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涂班级、姓名、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治社会并不是指
2、文质彬彬的社会。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
3、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这套行为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礼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
4、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
5、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节选自费孝通礼治秩序,有改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礼和法律本来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只是一种行为规范,用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B. 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C. 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D. 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B. 第二
6、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C. 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D. 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B. 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挫。C. 礼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挥。D. 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
7、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答案】1. B 2. D 3. C【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礼和法律本来没有什么区别”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C.“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D.整句表述错误。与原文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表述不符。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 “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错,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
8、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中,其效力无从发挥”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用。故选C。(二)(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
9、隆平、王选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10、。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摘编自新华网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屠呦呦独创三“第一”)材料二: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家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的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材料三: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
12、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学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流传甚广。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一个时期甚至面临被取缔、被消灭的境地。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成了“失语的中医”,丧失
13、了自己的本体地位。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本来,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
14、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也已被取消,而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研究途径,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却是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惟一手段。而实际上,中医具有较其他医学更
15、为浓厚的文化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体,所以生命文化就是医学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过程序列和存在方式;中医将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由心神调控的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系统。中医比现代医学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也是必要的。(摘编自张其成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升文化软实力)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16、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B. 屠呦呦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提取的“醚中干”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有赖于此。C. 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D. “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形象地交代了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说明中医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5.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我国最具
17、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B. “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项目中的首选项,可见国家对中医药非常重视。C.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融合了文、史、哲等多学科知识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注定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D. 中医较其他医学文化属性更为浓厚,因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6. 面对当前中医药发展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答案】4. D 5. D 6. 国家要重视中医药,加大“申遗”的保护力度,促进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执业人员要加强中医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促进中医理论及中医药的持续发展。中
18、医高等院校要重视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课程。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应相辅相成,不可割裂。【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A项,“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理解有误,由材料一“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可知,原文是说屠呦呦的三个“第一”是她的特别之处,未与他人比较。B项,“挽救全球无
19、数儿童的生命有赖于此”错误,由原文“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可知,青蒿素可以挽救患疟疾的儿童,但其他疾患还需要其他药物。C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错误,由材料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可知,应该由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
20、负责。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浏览选项,然后结合文本确定相关区域,结合作者的观点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加以分析。D项,“因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错误,由材料三“但是目前却是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惟一手段”可知,还因为中医“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明题干,然后认真阅读全文,抓
21、住重点语句、大体思路,从而把握各个材料的重心。由材料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的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需要国家重视中医药并且加大“申遗”的保护力度;由材料三“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
22、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就要让中医药执业人员加强中医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由材料三“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医高等院校的作用,要重视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课程。由材料三“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23、但是目前却是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也是必要的”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还需要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1仔细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注意检查要点是否齐全)(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鸡毛汪曾祺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
24、,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
25、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缝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窝!”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也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来看老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文
26、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
27、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用过鼎罐,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炉上炖熟,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诚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搜罗纸片,吃肉。自从当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件衬衫,再打一条领带。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找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
28、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便一个人叨叨:“我的鸡呢?我的鸡呢?”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她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她挑拣。然后她就替他们把宿
29、舍打扫一下。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哪,我寡妇无业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
30、(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汪曾祺晚年写鸡毛,所写是他早年就读西南联大的见闻,小说有对青年及其成长的历史性反思,又有其深刻的现实性。B. 鸡毛通过再现两个人生轨迹并不相同的人物偶有的生活交集,写出了市井百姓生活的原味,并以此探触了真实的人性。C. 文嫂尊学生为先生,先生们不知悉文嫂的身世,金昌焕还偷吃她的鸡,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西南联大有冷酷而另类的学生。D. 小说篇幅虽短小,却对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文嫂、金昌焕的生活,以及他们经历苦难、消解苦难的方式有独到的洞察与理解。8. 小说以“鸡毛”为标题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 小说是
31、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案】7. D 8. 设置悬念,金昌焕偷文嫂鸡吃是小说中心事件,发现“鸡毛”使悬念得以解开。彰显主旨,“鸡毛”寓指人生中的琐碎,以小见大,反映的却是生命苦难和人性邪恶的大主题。表现人性,“鸡毛”的漫画意味,吻合金昌焕阴暗、卑琐、自私且遭人鄙弃的性格特点。 9. 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
32、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的能力。D项,“却对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文嫂、金昌焕的生活”错。小说中金昌焕是作者批评的对象,由“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可知,他不属于“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人物。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设置悬念,金昌焕偷文嫂的鸡吃是小说中心事件,发现“鸡毛”使悬念得以解开。文章题目是“鸡毛”,
33、由“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可知,文嫂丢鸡,到处找不到。由“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可知,文嫂发现“鸡毛”使悬念得以解开,是金昌焕偷了文嫂的鸡,这是小说中心事件。彰显主旨,由“啊呀天哪,我寡妇无业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可知,“鸡毛”寓指人生中的琐碎,以小见大,反映的却是
34、生命苦难和人性邪恶的大主题。表现人性,“鸡毛”反映了以“文嫂”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生命的苦难和以“金昌焕”为代表的阴暗、卑琐、自私且遭人鄙弃的人性邪恶的大主题,“鸡毛”的漫画意味,吻合金昌焕阴暗、卑琐、自私且遭人鄙弃的性格特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的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讽刺手法的运用。“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作者将其怪癖
35、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形象生动。对比衬托。作者写文嫂“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表现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作者写金昌焕“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以及偷文嫂的鸡炖着吃等细节,把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的性格特点。细节描写。“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
36、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这是细节描写,突出其吝啬;“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耿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这些鲜活的细节,突出其无聊。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所有这些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
37、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
38、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
39、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
40、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
41、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披帷西向立(分开)B. 张良出,要项伯(要求)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D.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11.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项王按剑而跽曰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A. 与相同,与相同B. 与不同,与相同C. 与相同,与不同D. 与不同,与不同1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头发上指B. 此亡秦之续耳C. 项伯杀人,臣活之D. 沛公今事有急13. 把文中画线的
42、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答案】10. B 11. D 12. A 13. (1)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2)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要:通“邀”,邀请的意思。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连词,尚且;副词,将要。故与不同,与不同。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
43、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名词作状语,像鸟翅膀一样;A名词作状语,向上;B动词作名词,延续;C使动用法,使活;D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翻译时应注意:所以,的原因;者,也,判断句式;出入,偏义复词,进入,进来;非常,古今词,意外的变故。第二句翻译时应注意:若,你;为寿,敬酒;因,趁机;坐,通座,座位。【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
44、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参考译文: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
45、。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比不上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来告知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
46、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
47、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无法刺杀沛公。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