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实践(共407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实践(共4071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实践(共4071字)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实践 实验室教学是培育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对当前完善学生培养体系有重要影响。在全新的育人环境下,为有效改变实验室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对课程实验教学方案进行改革与优化。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模式,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明确实验室课程教学的任务,通过真正了解学生诉求、认识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书,分析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探索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和实践策略,以期为当前全面
2、提升实验室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参考。由王利琳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9月出版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书,主要以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节选收集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在多年教学改革中的经验案例,主要从标准化案例的设计及其在护理专业学生评估能力测试中的应用、双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策略、案例式教学在法学私法教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应对之道、“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外实习”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定位和提高大学本科阶段刑法学教学质量的思考等多个专业角度对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多个教育教学方面内容进行全面论述
3、,为当前开展教学质量,创新课堂教学形态提供了有效启发。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理论丰富,论述详细该书重视理论内容解读,通过引进案例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新时期高校“教书育人”的系统集成与协同模式和休闲体育专业拟景教育模式等全新教学理论,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1+3+1”双语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和道德叙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的重要范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全新育人环境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思考。在研究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首先,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改变以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塑造了解决实践问题、
4、完成教学任务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同时,该教学模式倡导解决实践问题,重点完成任务,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始终确保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尊重学生的差异化选择,充分改善学生对相关学习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检验有效转化为个人理解。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能够将原本抽象的教学理念以生动、形象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展示,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从教学步骤看,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环节:第一步,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要设置
5、与现阶段教学主题密切相关,并且尽可能鲜活、真实的学习场景,通过为学生布置相关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与目标进入教学情境。要重视选择与现阶段课程教学主题相关的真实问题或者教学任务,并且将其作为当前开展教学的核心素材,使学生带着需要去解决明确问题进行学习,切实改善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式等学习活动。在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中,并非教师直接、明确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主要由教师向学生指出解决相关该问题的具体线索与框架,通过指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有效交流,使学生在各类观点碰撞交流中,不断深化学习认知,加深和补充学生对所学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并通过小组协作、探
6、究学习的方式,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第三步,组织开展教学效果评价。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主要包含对学生已解决问题的方案及结果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完善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确保教学质量。最后,从教学要求看,想要用好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其中包含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进行充分了解。在设计相关任务目标时,要坚持目标明确、编排合理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可供遵循的学习目标,在设计相关任务时,要以情境化、生活化为核心,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素材丰富,主题明确该书研究风格极为新颖,通过明确“教育教学改革”这一研究主题,围绕杭州师范大学不同
7、专业、不同学科实际,详细梳理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脉络,既详细、系统化表达了本书的研究观点,也为当前读者了解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改革模式提供了完善的叙述框架。比如,该书通过介绍基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基于全程性与个性化的师范生数学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探索、高师思政专业教育实习实效性提升策略探析和药物分析双语教学的微课设计模式探索等不同学科教学改革策略进行详细解读,实现了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解析。在当前开展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时,要满足以下实施要求:首先,实验室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实验室教育是现阶段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基地和特殊空间,
8、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学生的综合技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教学内容选择等多个领域,均存在一广告-98-定问题。比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充分重视,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现象;部分实验室教学简单关注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的技能,未能充分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反问、思考及批判能力,过于关注实验教学的固化程序,直接限制和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育等诸多问题。因此,面对当前实验室教学与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很难有效实现实验室教学的理想成效。其次,尊重学生学习习惯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诉求。学生的学习创意与智慧,既源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提炼或借鉴,也源自小组协作学习,通过为学生提供相
9、互讨论、交流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观点交流与碰撞中,能够将各类学习元素汇总、改造为个人的创新认知。实验室通过为学生设置多元互动的课堂形态,为使得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相互传递交流思想理解、互动分享智慧创意。同时,针对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的相关特征,还需要充分重视做好任务的分层处理,通过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全体学生均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就感。最后,在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时,要系统化做好任务设计,通过设置由简单到复杂、难度不断增加的任务方式,使学生在“组合型任务”驱动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技能,真正发挥好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目标。同时,要结合实验室教育任务特征,分
10、别设置“基础性提高性综合性”等完整的任务链,使学生在不断升级的任务层级中,切实提高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三、关注实际,适应未来该书研究案例丰富,叙述主题明确,通过从完整视角详细解读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为当前全面了解掌握各类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借鉴。同时,该书以深化教育改革的全新时代环境为研究基础,以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杭州市第二福利院老年小组工作等一系列具体教学对象为研究案例,综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诉求,提出了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启示和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照顾中的运用等多种实践性强的新观点,为当前有效
11、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指导,也充分体现了本书论述始终关注教学实际的鲜明特点。在当前开展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时,要重视采取以下实施策略:第一,要深化任务驱动,设置多元互动课堂。实验室要综合学生学习的客观实际,设置多元互动课堂。为促进学生自由、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需要采用“创意接龙讨论”“头脑风暴”等相对自由的发散性讨论方式。通过规定一定时间,使小组之间以创意接龙、循环往复的方式相互交流观点理解,升华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的智慧创意。在这一过程中,也积极遵循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提出的塑造鲜活真实场景,布置明确学习目标的相关要求。第二,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交流与探究学习活动。在实
12、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为学生提供开放表达、互动交流的良好平台。通过学生相互交流个人的观点、看法,交流展示不同小组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对实验任务的了解。针对部分难度较大的实验活动,需要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共同协作的方式协同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共享实验设备、分享心得经验,增加各组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长,也为共享智慧创意,推动实验创新提供现实可能。第三,开展实验室任务完成结果的评价与考核工作。在开展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时,要重视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通过对学生实验任务完成状况、知识点掌握状况及其他能力获得状况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学生对具体实验任务形成深度了解。
13、在实验室任务考核过程中,要重视做好过程性评价与实验任务完成状况双重标准考核,通过对学生的实验室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详细解读,提高了全书的论述价值。该书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基础,详细阐释了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多年来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通过从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案例筛选和解读,有利于当前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面对知识经济环境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高校实验室要以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技能培养为目标,通过引入实验室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重新构建综合育人方案。实验室要立足自身定位与专业特色,综合学生的客观情况及培养需要量身定制课程培养方案,通过做好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