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共5310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50241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共531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共531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共531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共5310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共5310字)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更加偏向于将学生自身的人格进行完善与健全,并且保障满足在价值理性视野下学生对于健全人格的重要诉求。但是高职院校在人文教育工作方面“单质化”现象严重,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存在偏重工具化以及教学模式不够灵活等现象。针对该现象,高职院校必须要进行变革。要以价值理性作为指导和引导的方向,将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进行转变,让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更加偏向于人文素质教育,并将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最终能够保障学生在之后迈入社会与职业生涯中能够及时根据世界的变化进行自我升值、完善和发展。关键词:价值理性视野;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高职

2、院校一、引言当前职业教育的内容本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强调对于学生的精神与思想方面的培养,例如关怀世事的思想道德、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对于不同事情的正确道德上的评判;职业技能教育则是将对于学生进行技能、知识与自我学习技能的能力进行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教育对学生培养的两个重点的方向与内容,必须要将这两个部分进行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够保障推动高职教育的向前进步与发展。但是当前的高职教育受到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将教育模式逐渐封闭,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不再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无法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职业技能同步培养。而高职教育必须

3、要能够将人文精神作为培养学生的工作重点之一,否则,学生则会容易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以及职业选择上出现迷茫、不安以及焦虑的心理问题。本文站在价值理性的角度上对高职院校中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全面化。二、价值理性概述价值理性等同于实质理性。对于某种行为采取特定的行为与方式,例如通过美学、宗教或者伦理方面进行阐述与解释的没有任何条件的对于价值的纯粹信仰,即人类对于某种行为赋予一种“绝对价值”,而并不是由于各种原因与其他的目的。价值理性的出现能够让人对于某种问题产生理性上的思考,并在某种条件下,价值将人与物进行联系,展现出“物”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价值理性站在

4、人的角度上去对实际进行关怀,它并非是一种游离于人类之外的客体存在,而是一种与人进行交融、汇合的一种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将目的性作为其存在的主要形式,并且在这个世界中人产生了对于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与询问。而工具理性则是将一种需要人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对于某种事物与问题进行确认与理解,最终发现事物中存在的最大功效。工具理性主要是崇尚技术与精确计算能够带来最大的效用和成果。价值理性带给人以向前进步的精神动力与顽强的意志力,缺乏价值理性的存在,则理性主义也只是盲目、愚昧的理性,而想要实现人的精神与价值需求则必须要能够有价值理性在其中的支撑。三、在价值理性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基于哲学视角上,

5、人文素质教育是完善和健全学生人格的必然途径。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科技上不断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技术理性理念的影响。尽管技术理性对我国的各项领域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运用这样的理念过程中,技术理性过于忽视人的重要性,过于强调宇宙中的物质的运用,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直线下降。因而技术理念并没有将人带入更加幸福、生活质量更高的时代之中,反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战争、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多种问题。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于道德底线发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都涉及到了相当复杂的道德问题;再次,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制度与社会价值理念,人的价值与作用必须要通过商品的

6、价值来展现,技术理念将人的价值与商品的价值挂钩,导致人的内涵与精神价值在商业社会中逐渐消失与泯灭。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精神世界与实际的物质世界之间的关联是断裂的。即使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与经济的向前进步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但是技术理性把社会暴露于科技之下,导致社会中的不确定、具有风险的因素变多,更多的劳动者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对事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上的低落、自我价值的不确定以及对于自我个性的压抑,反而在消费中不断产生负面情绪。因而必须要培养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社会之中始终保持高尚自我的道德素质,并且把自身培养成为具有完整人格与正确三观都兼备的人,这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四、高职院校

7、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现状(一)人才培养理念的僵化当前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采用的理论与理念仍然是以过去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着重放在了技能与专业知识上,固守在其所学的专业的训练与培训。而学生对人文素养素质培养上仅仅在其课本上有基础性概念的印象,能够发现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素养的教育方面有所忽视。而且,高职院校缺少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同时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不符合现代高职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潮流,学生在此教育理念下,相当容易产生迷茫、自我价值的否定、对于自身的情况认知程度不高以及理想信念不坚定等严重精神问题,因此,必须要尽早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变与革新。(二)课程模

8、式过于“工具化”首先高职院校将人文素质教育归纳于素质课程内容之中过于随意性与任意性,从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仅仅是开设简单的心理课程、哲学课程来希望将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提升、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人文素质并不是这样简单的课程方式就能培养出来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尽管有部分普适性,但是如果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中加入更多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就能够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产生共鸣。另外,与其他的课程相比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其中,并潜移默化、渐进地影响学生。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融入了职业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9、,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教学套路进行学习相关内容,同时由于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较少,专业课程的设计相当多,人文课程已经成为了虚设的课程,无法使学生在人文素质课程中学习到有效使用的知识。(三)人文素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高职院校中的课程模式过于职业化与功利性,而这样的模式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也仅仅是为了能够及格,能够顺利的通过考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也必须要避让专业课程的教学。而且教师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无关紧要,不能看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为了能够应付教学任务,并没有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上心,最终导致其教育教学的拓展性与外延性被

10、压制。此外,校企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摆在了一个流水线的教育体系之中,学生的参与性较差,且培养出来的人才也缺乏个性化,导致人文精神在学生的发展之中得不到具体的展现,高职学生的发展更加背离了全面性、综合性以及和谐性的要求与目标。五、价值理性视野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究(一)对学校的领导的理念进行革新,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理性挂钩基于价值理性视野的角度上,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以人为核心,并对于学生的个体生命发展相当重视。但是当前高校领导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不重视,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直都难以提升,而且高校领导受到工具主义的思潮影响,在培养学生时,会有所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因而就要求高职院校

11、的领导对于工具主义色彩的思想进行摒弃,而且要把握好培养人才的“度”,把学生从功利性与应试性的学习之中释放出来;此外,高校领导要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文素质培养,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并存的学生。(二)改革高职课程的设置模式与内容,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首先,对高职院校中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教育的力度。要有高职院校中各个部门、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促使其进一步形成学校、学生以及教务三个主体相互环绕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同时还要在第一课堂上将人文素质培养进行穿插进去,并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补充,重新构建出职业技能教

12、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呼应、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互呼应以及校园文化的日常熏陶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型模式。此外,高职院校还要给予人文素质教育政策上的便利与支持,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投入并对其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进行改善和提升。将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进行提升,把握好课程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吸收和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核心观念。学校要积极与社会的各界人士进行配合,有效的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与人文素养进行提高。同时还要将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应用在日常的人文教育理念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重视和构建人文素养课程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中要加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根据地区特

13、色与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同时还要保障能够将人文理念与思想与现代的公共课程的构建体系相融合。此外,设立第二课堂教学、讲座以及课题研究的方式,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进行设立,让学生必须要通过参与到这些教学体系之中才能够获取学分,得到成绩。还要能够将隐形人文素养课程进行关注和重视,加强课程的人文底蕴,通过课堂教学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要能够随时在课程与课程之外,将人文素养教育穿插在每时每刻,例如:规范人的行为、与人交往方面;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将人文教育与社团活动相贯通,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营造出人文教育氛围之中;并且将人文素养的理论性与趣味性进行充分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

14、步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下培养出来。(四)将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探究人文素质教育途径首先要能将学生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心,将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拓展,从知识理论与职业技能的培训逐渐转移到身心智力与对人生的感悟上进行拓展。因而在价值理性视野下对于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方向从“对话教学”转变成为“生成教学”。过去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往往采用的是“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很难和教师有所交流,应该转变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放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能够发言的权利。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在求知、求真的过程中将人生的真

15、谛进行理解。此外,要能够将传统机械化教学进行抛弃,将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这样的新教学方式能够将师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精神。六、结语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将人文素质课程的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要能够体现人文素质课程的地位与价值,以便能够将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以及人格进行不断完善和塑造。另外,高职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中要能够让学生理解并了解到对人未来发展与生命进程的价值、目的与信念,学生在学习人文素质课程过程中,并不是学习其概念与理论知识点。本文通过对高职学校中开展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其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科学性、可行性的建议,并构建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参考文献】1徐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文教资料,2019(4):137-138.2刘亦民.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8(36):200-201.3唐淑欣.略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J.高教学刊,2018(24):67-694傅向东.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效用J.才智,2018(25):100-101.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