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 《不懂就要问》 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 《不懂就要问》 部编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不懂就要问【教学目标】1.认识“诵、例”等11个汉字,读准多音字“背、圈”。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4.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 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先生勤奋好学的可贵精神。【教学流程】一、依案自学,互动交流 1.生自由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孙中山的资料或图片.2.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有关孙中山的那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中山小时侯是怎样学习的?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桌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1)借助插图,分步把故事内容说清楚。(2)按照事情发展的
2、顺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孙中山 )小时候在私垫里读书。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 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 不讲 )。( 孙中山 )不怕挨打,向先生(请教书中的道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文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二、聚焦重点,品读提升(一)交流有新鲜感的词语 出示词语:私塾 戒尺 咿咿呀呀 摇头晃脑鸦雀无声 糊里糊涂 连连点头 壮着胆子(二)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他是怎样提问的?(1)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
3、么用呢?(2)课件出示: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2.“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3.小结: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这种精神多么可贵。 4.当他提出问题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呢?(抓住关键词: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结合插图理解,引导学生抓住”拿着戒尺”“厉声问道”体会先生的严厉。)5.既然孙中山也害怕挨打,为什么还要向先生提问呢? (1)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能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生读句子,交流感悟。6.小结:
4、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类文整合,迁移运用 阅读语文主题图书中月亮为何有圆缺列宁在学校里,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小组交流。 2.小祖冲之从一首儿歌中受到启发,后来成为伟大的数学家,你能说说他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吗?3.列宁在学校是怎样读书,选择书籍的,由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四、回扣主题,扩展延伸 1.孙中山小时候是在私塾里读书的,学生上课摇头晃脑,咿咿呀呀;先生手拿戒尺,不苟言笑。联系生活实际,画一画你的校园学习生活,用几句话写下来。2.推荐阅读主题图书中做好学问章节的其他文章,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