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信息分析报告(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信息分析报告(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行业信息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中国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和高额利润 4第一节 国内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 4第二节 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额利润 5第二章 旺盛需求和高额利润诱惑下的产能扩张和新投资者的冲动 5第一节 产能扩张 5第二节 新投资者的冲动 7第三章 中国汽车产业过热呼?-两种观点的碰撞 12第一节 三成车贷坠黑洞 汽车业投资过热? 12第二节 汽车产业果真过热了吗?请相信市场的能力! 16第四章 新闻综述-我们的分析 19汽车产业过热呼?-两种观点大碰撞编者按:当北美,欧洲,日本汽车市场日渐成熟,有效需求增长放缓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却一枝独秀,需求强劲;当发达国家市场上
2、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只有2-3%的时候,中国市场上的汽车制造商们却正享受着20-30%的高额利润。对汽车的强劲需求和高额利润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资到中国汽车市场。像任何竞争性行业一样,中国汽车市场在不远的将来也将迎来产能过剩激烈竞争的惨烈局面,就像今天的中国家电市场。于是,围绕着中国汽车市场是否过热,如何调节中国的汽车市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何去何从?我们在这里把近期收集的一些相关信息加以归纳整理集中编发,在文后也将提供我们的分析,供参考。第一章 中国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和高额利润第一节 国内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一、我国“十五”汽车市场需求预测1、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预测(单位
3、:万辆)项目载货汽车客车轿车总量保有量2005年905-956450-490843-8692198-23152010年1137-1193540-5801423-15423100-33152015年1524-1576620-6602291-24834435-4719需求量2005年106-12055-68110-121271-3092010年141-15360-72193-220394-4452015年167-17865-77339-355571-6102、我国轿车市场需求预测(单位:万辆)预测年份2005年2010年2015年预测内容保有量需求量保有量需求量保有量需求量中间值856116149
4、52072387339范围值843-869110-1211423-1452193-2202291-2483329-355二、国内汽车总需求持续高增长 预计全年将超额完成计划在月日举行的北京汽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最新汽车工业情况:继上月汽车产销小幅回落后,月全国汽车产销重拾升势。与上月相比,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增幅虽然不是很高,但仍强有力地保证了前个月汽车产销调整增长的态势。月份,全国汽车生产完成万辆,比上月增长,累计完成万辆,同比增长;销售完成万辆,比上月增长,累计完成万辆,同比增长。其中轿车生产完成万辆,比上月增长,累计完成万辆,同比增长;销售完成万辆,比上月增长,累计完成万辆
5、,同比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朱一平判断,以上数据基本上可以表明全年汽车产销万辆,其中轿车万辆的预期有望突破。 显然,这一数据已远远高于2005年全年汽车需求271-309万辆,轿车110-121万辆的预测数。 第二节 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额利润一、超过平均利润2倍,30%以上汽车业利润居高不下根据最新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户国家重点汽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近亿元,增长,增速同比提高。实现利润亿元,其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三大汽车集团合计盈利亿元,占汽车行业重点企业盈利总额逾同比增长近;合计增利亿元,占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增利额的。相对而言,没有今年这么火爆的年
6、,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仍然达到亿元,实现利润亿元,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而这个仅仅是整个行业的数据,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刘世锦博士估计,国内汽车生产业的利润在以上甚至高达。而目前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最高在至之间,汽车业的利润已经是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倍以上。第二章 旺盛需求和高额利润诱惑下的产能扩张和新投资者的冲动第一节 产能扩张一、三个奠基:一汽规模要翻番一汽把建厂年的庆典活动具体成了长春一汽红旗轿车万辆新基地、一汽大众轿车二厂、解放卡车万辆新基地的奠基以及长春一汽丰越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在以上四个活动中,一汽大众轿车二厂无疑是重头戏,这个新厂将由其股东一汽集团和德国大众共同出资
7、亿欧元,于年建成,届时产能将达到万辆。另外,一汽大众的旧厂也将投入亿欧元进行扩建,使其生产能力从目前的万辆扩充至万辆,到年,一汽大众年产能达到万辆,达到国际主流生产厂的规模。据了解,一汽集团年产量达万辆,今年提出的目标之一是力保销量万辆。又根据对一汽新规划的了解,年前后,一汽的产能将达到万辆。二、上海通用:迅速扩张上海通用,将利用股东上汽和通用所留利润投资至少亿元人民币以上,对原上海金桥工厂进行扩建,扩建后光上海基地的产量就可达万辆以上,加上上海通用烟台基地万辆的产能,上海通用的产能将迅速扩张至万辆以上。三、组装佳美:丰田计划30万辆丰田公司最近在中国的“动向”是与广州汽车工业携手投资亿日元生
8、产中高档轿车“佳美”,当年计划生产万辆。丰田汽车公司社长张富士夫还表示,如果得到中国政府认可,合作双方年内即可建立各出资一半的合资公司。届时丰田公司将从日本运来零部件,组装生产“佳美”,并在此后逐渐提升在华生产能力,计划中的长期生产能力为万至万辆。四、积极参与:日产目标锁定万辆东风与日产合资后广州风神日产阳光正式下线,风神产量大幅提高。作为日产的排头兵国产阳光肩负使命,在未来三年中,日产将有六款新车实现中国造,平均每年出两款新车,后来者的日产来势凶猛,他 们预计用年时间,即年要在中国形成万辆的生产能力,加快在中国的扩张速度。五、小厂要翻身:“海马”扩产万辆近日海南马自达对外宣布,正在进行的总投
9、资约亿元的三期工程建成后,海马年生产能力将达到万辆,是现在产能万辆的近一倍。今年,海南马自达销售目标为万辆。这个数字将彻底扭转海南马自达在业界的“小厂”形象。除了产能扩充外,海南马自达还在积极进行销售服务网络的扩张,年底,海马的店将由现在的家扩充到家。六、加价持续“广本”明年产量翻一番饱受产能影响的广州本田,成为扩产决心最大的厂家。记者了解到,万辆产能的扩建工程将在今年底完成,预计投资多亿元,春节前后便可投入生产,比目前的万辆增加一倍。此次产能改造离上次时间还不到一年,明年下半年,广州本田还将在现有厂房的基础上,扩大生产面积,达到万平方米。第二节 新投资者的冲动一、投资汽车一窝蜂?58家粤企也
10、疯狂广东省目前拥有汽车生产型企业8家,组装企业48家,全省各类汽车厂商共58家,2002年广东省共生产汽车10.6万台,比上一年增长46.6,其中轿车产量为8.4万台,同比增长43.3。1、美的难挡诱惑2002年汽车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华南地区亦如火如荼,轿车市场广本、风神项目堪称经典案例,MPV市场除了广本奥德赛、柳汽风行、东南汽车的得利卡、富利卡外,2002年底又增宝龙汽车。现时家电企业美的股份有限公司也走到汽车业门口。美的汽车项目经理李凯说,“现在家电利润空间已缩小到极致,为了寻求长远的发展,美的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汽车目前是最佳的选择。”他称,“美的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15
11、0亿元资金。而目前大客车的毛利率为20,纯利为78”。李凯表示,美的目标主要锁定城际运输用汽车,“目前暂不会将重点集中在城市公交车领域,如果未来发展顺利,则会考虑投资轿车”。广州宝龙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4月,前身为金安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改装防弹运钞车的企业之一,固定资产近亿元,拥有年产4000台运钞车的能力,生产包括宝安华夏、龙行九州等几个品牌。2002年7月宝龙进入MPV,投产2.4升7座、11座商用车,10月29日,宝龙举行5万辆商用车产能改造工程奠基仪式。11月宝龙推出TBL5028商用旅行车。宝龙汽车董事长杨龙江表示,以宝龙为主的增城三江汽车城首期规划用地1
12、00公顷,建设期12个月,总投资12亿人民币,2003年计划生产1万辆各类轻型客车,产值20亿元,2004年生产25000辆,2005年将达到5万辆,产值达到100亿元。之后,宝龙和浙江吉利一起被称为“民营汽车企业双子星”。6月,宝龙宣布对旗下的MPV车型重新进行品牌整合,形成“菱麒”、“菱骏”、“菱惠”三大系列,分别攻占MPV市场的高、中、低端。整合后的宝龙菱骏多功能商务车调整了价格,其中菱骏标准型价格由原来的16.6万元调整为15.58万元,豪华型由原来的17.6万元调整为16.58万元,产品价格直接挑战同类市场产品。对此,业内资深分析员钟师表示,在奥德赛、柳汽与得利卡的降价声中,宝龙能否
13、胜出现在很难说,因为小型MPV市场并不大,“但随着MPV进入家庭,未来发展空间还是有的”。2、难题凸现投资汽车的不仅宝龙和美的,今年4月20日,广东金星重工业公司与马来西亚宝腾集团合资,在虎门成立金星宝腾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广东金星将生产莲花跑车和嘉华轿车、多功能车及休闲运动等多种车型。目前此项目已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生产车型也已确定。而且,广东不久将迎来另一个汽车业巨头。据称,丰田汽车也将与广州汽车集团联姻,将在“广州南部的新兴工业区”,总投资300亿日元,于2005年开始生产“佳美”轿车,初期计划生产轿车3万辆,未来产能将达到30万辆。对广东此一轮的汽车投资热,汽车业分析员钟师认
14、为,广东轿车之所以能够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主要得益于关税的保护。因为广东汽车业无论国产化率有多高,使用毕竟还是国外厂商的技术,说到底还是组装车。但根据世贸组织的协定,到2006年7月1日进口整车三大车型的关税将降到25,零部件降到10,进口配额与进口配额证全部取消,其时汽车企业头顶上的保护伞将基本消失,现在不断新增的汽车投资厂商将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二、浙江民企借壳造车忙浙江的民营资本有多雄厚?举个例子就能让人吃一惊:民营企业盘踞的萧山市工业用电量就相当于整个广西省。浙江有多少民营企业有造车冲动?坊间说法是,有40多家欲在汽车产业中流击水。细细数来,这其中有大器已成的鲁冠球、李书福,还有更多像华
15、翔周辞美、杭挂陈永兴、中誉童江亮这样的新贵。没有人敢低估浙江民营企业在新一轮造车热潮中的实力,尤其在浙江民企独霸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半壁江山的情况下,民营资本更成为浙江跻身汽车工业大省的中坚力量。7月14日,本报记者赶赴杭州获知,目前浙江省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四大方针已定以万向集团为核心,形成浙江零部件产业基地;以吉利为龙头打造浙江省的轿车基地;以东风杭汽为龙头,整合形成客车基地;以中汽商用为核心,打造一个特种车基地。据了解,浙江省有关部门现在还没有就这一思路正式形成文件,但是省政府已批给万向集团80平方公里(编者注:此数据可能有误)的土地,作为新的生产基地。民营企业四居其三,浙江汽车工业民营挂帅的
16、特质已表露无遗。1、2000万一个壳今年38岁的陈永兴,从“陈总”摇身变为“陈老板”仅仅用了3年时间。1997年,陈永兴接手杭州杭挂机电有限公司。杭挂的主要业务是改装车、农用车和直流电机,由于效益不好,当年杭挂帐面赢利只有2万元。接手杭挂的3年间,陈永兴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为杭挂攒下几百万资产。2000年陈永兴依靠2000万元银行贷款,买下了杭挂,从总经理变为老板。身处中国汽车的流金岁月,自己做老板的陈永兴已经不甘心只在农用车和改装车行业小打小闹。2002年他瞄准了国内特种专用车市场。理由是,目前国内好多车种没有开发出来,“我可以举个例子,中国改装车目录是300多种,国外有3000多种。”陈
17、永兴说。让陈永兴心里有底的是,特种车进入门槛并不高,而且利润可观。“一般企业年产量都在200300辆的规模,而且技术含量越高产量越少。我去日本参观过一个冷藏车厂,只有200多人,一年产量300400辆,销售额2亿美元,利税5000万美元。”但是,与当年李书福一样,这时的陈永兴一直为目录伤神。“我和浙江的一些整车生产资格汽车企业谈过,他们兴趣都不大,谈得很累。现在国内有整车牌照的企业100多家,许多整车厂都是原来交通部门的下属企业,这些企业不缺钱。他们不用生产整车,靠吃建造收费站这样的业务,就能活得很好,所以要价都很高。”2001年,中央直属企业改制。陈永兴得知,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下属的中汽专用
18、汽车有限公司由于没有经营实体,正在寻找合作企业。陈永兴随后赶赴北京竞标。1993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吸收几家大的专用车厂家和两大研究中心入股,成立了“中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任务是组织各类专用车的生产、开发和销售。由于自己没有实体,中汽专用一直扮演的是类似行业协会的角色,杭挂是中汽专用的挂靠单位。在多家企业的竞争中,陈永兴不谈收购价格,而承诺人员安置的策略,最终低价竞标成功。2002年4月,双方签定整合重组协议,中汽专用变更为中汽商用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中汽商用)。5月,中汽专用通过申请车辆产品公告及目录变更,把所有产品转入更名后的企业,随后,把整个公司的生产基地搬迁到了杭州。经过如此
19、运作,没有专用车生产目录的陈永兴,手里一下拥有了中汽专用的100多个产品目录。手里拽着100多个目录的陈永兴,现在已经确定了三个方向:一是生产厢式冷藏车,另外是道路机械车(清障车、垃圾车),还有通讯车辆。他将在这中间选择一个。陈永兴认为,专用车的客户相对比较集中,销售上的投入相对也要会小一些,这有利于小企业更好生存和管理。目前,在紧邻杭州的富阳,陈永兴已经征地520亩,作为中汽商用的生产基地。陈永兴的目标是,三年实现销售产值20亿,利税1亿元。现在,陈永兴正和日本富洛哈夫公司合作生产冷藏保温专用车,与美国阿尔泰克公司合作生产电力作业车、通讯装备特种车。2、买股入市一直以来浙江支撑着整个中国汽车
20、零部件产业的半壁江山,一汽、东风、上汽每年有50的零部件采购来自浙江。有雄厚的零部件制造基础,民营资本活跃的浙江省并不甘心行走于汽车产业的边缘,从1999年起,以李书福为代表的浙江民企纷纷得陇望蜀,开始涉足整车制造。2003年5月名不见经传的宁波华翔悄然进驻中兴汽车,以6000万元受让华晨26.3的中兴股份,成为新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股东。与4年前和华晨汽车闪电接手中兴汽车一样,华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中兴的重组。华翔过去是上海大众、长春一汽、美国通用等企业的零配件供应商。2002年,华翔实现产值12亿元。因不甘心在汽车业当配角,今年5月正式入主国内皮卡三甲之一的中兴汽车。同样是一个让业
21、界陌生的名字。2003年4月3日,萧山童江亮与武汉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武汉轻型汽车公司分别出资8000万元、1500万元和500万元,注册成立武汉中誉汽车有限公司,并接手万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目录,继承万通品牌。4月17日,初次涉水的童江亮,在武汉向蜂拥而至的媒体放出毫言:“年底前出产20辆单价在200万元左右的高档客车,预计到2008年,中誉汽车的产值将达到50亿100亿元。”就在童江亮信誓旦旦之时,3月底,另一家浙江摩托车企业万丰奥特推出了第一款商务车万丰速威。进入6月,“波导要砸50亿元进入汽车行业”的标题频频见诸报端。半年间,即发生四桩收购案。来自浙江有关部门的统计,从迄今为止惟一一家获得
22、轿车生产资格的吉利集团,到最近相继买股份入行的宁波华翔、浙江万丰,萧山中誉,以及正在进行电动车研制的万向集团,浙江进军汽车整车制造的民营企业已接近十家。其中大多数企业是从汽车相关行业杀入。3、走非主流路线和杭挂一样,其他的浙江汽车企业都是选择规模要求不高的商用车市场,中誉、横店、铁牛都是做客车,万丰的皮卡也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现在正开始生产商务车。在新一轮造车热中,浙江民企纷纷选择了非主流车型。陈永兴认为,“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但是资本分布比较分散,造轿车对规模要求太高了。我们这种选择是明智的。”目前,童江亮最想要的轿车目录还是一张画饼。2002年,中誉销售收入为18002万元,净利润1485
23、.51万元。杭州中誉特飒客汽车有限公司是童最初准备搭建的理想平台:中美合资、总投资2亿美元、坐落于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但是,童的主业是房地产,其手头最大的项目是地处萧山的中誉现代城。他手头的资金并不宽裕。最近一段时间,童江亮正在四处出击,频繁接触杭州银行界。2003年6月,金信信托“中誉现代城房产集合资金信托项目”募集成功,募集资金额度5000万元,预计收益率4.5,期限为二年。童江亮希望这笔钱用于中誉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腾出力量再实现中誉在汽车产业的布局。 第三章 中国汽车产业过热呼?-两种观点的碰撞第一节 三成车贷坠黑洞 汽车业投资过热?一、山雨欲来来自发改委的消息称,眼下一项针对汽车产业
24、投资过热的调查正在进行中。此项调查由发改委发起,并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具体实施。调查的重点是,各地一些濒临破产或效益不佳、规模小的整车企业盲目上汽车项目。据了解,整个调查报告已成文,并上报到发改委。发改委政策产业司有关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我们确实对汽车产业投资热进行调查,但所有内容都保密。”这令汽车业许多人士诚惶诚恐,他们猜测下一步会否有限制汽车投资的措施出台?与此呼应的是,7月3日,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颁发关于举办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网上申报培训会的通知,134家整车企业名列其中。通知称,“为了保证公告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我司将对各车辆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和生
25、产地址等信息进行登记核实。”今年4月28日,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草案修改完成。一周后,征求意见稿出笼。此前,各大汽车企业已通过各种渠道提前拿到文本,而一些中小企业也忐忑不安地研究起来。新政策意见稿提出政策目标产品法制化管理,扶持骨干企业,强化营销服务体系,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初衷意在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提高汽车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熟知内情的有关人士私下表示,中汽协此次调查汽车投资热,正是汽车产业政策正式出台的前一个步骤。下一步可能会对那些有整车生产资格而没有规模和效益的企业有所措施。7月16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许多大汽车企业集团纷纷扩产,而民营资
26、本也不断在进入汽车产业,造成了整个汽车产业的投资热。”贾新光在业内一直是不赞成用行政手段干预汽车产业发展的民主派。据贾新光介绍,早在1972年,中国曾出现汽车工业投资过热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家用轿车需求的大量产生,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第二轮汽车投资热正在到来。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汽车产业要防止投资过度”可能不会停留在嘴上了,实质性的动作或许不久就会开始。二、1000万辆的速度发改委开始的整肃行动,无疑与近年来不可遏制的汽车投资热密切相关。自1999年以来,汽车市场正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按照贾新光的预测,2003年的增长幅度即便不会超过去年,也会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这主要
27、将依靠私人购车因素的推动。整个产业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赢利前景,吸引了众多的投资拥向汽车产业。原有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投资,产能产量快速增长;新投产企业也纷纷上马。2002年,汽车业固定资产超过3000亿元,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汽车总产量超过30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20家民营企业进军汽车整车生产,范围涉及轿车、皮卡、商务车和客车。在这些造车民企中,吉利造轿车;中誉、横店、铁牛做客车;华翔入主中兴汽车,致力于皮卡和越野车的生产;万丰凭借皮卡已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现在正开始生产商务车。尤其是民间资本雄厚的江浙一带,已然是新一
28、轮汽车投资热的“重灾区”。今年5月,一份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称,目前我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已达100多家,全国有27个省(市)生产汽车,17个省(市)生产轿车,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全国汽车产能已达550万辆以上,轿车产能已达250万辆以上,已大大高于市场容量。这份报告指出,从目前投资势头看,未来几年生产能力还将大幅上涨,到2005年整个中国的汽车产能可能达到1000万辆。一旦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减缓,相当多的产能将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产业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投资分散、研发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诸多业内人士对此感到担忧。今年早些时候,高盛公司的报告认为,尽管中国汽车市场目前
29、增速居全球之首,且投资回报也异常丰厚,然而最快两年后,将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和价格大降的困境。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修改汽车产业政策,还是对汽车过热进行调查,都是看到了各地兴起造车运动的现实,意在控制重复投资。实际上,汽车市场井喷式的增长,不仅导致了整个产业投资过热,而且已波及到汽车产业的其他领域。今年6月底,人民银行发出了整顿汽车信贷的通知。在央行发布给四大银行各地分行的文件通报中,央行点名通报了“山西临汾15亿元汽车贷款无法收回”一事。据悉,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汽车信贷余额已达945亿元,并以两位数的速度激增。汽车消费信贷,已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领域最
30、为红火的业务之一。为争夺客户,许多办理汽车贷款业务的经销商提供了众多的优惠条件。如无需担保人、无需保险费甚至提出零首付等。这其中隐含巨大风险。银行业有关人士说,目前已有30的私车贷款无法收回,发展下去后果将十分严重。三、强化政策之手汽车产业是收还是放?业界一直有完全对立的两种意见。但是政府部门则一直倾向于收。2001年7月78日在天津的一次会议上,时任外经贸委工业规划司副司长的苏波表示,“我们是否已经到了足够的富裕程度,可以将过去已经投在了国营企业上的成千上万的国家资产抛弃不顾,以交换充分全面的市场竞争,从而推动产业进步和技术升级?”苏波认为,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有责任照管好这些资产。实
31、际上,汽车业投资分散由来已久。政府也一直通过加强投资审批、严格行业准入等措施,提高行业集中度,扶持形成几大集团,但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近年来,汽车投资热不降反升。造成汽车产业这种“多点开花,产能飙升”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在国家的扶持下,大汽车企业集团拼命兼并扩张;另一方面,一些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利用现成的壳资源“借尸还魂”。由于目前有整车生产资格的企业超过了100多家,想进入汽车产业的新企业可以借助一个成型的“壳”撬开市场,再以低价格挤占传统巨头的市场空间。而这些壳资源许多都由地方政府审批。为防止新一轮盲目投资,今年4月出台的新汽车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首先拿汽车项目审批权开刀。征求意见稿第二
32、十八条规定:“鼓励现有汽车企业现地或异地增加产量品种,或兼并、联合其他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原则上不再批准上述范围外新建的汽车生产企业。”并删去了原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汽车工业重点产品的投资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可按股份制方式筹资”的条款。新的产业政策虽然还有待最后明确,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控制新一轮汽车投资的基本思路已定。就在意见稿对外公布之前的5月12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考察北汽福田和北京现代时表示:“汽车工业发展决不能一哄而起,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生产,注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国产化水平,加强核心竞争能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曾培炎的讲话表
33、明了政府高层对控制汽车投资的态度。“从数字来说,我国总的汽车生产规模已经足够了。”原经贸委的一位官员表示,“目前,中国有100多家汽车企业,总的生产成本不比其它国家低,但由于资金非常分散,很多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搞研发,不具备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条款的逐步实施,市场开放的结果将是越来越多的合作并购。”这位人士认为,进一步提高投资审批门槛,尤其是收缴省一级的审批权,正是为了限制地方政府发展汽车工业。过去几年,各地上马不少汽车项目,基本上都是国有资产在投资。四、堵和疏结合政府在限制进入的同时,会否形成企业顺利退出的通道呢?一位汽车企业高层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他说,“汽车产业有一个合理布局的问题
34、,现在许多有营业执照的汽车企业,多分布在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你要兼并它,必须要搬到布局合理的地方。但是异地搬迁或者新建厂房,按照新政策规定,都要当作新项目审批,兼并风险很大。事实上,大家听到最多的是三大集团不断兼并其它企业的消息,而且都是兼并的沿海地区的企业。”这位人士认为,在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背景下,汽车企业未来的命运将呈现三种结果:在政策的压力下,大企业会不断扩张,一些布局合理的企业可能会被大的汽车集团兼并,而一些内陆零星的汽车企业将加速淘汰。因为国内汽车企业的规模短期内已足够满足市场,大企业上马新项目的情况不会太多。但是,提高政策门槛只是为部分企业的淘汰提供了一个通道,并不能从根本上减抵大量
35、民间资本对汽车产业的冲动。走出退出的第一步后,又如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有序的汽车产业进入和竞争机制呢?贾新光认为,要彻底解决汽车投资过热的问题,必须堵和疏要相结合。“首先应该改革投融资体制,放开资本市场,允许民营企业、股份公司及其他资本进入汽车领域,国有资本可以上市流通。而对中外合资公司放开限制,股比由合资双方自行确定。同时,改革金融管理体制,鼓励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联合。”贾新光说,“要解决汽车行业散的问题,关键要充分利用市场和经济手段,打破各种垄断,拓宽资金进入途径,降低重组兼并交易成本,为资源合理流动创造条件。要引导鼓励业内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劣势企业做大做强,避免一味地新建和扩建。”第二
36、节 汽车产业果真过热了吗?请相信市场的能力!今年以来,汽车尤其是轿车产销两旺,成为国民经济高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最新的统计数字说,今年1至4月,全国共生产汽车145万辆,销售汽车136万辆,均比去年大幅度增长。而且,这是在去年汽车产销分别增长38和37基础上的高增长。汽车产销两旺,本来是好事,但最近出现一种“冷静”的声音,要给汽车产业泼冷水。这种声音是:汽车生产有过热趋势,有一哄而上趋势,有更加“散、乱”趋势,因此,政府要出面干预,“治散治乱”。汽车产业果真过热了吗?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先说消费。汽车消费的确够热的。去年全年,全国汽车销量增长37.5,今年1-4月增长38.
37、4。但消费的热火只要没有带来其他方面了不得的负面影响,就只能是好事。除非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否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会限制人民的正当消费。何况,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不过2070万辆,加上今年新增加的,不过2200万辆,虽然总量在世界上已能排到前列,但对于一个有着近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在2200多万辆汽车中,属于私人购买的大约1000万,120多人平均才有一辆,比起发达国家差得还远。再看生产。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称之为过热才站得住。2002年,全国汽车产销率99.9,轿车产销率103.2;今年1-4月,汽车包括轿车产销率都在96左右,确有明显下降,
38、但对于汽车这样并不难储存的大件商品来说,4左右的库存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数字。当然,生产厂家对产销率的下降应予重视,但就此得出过热的结论,为时尚早。再说投资。认为汽车过热的人士大都举这方面的例子。一是说汽车厂过多过散,世界汽车只剩63,而我国有100多家汽车厂;二是说各地都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纷纷上马汽车项目。对于汽车厂过多的问题,要弄清,并不是今年才有的问题,而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问题;对于各地都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问题,要两面看。从一般意义上说,地方政府重视汽车产业没什么不对,因为汽车产业链长,带动面大,对地方经济拉动力强。汽车产业大致可分为研发、零部件、整车三个部分,算上原材料和维
39、修,涵盖面更广。如果各地根据本地优势,选择不同环节、不同重点发展与汽车相关的产业,不见得就是坏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那些花财政钱的政府形象工程,如果是地方政府鼓励民间投资上汽车,完全不用操心。那些说汽车投资过热的论者,并未对各地所上或拟上的汽车类项目做过仔细的研究对比,说低水平重复也好,说小、散、乱也好,恐怕是凭感觉定性的多,定量分析的少。退一步说,即使汽车投资真的已经出现过热苗头了,怎么办?就应该由政府伸出有形的手“治散治乱”吗?政府干预就能有效地抑制过热,使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不管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现实情况看,对汽车这类竞争性产品,政府都不应过多干预,而应该让市场决定。从理论
40、上说,一个非自然垄断的产业从最初建立到达致平衡状态,都要经过短缺投资者大量进入供给增加过剩部分投资者退出平衡的过程。最初,由于生产者少,产品短缺,生产者可以制定远高于其成本的价格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于是其他投资者进入,出现越来越多的竞争,产品价格逐渐接近成本,企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当投资者多得超过了市场容量,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利润开始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甚至出现亏损时,投资者就开始退出,供给减少,价格回升。经过“无形的手”如此这般的自发调整,产业达到平衡,其标志便是行业利润率等于或相当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就世界汽车业的历史看,如今63的格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是政府干预形成的,而是在千百家汽车厂的基
41、础上,经过多年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形成的。刚刚走上市场化之路的中国汽车产业也将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而且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现在有那么多的投资者要进入中国汽车业,是因为这个产业有着高达2030的丰厚利润,当进入汽车业的投资者足够多,汽车产业的利润率开始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时,不用谁去劝说,那些吃不住劲的企业自然会选择退出。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说,任何竞争性行业都无法避免“重复建设”,因为企业都看到了超额利润;任何竞争性产业都需要一定的“重复建设”,否则就没有竞争可言。当然,有竞争就有胜有败,败者、退出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对于全社会的经济福利来说,这种代价是值得的,也是无法避免的。那么,能否通过社会管理
42、者科学合理的计划使一个产业的进入者刚好等于市场容量,从而预先达到平衡,避免有投资者付出代价呢?这正是计划经济的“美好”思维。遗憾的是,这种美好的设想只存在于计划经济理论中,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因为只有上帝才能掌握并恰当运用足够多的信息,制定并准确无误地执行一个永远正确而又无所不包的计划。而上帝即使存在,也不一定愿意那么辛苦地帮各国政府做这样的差使。我国的汽车业发展史已经说明了计划的尴尬。加入WTO以前的几十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几乎一直是在政府的监护下成长的,是“计划”出来的。但政府一手捏出来的汽车产业又如何呢?是一个对外没有国际竞争力,对内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幼稚工业”。直到今天,中国的国产车价
43、格还比国际同档次产品高出13。最近一两年的汽车市场开放情况也已经证明,市场才是配置资源、调节供求、推动技术进步的最佳手段。中国汽车产业引入真正的竞争虽然只有一年多,但企业之间的重组十分活跃,短短一年半推出的新车型等于过去几十年的许多倍,车价的下降之快更是出人意料。在消费者开始享受到竞争好处的同时,汽车市场规模迅速膨胀,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也都从中得到了好处。完全可以说,中国汽车生产与消费正处于一个难得的繁荣期。中国汽车驶上了市场化的道路,这是用几十年时间才摸索出的正确道路。就目前情况看,中国汽车不需要有形的手帮它“合理布局”、“规模经营”,而是需要有人为它铺好前边的路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之路。
44、请相信市场的能力!第四章 新闻综述-我们的分析两种观点的碰撞实际上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国汽车市场已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但在如何解决产能过剩这一问题上双方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靠政府引导,另一种认为应靠市场调节。无论是政府引导也好,市场调节也罢,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的中间路线,其实质都是希望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能够有序竞争,处在一个良性发展轨道。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在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企业必需要面对的。一、群雄逐鹿-国有汽车企业面临双重挤压由于国外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国内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所无法
45、相比的,这种巨大的反差迫使国有汽车企业必然寻求同国外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这样,中国汽车市场将转变为国外跨国公司主导型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转变为国外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国有汽车企业将在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因而势必由封闭市场的领导者转变为开放市场的追随者。如何从跨国公司那里学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容打造民族品牌,产生后发优势,实现蛙跳式发展,将成为国有汽车工业企业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汽车领域逐步解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取向,将吸引大批民营资本纷纷进入汽车行业,他们从市场拾遗补缺者做起,由于体制灵,机制活,发展十分迅速,一旦羽毛丰满,势必向国有汽车企业叫板。安徽奇瑞、浙江吉利从经济型轿车做起,已经对低档轿车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尽管其产品质量、性能、环保、服务诸方面同跨国公司与国有汽车企业的产品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低廉的价格越来越对消费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国有企业面临跨国公司和民营资本的双重挤压。值得注意的是,外商独资企业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2000年,外商实际投资金额中,采用独资经营方式占46.94,在外商投资协议金额中,独资企业的比重已达62.45。一半以上的跨国公司愿意采取独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中国关税的降低及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外资的进入成本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