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模块3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2225512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模块3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模块3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模块3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模块3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课题】 必修模块3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需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对课标的理解:“某区域”既可以是课本中的陆地、海洋,也可以是学生所在地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区域;“比较”既要求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体会、新闻热点、历史史实,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的方法,又要求学生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的差异,即区域环境动态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及原因。同时要求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国土开发、利用、维护权益的

2、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热爱祖国的情感。【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是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重点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与下一节学习的角度正好相反,这两节课使学生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因此,本节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本章重点。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区域地理环境”的概念,然后从时间维度分别介绍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再介绍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学生不光理解陆地、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关系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而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在各阶段

3、中制约因素不同:采集和狩猎阶段受动植物分布的制约;农业社会阶段受作物栽培的自然条件制约;工业社会阶段受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的影响;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优越的区域已成为人类活动最理想的区域。学完这四个阶段,还要让学生总结出这一变化的本质:人类活动的发展,不断对地理环境条件提出新的需求及因科技进步,区域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小。海洋环境分为海洋和岛屿两个方面,二者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海洋因人类科技的发展,其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断上升。岛屿也因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海洋归属权等原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让学生总结出“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4、,它将是各国争夺的焦点。学情分析:情感兴趣: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既对身边地理现象、事物的特点及原因有极大的热情,又对与地理有关的诗词、谚语、习俗、古迹、热点问题很感兴趣,特别对涉及祖国利益的热点更感兴趣。知识能力:高二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影视见闻及高一、初中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区域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的感性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仍缺乏系统性;在能力上具备了通过调查、网络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适合设置探究情境,开展探究教学。认知倾向:高二学生对有趣的感性知识既喜欢主动、独立思考,又喜欢在集体学习环境中进行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习目标】1、 知识和技能:(1)分析

5、、比较不同发展阶段陆地、海洋两大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掌握陆地、海洋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的学习思路。(3)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4)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1)通过诗词、习俗图片、民居中墙壁厚度、屋顶坡度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兴趣及探究意识。(2)通过对山区、库区、平原地区农谚的搜集、介绍,加深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及学习习惯的培养。(3)利用课本插图、“阅读”栏目、“探索”栏目,培养学生读图、阅读、分析能力。(4)通过南海之争、钓鱼岛争端、春晓油田开发、海南岛建成“国际旅游岛”等热点问题,创设探究、辩

6、论情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学习方法。(5)通过表格比较法学会按时间顺序(纵向比较法)学习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利用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辩证唯物观。(2)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既依靠自然,又可通过发展科技改变局部地区环境、提高人类的适应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地观。(3)培养学生树立海洋和岛屿开发、维护权益意识,捍卫国土完整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本节从陆地、海洋两个角度的不同阶段充分介绍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海洋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的思路。因学生掌握这一学习思

7、路就可自己按此方法学习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教法:1、图表分析、归纳法:学生学会分析图表、归纳知识,纵向比较陆地、海洋、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使学生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全面理解知识并掌握学法。2、案例分析法:以热点为案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是依据课标,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的画面,增加了真实性、新颖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联想、探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课堂。学法:1、合作探究式学习法2、问题讨论式学习法 【教学设计思路】1、本课知识难度较

8、小,应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说、多练、多交流、多辩论,即教师多“导”、学生多“演”。2、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的问题必须鲜活、有趣、有意。如“古文明的发祥地”、“天涯”、屋顶坡度等问题都能激发其探究的热情。3、谚语是广大人民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的智慧结晶,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学生对此喜闻乐见。让学生搜集、处理和介绍天津蓟县山区、库区、平原地区的相关农谚。既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地理学科的实用性、科学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有用地理。4、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课前播放爱我中华

9、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歌词配合相关的体育、娱乐、节日活动图片,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深深打上环境的烙印。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如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中国南海之争、钓鱼岛争端、春晓油田开发,从而树立保护国土的意识与情感。6、本节的陆地、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是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编写的,为了使这些知识简明扼要的呈现给学生,我采用表格比较法。为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我打破教材顺序:先学海洋、岛屿,后学陆地对人类影响。先引导学生学习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对学生较熟悉的陆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让学生自主、交流来完成,达到“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10、的目的。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生合作引导探究归纳总结形成观念联系实际演绎应用图片热点古迹诗词谚语【教学资源】图片、歌曲、资料来自百度网。【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播放歌曲同时自动循环投影图片新课导入设疑导思学生介绍家乡农谚概念分析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古迹探究热点探究归纳总结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启思乐议总结知识结构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格总结发散思考课堂评价总结作业结束曲【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时自动循环投影蒙古族的摔跤、满族的冰嬉、白族的赛龙舟、傣族的泼水节、达斡尔族的滑雪、苗族的倒爬花杆、壮族的竹杆舞、维吾尔族的叼羊等图片。【“探索”

11、及拓展导入】优美的歌曲、多姿多彩的习俗让我们意犹未尽,也让我们深深感悟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花花独特。那么我国各地民居有什么特色、规律?-我国从南到北民居墙壁厚度变化的规律?为什么?我国从东南到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变化的规律?为什么?新疆民居胶东民居云南傣族民居浙江西塘民居青海民居【承转】这个探索及拓展表明了人类生活与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即人类生活深深打上环境的烙印。那么人类生产与区域环境是否有关呢?请同学们分组介绍:【学生介绍农谚】 1、“山区多养羊,草地多打粮”、“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山上要想穷变富,发展林业是道路”2、“草喜清、鲢喜绿,肥水里边养胖头”3、“入冬麦盖三床被,明年枕着

12、馒头睡” 、“枣树发芽种棉花”、 “处暑萝卜白露菜”区域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承转】各小组介绍的农谚充分表明了农业生产深受区域环境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区域地理环境呢?请同学们阅读P16第二自然段并总结出知识结构。【承转】区域环境既影响人类生活又影响人类生产,那么不同时代对人类的影响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古迹探究1】海南岛最南端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一对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入目。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这说明当时航海技术处于什么状况?此时经济、文化中心在何地?为什

13、么?资料一:据上海市港口管理局的统计,上海港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首次超过新加坡港,跃居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口。资料二: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资料三:2010-03-01中国能源网报到-南沙群岛主权属我,有大量的史料和法理依据,在50年代之前世界地图、包括周边菲律宾等国家所公认的。然而,从60年代开始,随着世人对海洋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周边国家先后抢占了我45个岛礁。其中,越南30个,菲律宾10个,马来西亚5个,而我海峡两岸仅进驻7个岛礁。近30年来,南海周

14、边国家非法将南海划入各国版图的面积约有80万平方公里。【热点探究1】为什么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战场”?【热点探究2】你认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对吗?为什么?如果不对,还应有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影响或作用人口经济集中区域影响程度作用大小航海技术落后时期越来越来 越来越来 航海技术进步时期【承转】海洋对人类影响逐渐减弱,但其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还要运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护我国的海洋国土。在我国广阔的海洋上有5000多个岛屿,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什么样呢?有何变化?请同学们看以下探究问题。五公祠(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

15、纲等5人)【资料】“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知何处?生渡鬼门关”。诗中写的就是一千多年前唐宋朝廷流放“叛民”、“逆官”的海南岛(上图是纪念流放到海南岛上“逆官”的五公祠)。海南岛【热点探究3】海南岛为什么在唐宋时期是“流放地”?为什么到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2009年12月31日批复为“国际旅游岛”?【热点探究4】“冲之鸟岛”位于东京西南1740公里的海上,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珊瑚礁。它本来由6块岩礁组成,但是由于长年被海浪侵蚀,正在不断没入海面或消失,到了1987年就只有北露岩和东露岩两块岩礁在涨潮时露出水面,其中“冲之鸟岛”,即东露岩在最高潮时仅露出海面6厘米。从1988年开始花费近50

16、0亿日元,以铁制设施及水泥等防护工事将“冲之鸟”加固加高。日本为什么煞费苦心地保护两块岩礁?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师生共同总结】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工业化开始前工业化开始后社会经济水平低人口稀少岛屿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经济岛屿成了旅游胜地其周围一定范围海域归属权【承转】刚才同学们学习了海洋和岛屿对人类活动的阶段性影响,也认识了它们的重要性。那么,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如何呢?下面请大家继续探究:【古文明探究】总结四大早期农业文明发祥地的共同区位优势?【总结】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人类向改造自然、栽培植物、驯化禽畜方向发展。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17、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边总结边填表)。 【承转】刚才我们学习了陆地环境对农业阶段的影响,请同学们根据此学习思路阅读课文P16最后一段至P19,交流、合作完成下表。制约因素人类主要活动区对自然依赖采集狩猎越来越来 农业社会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工业社会后工业化【总结】通过这个表格同学们应该认识到表格比较有利于突出事物的特征;表格比较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变化及规律。因此,表格比较法在学习中广泛运用。它不光适合纵向比较,还适合横向比较、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等。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地理学习中多用此法。下面请同

18、学们就表中知识做延伸探究。【延伸探究1】上海宝山地区既无煤炭又无铁矿石,为什么建成大型钢铁公司?【延伸探究2】为什么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承转】通过以上系列探究活动,同学们全面、深入的认识了陆地、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面请同学们做自测训练题并相互交流,以考查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基础自评】1、古代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AD ) A.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两岸增加了肥沃的土壤 B.尼罗河成为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通道 C.尼罗河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D.尼罗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2、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布局在(A ) A. 环境质量优越地区B.

19、 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C. 人口资源充足地区 D. 劳动力低廉地区3、工业化阶段,工业区主要布局在(D ) A. 交通优越地区B. 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C. 能源丰富地区D. 资源丰富与有利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能力互评】由中国人最早发现,最先命名,最先经营、统辖、控御,最早载入国家正史和官方图籍的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1894年11月底日军窃取了钓鱼列岛并占领至今,此后日本一直称其是自己的领土。对此我们应坚决反对,请阐释你的理由?【辩论会】春晓油气田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350公里的东海西湖凹陷区域,由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2003年日本提出,由于

20、春晓气田距离日中中间线仅5公里,因此在该地区的大规模开采会导致吸聚效应,由此日方利益会受到损害,因此日本抗议中国的单方面行动,要求中国停止开发。请你谈一谈对此事的看法?【师生总结】【作业】写一篇区域环境阶段性的影响天津市人类活动的调查报告并分析其原因。播放大海啊故乡在歌声及图片的欣赏中轻松、愉快的进入课堂教学学生4人一组学生结合左图、本课的“探索”、 生活及影视见闻,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屋顶建成双面、单面、平面各出于什么原因?规律是什么?民居中墙壁厚度特点及规律?小组代表谈民居变化规律,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学生根据家庭位置分山区组、库区组、平原组3个组。各组课前一周搜集、整理与本地生产相关的农谚。

21、各组代表挑选2-3条突出本地生产经验的谚语,写在纸上用投影仪展示并简单介绍其原因。学生阅读、交流、总结请同学们阅读P20第二自然段4人一组分组讨论当时人们站在海南岛最南端有“天之边缘,海之尽头”这种感觉的原因?学生阅读分析学生参考P20及P21“阅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我国还应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即我国国土面积应是陆地国土+海洋国土1260万平方公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合作学生参考P21及P21“阅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化前岛屿非常贫穷,才成为流放叛民、逆官的地方使学生认识工业化后岛屿的开发优势及重要性,特别是海域归属权。即日本加固“冲之鸟

22、岛”是为了其周边12海里的领海及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合作、总结学生参考P17正文思考交流。引导学生参考地图册,在图上自己画出北回归线引导学生观察出四大早期农业文明发祥地纬度位置、周围主要的地理事物并总结其共性。总结: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即亚热带和暖温带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合作、总结学生探究、总结:(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而发展起来的。(2)科技改变局部区域的环境、科技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学生练习、讨论、补充学说明学生思考、讨论、补充:首先该岛由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载入国家正史和官方图籍的;其次,根据联合国海

23、洋法公约钓鱼岛应在我国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内,而不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内,故钓鱼岛应是中国的。学生分成2大组:中方组、日方组并分别扮演中、日代表来争夺春晓油田的所有权。引导学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解决问题。结论:春晓油气田位于我国200海里(370.4公里)专属经济区内,故应是中国的。其二,我国大陆架向东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图中虚线处),春晓油田完全在我国大陆架上,其资源完全属我国所有。故日本无权干涉。学生先从知识、观念及学法方面谈本节的收获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学生调查或从网上搜集资料自制PPT并在下节课展示师生评价了解祖国多姿多彩的风情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

24、的生活体验探究问题。利用乡土农谚,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生产与区域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方法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及探究欲望,使学生认识当时航海技术落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海洋的重要性掌握学习方法,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岛屿重要性的认识及保护海洋权益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及合作意识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图的能力、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文明发祥地的优越条件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及合作意识;让学生认识表格比较法利于突出事物的特征、规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没有探

25、究过的基础知识考查,使学生更全面掌握本节知识考查学生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海洋、岛屿利用、保护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既对本节学法的巩固,又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海洋陆地岛屿航海技术落后:不受重视航海技术进步:争夺的焦点工业化前:贫穷、落后工业化后:迅速发展采集狩猎阶段:动植物农业社会阶段:光热水土工业社会阶段:矿产、交通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影响分类(设计意图:既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概括、全面的了解,又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阶段海洋、岛屿、陆地对人类影响是不同的(以时间顺

26、序学习本节知识是要点)。教学设计创新之处:1、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充分利用习俗、谚语、诗词、热点问题等进行导课、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充分的铺垫中探究而培养意识、形成观念。2、探究问题的引导性、合作性:每一个探究问题的都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海南岛从“叛民逆官的流放地” “经济特区” “国际旅游岛”的变化,使学生深刻的认识了岛屿对人类活动的阶段性影响。3、打破教材顺序(先学海洋、岛屿,后学陆地对人类影响),有利于学生对熟知的陆地环境在海洋、岛屿学习方法上自己阅读、探究、总结。这种学习方法的使用,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4、表格比较法突出事物特征、变化,这样学生易归纳、理解而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5、电教媒体的恰当使用,如民族习俗的自动播放配合爱我中华歌曲、钓鱼岛图片、五公祠图片而有利于探究。6、我国国土面积是多少?钓鱼岛、春晓油田为什么应是我国国土等探究、辩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教育。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