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词拓展:山亭夏日 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词拓展:山亭夏日 部编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亭夏日山亭夏日唐朝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译文:夏日漫长,绿树繁茂,浓荫遮地,一派清凉。只见那楼台亭榭的倒影落入了池塘。微风拂过,水晶帘般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抬眼看去,满架盛开的蔷薇花,飘出了满院的花香。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将领高骈。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他一生辉煌的起点是,公元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敌兵20余万。后来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这期间,刚好赶上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打败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但是,唐朝的灭亡,和高骈也有很大关系。因为
2、黄巢起义军进长安时,唐僖宗急调高骈来对抗起义军,高骈没有服从朝廷节制,割据一方。创作背景:某个炎热的夏日,高骈在山上的亭子里歇息时所见。在这一刻,没有战争,不需要征伐,有的只是静美的风景。赏析:我们来欣赏山亭夏日。这首诗的作者别看是个武将,可是在写文章时,心思却非常细腻,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出了他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第一句,“绿树阴浓夏日长”。这一句诗,用词很朴素,但仔细玩味,发现“阴浓”这两个字,有点特别。它似乎比“浓荫”带来的感觉还要重一些。“阴浓”这两个字,既告诉我们树木繁茂,还告诉我们此时正是中午时分,烈日炎炎
3、,“树阴”才“浓”。烈日炎炎,才让人感觉夏季的白天可真是长呀。这么一分析,我们就发现,短短的七个字,可不是简单地凑在一起的,前四个字描述了炎热的夏季,才推出了后面“夏日长”这个三字果。所以,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对我们使用的每个字,还真要像这样地认真推敲,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来。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烈日炎炎下,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人们都热得没了动静,连小动物都歇息了,就见一汪清澈的池水,水中映着池塘边的楼台倒影。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在烈日下,水面显得特别幽深,倒影分外清晰,浓重。这个“入”字,就刚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第三句
4、,“水晶帘动微风起”。看到“水晶帘”这三个字的时候,我们禁不住一愣。这是说人家的帘子用水晶做的?联系到诗人的身份,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总觉得有些做作,怪异。再仔细分析,发现其中另有奥秘,发现这句诗实在是很精巧,亏得这位大将军能想出来这样一个比喻。这句诗可分两层意思来说。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炎热的夏日里,微风太轻渺,因此来了也很难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此时,诗
5、人看到水波,才察觉有微风,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而不是微风来了帘子动。次序弄乱了,可就不对了。大家在夏日的时候,可以做一个睁眼闭眼的游戏,感受一下是视觉先看到风,还是皮肤先感受到风?风来时,我们是不是先看到了树梢摇摆、旗子飘动?我们是怎么看到风来的?第四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就在诗人凝神于水面的时候,忽然闻到了花香,咦?这香味是从哪里飘来的?诗人视线一转,看到了院子里的蔷薇,啊,那架子上的蔷薇正怒放呢,是它们散发出来的幽香,吸引了诗人的目光。这个时候,是嗅觉先起作用,还是视觉先起的作用呢?同学们也不妨做个试验,体会体会,观察观察。这蔷薇和花香给这炎热的夏季增添了生气,诗到这里也就结束了,短短这28个字,在我们心里映现出一幅美丽的夏日图画。 诵读:下面,我们来一起诵读这首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