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共2422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49777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共2422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共2422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共242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共2422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共2422字)摘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的艺术,让小学语文课堂迸发出应有的活力与美感。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语文素养一、课堂语言应具有规范性、准确性 成为一位语文教师,首先你的普通话必定是标准的。新时代,国家已全面推广普及普通话,而语文教师比其他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求更高,即普通话二级。但是,在极个别的地方依旧存在着方言教学,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传授着学生知识,其一言一行都被学生模仿着,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这就要求教师师在讲话不能出现模棱两可、咬词不清

2、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就会模仿,这不仅会影响学生问题的解决,也会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3其次,教师语言应该简洁明了,不应该拖泥带水、复杂冗长,课堂时间十分宝贵,无用的话容易使学生造成听觉疲劳,影响课堂效率。教师语言的简单明了要求教师仔细钻研教材,抓住关键问题。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较差,教师首先应该培养的便是他们说话的准确性,即说完整的句子。当教师出示一张图片,问图片上有什么时,应指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即图片上面有。当学生有说完整话的意识时,教师可再训练观察图片的顺序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样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力。二、课堂语言应具有生动形象性 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指的是语言要富于描绘性

3、,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之感。这样的语言不仅使学生在内容上容易接受,而且还能深深地烙印在心里。2枯燥的课堂无法使学生热爱语文,无法提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要使语文教学充满趣味,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借助一定的生活实物,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在低年级课堂中,学生们对修辞手法的了解与运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教师在课堂做写话示范时,可恰当地运用简单、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句、拟人句等,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最直接的体现是课文朗读。课朗读应注意节奏

4、感,抑扬顿挫。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可以使教学知识寓于文情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深厚的感情中受到感染,提高学习热情,使他们获得美的体验。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课文感情,更利于课文理解。如遇到诗歌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美,更可以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三、教师语言应具有启发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导语的启发效应,利用悬念、谜语、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一篇具体的课文时,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紧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少走弯路。同时,教师也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教师只有运用有效的教

5、学方式,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并且紧跟教师的步伐。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教师可以先播放演示小蝌蚪变化为青蛙的过程,再让学生去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其次,当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的语言也应当具有启发性,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鼓励学生,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四、教师语言应具有鼓励性 在一节语文课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使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课堂问题的设置也应该有难有易,一些简易问题可以让一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

6、习自信心,使他们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像词语学习,教师应该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词语朗读方法,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词语学习中来,生字新词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广泛的教学,务必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效参与、有机掌握。当教师抛下一个问题,全班大部分学生举手时,教师可以选那些平常不怎么举手的学生回答。当出现一道较难或者易错题时,教师可以找班级中较为机敏聪慧的学生回答,这样既避免了一部分孩子的尴尬,也鼓励表演的那些优异的学生。当叫到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孩子回到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对他们的鼓励及表扬,比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答错了,教师也要运用多样的表扬办法,让其不感到尴尬,并鼓励他下次举

7、手回答问题,树立其学习自信心。同时,当孩子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逐步引导其思考出问题的答案。总而言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1为了使学生学好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使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形象,能够鼓励与启发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兰浩.浅论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速读•下旬,2007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