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伯牙鼓琴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伯牙鼓琴部编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课题21.文言文两则 伯牙鼓琴总课时1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会写“哉、巍、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的理解,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的理解,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懂得友谊的真珍贵。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品读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加深理解。2.难点:结合资料袋,交流阅读感受,体会人物情感,感受艺术魅力,完成背诵。教学准备1. 吕氏春秋的资料 (课件)2. 伯牙、子期相遇的文献资料,伯牙祭奠子期的文献资(课件)3. 与教学有关
2、的课文内容展示 (课件)教学主要步骤及学生活动一、导入1.一字千金导入吕氏春秋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就出自吕氏春秋,它到底像不像吕布韦当年说的那样字字精辟呢?让我们打开书96页,一起走进课文。二、释题1.释题:伯牙鼓琴 师:看看我的标注,你知道课题讲了谁干什么吗?2. 设疑:一个叫伯牙的人会弹琴,是很普通的事,有什么值得写的呢?吕不韦把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故事写入吕氏春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聪明的你是否能找到答案。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节奏。2.检查读课文的情况。1)齐读读准字音。(师评价字音,引导读出节奏)(出示易错字音,学生认
3、读:哉、少选 汤汤 巍巍 以为世无足负为鼓琴者)2)学生个别读。(生评字音,评节奏,引导读出节奏)(师:经过前面同学的指点,请检查和调整自己划的节奏线)再请同学读,(学生评价)3)学生评价、熟读课文。(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节奏线不仅仅表示停顿,其实也是我们初步理解课文的结果。我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划出了节奏线,大家帮我评价一下,看行还是不行?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分组读课文,注意读好最后一句)四、理解课文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读是没有问题了,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要理解这篇文章,这几个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1)出示课文标红:太山、峨峨、汤汤、善哉、不
4、足、复)(学生自读自悟或者小组讨论) 2)读句子,重复红字,学生解读,反复问不同的学生,重复相同的答案,强化理解,帮助讲清课文内容。2.研读课文1)翻译课文内容。师:谁来讲这个故事?2)结合“资料袋”归纳主要内容这是一个传说,请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资料袋”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资料袋、冯梦龙警世通言)3)研读课文,理解“知音”课文对“知音”是这样解释的: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那么还有什么样的人可以叫知音呢?(出示知音解读课件)4) 理解伯牙遇知音之喜。(读课文)想象伯牙遇到钟子期之后的心情。(板书:遇知音之喜)5) 理解伯牙失知音之悲。师:可是当伯牙第二年来赴钟子期之约的
5、时候,得知子期已死,看到的只是一杯黄土。于是悲从中来,我们来看(出示课件:课外朗读) 师:所以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伯牙遇知音之喜,后本部分写了伯牙失知音之悲。因为无法释怀的悲伤,让伯牙:(引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板书: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失知音之悲)师:被从何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可以在书上标注任务单:锺子期死后,伯牙会回到怎样的音乐生活中?“破”“绝”“终生不复”这些词语表现了伯牙怎样的心情?伯牙为什么终生不复鼓琴?4.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1)师:回到我们最先的话题:吕不韦把伯牙弹琴的故事写进吕氏春秋到底想告诉后人,告诉我们什么呢?(板书:知音难觅,要懂得珍惜)(友谊是美好的,一
6、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珍惜,这也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 2)师:你知道伯牙是用哪首曲子打动钟子期的吗?话说当年伯牙被师傅故意丢弃在深山老林,悟出并创作一首曲子,但是无人能听懂他所表达的内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钟子期。他弹起了这首巜高山流水(播放音乐,学生朗读课文,师再朗读课文,读完之后闭上眼睛瞑想音乐的画面),后来人们也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乐曲高妙。 五、拓展1.多生动的画面,多动听的曲子。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记住。试着背一下课文,会背就背,不会背可以打开书读。 2.欣赏音乐和欣赏朗读一样需要我们去想象作品呈现的画面,蕴含的情感。这也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学会欣赏艺术之美。(板书:艺术之美)3.学会欣赏同类作品1)剧透一下22课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所呈现的画面感。(播放月光曲教师朗读第9段落)(先播放音乐,学生闭上眼睛倾听) 2)请睁开你的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就是音乐和语言的魅力,启发我们的想象思维,呈现画面的美。) 六、作业1.背诵全文2.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用现代汉语改写这个故事。板书设计文言文两则: 艺术之美 伯牙鼓琴 方鼓琴 得知音之喜 知音难觅少选之间破琴绝弦失知音之悲 懂得珍惜终身不复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