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渗透(共221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育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渗透(共2215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创新教育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渗透(共2215字)摘要:将创新教育有效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这在诸多教学实践中已被证明。基于此,该文从开放教学、丰富内容、关注个性、联系实际四个层面出发,探讨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唯有坚持多管齐下,才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关键词:美术教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话题。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这就告诫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有所创新。笔者结合具
2、体的教学工作,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一、采用开放性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美术教学中,美术表现方式要具有选择性,让每名学生能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让他们都能突出表现自己的闪光点,继而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在美术教学中,开放性教学能够使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如,在上活动课我设计的服装时,笔者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表现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表现他们的所思所想。笔者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把学生分成红、黄、蓝、绿四个小组,最后选评出最佳设计能手、优秀合作小组。学生通过合作,设计的服装千奇百怪、美不胜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用多采用开放性教学,只要是得体、合适、有
3、效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愉快、平等、和谐、自主、能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都值得提倡。在开放性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观点和建议,能动、自主地进行创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闪光点,获得成就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自信心,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美术打下基础。二、丰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能促进美术教学顺利开展,是任何教师在开展具体活动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它有助于帮助学生保持相对持久的学习动机,并进行积极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同时结合实际,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如,针对初学素描的学生,教师先要教授一些基础技法(如画直线、曲线、斜线、长线、短线、渐变线、交叉线,怎样排调子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技法后,教师再教授素描写生中的擦、揉、提和色彩写生中的勾线、湿接、干压、干扫、涂、摆、点等。掌握这些技巧后,学生在绘画中就能得心应手,就能获得成就感,学习兴趣就会大增。当然,掌握技巧不是最终目的,技巧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最终的目的是再现物象,把自己的喜好、情感、艺术修养体现在作品中。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三、关注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以
5、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它是一门视觉造型艺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笔者在教授装饰画一课时,讲述到装饰色彩的运用,展示了一幅自创的装饰画作品。之后,笔者拿出一个苹果,要求学生模仿作品画一幅装饰画。学生争先恐后,纷纷效仿,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装饰苹果,有红色、橙色、青色、紫色的苹果,有色相、明度、纯度对比度不同的苹果,还有同类色、类似色以及造型夸张、变形的苹果,等等。学生在笔者的感染、带动下,培养了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美术是一门实用艺术,与人们
6、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服务于生活和社会。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有关知识进行设疑,并联系生活、生产和实际,同时注重问题的实用性,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美术字一课时,教师可在学生已理解美术字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假设有条横幅标语需要你写时,你会写吗?怎样写?”“假设出黑板报,设计手抄报你会使用哪种美术字?”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是美术教学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现、创造的空间,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1徐方瞿.教育与创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