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课件】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环境课件】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 .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环境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 以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规划与管理及其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控制。分析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环境问题。简要介绍了环境管理、 ISO1400标准体系、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作用该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通过34 课时的课堂讲授、课程研讨和教学参观等,在明确环
2、境的组成和结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与环境、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全球环境问题、人口与环境、能源与环境、资源与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等, 从宏观上了解和把握本专业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学科体系、分科领域以及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注重环境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为今后的专业学习、素质培养、能力提高奠定良好基础。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
3、础。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 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 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 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四、学时数和学分34 学时 2学分五、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 实践参观 + 课堂讨论 + 影视教学(课堂教学 22 学时;观摩讨论 4 学时;教学实践 8 学时)考试方式:卷面成绩( 60% )平时成绩( 4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4、-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教材: 环境学概论刘 培 桐主 编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20XX年主要参考书:现代环境科学导轮盛连喜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XX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水污染防治钱易主编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97 年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孙昌俊等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0XX年环境污染与控制孙胜龙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年人口、资源与环境刘静玲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年教学辅助资料: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光盘国家环保局 2000年地球危机教学光盘广东音像出版 20XX 年奇妙地球大气层教学光盘
5、广州影音公司 20XX 年第二部分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科学的性质; 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环境问题。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和分类。主要内容:第一节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的概念二、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 1、基本任务 2 、环境科学的具体任务三、人类生存环境的形成发展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四、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二节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一、理论环境学 1 、任务 2 、内容 3 、目的二、综合环境学 1 、全球环境学 2 、区域环境学 3 、聚落环境学三、部门环境学第三节 环境系统的组成核结构一、自然环境
6、;二、工程环境;三、社会环境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二章大气环境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类型;了解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大气的稳定度与污染物的扩散模式;掌握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主要内容: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一、大气的结构 1 、对流层; 2、平流层; 3、中间层; 4、热成层;逸散层二、大气的组成第二节 大气污染和污染物一、大气污染的概念二、大气污
7、染的发生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1、天然污染源; 2、人为污染源四、大气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类型 1 、一次污染物; 2 、二次污染物;3、主要大气污染; 4、大气污染类型第三节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让一、大气光化学特性二、硫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三、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四、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第四节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第五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一、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1 、烟尘控制技术; 2、二氧化硫净化技术;3、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三、大气环境标准 1 、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教学时数: 4 学时第三章水体环境教学目标:了解和掌
8、握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途径;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模型简单河段水质氧垂曲线、河流的自净作用耗氧有机物在水体中的降解; 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管理。主要内容:第一节 水体环境概述一、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 1 、地球上天然水资源的分布;2、天然水在环境中的驯化二、天然水的水质 1、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形成; 2、天然水的化学组成; 3、各种天然水三、水体概念及水体污染 1、水体的环境; 2、水体污染四、水体污染源和水体污染物1、水体污染物质的来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9、-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2、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化一、水体中耗氧有机物降解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三、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第三节 水体污染的控制及管理一、水体污染的防治和管理 1 、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 2、污染防治对策二、废水处理方法 1、废水处理基本方法; 2、城市污水的处理第四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一、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二、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三、对农业、渔业生产的影响教学时数: 4学时第四章土壤环境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的污染与净化;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掌握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作用
10、及土壤污染的防治。主要内容: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一、土壤的组成 1、土壤矿物质; 2、土壤有机物;3、土壤空气; 4、土壤溶液二、土壤的理化性质 1 、土壤的物理性质; 2、土壤胶体及土壤吸收交换性3、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一、土壤污染和净化 1 、土壤污染; 2、土壤净化二、土壤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 2、农业污染源;3、生物污染源; 4、其他污染源三、土壤污染物质 1、有机物类; 2、重金属污染物; 3、放射性物质;4、化学肥料; 5、致病微生物四、土壤污染类型 1、水体污染型; 2、大气污染型;3、农业污染型; 4、固体废弃物污染型第三节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第
11、四节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一、农药与生态关系二、主要的农药类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三、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第五节 土壤污染的防治一、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二、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教学时数: 4学时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固体废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与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概述一、固体废物的定义二、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1、来源; 2、固体废弃物的分类三、固体废物
12、的污染途径和危害 1 、固体废物污染途径; 2、固体废物危害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及资源化一、固体废物处理意义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三、固体废物资源化教学时数: 3学时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基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等。主要内容: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一、环境质量的概述二、环境质量评价三、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1、按时间分类; 2、按空间分类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1 、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2、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3、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
13、污染源评价; 2、评价参考的选择;3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第二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1、大气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4、总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二、环境影响评价类型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1、总则;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
14、; 5、环境影响预测; 6、环境影响评价; 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设; 10环境影戏哪个评价的结论与建议教学时数: 2学时第七章环境规划教学目标:学习和了解环境规划的意义及作用、环境规划的常用方法、 环境规划编制的程序和管理程序等。主要内容: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一、环境规划的含义和目的二、环境规划的任务和作用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具体内容一、环境规划制订的原则二、环境规划的类型三、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及内容四、环境规划方法研究 1 、 区域环境规划决策; 2、 区域环境规划优化方法;3、环境承载力;4、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第三
15、节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一、区域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二、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方法第四节 区域清洁生产一、区域清洁生产的概念二、清洁生产的目标要求三、清洁生产的内容 1 、清洁的生产过程; 2、清洁的产品教学时数: 1.5 学时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森林的减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问题、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等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16、- - - - - - - - - - 策略。主要内容:第一节 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二、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节 臭氧层的破坏 1 、臭氧层的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 3、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4、抑制臭氧层破坏的对策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丧失一、生物多样性被损害的基本情况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地球生物多样性概况(1)生物多样性被损害的概况; (2)导致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二、中国生物多样性概况1、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特点;2、中国生物多阿姨能够性所受威胁概况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1 、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3、
17、离体保护遗传种类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第五节 危害性废物越境转移一、危害性废物的定义二、危害性废物越境转移第六节 酸雨一、酸雨的含义二、酸雨的形成三、酸雨的危害四、防治酸雨的措施和途径第七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理论的由来、演化、内涵和基本原则)二、全球 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 世纪议程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教学时数: 2 学时第九章人口与环境教学目标:了解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状况,掌握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内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18、 - - - - - - - 第一节、人口的增长一、世界人口现状二、中国人口现状 1 、人口发展状况; 2、目前我国人口的特点第二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一、人口和经济二、人口、粮食与耕地三、人口对能源与资源的消耗 1 、能源状况;人口与能源教学时数: 1.5 学时第十章能源与环境教学目标:了解世界和中国能源的生产消耗情况, 掌握能源利用的主要内容,了解新能源的探索和开发。主要内容:第一节 世界能源消耗情况一、世界能源消耗情况概述二、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耗情况第二节 能源的利用一、能源的类型二、矿物燃料 1、煤; 2 、石油; 3、天然气三、非矿物燃料能源 1 、水力; 2、核能第三节 电能生产
19、对环境的影响一、电能生产与热污染二、火力发电站对环境的影响三、核能发电与环境第四节 探索和开发新能源一、太阳能二、生物能源三、核聚变能四、地热能源五、其他能源氢能、风能、潮汐能第五节 我国能源前景教学时数: 1 学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