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关键词:畜牧兽医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发展规模转入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阶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高职院校教改的切入点。 2007年,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在畜牧兽医专业开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旨在解决高职生工作中暴露出的眼高手低问题。首先,在该专业实施传统“2.5+0.5”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1+0.5+0.5+0.5+0.5”大北农模式教学试点。在此基
2、础上,又经过多次调研制定了“2+0.5+0.5”技能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于2010年在畜牧兽医专业全面实施。 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2013年年底,该专业获得*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两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二门,出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含副主编以上5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篇。该专业现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对2013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6%。,多数被规模化企业录用,就业质量高。毕业生上岗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畜牧兽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带动了全院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 一、研究背景 *自治区高等教育事业“十一五
3、”发展规划指出“截至2005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九五末的11.1%提高到18.36%,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初始阶段”。然而,高职规模扩张与教学发展不协调日益凸显,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如生源文化基础水平逐年下降;沿用传统模式培育的高职人才与行业企业需求差距较大等。调研显示,多数养殖和饲料生产企业认为高职生能吃苦、稳定性较好。但是,现场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还需要花费12年的时间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2006年,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大力推动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件为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的迅猛
4、发展,推动了现代企业转型升级。这就对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对高职院校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1+0.5+0.5+0.5+0.5”大北农模式人才培养实践 大北农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急需高技能农牧技术人才,为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和大北农集团联合办学搭建了平台。2007年,经校企双方协商在畜牧兽医专业成立了大北农班,开始实施“1
5、+0.5+0.5+0.5+0.5”人才培养新模式,简称“大北农模式”。 (一)“大北农模式”的内涵 本院畜牧兽医专业普通班,一直沿用传统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大北农班,是从普通班按照自愿报名原则选取成立的试点班,学生15名。该模式实质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工学交替式的教学模式。其目标是为大北农培养畜禽技术骨干和饲料技术服务与营销人员,为企业造就一批兽医技师、畜牧技师、技术主管、牧场主。 “大北农模式”的课程体系安排与普通班相同,不同点主要是打破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格局。具体为:第一学年(1),大北农班学生与普通班一起在学院完成公共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
6、论与基本技能。同时,集团派其职业培训师到学院举行短期的企业文化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前景。第二学年第3学期(0.5),该班学生到大北农养殖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实践学习,以准员工身份参加适量劳动,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边做边学完成课程教学任务。重点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磨炼意志。理论教学由学院安排教师到企业集中讲授,教学内容以生产中必需理论知识和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重点。实训教学由企业安排技术骨干负责完成。第二学年第4学期(0.5),该班学生返回学院插入普通班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回炉”学习,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课程基本
7、理论知识与技能。第三学年第5学期(0.5),该班学生再次返回企业实践学习,完成剩余专业课程学习任务。企业实践中,安排了畜禽繁殖、动物疾病防治、畜禽养殖、动物防疫与检疫、饲料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五个生产岗位。要求学生自选其中两个岗位重点培养与考核,并且考取相关岗位至少一种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学年第6学期(0.5),该班与普通班同时进入顶岗实习阶段。要求学生按照就业意向选取某一岗位上岗工作,进一步提高岗位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教学效果分析 1.工学交替,高职生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 高职生厌烦课堂讲授方式的现象,多数从中学时代就形成了。将教学活动隔一学期搬到企业环境
8、中开展,边做边学,活学活用,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任务完成者。学生早接触实际能够早发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使学习意愿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如养殖场几乎每天都有病情或问题发生,需要及时处理,学生带着活生生的问题去学习知识与技能,易记易掌握。 2.企业文化的熏陶为培养职业人奠定了基础endprint 大北农集团,提倡品质高、目标大、技能强三大素质;悬挂诚信第一财富、吃苦第一精神、学习第一能力等宣传横幅;使用当代最先进技术与设备;技术人员爱场爱岗、不怕脏、不怕累有高度责任心、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高职生亲眼目睹大北农企业优秀文化,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强化了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自信心。实践中他们
9、又亲身感受到各种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从而不断自我调节与完善。同时,职业目标切合实际,奋斗动力更足。 3.企业实践后回校再学习,激发了高职生内在学习动力 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北农班企业实践,使学生产生了“想学”和“学好”的愿望,激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笔者对大北农班各门必修课程总平均成绩与普通班对比分析,详见表、图1和图2。 表1中数据显示,大北农班学生经过第3学期半年企业实践,第4学期回校再学习,各门必修课程总平均成绩比照第1、2学期高出普通班3.9%的基础上,提高了3.4个百分点。图
10、1、图2中各门必修课程成绩提高程度显示更直观。实践证明,半年的提早企业实践激发了高职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4.提升了就业能力 2010年毕业的大北农班学生全部被留用。2011年跟踪调查,大北农班毕业生因上岗能力强,5名成为区域技术主管,10名被聘为车间主管,就业职位与工资水平达到了普通班毕业生23年之后的水平。其中1位毕业生,2012年4月被鄂尔多斯一家养殖公司以年薪10万元聘为技术场长。 三、三阶段技能递进式“2+0.5+0.5”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三年“大北农模式”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大北农模式”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生企业实践的不连续性造成生产岗位半年轮空,影响企业生
11、产效益与合作的积极性。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院进行了多次行业企业调研,重新制定畜牧兽医专业“2+0.5+0.5”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于2010年全面实施。 (一)三阶段技能递进式“2+0.5+0.5”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该模式是依据岗位群要求和职业标准,基于畜禽养殖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设计的。课程体系,按照畜禽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动物防疫与检疫和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四个岗位构建的。其中,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融入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即第一、二学年(2),在学院以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教学为主。坚持基础决定高度的原则,按照上述四个岗位,将专业必需理论知
12、识、操作技能模块化、项目化,让学生全程参加并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借助公共课、选修课教学和寒暑假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基础职业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为企业实践打基础。第二阶段即第三学年第1学期(0.5),为专业方向实习。在企业生产一线以职业技能实践学习为主,边做边学,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岗位的实训任务,并且考取相关岗位至少一种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安排专职指导教师负责日常学生管理,企业安排技术骨干负责实训指导。第三阶段即第三学年第2学期(0.5),为顶岗实习。在企业以熟悉技能与业务管理,强化岗位适应能力的实践学习为主。学生根据就业去向或专业志向,选取一个岗位在企业预就业实践。要
13、求学生熟练完成一个岗位生产任务,积累经验,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最终通过企业上岗达标测试。 (二)教学效果分析 实践显示,该模式操作性强,取得了“大北农模式”的教学效果,同时表现出了亮点。 1.连续一年的实习有利于校企合作开展 调研显示,多数企业认可一年的实习安排。上下半年的连续实习,保证了企业生产岗位常年有人,克服了“大北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传统“2.5+0.5”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半年实习安排因学生技术掌握不过硬、岗位适应能力不强,造成企业不愿意让学生在技术性强的岗位实践。实习中若技术含量不高、工作任务简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稳定。同时,无法保证实训项目的质量。 一年实习安排,学生能够
14、学到过硬技术的同时,也为学习慢的同学提供了重复学习机会。这样,增强了高职生学习兴趣和从事专业工作的信心。对2013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一年专业方向和顶岗实习安排认可的占81%,不认可的占14%,其余为中立。 2.资源优势化、技能递进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一阶段利用了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够保证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术等实训项目全面开设,达到了技能训练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利用学院课堂教学环境优势扎实了高职生理论功底。该阶段为企业实习奠定了基础。第二、三阶段利用了企业设备、场所、技术、职业精神等环境优势,开展专业方向和顶岗实习,高职生的技能递进培养与强化,职业素质逐步提升。三阶
15、段有机结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为此,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成立校企合作专门机构,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其次,以高度责任心选择合作企业,最好能与行业领军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合作,将高职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融入教学过程,打造专兼职结合优秀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受企业行业欢迎的高职人才,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与优势。 本文提出的三阶段技能递进式“2+0.5+0.5”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端技能型畜牧兽医人才较为理想的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职农牧类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研究(NJSY11307),主持人: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