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共4686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49902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共4686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共4686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共468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共4686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共4686字)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 在教学诊断中,“学”是诊断的标杆,学生学得好才是一节好课;“教”是诊断的对象,诊断要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治,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幼儿园的教学诊断要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通过观察幼儿的“做”来评价幼儿的“学”,通过幼儿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以提高课堂质量。本文以中班语言课认识反义词为例,对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建议性策略。认识反义词是一节大多数老师都熟悉的课题,通过对这节课的诊断,可以更为清晰地发现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一、尴尬的提问“老师:

2、什么是反义词?”1课堂实录上课铃声响,老师在幼儿前面的桌子上摆上很多教具:“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让大家从这些玩具中找出意思相反的东西并说出来。看看谁找得好、找得快!”于是,幼儿一起拥上去,七手八脚地寻找。一分钟后,有的幼儿拿一个玩具;有的拿出两个无关的东西;有的幼儿在玩具面前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下手看到小朋友们没有顺利地找出两个相反的东西,老师有点着急了。老师又说:“下面说说手中有什么相反的东西?”幼儿七嘴八舌叫起来:“我有两本书,一本大的、一本小的。”老师似乎找到了安慰,微笑着夸奖了这个幼儿一下。“老师,我有一个积木,它”“老师,她那个不是相反的!”老师显得有些慌乱,又加上一

3、句:“大家想想:这些玩具中有哪些反义词呢?”幼儿面面相觑,“老师,什么叫做反义词啊?”老师的脸一下子红了,说:“反义词呢?就是指两个意思相反的词,例如黑与白、大与小、高与矮。现在,大家再重新找一遍,看谁能够找到反义词!”2教学诊断从这个片断中可以看出,老师显得有些慌乱,因为幼儿的反应没有如她预想的那样“顺利地找出意义相反的玩具,并顺利地说出意义相反的词”。那么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没有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办事情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认清中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没有按照思维规律来教学。在课堂的引入阶段,老师直接让幼儿从教具中寻找“意义相反”的东西,什么叫做“意

4、义相反的东西”呢?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有点难了。另外,老师在幼儿还没有搞清楚什么叫做“反义词”的时候就让幼儿找“反义词”,这无疑不符合逻辑。3教学矫治如果这样开始教学,效果一定要好得多:老师先拿出一对玩具大球与小球,问:“小朋友们,这两个球有什么区别?”幼儿一定能答出:“一个大,一个小。”接着老师说:“大和小,它们叫做反义词。还有:高和矮、胖和瘦等,都叫做反义词。”然后,让幼儿再到桌子上的一对教具中,寻找反义词。这样的教学一方面符合中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按照“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规律,幼儿就能够顺利地开始反义词的“寻找”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在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中能调用的经验

5、很少,与教师的经验与理解力的差距极其巨大。所以,教师一定要认清楚中班教学的起点与目标,把握好教学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精挑细选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及语言,同幼儿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形成良好教学关系。同时,教师要精通幼儿的学习规律,遵照思维规律办事,坚持从具体走向抽象的思维逻辑,才能够打通幼儿思维的通道。可见,教师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不足,看似简单,实质上隐含着教师对教学对象与教学规律把握的缺陷,只有认真理解这些基本规律,才能够得心应手,否则再多的课堂教学阅历也未必能够取得大的进步。为此,建议老师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后,重新阅读幼儿心理学等书籍,一定有别样的收获。二、失落的主体“别

6、讲话,听老师说!”1课堂实录经过刚才的“不顺利”以后,课堂秩序有段混乱,教师也明显不自信了,调动幼儿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意志受到了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了对课堂的控制”。“控制”从点名发言开始:“小朋友们坐到位置上不要讲话,下面听老师说。”“王淼,你说你找到了什么反义词?”王淼“啊”了半天,说不清楚。“张一丹,你呢?”张一丹说:“我我手里的是大本子和小球!”老师点点头,说:“大本子的大和小球中的小是一对反义词,很好!你们还发现什么反义词?”有几个小朋友陆续说出了几个,但不是非常准确。于是,老师将教具重新摆放一遍,大声地说:“黑与白是不是反义词!大与小是不是反义词!就像这样找!”“这两个铅笔一

7、个长一个短,这里面的反义词是长和短;这两长纸一张是白的一张是黑的,里面的反义词是”幼儿才开始作出正确法反应:“白与黑!”接着,“直与弯”“哭与笑”“胖与瘦”课堂的气氛终于缓和了。2教学诊断在课堂的开始,老师就一直试图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课堂充满着“幼儿的身影,幼儿的声音,答案让幼儿说出来。”但由于没有把握好课堂的起点与思维的规律,老师的引导不到位,幼儿的表现不如人意。在这个“教师加强控制”的环节中,老师充分发挥了引导的作用,幼儿得以逐步领悟“反义词”的规律,说出了很多反义词,教学的效果开始显现。这反映了教师的引导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成为

8、课堂的“配角”,但是过于强调教师的“配角”地位,使得课堂失去了教师的科学引导,这样的课堂根本无法发掘幼儿主体的潜力。上面这个片段中的师生互动过程,二者都兼顾到了,但是幼儿的主体性潜力并未得到足够的发掘。3教学矫治我们先看看另外一位老师是怎样上的:老师在幼儿基本把握反义词的规律,并能够正确找出几个反义词之后,让幼儿再到桌子上给教具们配对,并说出自己发现的反义词,“看哪位小朋友说的多!”老师对找出反义词的幼儿进行激励表扬,并对没有找出来的幼儿进行帮助:“你请一位小朋友帮帮你找一个,并谢谢她!”于是有很多同学帮他出主意,找反义词。老师接着让幼儿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小朋友们发现有哪些反义词呢?”于

9、是,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很多反义词。在这个老师的教学中,教师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幼儿的积极性,这是对主体性的第一次激发;然后,让幼儿去帮助没有找到反义词的幼儿,既让幼儿学会了寻求帮助与帮助别人,也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是对主体性的一次升华;最后,老师让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反义词,把教学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生活体验中发掘教学的素材,这是对幼儿主体的全面落实。这种基于主体情感、经验以及兴趣的教学思维,能够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幼儿的“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价教师“教”的重要标杆。只有良好的学依赖于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全面激发与保护,也依赖于教师

10、科学的引导。有一些教师认为主体性教学就是让幼儿活动最大化,这是一种误解。没有教师科学引导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是表面化的,内在的东西不会被发掘出来,而没有内在思维、情感激发的课堂是没有深度的。激发主体积极性与体验性的最好方法就是结合“实践”,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学习从实践开始符合教学的思维规律,“做中学”是幼儿园教学中值得推广的教学切入口。三、苦涩的讲解“记住,红与绿不是反义词!”1课堂实录老师接下来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在磁性黑板上贴上了很多的图片,分列成为两列,教师指定幼儿到上面去用粉笔将这些想法一次的图片连起来,同时说出:“我找到的反义词是什么!”游戏内容与前面通过实物找反义词的难度查不到,幼儿的

11、积极性及其高涨,效果也不错。但是,在幼儿连起来图片并说出来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小的插曲,很值得回味:有一个幼儿把两个笔筒连起来,说:“高和矮!”这时候,下面一个幼儿喊起来:“是深和浅!”老师笑了笑,点点头,没有说话。有一个幼儿把一个红色的毛巾与绿色的手帕连起来,说:“红与绿!”有一个幼儿把一个方形的积木与圆球连起来,说:“圆和不圆!”有一个幼儿把两本薄厚不同的书连起来,说:“大与小!”老师对于“红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这几个问题明显觉得不对头,听课的人明显也感到了不对劲。于是老师本能地对“红与绿”进行解释:“黑与白是相反的,红与绿也是相反的吗?”幼儿无语老师的脸又红了:“小朋友们红与绿不

12、是反义词,记住哦!”2教学诊断这几个问题非常考验老师的教学智慧,第一个学生提到的“深与浅”是一个非常智慧的答案,老师完全应该对这个幼儿进行极高评价,并由此激发其它幼儿开展“就同一对物品”寻找两个以上反义词的活动,如:两个人之间的“老和少、胖和瘦、高和矮”等,进一步发掘幼儿的思维,培养扩散性思维的能力。对于“红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这样的问题,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不一定都要去当时就解决,因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经验以及语言局限性,向他们解释这些问题不一定适合。“实录”中老师的一句“小朋友们红与绿不是反义词,记住哦!”显得无力而又苦涩,其实不如放下这个问题,这反而是合理的。当然,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

13、况下让幼儿多想一想,例如:两本薄厚不同的书,老师可以让幼儿想一想“有没有新的反义词?”如果幼儿说不出来,老师可以代劳一下,这样至少可以扩展幼儿的词汇量。3教学矫治课堂的核心是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依托,教师要善于从形象思维开始,通过各种图片、实物、生活实例等作为思维的载体,促进幼儿去想象、回忆、总结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不失时机地让幼儿多“想一想”。只要在课堂上幼儿能够去“想”,无论结果怎么样都是宝贵的,无论幼儿想的对不对,教学都是成功的。在这节课的课后,有一位听课的老师一直与上课的青年教师纠缠“红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作为反义词的对错问题。课后单纯去探讨反义词的知识时可以的,但是

14、如果这位听课人把这几个词的不到位作为课堂的科学性缺陷来指出,这其实是另一种对幼儿教育的无知。幼儿的学习过程最主要的不是知识学习过程,而是思维方式与情感经验的启蒙过程,幼儿主动的思维、积极的情况与良好的兴趣,远远比知识的深浅与严谨性重要。从以上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理念是科学的,能够主动激发思维,以生活基础为原点开展各种活动。但是课堂的节奏以及逻辑性上存在不足,这反映教师对教学规律以及幼儿思维的把握需要进一步强化。建议通过学习类似,开展“具体-抽象-具体”的微格教学训练,把握幼儿的思维规律与能力,能够让她的课堂得到较快的提升。 阅读次数:人次 拼音教学论文高中地理论文素描教学论文

15、舞蹈教学论文教学探究论文音标教学论文课程设计论文教学模式论文案例教学论文播音主持论文音乐教学论文化学实验论文政治教学论文教育学论文赏识教育论文高效课堂论文入学教育论文实验教学论文职教论文外语教学论文教学研究论文学科建设论文开放教育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论文教学方法论文培训论文教育技术论文教育思想论文教师教学论文 上一篇论文: 蒙学读物幼儿教育论文 下一篇论文: 新教育语境中玩教具幼儿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教育游戏重要性研究(4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幼儿教育中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幼儿教育下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幼儿教育中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对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协调配合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幼儿教育中常见的不良习惯与有效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探析热门期刊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眼科研究杂志化学工程师杂志中国冶金杂志成都科技大学学报现代中医杂志中国废钢铁杂志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杂志新一代信息技术杂志江西水利科技杂志黑龙江高教研究杂志建筑设计管理杂志期刊推荐大舞台双月号杂志东方电影杂志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杂志世纪桥杂志郴州师专学报山西老年杂志风光空港商旅杂志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延安文学杂志大众心理学杂志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