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究(共475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究(共4758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究(共4758字)摘要:公安院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公安院校与其他高校相比较发现,我们国家的公安院校仍然存在着警体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化、功能定位不全面、教学体系不合理、教学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依据现阶段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公安院校的独有的特点,构建出“课内外一体化”的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模式。关键词:公安院校;体育教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警察体育教学模式公安民警的身体素质,既影响个人的健康问题,又关系到整个公安队伍的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民警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无规则的作息制度,另一方面也与多年来公安院校
2、体育教学中忽视健康教育、忽视科学的锻炼方法、忽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名优秀的警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首先是体能,其次是技能。根据现在警察队伍的生源状况来看,一般都是从公安院校毕业生居多。他们的警体技能主要是通过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学途径获得的。因此公安院校体育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未来人民警察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对警察自身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公安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历史公安民警的工作职能在不断改变,警察体育课程教学的理念、内容、目标和模式也需要不断的变化。建国初期,由于缺乏规范性的警察院校,当时警察体育开展的目的是以保护国家维护
3、政权为主,训练方法上与军事训练为主,因此,当时的军事训练可以被看做是我国警察体育的雏形。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开始兴办正规性、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公安院校,虽然此时的警察体育有了规范化的教育机构,但其实质上还是以军事教育为主。直到1956年之后,党和国家将发展重心转向提高生产力,警察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警察体育开始涉及到群众体育的内容。从雏形到开始发展,我国警察体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得到了逐步的完善。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公安部和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警察体能测试的标准和项目等规章制度。警察体育也就成为提升警察队伍战斗力规范化培养警察体质的指导意见。2011年,公安部和人社部又联合下发了公安
4、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知。同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体育锻炼达标标准也正式下发,警察体育也开始朝着科学化、稳定化、技能针对、贴近社会化发展。二、公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一)警体教学理念落后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警察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反恐形式的日益严峻,对我们警察体育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我们现行的警体教学理念还存在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体育教学思想上,这就导致我们的警体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既无法满足当前实战的需求,又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全面发展。
5、(二)教学目标单一目前我国的警察体育教育一直被竞技体育和军事体育理论所不断的影响,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基础身体素质锻炼为主,教学目标通过警察体育运动和警务技能训练,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民警体质,提高民警实战能力和执法服务质量,达到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这一教学目标从生理指标出发要求学生掌握“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在掌握“三基”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这一单一的目标过多地追求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警体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忽略了警察个体生理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培养,对学生的情感、个性与能力发展也不够关注。学生在走向社会后没有明显的
6、体育爱好与特长,加上体育理论知识的缺乏,不能经常坚持体育锻炼,导致体质健康水平、警察体育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三)教学体系不合理这些年来,公安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不断地进行修改、创新和发展。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报告会明确说明了“公安教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一个符合现当代警察工作任务的教育体系”2002年,公安部教育局依据当时警察的实际工作状况纂写了一部警察体育教程,然后把警察体育课程分类为队列、体能、射击、擒拿格斗、车辆驾驶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的。把称谓也由“体育”变成了“体能”。随着国内反暴恐局势的影响下,特别是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警察的个人技能已经满足不了当下的需求,
7、就诞生了一门新的课程即警察查缉战术,例如我们学院就依据铁路特色成立一门铁路站车查缉战术。现阶段,警察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跟其他高校的体育教学方式差不多,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全方位的让同学们学习警务实战的训练。但是通常因为上课的时间不够,而且要教的内容又多,所以教学结果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而且每个学科没有一起合作,互不干扰,并没有形成一个有联系的教学体系,只是按照每一个学科独有的特征来制定教学方案,经过详细的思考,然而却过于把每一个学科的独立性,没有看到其实每一个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四)教学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目前的公安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评定系统中,要多的是“体能素质”和“技术水平”,忽略了体育健
8、康保健方面的内容和终身体育方面的内容。把同学们的“体能素质”跟“警察的实战能力”等水准看做评断的仅有的准则,这样虽然可以让同学们有很好的热情去读书上课,但是却不能让同学的终身体育的想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公安院校课堂内外一体化警体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学模式要根据院校的实际状况来不断地修改与整合,然后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实行与教学评价作出来一个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整体蓝图。公安院校的这个“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把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一个教学理念,依据公安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同学成才,然后针对体育教学的内容、流程、评分等方面构建出一个蓝图。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部不断对现行的体育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9、,与此同时,公安院校的体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符合现展的需要。公安院校不仅要强调技能,还要注重体质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同学们接受符合以后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这几个方面是有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公安院校体育教育系统。根据我院的教学情况来计算,四年的警体课程共有234节课,每节课45分钟,全部下来就有175.5小时,如果没有一个很充足的课外体育锻炼,都是在学习体育理论,就没有时间去把所学到的射击、格斗、战术等方面进行练习、提高、掌握,然后把这些理论转化自己终身体育的一个基础技能,培养一个很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想要达成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就一定要把课堂跟课外有机地联系起来,将这两个时间看做一个总体。所谓的“
10、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就是,把体育教学内容跟课外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课外第二课堂增加其学习和锻炼的时间,第二课堂的教学由区队选派一名学生作为小教官专门对其所在的中队进行训练,而任课教师则负责所教授区队的教学内容的制定和小教官技能上的培训,形成一种由一名任课教师负责多个区队的教学模式。(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警体教学理念坚持“以身体健康为主、以实战需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将学生的训练目标和实战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公安院校的警体课程教学理念应该要把警察体育强身健体和一线实战需求相结合,树立一个健康第一、实战为先的警察体育教学理念,首先要在警体教学的时候增加一些基础锻炼的知识和技巧,其次还要借助第二
11、课堂这种方式来让同学的身体素质和实战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时候,要依据这两点来制定,这样就会让警体教学更加合理,更加与现实需求相适应,因此学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身心愉悦,更好地把所要学习的内容掌握好。(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公安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特征。它不单单是要让同学们有一个个性上的发展,还要看重同学们的终身教育意识方面的培养。并且还要看重这些人在从警后对这一个行业的体能上、技能上的适应能力。所以教学内容就要多元化。警察体育理论知识、警察体育技战术知识、身心健康知识、情感方面的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是构成公安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理论
12、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公安院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教的内容。公安院校警体教学就是让同学们不断地进行锻炼和实战演练,然后再联系相关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在身体锻炼方面应该有专业的知识作为理论依据。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同学们的多样化发展,所以就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现行公安院校的体育教学评判内容是较为单一的,还是按照教学内容来评价。一般的评价方式就是:按照公安局颁布的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考查;从基本技术掌握层面对擒拿格斗课程进行考核;根据学生打中目标的环数对射击进行考核。警体课的课程评价系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要把一线民警作为我们教学评价的标尺。所以警体课程的考核标准应
13、该注重运动强度、实战对抗、警务技战术应用这三个方面的评判。参考文献:1李慧.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优化探索J.体育科技,2016,(02):149-150.2赵礼华.高职院校突出职业能力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03):61-64.3徐京朝,赵壮壮.多学科观照下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05):88-91.4胡桂花,周丽蓉.对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院校学报,2011,(02):77-78.5曹艳霞,徐国富.普通高校特殊学生“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187-190.6尹念龙.“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行为的阶段性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04):119-123.7杨雄.中职院校创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2012,(30):32.8杨洪,郭兴伟.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161.9陆小马.苏州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运动,2016,(20):120-121.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