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模式探讨临床医学课程(共289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教学模式探讨临床医学课程(共2895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诊断学教学模式探讨临床医学课程(共2895字)诊断学教学模式探讨临床医学课程 【摘要】诊断学是一门向临床过渡的重要桥梁课程,诊断学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医学生涯起着基础作用,我院为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为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为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诊断学教学教育理念的更新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探讨结果我们思考临床医学课程教育。【关键词】诊断学;教学理念探讨;思考临床医学课程教育一、现代新的临床医学课程教学教育理念(一)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二)随着医学模式的变革、医学科学的发展与卫生区域规划的变化,高等医学
2、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与发展机遇,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出21世纪复合型医学人才,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必须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和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改得以体现1。我校的创新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包括一条主线(临床能力培养)、两种手(临床模拟和临床真实)、三个理念(三基、三严、三早,“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四个模块(早期素质教育课程、诊断技能课程模块、临床基本技能课程、临床综合技能课程),其中诊断学在诊断技能课程模块中起到重要作用2。二、我院诊断学教学新理念的初探诊断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
3、桥樑课程。根据教育理念改变的思路,我教研室围绕能力培养的主线,在多项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一)理论授课加强集体备课(预讲、填写教案、书写讲稿)的作用。集体备课在预讲教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使授课内容、方法、技巧更能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授课时教师能避免“背课”、“读课”或“授书”的传授知识效果,而能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3。(二)问诊技巧训练在理论授课时重视强调过去簿弱环节,如引言、每项内容归纳、小结、再度核实、用过渡语言转入下一内容、结束语等,按医学模式转变观念,适当介绍沟通技巧的内涵,提出换位思考的理念。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学习在病人
4、面前什么能说、什么不宜说的沟通技巧。(三)体格检查着重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4,5。实施方式包括:理论授课、观看多媒体课录像、教师示范、学生互练,利用临床技能中心的模型进行训练,床旁教学或示范等,着实做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四)实验课除传统理论授课外注意更新方法和内容更多使用临床技能操作视频演示,安排全面开放临床技能中心,让学生了解先进和实用的检验方法。(五)病历书写除重视病历格式和内容外,注重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适当介绍一些与伦理、法律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初步建立病历书写的法律观念。三、我院根据学习新教学教育理念进一步改革临床医
5、学课程教学模式(一)教学内容上不仅满足有基本知识和理论更要重视有关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循证医学观念的建立和伦理法律意识的加强,培养学生从注重病到注重人,从给人治病到全面保障人的健康。(二)授课方式上传统授课法是“黑板”、“粉笔”、“板擦”、思想,未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三)教材使用上从只用规划教材转变为采用“立体化”教材6。采用“立体化”教材主要指除使用规划教材之外,提供相应的配套教材,如各种辅导书、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目、习题集、相关网站等,使学生可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开拓思路、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四)教学方法上主张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协助式教学,如以问题为中
6、心的学习(教学)、以病例为中的学习(L教学)、基于网络的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主张课堂授课结合课外教学活动方式,如学习查阅资料、参加临床实践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五)教育资源上从过去学校封闭状态转变为教育资源共享。(六)医学“模拟”教育与“真实”教育相结合模拟教学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少医疗纠纷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发生,实现医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安全过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医学模拟教育成为临床教学方式的一次“变革”,但是模拟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床边教学,模拟现实与真正实际不能
7、画等号,因此模拟教育应与真实教学紧密结合,才是正确的做法。新的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施,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掌握常用教学方法外,要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技巧,要不断研究教学效果,今后仍需遵循教改效果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达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各项教学环节实施中,继续按照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新形势的要求。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理想模式,教育理念更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参考文献】1周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2张跃银.临床医学专业构建综合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3张毅.某独立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培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4周汉建,田虹,汤美安,郭云蔚,谢旭晶,郑永江,熊肇军,林文晖.教育理念更新及其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01:202-203.5马莲环.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6:836-838.6周汉建,田虹,汤美安,郭云蔚,谢旭晶,郑永江,熊肇军,林文晖.教育理念更新及其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02: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