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科学教案-1-2单元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科学教案-1-2单元苏教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分析我们都是科学家是科学课学习的绪论单元。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关于“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相关要求而设计的。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1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25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标准11想知道,爱提问。15愿意合作与交流。2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从这一单元开始,学生们将带着成长过程中已有的一些
2、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进入到科学学习当中。他们对科学是什么也许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每个孩子在刚刚懂事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充满好奇心,缠着大人问这问那,不断地提出问题。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曾经对一名婴儿的学习欲望做过观察,他发现婴儿的“所作所为正好像是艾萨克牛顿或者最伟大的科学家”。究其原因就是孩子们想弄懂所有的事情。想要了解事物是如何发展变化以及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在最基本层次上,科学讲的就是这个。科学家只不过是一些专业人员。科学家的内心活动实际上与孩子们的一样。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孩子们都能够自然地做出来。因此,本单元以儿童自身发生的“小”事情为切人点,以“我们都是科学家”为
3、题,通过“小实验”、“读科学家的故事”让孩子们热爱科学、喜欢科学,喜欢科学课。为了激活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孩子们尽快地进入小科学家的角色,教师利用本单元的活动一要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二要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个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让学生经历每一次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科学学习的首要目的是让孩子们亲身经历问题的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解决问题。因为“科学不仅是需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杜威语)。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做”科学的点点滴滴,从而向科学素养的形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认识科学是什么。通过让孩子们回忆自己是否有过
4、类似的经历、动手做小实验、阅读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打破科学神秘感,拉近科学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科学其实并不遥远,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第二部分:借助探究平衡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把自己让鹦鹉、三角形纸片、拱形纸片、铅笔等“站”起来的过程与琴纳发现牛痘的过程加以对照,找一找两者的相似之处,感觉到自己的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经历一样,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整个单元都是围绕儿童就是小科学家来编排的,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思想:尊重孩子,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走上科学之路。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5、 上 册教案 第 1 单元 第 1 节课题1.1科学是共2课时教学目 标科学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包括过程与结果。2、 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的作用。教材分析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_科_网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一难点能使纸鹦鹉“站立”。教具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教学实施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科学) 【“科学”这个概念意义深刻,远非
6、三年级学生能够理解,本课将“科学是什么”定义在让学生获得对科学的一种理解层面上。】二、了解科学是什么 1师问: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翻开教科书开阔一下视野) 2师问: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提示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 【由自身的经历再到科学家的经历,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拉近了科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科学其实并不神秘,意识到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想问题、做事情。】 3师:好奇心让我们想弄懂许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
7、的工作十分相似。 4(1)阅读故事:学生自学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2)学习汇报:琴纳发现牛痘疫苗的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3)提出问题:“为什么挤奶的女工不得天花?” (4)寻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到奶牛场考察,发现牛和女工都得过牛痘。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患过牛痘就不再患天花?” (5)做试验证明:给一位8岁的小男孩接种牛痘,又种天花,小男孩安危无恙。扩大实验范围,接种全村2000多村民,结果无一人再患天花。 (6)试验成功:直到今天,琴纳的发现仍然在保护着我们的健康。三、活动,理解科学是什么 1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2讲解“动起来小人”的制作方法。(学生制作)讲解如何“玩”。 在学生
8、“玩”之前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3交流“玩”后的发现。(小人动起来了) 4原理解释:1824年,英国医生罗吉特通过类似的实验研究,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这一发现的原理制作的。 【“让小人动起来”是一个有趣的活动,目的是借助这个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其意识到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一个小发现可以成就大科学家”。】四、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 收集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收集科学家研究活动资料的活动,目的是从众多的科学家的研究中找出共同地方,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分析
9、与解释、交流与质疑、结论与拓展等。通过这些科学家的经历,引导学生对“科学是什么”说出自己的理解。】五、板书设计:科学是 科学家:牛顿、琴纳、居里夫人、李时珍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二次备课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1 单元 第 2 节课题1.2做一名小科学家共1课时教学目 标科学探究: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科学知识:1、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
10、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材分析重点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教具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教学实施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回形针不能露出来)。师: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演示:让纸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课的主体活动,简单有趣。借助对
11、科学的认识,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二、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1制作纸鹦鹉。(1)将准备好的鹦鹉图形剪下来。(2)将鹦鹉图形贴在硬纸板上,并沿轮廓剪下来。 2让纸鹦鹉“站”起来。(1)教师演示将纸鹦鹉站立的操作要求。(2)学生用别回形针的方法尝试让纸鹦鹉“站”起来。(3)反复思考试验,并记录下成功的方法。(4)全班交流.展示成功的方法。讨论:有什么共同之处?(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3. 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今天的这节科学课,我们在刚开始上课时做了什么?(提出了问题)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做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怎样让一
12、个物体站起来,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这个活动创设的情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产生提问题的愿望,而且会使学生的问题指向比较单一.集中,易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接下来学生尝试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最后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感到我们的身边就有科学,自己就是一名小科学家,激励孩子们走科学家走过的路。三、拓展运用。 1. 师: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 2两人合作,想办法让纸龙虾.拱形纸片.铅笔等“站”在指尖。 3交流实验成果。 4思考: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
13、什么? 5对比分析:你刚才玩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发现制作小丑玩具,学生的思维会更开阔,研究的兴趣也会更大,这样学生会越发感觉自己像个小科学家,对以后学习科学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四、课后拓展:布置任务:用课上的发现,结合书中第8页的图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二次备课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2 单元 第 1 节课题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共3课时教学目 标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
14、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科学知识: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3.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 .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材分析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难点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教具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
15、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常见的动物植物图片各两张。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之作。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活动中边找边记,能锻炼学生的记录能力,利于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后面的研讨提供大量的“食粮”。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
16、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
17、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五、后续研究。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第二课时导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中观察了生物,同学们主要对大树进行了观察,大树的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树根下,各个地方都有生物,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一、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二、观察
18、、描述树的其他方法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三、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四、作业: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第三课时导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大树和讨论,大家对于大树这种植物已经了解得较为透彻了。
19、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内的观察中,还看到了哪些生物?一、学生汇报说一说你的记录纸上的内容,是如何获得的?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了什么生物?在操场上发现了青蛙、蜻蜓、卷叶虫、蝴蝶、蚂蚱等小动物。还在操场上发现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大家有没有把它画下来呢?二、讨论我们观察到了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大家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呢?生物名称发现地点青蛙、蚂蚱校园围墙边它们能长大。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它们都需要养料。它们都对刺激有反应。生物体有生命特征和生命需求两类,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它们。记下大家的理由,把最重要的内容勾出来。三、小知识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
20、大类。所有的生物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通过吸取营养物质,个体会由小变大,显示生物体的生长特征。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都有应激性,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等,这些特征都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也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四、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山涧中的流水;机器人;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二次备课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2 单元 第 2 节课题2.2校园里的植物共2课时教学目 标1、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
21、、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2、科学探究: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材分析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教具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2、观察记录纸。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
22、知识。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教学实施过程一、导入 1. 师:先给大家欣赏几副图片,(出示学校植物的照片)这些图片漂亮吗?漂亮在哪? 2师:这些图片看上去,满眼都是绿色,非常漂亮,那你们有没有觉得图片中的这些景色有点眼熟呢?是哪里的呢?对了,这些图片显示的就是我们学校各个地方的绿化,我们学校的植物可真多啊,今天我们就象科学家一样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身边这些植物,好吗?(板书) 【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求科
23、学奥秘的欲望,这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从学生熟悉的校园植物的图片入手,揭示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整体认识植物:(1)师带领学生排队走进校园里植物较多的地方。提问: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2)提出观察任务: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植物长得有什么特点?(要求从高矮、外形困扩等方面描述植物)(3)交流后让学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给这些植物排序,说说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4)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2.局部观察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看一
24、看,有什么不同?再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2)师生观察后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并及时鼓励) 3.比较植物的相同之处。(1)师提问:它们有很多不同,那它们为什么都叫做植物呢?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2)交流讨论:有根、茎、叶等组成部分,位置相对固定等。 【这部分观察、交流活动就在校园里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首先从整体上认识到植物,再通过局部的观察,学生充分了解植物各部分的不同,由于植物就在自己的眼前,学生的观察一定会非常
25、仔细,要求学生把观察的结果写下来或画下来,这是培养学生初步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也一定能说出植物部分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不同,大胆汇报自己的发现,体会到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再来找植物的相同之处,引领学生更深一层关注植物,把对植物的认识归结到植物的共同特征上来。】三、对植物进行分类 1、师:植物种类繁多,世界上45万种,难记吗?科学家为了方便人们去认识它们,把它们分成的很多类,你能对这些植物分类吗?(P17) 2、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先说标准,再分。【这一活动,既可以提升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又是对“分类”技能的训练。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明白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的
26、结果也不同,分类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2 单元 第 3 节课题2.3校园里的小动物共3课时教学目 标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科学知识:观察动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材分析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具教师准备:搜集各种动物的图片.录音或录像资料.标本;放大镜;学生准备:课前在学校里捉蜗牛或蚂蚁;几种食物:肉片.菜叶.苹果皮.鸡蛋.面包(少量)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与上一课涉及到的
27、科学概念同为生物单元的二级概念。本课的观察对象是可选择的,蚂蚁、蜗牛都是比较常见、容易捕捉、易于饲养的小动物,选取它们为观察对象,可以将学生头脑中以往的经验充分调动出来,提高认知水平。课文中知道较多,呈现出“扶”的状态,让学生在捉、看、研究中收集证据并做出解释,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从前两课到本课,都注重记录、描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重视收集证据,因为它们是得出结论的依据。教学实施过程一、谜语导入1.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小动物的谜语,猜猜它是谁?2.出示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3.今天我们的活动就是研究校园里的小动物。(板书课题)(谜语
28、导入,能迅速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谜语本身又是一种十分精妙的描述,谜语中隐含着有关动物形状,生活地点.习性等描述,对后面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二、组织探究活动1.交流在校园里发现的小动物。(1)师:课前大家已经在校园里寻找过小动物了,说说你们在校园里发现过哪些小动物?能简单描述出它们的形态吗?(2)学生交流。(3)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到校园里捉蜗牛或蚂蚁的,你们捉到了吗?2.观察蜗牛和蚂蚁(1)师:每个小组就观察自己从校园里捉来的小动物。(2)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观察这些小动物呢?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3)学生学习书上的观察蜗牛和观察蚂蚁的方法,(4)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观察时的
29、注意点:不要发出大的响动,以免小动物受到惊吓;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小动物受到伤害;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会发现更多的特性。观察时要把观察到的记下来或画下来。画的时候要画得“像”,不要进行艺术加工。(5)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分组观察.记录,教师巡视并指导(6)全班展示.交流,教师适时补充蜗牛与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惯。3.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1)谈话:我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蚂蚁,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学生小组内讨论。(3)全班交流。(小动物的相同点可以从生命的共同特征方面找出,如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不同点也是每一类动物特有的特征,如生活环境.外形特征.生活
30、习性等)(这个环节中又是以观察为主的探究活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探究学习还处于最低层次,由于教材中对于观察方法的指导较多,因此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阅读教材,学习观察方法,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当然在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观察中的注意点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概括出小动物的共同特征。)三、给常见的动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21页,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还认识哪些动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3.学生活动。4.学生汇报,交流分类依据和分类结果。四、总结补充讲解动物学家珍.古德博士的故事。(讲故事也是小朋友们喜
31、欢的形式之一,通过读科学家的故事,了解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出,要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索生命世界的奥秘。)二次备课科学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教案 第 2 单元 第 4 节课题2.4动物植物人共2课时教学目 标科学探究:1.能根据已有知识判别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不同之处。2、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科学知识:1、了解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2、通过学习,了解人也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是生物界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2、
32、渗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养成爱惜生命,爱护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教材分析重点根据已有知识判别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不同之处难点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具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活动建议: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植物、动物的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这些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这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开来,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概念的认识。教学中可以借助集合图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对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体会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教学实施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
33、认识到了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与相同。(板书课题)一、动物和植物的观察与比较1、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再找找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萝卜兔子把你比较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2、再找一找其它的动植物进行比较。莲花青蛙二、讨论并汇报。1、兔子和萝卜有哪些不同之处?兔子:能运动、要吃青菜和萝卜、全身长毛、耳朵特别长、萝卜:不能运动、生长需要土壤、有根和叶子两部分组成、叶子是绿色的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哪些?它们都能长大,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都需要养份三、人与黑猩猩的比较四人小组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
34、小组的意见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漂亮。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之处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生孩子人会说话都可以走路黑猩猩会爬树学生讨论,充分表达各小组意见,班级集体交流后,把记录纸上要求的内容填完整。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比较了动物和植物之间如兔子和萝卜的不同和相同,虽然兔子是吃萝卜的,但兔子和萝卜间还是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另外我们还比较了动物和人的区别,发现我们人类和动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物体,也需要水分和空气以及食物才能长大。那么,植物、动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二、观察并记录
35、观察教材第22页中的两幅图,说一说,动物、植物和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之处有: 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把讨论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三、小结动物、植物和人的众多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珍惜植物,把自己也看作大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世界包含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四、拓展根据教材第22页的插图,各种各样的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幅圈图来表示。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体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笔 铅笔 钢笔 自动铅笔 圆珠笔 物体生物 非生物二次备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