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路径研究(共5149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49086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路径研究(共5149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路径研究(共5149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路径研究(共514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路径研究(共5149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路径研究(共5149字)摘要:本文基于公共管理视域的角度,通过在大量分析研究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只有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力,并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的心理管理,最终战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关键词:公共管理视域;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然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相关的研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管理实践缺乏预期的成果。本文试从学校

2、教育、社会引导、家庭关怀等方面入手,对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管理教育引导进行探索和思考。(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研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心理健康管理的内涵界定不统一;心理健康管理缺乏系统化的体系;理论层面研究相对薄弱;实践应用层面缺乏实效性等。从公共管理视域的角度探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现状主要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内容、措施、机制、人员、理论、目标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对于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及监督管理的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研究大多是微观

3、的,仅仅是对浅层次的分析,缺少宏观性、前瞻性和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化和系统性。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要全面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有效管理,发挥其预防、矫正和发展的功能,就要整理、合并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合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组织管理机制,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不仅能彼此分工,且能密切关联,协调合作。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角度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定期检查和科学的督导模式,更缺乏实质性的评估,使得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收效较小。而且,很多社会上

4、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由于其功能设施简单,加之缺乏专业的、稳定的人才队伍,其功能也不被社会的认可。由此可见,如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并且逐步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督导制度,进行校级之间的交流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级心理健康管理机构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并进一步加强对其相关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以此达成心理健康管理的内外和谐一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管理体系。(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一,管理体制流于形式。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质管理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其自身发展也不平衡,大学生初入校园,对于大学生活并不能完全适应,另外,

5、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将与高中阶段不一样,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焦躁、压抑和郁闷等症状。基于这种状况,学校的心理健康管理基本上采取“就症状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主要以柔性管理为主,管理松散,工作时被动且缺乏严谨性,管理机构很难达成其功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高校心理健康管理机构的工作处于形式化状态,只是象征性地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非正式的调查,汇总出一份学校心理评估报告给上级主管部分,事实上却并没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引导措施;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这些现象成为影响大

6、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成效的羁绊。第二,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队伍中人数较少,且年龄趋于年轻化、不稳定,心理健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强。具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构的成员设置数量较少,其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校外心理顾问、心理咨询中心,以及心理关爱站、心理辅导机构等,这些心理职能部门的队伍规模却较小,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在美国大学校园,心理咨询师与大学生的比例为1:476,我国指导性的建议比例是1:4000,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人员严重匮乏。此外,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从业人员年龄偏于年轻化,其经验比较欠缺,专业素养也相对较低,

7、而且,从业人员对于职业的认同感不强,缺乏荣誉感和成就感,导致稳定性较低,离职率较高。第三,学校管理与社会工作环境衔接不足。人们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社会属于一个系统,具备宏观环境和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这些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状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新生入学后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转移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毕业生又将从这个熟悉的环境转入另一个陌生的职场环境中。这种环境的变迁随时随地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大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化,大学生要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不断调整、丰富

8、和完善自己的心态,并达到社会化的标准要求。同时,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并存加快了社会化的进程。基于这种背景,大学生在离开校园后,就需要立即去适应社会,这个时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最多的时候,所以,该阶段,大学生需要将心理状态调整至最佳状态,从而避免各种心理障碍的出现。而现阶段,我国高校与社会环境缺乏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干扰.(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对策途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的结果既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将成为相关心理

9、健康管理机构的重点,只有寻找到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管理对策途径,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新世纪高素质人才。1.以学校教育为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管理的基础保障。大学生阶段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在这个时期,大学生不仅要接受新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而且要面临独立人格的养成,为成为一个社会人奠定基础。在大学校园里,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责任将由学校承担。首先,大学老师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引导。虽然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大学生与高中生的差别并不是一下子就拉开的。尤其是高三到大一的转型,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帮助他们度过远离家庭的适应期,

10、帮助他们从一开始就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避免心理问题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大学阶段将是大学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一时期,大学生也将面临着同社会的接触,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问题。因此,大学在安排学生学习生活的时候,可以多组织一些互动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是校内的文艺汇演、社团活动,也可以走出校园,与社会对接,例如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让他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坦然面对社会和生活。第三,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心理咨、心理问题诊断等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反观、自我调节

11、。第四,挑选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跟大学生朝夕相处,对于同学的状况耳熟能详,选好了班干部就意味着在大学生中多了知心人,学生干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问题的介入将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诱因也是来自大学生活,比如不善交际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家庭条件困难,引发的自卑;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形成的焦虑以及失恋带来的失落等等。如果能够从学生干部里面培养几个“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引导同学间相互交流,及时帮助化解情绪压力,在平等交流中、在理解性的劝说中,许多情绪性的很郁结容易得到化解。第五,正确引导学生正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不要回避就医。一方面,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在为学生做好高度

12、保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另一方面,也要树立心理疾病也是人体疾病的一个方面,没有什么不可见人的,在积极接受医生治疗。2.以社会为引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保障。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极大地挑战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当前,大学生所承受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扰成为其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面对不良的社会风气、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对贫困的家境等问题,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心理落差和心理失衡。因此,如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复杂的社会生活,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引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通

13、常而言,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由亲朋好友、老师及周围其他人员组成,一旦发现大学生有心理困扰、心理问题,社会支持体系就能够及时地帮助他们化解心中的困扰,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比如,要灌输主流价值观,从正面进行宣传教育,社会存在一些丑恶、黑暗的现象,但毕竟为数不多,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即便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各种贷款资助、基金救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力量的援助。正面的宣传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看到社会真善美的一面,激发向善、向美的意愿,可以减少因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现象发生。第二,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缺乏监督的信息,为了换取点击量、关注率的猎奇信息等,都对缺乏辨别能力和成熟心智的大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受到的负面

14、影响太大。看到别人炫富,就以为生活原本可以很享受;看到别人拼爹,就抱怨自己投错了胎等等,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作祟,导致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情绪焦躁。第三,社会要通过对奋斗者的认可,对拼搏者的嘉奖帮助大学生树立勤奋进取的信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遥远,中华民族的复新之路还任重道远,没有有抱负的一代学子的加入,国家的明天有何希望?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目标,将自身的学习生涯置于社会和国家大背景下去衡量,放下“小我”、树立“大我”,放下情绪性的哀伤和暂时的挫折感,用明确的学习目标发展目标战胜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带来的困扰,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远大理想抱负。3.以家庭为引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基础保障。

15、事实证明,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性格发展和心理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的否认、拒绝、消极和破坏性等极端教养方式极大地阻碍着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而,家庭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孩子。第一,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如果自己的孩子独立性差,那么家长就要多提醒、多指导;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不善于交流,那么家长就要多询问、多鼓励;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处理感情问题上比较爱钻牛角尖,那么,家长就要格外关注其恋爱情况。第二,重视对孩子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仁爱、宽厚、担当等德行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人安生立命的基石,因此,当学生步入大学后,家庭教育中的知识文化教育能力会

16、明显不足,那么就尤其要注意通过具有传统美德的家风、家规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德行。第三,父母要树立开放的心态,在社会化的背景下认识自己的孩子,进而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认知力和自我接纳力。无论孩子曾经是否优秀或者不够优秀,步入大学后,就是一个新的成长阶段,父母和孩子要一起重新定位自我,既不过高评价自己,也不轻易否定自我。正确的面对挫折,理性面对苦难,相信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美好的,无论自己站在怎样的背景高度,都不能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智模式,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进而远离心理问题。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它既是学校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教育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家庭教育所要重视的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就需要几方面形成合力,加之学生的自我调适,最终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构筑起有效屏障。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