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3、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寻求找次品的最优策略。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电脑播放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爆炸画面,并进而引出“次品”的概念及课题。板书:找次品谈话:老师这里有三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
2、了4片,其他两瓶都是一样重的,你能想办法把这瓶少的找出来吗?学生发言,方法很多,引导学生发现最好的方法是用天平称。师:你是怎样称的?给大家说说。学生说用天平称的方法。教师做个简单的板书。教师小结:从三瓶钙片任意选取两瓶放到天平的托盘上,无论天平平衡还是不平衡,我们只需要称一次就可以找到那瓶少了4片的,真不错。好玩吗?好玩我们就多玩几个“找次品”的游戏。(二)小组活动,主动探究。1、初步感知,寻找方法。教师:我们把钙片的瓶数增加到5瓶,有信心把它找出来吗?看大屏幕:(1)让学生大声读题,理解题意。(2)教师:利用你手中的学具,看看最少称几次就能找到次品?可以把直尺当作天平,把硬币当作钙片瓶做模拟
3、试验。(3)学生操作,老师指导,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集体汇报。2、教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称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把5瓶钙片分成了几组?怎样称的?对于碰巧1次找到次品的情况,教师提问:称1次一定能找到次品吗?教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板书4、教师小结:从5瓶钙片中找出次品,我们最少称2次就一定能找到。(三)合作探究、寻求规律。教师:看来找次品问题,方法还是多种多样,我们既可以通过试验来探究,也可以像老师这样以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现在我们把待物品的数量增加到9个,你们敢挑战吗?1、课件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教师: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吗?(至少一定)3、
4、小组合作,寻找规律。教师: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是利用手中的学具称一称,看看称几次能找到次品,并且完成下面的表格。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指导分组和称的情况)5、学生汇报,总结规律。学生汇报时,先启发引导学生说一说分组情况,再说说是怎样称的,最后完成下表。教师:哪种分法称的次数最少?它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组?是怎样分的?6、教师小结:投影出示。7、验证:教师: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中找到这样一个规律,你对它持什么态度?怀疑吗?教师:老师我也是有点怀疑,下面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它的正确性,好吗?我们就选15来验证好吗?投影出示:有15 盒饼干,其中的 14 盒重量相同,另 有 1 盒少
5、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保证找出这盒饼干?学生汇报验证结果。教师:通过验证,我们确信:找次品问题,只要把待测物品的个数分成三份,并且要平均分,就能保证找到次品,并且次数一定最少。其实,当次品的个数越来越多时,用这种分法来称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教师:同学们,上面的零件个数,都是正好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我们可以用这个规律来称。但是如果零件的个数是8个、10个、11个不能正好平均分成三份,怎么称呢?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利用课下时间探究一下好吗?(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完善板书。教学反思“找次品”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教学内容,属于一节思维训练课,主要培养
6、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这节课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设计。反思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与不足:(一)优点(1)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以讲美国航空飞机爆炸事件导入,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飞机的爆炸真的和一个次品有关),激发了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体意识。()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层层
7、推进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使本课更容易进行。(二)不足在得出待测物品是3的倍数后,我适当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学生经过观察后,很快地分别说出了所要称的次数。这一拓展,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当然不足之处也有很多:(1)本节是思维训练课,但最终是不是所有的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呢?现在反思一下,确实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同学一直很“安静”,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2)另外所用的图示的办法,应该多讲解,要让每一位同学能熟练的运用它。总之,教学中只有不断反思自己,才能逐步得到提高。我深信,只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使他们乐学、爱学、好学,定会为学生和自身成长辅垫出一条坚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