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渠乡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 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渠乡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 工作汇报.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大渠乡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 工作汇报北大渠乡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 工作汇报中共北大渠乡委员会北大渠乡人民政府202*年9月22日北大渠乡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汇报根据焉党办发202*5号文件关于自治县202*年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把农业示范点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贯彻落实。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签订了农业示范点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分管领导、农口站所、村组干部、合作社密切配合的管理机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以示范点为引导,全面普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促进农民快速增收。现将202*年北大渠乡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2、:一、基本情况北大渠乡位于焉耆县北部,距县城10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6.9公里,和库高速公路、吐-库二线与省道206线穿境而过。全乡辖六个行政村,一个农牧场,共40个村民小组,全乡3311户,总人口11130人,主要居住汉、维、回三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2710人,民族人口7329人;农业人口8076人。全乡共有14个站所、1所学校。共有耕地5.7万亩,草场1.05万亩。主要经济作物番茄、辣椒、甜菜、打瓜。20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2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12元,人均增收1830元。二、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在各示范点确立之前,乡现代农业
3、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乡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经等相关部门,对全乡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制定了北大渠乡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在充分征求各村意见并上报上级部门审批后,确定了三个农业示范点(十号渠村一组、北大渠村四组、八家户村四组)一个养殖示范点(十号渠村百万蛋鸡养殖),并按照北大渠乡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各示范点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分管领导负责对口包联帮扶。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奖励机制,对完成好的示范点按评分每亩补助50元,年底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表彰奖励,有力的推动了各示范点有序发展。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步伐加快,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为加快高效
4、节水滴灌、测土配方施肥、钵盘育苗移栽和蛋鸡标准化养殖等新技术及优良品种的推广,县乡从农口部门抽调10名素质高、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分派到4个农业示范点,定点进行专项技术服务,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和示范工作力度。今年以来,个示范点共推广农作物良种4个,新品种1个,百万蛋鸡养殖示范点正在申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加大土地整合力度,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目前农作物长势喜人,预计各示范点农作物较全乡平均水平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四、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机制,企农利益联结方面取得新进展乡党委、政府将规模化统一经营作为示范点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宣传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养
5、殖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引导农民整合土地和畜禽,大力发展规模化种养殖。202*年,各示范点整合土地,以条田为单位统一种植农作物1820亩,蛋鸡养殖示范点规模化养殖蛋鸡9万羽。同时,积极协调企业参与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帮助示范点中的农户和合作社与企业进行对接,签订产品收购订单,实行反租倒包,为全乡今后建立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广规模化经营探出了一条新路。五、各示范点建设情况(一)十号渠村百万蛋鸡养殖示范点。该示范点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包联帮扶。截止目前,示范点已建成育雏室二栋,成鸡舍五栋,养殖成鸡蛋9万羽,养殖全程采用现代化设备,养殖9万羽蛋鸡,只需工人六名,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养殖效益,按近几年每
6、只鸡平均利润30元计算,9万羽鸡的年利润在270万。为进一步完善示范点基础设施,今年投入资金200万元的一座现代化饲料加工厂已建设完工,新建成鸡舍2栋,规划平整林带60亩,种植青杨树1202*株。通过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下一步计划招商引资建设每栋可饲养3万羽成鸡的鸡舍28栋,年孵化量110万羽鸡苗的孵化室,2200平方米的种鸡舍4栋,育雏室10栋。(二)种植示范点,由县种子管理站帮扶1、十号渠村一组种植示范点。该示范点采取“反租倒包”管理模式。整合32户农户351亩土地种植美国甜椒,目标产量500公斤/亩,目前该示范点按照标准化种植模式,实行五统一管理,辣椒长势良好。种
7、植防护林3000株。2、北大渠村四组种植示范点。该示范点采取“农户+合作社+基地+企业”的管理模式,整合土地670亩种植工业番茄,种植品种为屯河8号和立原8号,目标产量10吨/亩,亩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实现“五统一”种植,即“统一地块、统一作物、统一管理、统一交售、统一结算”。目前农作物已交售完毕,亩产达到8吨,亩均收入3300元,纯收入1700元。示范点栽种林木4公里。3、八家户村四组种植示范点。该示范点采取“因地制宜、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根据土壤状况统一条田,种植500亩辣椒、300亩工业番茄,涉及农户42户,辣椒以鲜食辣椒和美原1号为主,工业番茄品种为立原8号,目标产量工业番茄
8、达到9吨以上,鲜食辣椒达到3500公斤,色素椒达到500公斤产量。目前工业番茄、鲜食辣椒已交售、采摘完毕,工业番茄亩产达到9吨,亩均纯收入达到202*元;鲜食辣椒亩产干椒350公斤,平均14元/公斤,亩均收入5000元,纯收入3000元。该示范点已完成3座涵管桥建设,平整田间道路1000米。六、存在的问题1、由于乡村经济困难,规划建设的路、桥、闸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2、示范点中农户的合作意识还不够强,特别是没签订订单的农作物在销售时,不能体现产品优势。3、作物良种有待统一,使产品达到优质、高产、价优的目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疫木伐除后,预防和抵御环境变化能力降低,防灾减灾能力有所减
9、弱,需尽快恢复。七、几点收获1、示范点的建立为推动规模经营探索了一条路子。2、增强了企农链接机制,实现了互利双赢。3、提高了土地、农资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解放了劳动力,增加了新的创业机会。4、增强了村班子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成为提高“三农”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八、今后的工作安排1、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在巩固今年示范点的基础上,扩大面积,力争在202*年再增加3-4个示范点。2、严格考核办法,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考核要与年初签订的农村经济目标责任书相结合,开展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乡政府制定的奖励办法挂钩;3、贯彻落实好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抓好村级换届工
10、作,为来年的示范点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九、202*年发展目标按照乡党委制定的“12345”发展思路,从以下几方面完成农民纯收入增加1000元的目标。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两红一白”种植业基地,巩固扩大农业示范点建设,增强企农链接机制,种植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占增收份额达到430元。2、积极发展以蛋鸡养殖为主的牛羊育肥、细毛羊养殖、生猪养殖、奶牛业,不断增加畜牧业收入,使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44%,占增收份额的440元。3、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坚持有组织转移和有序输出相结合,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平台,
11、及时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有效服务,同时聘请本地会经营、懂技术的人才开展对口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机制,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2*年末,转移富余劳动力202*人,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使农民纯收入占增收份额的13%,达到130元。扩展阅读: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镇安县人民政府(202*年6月2日)尊敬的省市人大调研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向各位领导冒着酷暑来我县调研现代农业表示热烈的欢迎!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
12、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逐步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新时期,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就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热诚希望各位领导不吝赐教,积极支持我县发展现代农业。一、目前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我县位于秦岭南麓中段,处于我国地理上南北分界、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的过渡性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3487.3平方公里,常用耕地30.5万亩。辖25个乡镇,208个村(居)民委员会,10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9万人。
13、境内山大沟深,溪流纵横,重峦叠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呈立体状垂直分布,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全县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生产以种植业、林果业和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比较较慢。20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亿元,较上年增长6.9%;粮食播种面积50.9万亩,产量96809吨,单产387.2公斤,农业人口人均产粮404.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较上年增长28.7%。1、优化产业结
14、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按照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典型示范引领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以板栗、核桃、畜牧、蚕桑四大传统特色产业和茶叶、烤烟、城郊商品蔬菜、中药材、魔芋等五大农业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规模进一步扩张,初显现代农业发展雏形。08年末全县经济林园面积28.54万亩,较上年增加12.9%,其中板栗园面积20万亩,较上年增加9.7%;核桃园面积7.8万亩,较上年增长22.7%;茶园面积2.55万亩,较上年增长3.1%;桑园面积1.84万亩,较上年增长4.9%。种植业结构
15、进一步优化,年末全县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26.1万亩,粮经比66:34,其中优质烤烟面积9231亩,较上年增加5.7%;商品菜面积0.35万亩,较上年增加23%;中药材面积13.2万亩,较上年增加11.7%;魔芋面积2.2万亩,较上年增加15%。年末大家畜存栏1.08万头,同比增长8%,其中猪饲养量21.44万头,同比增长35.9%,出栏率增长41.3%,2、特色产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08年核桃产量4545吨,较上年增长18.6%,产值4600万元;板栗产量7300吨,较上年增长8.9%,产值3800万元;茶叶产量141吨,较上年增长78.5%,产值2256万元,核桃、
16、板栗、茶叶三大林产品产值1.07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87%,占农业总产值的10.1%,农民人均增收445元。商品菜产量7750吨,较上年增长25.4%,产值1330万元;烤烟2.67万担,较上年增长31.1%,产值1326万元,增税291万元;中药材产值6800万元,较上年增长4.8%;魔芋产量1.25万吨,产值2500万元,商品蔬菜、烤烟、中药材、魔芋三大特色种植业产值1.2元,占农业产值的22%,占农业总产值的11.32%,农民人均增收499元。肉类总产量10915吨,较上年增长35.4%,产值1.9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18元。蚕茧产量729吨,同比增长6.6%,产值1283万元。干杂果
17、(板栗、核桃)、茶叶、烤烟、中药材、魔芋、商品菜、畜牧、蚕桑八大农业特色产业总产值4.4亿元,较上年增长9.6%,占农业总产值41.5%,农民人均增收1838元。3、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开发成效显著。08年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总面积2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整县环评已获得通过,先后有岭南农产品开发公司生产的无公害粮食、县蔬菜生产办公室生产的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生产的无公害食用菌、象园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无公害象园茶、雪樱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无公害魔芋、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无公害玉米、月西矿业公司生产的无公害肉羊、科普饲料厂生产的无公害生猪、县板栗产业办公室生产的有机板栗等获无公害、有机
18、及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认证面积5.88万亩3000头。累计登记注册农业特色产业商标12个,其中象园牌、黄龙泉牌、栗乡园牌、象园山珍、黄龙泉牌象园白云、黄龙泉牌象园碧螺春茶叶商标6个,臻安牌、金栗郎牌板栗商标2个,镇安牌马齿苋系列产品商标1个,秦始皇粮玉米特强粉商标1个,清泉牌酒类商标1个,珍安牌蚕丝保健枕系列商品1个,臻安板栗、象园山珍茶、黄龙泉牌象园白云茶、黄龙泉牌象园碧螺春茶获中省名优产品称号。镇安被原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称号,制定的产品标准被确定为国家标准,90年被林业部评为全国名特新优商品基地县,202*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臻安”牌大板栗商标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在全
19、国享有一定的声誉。4、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成立镇安县兴盛养猪专业合作社、象元茶叶专业合作社、宏远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青华大豆专业合作社、青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茶叶协会、商品菜协会、魔芋协会、板栗协会、蚕桑协会、烟叶协会等协会组织8个,活跃在城乡一级的农民经纪人达800余人。县城东西两个菜市场分别建立了当地无公害农产品营销专柜,茶叶、食用菌、板栗、核桃等大宗特色农产品已进入西安等大中城市超市。青槐清泉甘蔗酒厂以当地传统土产甘蔗酒为原料,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起来,用现代工艺进行加工提纯,生产地道镇安甘蔗酒,产品与市场上中档酒相媲美,带动
20、全县甘蔗和酿酒业生产。云镇村在发展大棚菜的同时,积极发展养鸡场,以鸡粪为肥料提高大棚菜产量,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县魔芋精粉与木王镇月坪村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建立魔芋生产基地1500亩,亩收入1500202*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400元。关坪河乡五福村种植蓖麻1500亩,亩收入1500元,户均酿甘蔗酒1500斤,农民产业增收1000元以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动、市场拉动,全县农业特色产业链条逐步向深领域延伸,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5、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个别产业凸显农业产业化趋势。全县现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5家,有7家获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认
21、证,2家获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鸿栗公司年加工销售板栗3000吨,产值9000万元。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雪樱花魔芋精粉厂年生产魔芋精粉202*吨,产值7000万元。到08年底,全县年产值百万元以上万龙头企业8家。个别产业凸显农业产业化趋势,象园茶叶和烤烟基本实现初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生产的茶叶由专业茶厂制作和包装,然后由茶叶公司销售,分工比较精细,操作非常专业。烤烟生产全部是订单生产,由烟司提供烤烟专用肥和技术指导,由专业大户进行烘烤和分拣,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两个产业无论是从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还是从生产、加工、销售都是我县农业产业化比较成功的两个产业。茶叶
22、农户经营面积最少都在15亩以上,一般农户只需采摘鲜叶销售,茶农收入一般都在1.5万元以上。烤烟农户种植面最少5亩以上,一般10亩左右,建有较为规范的烤炉,收入1.23.0万元。6、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种子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内因,农业部门把以良种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突破口狠抓各项关键性农业适用增产技术推广与落实。年推广玉米杂交种50万斤,良种率95%以上;推广小麦良种120万斤,良种率97%以上;推广优质稻种1.5万斤,良种率100%;推广蔬菜、大豆等杂粮作物良种15万斤,良种率75%以上,主要农作物种植基本实现良种化。年推广粮食作物地膜覆盖7万亩,各类肥料1.3万吨,N、P、
23、K复合肥占总量的65%以上,平衡施肥44万亩,间作套种38万亩,育苗移栽5万亩,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份额达到45%以上。组建了镇安县重大植物疫情防治工作队,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针,加强病虫监测预报,每月发布两次病虫情报,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在洋芋生产上,引进脱毒种薯,分别在木王镇坪胜村和西口镇石景山村建成两个千亩洋芋示范点,在云盖寺镇小木岭村建立百亩洋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洋芋生产基本上是良种化种植,辅之以地膜化栽培和垄沟种植,作务比较精细。目前农民在种植技术方面,可以选择良种、间作套种、起垄栽培、配方施肥、肥料沟施、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
24、、滴喷灌技术等,选择的空间比较大,能够进行拼装组合,良种良法配套,发挥科学技术的增收潜力。7、农业生产的效益进一步提高。以粮食生产为例,我县农民种一亩地的成本,中等土地(坪地和缓坡地)和光热条件较好“小麦+玉米”来计算的话,小麦翻地播种2.5个工(牛犁需0.3个工,吃饭和工钱需50元),施肥用复合肥50斤100元,麦种需2025斤2440元,从收获到脱粒需4个工,亩产450斤,产值350元,除去成本140元后每个工日值40元左右。麦收后种玉米,播种需1个工,种子34斤1520元,追肥用复合肥3040斤5060元,两次除草需2个工,从收到脱粒需4个工,亩产500斤3元,除去成本80元后每个工日值
25、40元左右。累计种一亩地需投工1314个工,亩产950斤,产值710元,除去成本220元,纯收入490元,每个工日值40元。如果再加上种地政策性补贴,农民种地每个工日可以达到5060元,基本和在外打工一天挣的钱差不多。相比较而言,种地比较稳定,对全家人生活很重要,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和生命线,农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8、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高。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农村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水改造、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狠抓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一池三改”沼气等项目建设。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
26、度,农业机械化在脱粒上有很大发展。大力实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电话的目标。特别是西康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成通车对改变我县交通闭塞落后状况发挥了巨大作用。9、农民科学技术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县劳动力占总人口的61%,其中高中文化程度占总人口17%,小学到初中文化程度占总人口78.8%,文盲占4.2%。在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6%,小学和文盲大多是年龄比较大的年迈劳动力,总体上我县文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农业上受文化教育制约的因素比较少。以“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08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6
27、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5.2万人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1、实施“转变”战略。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是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立足全局思考和谋划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机械化,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三是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发展资源
28、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健康养殖、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和生产模式,加大治理农业污染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四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积极参与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六是转变工作机制和方式,完善工作落实制度,健全和完善涉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提高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水平。2、实施“拓展”战略。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
29、收渠道,不断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拓展农业功能,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农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保护自然资源等功能。二是拓展农业产业链条,逐步健全产加销各环节和贸工农各领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三是拓展农产品市场,大力开拓农产品城市市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四是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狠抓薄弱环节,填补管理空白,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3、实施“提升”战略。提升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
30、力和竞争力。一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技术领域,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供应,加强农业吸收能力和应用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保障食物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三是提升农业政策法规的支持保护能力,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健全政策落实制度和机制,提高政策落实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是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二、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取得了进步,但同周边
31、农业发达县(市场)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总体上我县现代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1、现代农业立地较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我县气候好,土地条件差。202*年末全县常用耕地面积30.348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26亩,低于全国人均占有耕地水平条件,好的地方农民人均占有耕地还不足一亩。而且耕地质量差,土壤多为残积物,肥力低下,基本上没有排灌条件。人多地少,农民占有资源先天不足,农民依靠土地获得不了规模效益。同时,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尤其是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悬殊,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缺乏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
32、艰巨。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种植业效益相对偏低,人均1.26亩常用耕地中,仅能获得411元的纯收入,耕作粗放、经营单一、科技含量低。目前我县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支撑,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很低。特色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现有的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种植业,经营管理粗放,优势不明显,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难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优势,特色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仍很漫长。3、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扶持农业能力不强。当前,从沿海发达地区来看,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阶段,财政支持农业、回报农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我县财政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很少,
33、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金融部门支持农业的力度也很小,在农村吸储重于放贷,农户信贷资金目前没有到位,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4、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民科技能力很低。农业科技力量不足,农业部门农技服务机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农民缺乏科技素质,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影响,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栽培水平不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外出务工也只能卖苦力,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缺乏对农民在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宣传和引导,科技推广不够深入,设施
34、农业发展缓慢。5、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一是资金缺乏,想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人没有资金启动,另一面是个别有资金的人由于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利润低、周期长、见效慢,当前还确实存在有比农业龙头企业更为暴利、更为快速的产业,资金难以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流动。二是现有龙头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优质名牌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力不强,经济效益不显著。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按照“依
35、托城市、发展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思路,紧紧围绕“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标准化、外向化”的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切实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1、进一步转变观念,形成明晰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目标,按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开放开发、科教兴县和名牌带动四大战略,努力构建战略性主导、区域性特色、地方性优势三个层次分明、产业明晰、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规模、质量、效益兼备的农业特色产业经营格局。到202*年,建
36、成象元茶叶、板栗、核桃、商品蔬菜、烤烟、商品畜、中药材、蚕桑等8个区域特色产业基地,产业产值占到农业产值的50,农民人均农业特色产业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一是突出区域经济特色,走“块状经济”发展的路子。统筹特色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区域推进的原则,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产业、地方性优势产品三个层次上,科学聚集生产要素,培育县域综合竞争力,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二是突出区位经济优势,走“带状经济”发展的路子。就是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集中连片开发,形成产业经济带和经济辐射带。紧紧围绕农业和农
37、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铁路、公路及大河地带为重点,利用交通便利条件,大力发展区位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带状经济”发展格局。三是突出生态建设不放松,走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子。要按照统筹协调的发展观,把发展产业经济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创造经济繁荣与环境优美的和谐氛围。以行政村为基本板块,培育以优质果畜茶菜为特色的生态林业,以大户散养为特色的生态养殖,发展优质高效绿色产品,促进农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2、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力保障。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
38、入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主干排水沟道的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加快农村道路、清洁能源、安全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农田水利灌溉面积达到10000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0%,户用沼气入户率达到40%,农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90%。3、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农业品牌,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紧紧围绕“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走加工带动型的发展路子。到202
39、*年,力争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年产值超过202*万元的企业达到5家,争取列入省上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达到8户。充分发挥我县自然资源优势,跳出农业抓农业,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作用和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要素互流、产业联运、市场对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机制。4、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扎实推广普及常规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温室蔬菜种植、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提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
40、水平。建立科技服务组织进村、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着力解决乡镇农技人员服务手段落后、知识老化等问题,提高新技术、新品种等推广到位率,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建立健全农业部门科技服务机构,配足配强农技人员,加强乡镇动物防疫站防检队建设,解决重大动物疫病防疫问题,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5、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培育壮大主要产业协会,逐步完善协会工作制度,进一步扩大协会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开展多层次、
41、多领域服务,吸引更多的加入合作组织,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开展包括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在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带来一些新信息和新技术,使农民能紧紧围绕市场的要求,有效调整种养殖品种,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6、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形成持续推动的力量源泉。农民是现代农业的实施者,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只有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思想新”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把农村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形成持
42、续推动现代农业的力量源泉,才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继续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落实培训资金,创新补贴形式,健全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坚持务农、务工两种培训一起抓,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二三产业务工技能。切实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使新一代回乡青年全部接受各类专业培训教育,提高就业和劳动技能;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道德风尚,结合形式多样的农村文体活动和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远离封建迷信,弘扬新风正气,杜绝歪风邪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脱离愚昧无知,逐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7、突出新型机械的推广应用,强化社会化服务,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近年来,虽然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层次较低,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需进一步加大财政对购置新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加强新机具、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积极开展农机手培训、农机具维修和组织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等配套服务,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