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课件--会计循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课件--会计循环.ppt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循环本章结构分录与记账试算与调整结账与编表1会计循环会计循环流程会计凭证v会计凭证的作用v原始凭证v种类v填制v审核2会计分录v简单分录-只有一借一贷的对应关系v复合分录-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对应关系记账凭证v分类v通用记帐凭证-不分收款、付款、转帐业务,全部采用一种格式v专用记帐凭证-按收款、付款、转帐业务分别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三种格式v审核v会计分录释例3记账与账簿(一)帐簿的作用v账簿账簿的分类v按用途分类v日记帐-常见的日记帐有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等v分类帐v备查登记簿-例如,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等。v按形式分类v订本式v活页式v卡片
2、式4账簿的设置与登记v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v现金日记账v银行存款日记账v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v分类账的作用v总分类帐v明细分类帐v统制帐户-具有明细分类帐的总分类帐v关系-总分类帐余额应等于其明细分类帐各子目余额之和,两者具有统制和被统制的关系v记账记账与账簿(二)5试算(一)试算表的用途v1.验证会计记录下计算有无错误。v2.便于编制会计报表。v3.粗略显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格式企 业 名 称 试 算 表 年 月 日 账 户 名 称 借 方 余 额 贷 方 余 额 合 计 6试算(二)试算表编制方法试算表依据的原理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规则试算表的缺点v1.借贷同时遗漏。v2.借贷同时重复记账
3、。v3.借方或贷方发生同数的错误。试算表编制实例7试算(三)查找错误(试算表借贷不平衡时)可能出现的错误v编试算表时出错。v确定账户余额时出错。v分类账记录出错。8试算(四)查寻错误的一般方法v以与原来加总的相反方向,加总各栏,以验证试算表的加总。v加总没错,则要确定借贷总额之间的差异数。v逆查。(重新加总)核对余额 (验算余额) 核对记账过程(核对记账凭证) 9划线更正法划线更正法在结账以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中数字或文字错误,但记账凭证正确,可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改正。红字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如果发现会计分录中应借、应贷的账户或金额有错误并已登记入账,可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错误更正10补充登记法补
4、充登记法在记账以后,如果发现原编会计分录中应借、应贷账户虽然没有错误,但所写金额小于正确的金额,可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错误更正11会计期间会计年度配比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与归属期间v1.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v2.收入和费用的应归属期间v3.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与应归属期间的关系会计确认基础12现金制现金制 又称收付实现制或实收实付制。它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应计制应计制又称权责发生制或应收应付制。它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现金制和应计制的比较比较v就账项调整而言v就计算盈亏来说 v实例现金制和应计制13期末账项调整的必要性v主要为了正确反映经营成果。v
5、也与比较正确地反映企业期末财务状况密切有关。期末结账时应予调整的项目 (例题)v应计项目应付费用、应收收入 v 递延项目预付费用、 预收收入v估计项目期末帐项调整14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资产抵销账户)v坏账为估计数,并非绝对发生额,故不能货记应收账款。v为了更好地配比,并非放弃索款的权利。v举例估计项目15固定资产折旧v每年折旧额=v三要素:资产原始成本、估计残值及估计使用年限 v设置“累计折旧”账户(固定资产抵销账户)v举例估计项目估计使用年限估计残值成本 -16结账与编表工作底稿: 多栏式草表、并非永久性记录;v用途:v便于编制财务报表。v便于编制调整分录。v便于编制结
6、帐分录。v便于编制中期报表。v自行验证发现错误。 17工作底稿工作底稿的内容及格式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v实例行次账户名称调整前试算表调整调整后试算表利润表资产表借贷借贷借贷借贷借贷18结账(一)结帐v含义v两类账户:虚帐户、实帐户虚帐户的结清v(一)计算虚帐户余额v(二)编制结帐分录(记住结账分录的通用形式)v(三)记账v(四)结清“本年利润” 账19结账(二)实帐户的结转v(一)月终结帐时v(二)年度结帐时结账后试算表v用途v便于验证账户余额v便于编制报表v编制20报表分类v按采取的形式分类v按服务对象分类v按编报时间分类v按编报的单位分类编制会计报表(一)21报表编制要求三大基本报表v资产负债表v利润表v现金流量表编制会计报表(一)22报表附注与附表的作用报表附注内容v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v会计处理方法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编制会计报表(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