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汉服文化的融入(共525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汉服文化的融入(共5250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汉服文化的融入(共5250字)摘要:党的报告指出,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汉服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育人道理,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重要作用,应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定的融合与应用。文章立足现实,分析了当前汉服文化发展现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阐述了汉服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促进汉服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融合与发展。关键词:汉服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汉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发展,见证了中国历代的兴盛衰败,蕴含了中国人民长久流传的淳朴厚德,凝结了
2、中华大地各民族智慧的结晶。郭沫若先生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汉服里隐含着中国文化历来强调的“礼”“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因此,对于汉服文化,我们应继承发展,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对汉服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可以促进汉服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对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时代意义。一、传统汉服文化概述(一)汉服的内涵与特点汉服又称汉装、华服,是汉族人民民族服装的简称。汉服具有4000年的历史,在我国各民族服饰发展历程中
3、,历时最为悠久,影响范围广大。我们周边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不丹、菲律宾等的民族服饰都借鉴了汉服款式。汉服的基本特征是隐扣、袖子宽大、交领右衽、束缚力小、舒适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它包括衣裳、冠、面饰、鞋饰等整体组成的礼仪形式。汉服比较常见的款式有曲裾、直裾、襦裙等。直裾在秦汉时期比较盛行,日本的和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了直裾的款式。汉服的整体形象气质较为淡雅清新、端庄内敛,能够将汉族人内敛自立、飘逸洒脱的民族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汉服还能将中国古代人民崇尚自然和尊道贵礼的信仰追求充分显示出来。(二)传统汉服文化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汉服渐渐淡出人们的
4、生活。但是在出席一些重要场合时,我们会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都会穿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印度的纱丽等,却难以看到汉族人穿独特的民族服饰。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人们的沟通越来越便利,一些汉服爱好者由于共同的兴趣组成汉服圈,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发展被人们逐渐遗忘的汉服。在大数据不断发展和国家大力提倡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发现,汉服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各类高等院校,由学生自发组织或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成立的汉服社层出不穷,网络上也出现很多售卖汉服的商店,一些有影响力的明星名人也穿着汉服出席活动。甚至很多地方举办了汉服文化节,让人们近距离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历届
5、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过关于“汉服”的议案,并呼吁将汉服定为中国的国服,以及学士学位服。顺着这些发展趋势,我们坚信汉服文化的发展道路会越来越宽广。同时,也存在一些对汉服持反对意见的声音。反对者认为,汉服繁重复杂,不符合现代人追求舒适、简约的要求,早已被时代所抛弃,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更有一些极端的人不识汉服,不懂传统文化,甚至发生打人、焚烧汉服的行为。关于汉服文化复兴的矛盾逐渐发展到这样一种极端状态,这对汉服文化的发展和传统礼仪精神融入百姓生活,是极为不利的。二、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一)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
6、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依然有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够重视,课程安排较少,教师授课不认真,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对课程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甚至不了解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二)教育方式较为单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进入普及化阶段。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高校招生人数越
7、来越多,但是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许多高校采取上大课的形式,尤其是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往往是两三百人一起上课。这种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育资源,但是过于陈旧单一,教师也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要求。为了维护课堂秩序,教师通常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很少和学生交流讨论。并且,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生极容易分心,不利于学习。因此,要积极创新、完善,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不断扩充师资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创新课堂教育方式,增加学生交流与互动环节,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事件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三)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大
8、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主体,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依然有待提高,许多教师责任心较差,对待工作不积极,对学生缺乏关心与热情,甚至一些教师的政治信仰漂浮不定,在课堂上大放厥词。这样的教育者不仅不能够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还会扭曲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对国家的一些主流思想文化产生误解,并对其嗤之以鼻。三、传统汉服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汉服文化包含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
9、价值观的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历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和文明密不可分。汉服作为我国礼仪文化的载体,它的整体设计特点最能体现华夏礼仪精神:交领右衽象征着为人正直;袖子宽大象征包容万物,宽厚温和;束缚力小,象征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汉服文化蕴含的精神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契合。立足优秀的汉服文化,汲取其中的营养,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活力。(二)加深高校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外来思想文化不断冲击我们的眼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遭到外来文化的挑战。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学生
10、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入认知。传统文化有很多精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高校学子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肩负民族复兴的大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和认同,那要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呢?要把汉服文化的礼仪、育人资源等精华渗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也可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汉服文化的领悟和理解。(三)汉服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塑造作用党的报告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德”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的国家才
11、会有希望,民族才会有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与发展,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正面的影响。传统汉服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精髓,底蕴深厚,有很强的感染力。将汉服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播优秀思想和正能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品德,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四、将优秀的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以理论课为主,创新教学方法,选择性地加入汉服文化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加强大学生对汉服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将汉服文化巧妙地融入学科教材,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教育部门在编写教材时可以选择性地增加包含汉服文化及其他优秀传统
12、文化的内容,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视频、音频等视听结合,形成强烈的感官冲击力,吸引学生学习。把汉服文化渗入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把汉服文化的礼仪精神、和谐自然等内容传授给学生,可使学生对汉服文化有一个初步认知,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加深了解、喜爱汉服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融入汉服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对推动文化自信大有裨益。(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引路人,他们在促进汉服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13、的综合素养,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将汉服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首先,教育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关心学生,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教育工作者要从点滴做起,除了课堂的常规学习,更应将汉服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分享汉服文化的发展成果。再次,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困惑。最后,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树立对汉服文化的正确态度,通过一言一行影响、教育大学生,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和文化自信建设贡献力量。(三)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对汉服文化的认知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融合,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
14、所差别地融入,而不能生搬硬套。从现实来看,国内高校在起源、办学理念、优势学科、当地文化、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结合高校自身特色,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避免出现学生抵触情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民族类高校,更应注意这个问题,避免因方式粗暴而引起误会,破坏民族团结。例如,长江大学这类以石油工程见长的学校,进行汉服文化的创新融合过程中,可以增添一些石油方面的知识以及学校的校风校训等,如此一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汉服文化。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活动得到创新,增
15、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大学生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只是在目前汉服文化断代的背景下,要推动汉服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未来的汉服文化会更加璀璨夺目。参考文献:1高佳敏.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11):256.2杨建华.传统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索创新J.福建茶叶,2018,(4):234.3苏东阳.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江丛刊,2019,(2):246-247.4黄云.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求J.西部论丛,2019,(3)5张轶然.汉服文化发展探析J.长江丛刊,2018,(5):54.6李际,李梦竹.论汉服文化内涵背后所传达的哲学意识J.西部皮革,2017,39(21):86.7李冬青,刘涛.汉服的文化意义及传承方式研究J.辽宁丝绸,2014,(2):18-19.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