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噪音读后感书评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的噪音读后感书评欣赏.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时间的噪音读后感书评欣赏时间的噪音是一部由英国作家朱利安 巴恩斯著作的小说,剧情丰富,扣人心弦,网友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呢?一起来看看吧!01这是时间的噪音的题记。无法不听,不能停止记忆,不会停止喝酒。在巴恩斯的笔下,肖斯塔科维奇记下的时代 三和弦 ,清除时间的噪音,比所有人所有事活得更长。置身于所谓的 大时代 ,被时间的噪音环绕,并不是什么陌生的、特属于某个时代的感受。见多了生活的种种,被噪音包围,易变成聋子,是实话。在巴恩斯看来,肖斯塔科维奇是生活的懦夫,艺术的英雄。或者说,肖就是他所认为的英雄。他说: 我的英雄是一个懦夫,确切地说,他自认为是一个懦夫。 他认为,在斯大林时代, 当懦夫才是唯
2、一理性的选择 ;他不认同以亲友的牺牲成就自己的英雄行为,也不认为只有一时的英勇可称为英雄。肖斯塔科维奇的勇气和努力,在于不落入权力的陷阱,在时间的巨大噪音中分辨自己内心的音乐、真正的艺术。他有关于音乐的信念,认为音乐如果足够强大、真实、纯净, 能淹没时间的噪音 , 能够转化为历史的低语 。那么,这种信念和创作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政治的强压之下,个体的人如何能够抵抗、排除时间的噪音?巴恩斯通过研究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个案,得出的结论或许可以说是:内心深处的声音。在他的笔下,肖是斯大林时代的亲历者(他没有选择流亡,而是切切实实生活在苏联),也是一丝不苟而焦虑万分的恶狼遍布的时代中的羊。他所努力分
3、辨的就是内心的声音。巴恩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一个作家要写的是他从内心深处感兴趣的事情 ,同样的,在巴恩斯看来,作曲家应亦然。而人的心并不是不变的,神经和心灵被撕扯、变形,生活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正是这种不确定反而是与强大的、无孔不入的权力相抗衡的唯一可能。又或许,正是其对立面。因此,才有晚年他脑子里发出的最后哀号。那正是 逐渐消失 、 就要逝去 。生命其实原本就没有必要在最强音和主大调中结束吧,也就无所谓 死得正是时候 。有的人在最绚烂的时候离去,留给世人的是永远的粲然。如此,也只是生命的一种形态,当然,是给人以巨大冲击的一种形态。这或许就是音乐剧悲惨世界总是能够给我震撼的原因。在
4、读到关于英雄和懦夫段落的时候,刚好播放了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这首歌,精神为之一振,马上就想到巴恩斯所说的,人们最后不过是要一个简化的东西。震撼人心的背后,是一个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大时代以及大时代下或许战战兢兢活着并活下去的人。英勇的价值更多的是后世给予的褒奖,是后世的修辞。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活下去的人,与英勇无关。最重要的是什么?本身就是价值判断。巴恩斯认为,比所有人所有事活得更长的 三和弦 ,或许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对作曲家背后的典型时代精神感兴趣。我也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生活不是在田野上漫步 ,但仍希望可以专心工作,听见那些伟大的心灵的声音,无视周围的不
5、管何种程度的混乱和不适,不作冷嘲者,怀有对未来 谦卑的希望 : 花园里的菊花早已凋谢 能一直让男人们流泪,不管是不是在一家廉价的咖啡店,唱得不怎么样的歌声从音质嘶哑的音箱里传来 。02There is no escaping one s destiny。无人可免受命运摆布。这句话在这本薄薄的小书里出现了不下六次。那么又是谁掌握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命运?南海十三郎里说,真正的天才只有两种结局,不是英年早逝如唐涤生,就是精神失常如南海十三郎。肖斯塔科维奇大概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他一直神志清醒地活到了68岁,虽然他也觉得自己活得未免太久,久到可以回过头去细看自己的一生,发现悲剧已然变成闹剧。被性格强势的
6、控制狂母亲养大,幻想娶妓女为妻来反抗母亲;总是受外向开朗的女孩子吸引,却在最后一刻逃婚;崇尚自由之爱,向往莫泊桑小说中描绘的无所畏惧、不顾明天的激情,最终发现在婚姻关系中自己扮演的似乎是被拦在城门外的丈夫的角色;才华横溢却生活在无法自由表达自由创作的时代,除了堪与阿Q精神相媲美的irony没有任何武器可以保护自己,更遑论是对抗极权了。极权统治将所有不敢/不能慷慨赴死的人变成了为求生存不择手段的存在。肖斯塔科维奇的性情本与刚烈二字毫无关系,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不恐惧。抗争是强者的天性,逃避则是弱者的本能。他无法抗争,但他至少提供了一个范本,即如何在极度不自由的空气下尽最大可能保住自己所珍视的
7、 性命,家人,对艺术的真诚。艺术究竟属于谁?列宁说艺术属于人民。肖斯塔科维奇同志,为什么你明明有能力却不愿意创作那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呢?因为艺术只能属于艺术本身。他被当权者认为是可以被改造的,这到底是幸亦或是不幸?最后他明白了,他们让他活着,以此来杀死真正的他。普希金借莫扎特之口说,天才与邪恶无法共存;可是他似乎做到了,以irony为武器。(深夜向某人讨教irony和sarcasm的区别,倒是没我想得那么微妙,不知道中文版会怎么处理)。艺术是来自历史深处的低语,只要足够强大、真实、纯粹,它总是可以盖过这震耳欲聋的时代的噪声。喜欢首尾呼应的那个小故事。战争、恐惧、贫穷、疾病、肮脏,这一切都不能阻止肖斯塔科维奇欣赏当自己、朋友与乞丐三人的酒杯碰撞时迸发出的美妙的和弦音。也许这就是他作为天才却能以第三种方式活下来的原因吧。题外话,因为这本书知道肖斯塔科维奇,了解了他的江湖地位后也找了他的一些音乐来听,比如Youtube集锦The Best of Shostakovich之类的,结果发现最喜欢的还是旋律优美动听的Waltz No. 2,所以我的音乐品味可能也就跟斯大林差不多了吧。但幸好,我不是独裁者。就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艺术的归艺术吧。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