强调(1)尺上有刻度线和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长度)就是 1 厘米。(2)量物体长度时,特别要注意什么,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大家再一起说。(可先个人说,小组说,全班说)(3)我们量出的物体长度最接近几厘米就取几厘米也就是说要取整厘米。2.课堂练习( 1)请小朋友用尺子量出自己写字的这支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2)4 诵楹献鞣直鹆砍鐾桓鑫木吆校兜某雀蠹一惚 ?)学生任选一种物体量出长度给同桌看,同桌判断对错,
17、然后,指名展示,让全班同学估计这同学是否量的正确。(4)课本练习一第 13 题。四 .质疑再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调动全班同学进行帮助解决。实在有困难,老师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结果。对于提出价值高的问题,教师要大力表扬,鼓励其积极性,但要提醒学生只要用心思考今后一定会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的。五.拓展应用: 1. 同桌共同选一种物体量出它的长度,并互相说一说是怎样量的。2 每组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演示量课本长和宽并且边量边口头叙述自己是怎样量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判断他说的对不对。六、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表扬发言积极的学生
18、和发言完整的同学。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 1 厘米大约有多长,学会了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并共同总结了测量方法。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刻度尺: 0 刻度线、数字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材分析:课本 4-5 页例 3 和相应 “ 做一做 ” 题;练习一 4-6 题。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根据 1 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 米100 厘米。目的要求: 1、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 米的实际长度, 1 米100 厘米; 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
19、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难点: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能力。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具学具:米尺折尺 卷尺。教学过程:(5 一、 复习。 分钟) 1、 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宽是1 厘米。 2、 请学生估计一下课桌的长有多少厘米,宽有多少厘米,再让学生用尺量一量,并把结果告诉大家。(3 二、 导入新课。 分钟)教师请一名学生拿着学生尺到讲台前,告诉大家他的尺的长度,再量出黑板的长度,看看量了几次。然后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
20、几次,量完后,自探提示: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三、 新授。 (20 分钟) 教学例 3。 1、 认识 1 米的实际长度。 (1)教师
21、出示米尺,告诉学生前面讲的米尺,它的长度是 1 米。请学生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 1 米长的尺子或 1 米长的小棍,比比看 1 米有多长,初步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 (2) 让学生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用米尺或小棍比一比看到什么地方是 1 米。(同桌同学合作,一个同学拿着米尺,另一个同学把两臂伸平,两个轮流进行)。 (3) 让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 1 米、2 米、3 米的 长度给大家看。2.出示自探提示 : 认识米和厘米的进率。 1先用米尺量出 1 米长的绳子。2引导学生用 30 厘米的尺子量。 3提问:用 30 厘米的尺子量 1 米长的绳
22、子,量了几次,又量了多少厘米? 4小组讨论 1 米等于多少厘米?解疑合探 : 学生自探结束后,师生合探交流,得出下面结论:教师板书: 1 米100 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3.用米量。 (1)教师出示卷尺,告诉学生这是一盘卷尺,用它来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较长的距离。量的时候,要把卷尺的刻度尺对准被量物体一端,一直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能量得准确。 (2)指名两个学生用卷尺去量教室黑板长度是几米几厘米,并告诉全班同学。(练习一第 5 题) 质疑再探 : 今天我们学习的认识米和用米量那位学生能提出新问题,请说一说,大家一起来解决。(5 四、 巩固练习。 分钟) 1、 练习一的 1、
23、3 两小题。 2、同桌合作,量教室长、宽,记下结果。(2 五、 小结。 分钟)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习了长度单位米,知道 1 米100 厘米。 (5 六、作业。 分钟) 练习一 1、3、4板书设计:认识米和用米量一把米尺 折尺 卷尺认识米 1 米100 厘米 线段教材分析: 课本第 5 页例 4,练习一7、8、9、10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纪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到高年级再予以介绍。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
24、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重、难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学具:米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导入(2 分钟)课前小游戏:用一根细绳放松和拉紧,让学生观察。谈话引入: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玩了什么游戏,开心吗?你们知道吗,这条好看的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不想研究它?(引起学生兴趣。)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一)设疑自探(小黑板出示自探提示)1.你看到的这条毛线的形状是怎样的?2.毛线拉紧,和原来比,它
25、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3.为什么它会变直?4.让学生自己拉紧,感知线头的两端,用自己的话说线段的样子。(二)解疑合探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自探,你找到答案吗?(指多名同学回答)总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我们手捏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三)练习1.同桌两人摸拉紧的毛线,这条线段从哪到哪?两个端点在哪?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 3.那表示线段的图形是怎样
26、的呢?4.(1)让学生观察直尺 .黑板.课本的每条边,动手摸摸每条边和端点。(2)找找我们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5.学画线段画法:沿直尺或三角板的边画一条直线,再在两头点两个端点。(四)质疑再探( 13 分钟)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五)拓展运用: 1.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如果三点最多能画几条线段?2.如果四个点,最多能画几条线段?三.小结.(5 分钟)刚才我们从拉线,学到了有趣的知识,其实,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如果你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它.板书设计: 线段第一单元综合练习教材分析:本节课对本章的所学知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用米和厘米
27、为单位的测量,认识线段、画线段等这些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的要求:1、 会填写长度单位。 2、 会计量有关长度的加减法。3、 会画定长线段。 4、会比较大小。教学重点:1、 画定长线段。 2、会估计物体的长,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教学难点:1、会估计并填出物体的长度的单位名称。2、画定长线段。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与学法:三疑三探教具准备:小黑板、米尺。教学过程: (3一、导课: 分钟)第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学完,今天我们队前半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8二、设疑自探: 分钟) 小黑板出示自探提示: 1、我们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有什么?量比较
28、长的物体用什么做单位? 2、怎样画线段?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 怎样画定长线段?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第 17 页内容,然后独立思考,独自探究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三、解疑合探(9 分钟)1、自探结束后,找学生汇报自探结果。师生交流。2、练习,书本知识。四、质疑再探全课总结( 5 分钟)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共同解决。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谁愿意和大家谈谈。学生用手比一比 1 厘米和一米的长 .五、巩固练习 拓展训练( 15 分钟)(一)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 厘米” 或“ 米” 小林的食指宽大约 1( )一栋楼房高 72( )语文书长 22( ) .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