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2).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比的意义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内容: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8、49页例题1及课堂活动第1、2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学、小组交流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 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在讨论中,让学生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及求一个比的比值教学难点:1.对同类量比和不同类量比的区别2.分析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会发现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2.大屏幕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
2、,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倍数的关系? 3.指名学生举手口头交流,并给小组评分。4.师:像1015这样的两个数相除,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种求两个数之间倍数关系的表现形式,那就是用比。(板书:比) 二、探索新知(一)自学教材第68页例题1.师:关于比,大家预习了吗?能看懂吗?老师给你的预习问题会解决吗?(教材第68、69页)2.出示自学目标:(1)比的意义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举例说明。(3)求比值的方法是怎样的?会
3、算吗?(4)比值一定是整数吗?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吗?(5)比的后项可以为0吗?为什么?3.开展小组自学(1)学生自己看书第68页,并做好标记,教师巡视。(5分)(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组长组织组员解决自学的5个问题,教师继续巡视。(3分)(3)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小组自学、交流活动作评价。(8分)(4)指名学习小组上台做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也可作补充,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和板书。(0不能做比的后项)4.交流(1)比的意义师:同学们,哪个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认为什么叫做比?像1510这样的除法用比来表示该怎么写?还可以怎样写?板书:15:10师:15:10表示长和宽的比,那么宽和长的比还是15:10吗?
4、为什么? (2)比的各部分名称。学生代表交流,教师板书。(3)求比值。师:5:1,6:4, ,3.5:是我们说的比吗?它们的比是多少?大家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大屏幕出示)指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求比值的方法(口述)(4)开展讨论。(指名小组做交流)比值一定是整数吗?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吗?比的后项可以为0吗?为什么?(0不能做比的后项)5.集体讨论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师:刚才我们在学习比的过程中,一会儿有除法,一会儿又有分数,它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看大屏幕: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联 系区 别比前项后项比号比值分数分子分数值是一种数除法师:有的地方还需要大家的补充
5、,有信心吗?开展小组合作、讨论,集体交流。三、课堂练习(发放题卡,学生完成后通过实物投影进行订正。)(一)填一填。 1.比值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 )或( )表示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4厘米,长和宽的比是( ),宽和长的比是( ) 3.小明5小时行28千米,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4. 5 : 2.5=( )( )=( ) 12 : =( )( )=( )(二)判断。(1)1:9的比值是. ( )(2)可以表示一个分数,也可以表示一个比。( )(3)比的后项可以是任何一个数。 ( )(4)两根绳子的长分别是5米和6米,它们的长度比是5:6米。 (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师:大
6、家今天学到了什么?补充课题:比的意义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个问题:“不是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吗?为什么一场足球赛的结果会是3:0呢?”(数学上的比和赛场中的比是有区别的)教学反思:通过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这堂课存在着好些问题,突出表现有三点,即强调不够、研讨不深、延伸不实。我就针对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吧!1.强调应该多一点。关于比的概念教学时,我只是通过“国旗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的数学问题进行了简单过渡,学生对“比”表示的是一种倍数关系理解不够,而且学生在交流“长和宽的比”、“ 宽和长的比”时,关于上述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没有得到再次的强调,因此学生对“比”表示的是一种倍数关系的理解还不
7、够好。2.研讨应该深一点。关于研讨“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是整堂课的又一个难点,我们应该怎样突破它呢?我想可以从从小组合作方面多做文章。虽然我开展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从研讨的时间和教师的引导来看,我们都需要进一步做改进。首先可以让组员先组内充分的说一说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每个小组发出交流提示表册,让孩子们集体填一填后作全班交流,使研讨落到实处。3.课堂延伸实一点。课堂上虽说我做到了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到生活,在课堂结束时我踢出了这样一个“球”“不是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吗?为什么一场足球赛的结果会是3:0呢” ,还数学知识于生活之中,但是这个“球”被我一脚就踢出了“球场”,“雁过无痕”的消失了,这样的结束行吗?假如这个“球”在老师的带领下,从甲传给乙,乙传给丙,丙传给丁最后传到课堂之外,引起大家的思维的碰撞,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希望的,我们所追求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