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1 《平均数》︳青岛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1 《平均数》︳青岛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联系生活,情境激趣师:
2、希望小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看,这是环保组的四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想不想知道他们的收集情况。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人收集多少个水瓶?谁还有其他的发现?师: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谁来读?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水瓶?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教学例1,初识平均数,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2.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师:请大家动脑思考,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师:大家有想法了吗?看来很多同学都有思路了。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的想法师巡问,收集素材: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
3、法。3.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的方法。学生口述。师:大家看清楚了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水瓶?师:这位同学真棒。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但非常巧妙解决了我们的问题。请回(边课件演示边说)像那位同学操作的这样,移动多的补给少的,使得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变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可以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2)“先合再分”的方法。(列式)师:还有哪个小组用这种方法解答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说算式,师板书。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师:咱们同学真是聪明,想到运用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来解决问题。师:(边演示边说)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水瓶数合起来,
4、也就是先求总数,再平均分成4份,所以要除以4,也求出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水瓶,这种方法叫先和再分。(3)对比异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师:刚刚我们一起探索出了两种方法,是?他们都要解决什么问题?师引生: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再分,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要把原来不同的数几个变得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叫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师:比如这里13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大家一起说,我把它写下来。生说师板书:13是14、12、11、15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师:这是哪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吗?平均数是个怎样的数。小结:平均数是个虚拟的数、公平的数、范围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二)教学踢毽子比
5、赛,体会平均数的敏感性平均数有什么变化呢?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生:一个数。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12变到7,平均数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它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也就是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师: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大概地估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师:好了,同学们,通过以上的研究学习,你对平均数有哪些认识?
6、(三)知识运用师:看来,你们都对平均数有了深刻的认识。接下来,老师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大家敢不敢应战?1.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平均每人捐了几本?2. 选择正确算式的字母填在括号里。3.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4)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所以李强的身高一定是160cm。(5)一条小河平均水深0.8m,小明身高是1.3m,下去不会有任何危险。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