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语文中考考纲自整版(共4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初中语文中考考纲自整版(共46页).doc(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语 文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一)课程理念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语文课程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与个
2、性发展奠定基础。(二)教育教学原则尊重母语教学的规律,突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可以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
3、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二、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根据闽教基201417 号文件“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的通知”,七年级语文课每周 6 节,八年级与九年级语文课每周 5 节。(二)教学要求专心-专注-专业积累与运用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熟练使用字典、词(1)引导学生查字典、词典解决在学习中典,会用多种检字法查字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典。力。(2)熟练使用汉语拼音(2)随文讲解生字词,要求学生结合汉字方案: 字母表、声母表、韵意义、语境掌握教材课后 “读一读,写
4、一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写”栏目中的词语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号,能够给汉字注音,正准(2011 版)附录 5 的常用汉字 3500 个左1能熟练地使用字确拼读。右。典、词典独立识字,会(3)掌握常用多音字在(3)教师适当讲解构字法,指导学生将汉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字的字形与字音和字义结合起来识记。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4)区分形声字的准确(4)重点指导学生辨析常见音错、形错类左右。读音。型:多音误读、偏旁误读、形似误读、方音(5)正确书写教材课后误读、习惯误读、形近误写、音同误写、笔“读一读,写一写”栏目中的画误写等。词语,并能结合语境理解和(5)倡导学生广泛阅读,
5、在大量阅读中巩运用。固生字词,扩大识字量。(6)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附录 5 的常用汉字 3500 个。(1)掌握基本的书写技(1)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在板书、作业2 在使用硬笔熟练能,能按照汉字的书写规批改等教学活动中,书写要规范、美观。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则,用正楷字清楚工整地七、八年级学生每周要布置硬笔“书写”作上,学写规范、通行的书写。业,通过教师指导、即时评价、优秀作业展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2)临摹名家书法,体览等活动,激励学生写好字,培养学生良好度。会汉字的优美。的写字习惯。临摹名家书法,体会(3)写字姿势正确,认(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古代名家书法,体书法的审美
6、价值。真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会汉字的优美。指导有兴趣的学生临摹名家写字姿势正确,有良习惯。书法,通过举办书法竞赛,促进学生书法水好的书写习惯。平的提升。(3)将写字纳入日常考试评价范畴。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1 )能理解重要词语( 1 )随文讲解重要词语(成语)的含(含成语)在具体语境中义,并要求学生能在实际中运用。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揣(2)借助课文语句,采用词语(成语)替摩、理解词语(含成语)换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使用词的比喻义、引申义。语(成语)。(2)能根据语境需要,(3)引导学生辨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正确选用词语(含成语);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哆嗦、表意能根
7、据语境辨析词语(含不明、不合逻辑、分类不当等,并指导修改成语)运用的正误。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3)能辨析和修改常见(4)通过分析例句的结构和使用的修辞指3随文学习基本的语病。导学生仿写句子。(4)能依照例句进行仿(5)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法小知识”,词汇、语法知识,帮助写。教师除了对相关知识概念进行讲解,更要充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分利用课文随文讲解语法知识。建议随文讲点。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附录 3 的语法知识:掌握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掌握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划分单句
8、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了解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1)正确辨析比喻、拟(1)借助课文例句讲解修辞知识、品味语人、夸张、排比、对偶、言。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2)借助作文指导和评讲学生习作,指导4了解常用的修辞的修辞手法,并能结合具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体的语境分析各种修辞手(3)随文讲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法的表达效果。(2011 版)附录 3 的修辞知识:比喻、拟中的表达效果。(2)善于运用各种句式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和修辞手法表情达意,语问。言表达力求准确、生动。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
9、)掌握课文涉及的重(1)教师要介绍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要作家生活年代 、外国作常识,学生掌握重要作家的生活年代 、外国家的国别、作品出处、代作家的国别、作品出处、代表作、作品中的表作、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典型文学形象;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5 了解课文涉及的形象;了解作品艺术风解作品艺术风格、作家经历、创作缘由等。格、作家经历、创作缘由(2)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等。程标准(2011 版)推荐的课外读物。化常识。(2)了解义务教育语(3)随文讲解文体知识,主要了解诗歌、文课程标准(2011 版)推小说、散文、戏剧及古代诗、词、曲等文学荐的课外读物重要作家作样式的基本
10、知识。品知识和文化常识。(4)介绍写作背景、作品风格,指导学生“知人论世”理解作品,分析作品内涵。(1)背诵教材要求背诵(1)充分利用早自修和课前三分钟,提供的名句名篇。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诵读名篇名句,培养诵(2)默写义务教育语读的兴趣。6背诵优秀诗文 80文课程标准(2011 版)推(2)指导学生鉴赏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篇(段)荐背诵的优秀诗文 61 篇。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和默写。(3)理解古诗文名句的(3)教师要提醒学生名句、名篇中大量内涵,并能结合具体语境存在的同音字、形近字,通过有意识的分析进行迁移运用。比较,在知音会意的基础上学会辨别。阅读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能用普通话正确、
11、(1)充分重视媒体和教师范读在朗读教学流利地朗读课文。中的作用。教师要读出重音、节奏、停顿、(2)学习用恰当的语气韵律,还应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1 能 用 普 通 话 正语调朗读,表达自己对作(2)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创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设情境,激励学生朗读的兴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解。(3)开展朗读比赛或其他种形式的语文活读。动,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4 )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防止矫情做作。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2 养成默读习惯,(1)阅读一般的现代文(1)指导略读与浏览的方法,引导学生多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读书,
12、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2)养成默读的良好习率。于 500 字。能较熟练运惯,能运用略读和浏览的(2)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阅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方法看课外书,有意识地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附录扩大阅读范围。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2 列出的经典名著。(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经常涉足图书馆、书店,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密切关注并引导学生多种媒介的阅读,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1)学习运用圈点批注(1)讲授理清思路的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的阅读方法,找出时间、如段与段之间以及一些段落的内容层次,过
13、地点、人物、感情变化、渡和照应、线索和顺序等;讲授如何区分并3 在通读课文的基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过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等记叙的顺序与方础上,理清思路,理渡句、中心句等关键词法。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句,理清文章行文思路,(2)理解、分析文本的主要内容,可以与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形象分析、情感把握结合起来,牢牢确立整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2)能结合文本的具体体感知的阅读意识,不可“只见树木,不见用。语境,理解、分析文中重森林”。要词语(短语)与重要句(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意义和作用时,子的含义及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不可脱离文本,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1)能主动积极钻
14、研文(1)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通过阅本,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4 对课文的内容和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2)能主动参与合作学(2 )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习,通过共同探讨,分析拨,但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并解决疑难问题。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验和思考。问题。(3)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5 在阅读中了解叙能识别文章中所运用的(1 )运用比较教学法,帮助学生认识叙述、描写、说
15、明、议各种叙述、议论、说明、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特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各种表达体会它们在文章内容、结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特别是要理解记构、表现文章中心等方面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说明中的描写和议论等的作用。表达作用。(2)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在平时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1)了解写实作品与虚(1)结合具体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写实作构作品,明确两者之间既品和虚构作品的联系和区别。有区别又有交叉。(2)结合教材的知识短文,引导学生了解(2)了解小说通过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16、等文学样式,并在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教学中联系具体文本,强化学生对各种文学境反映生活的特点。阅读样式特点的认识。小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把(3)小说阅读,要指导学生理清人物、情握人物形象、品味语言、节、环境三者的关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征,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刻画人物的(3)了解散文形散神聚方法,指导学生体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特点。阅读散文要品味和感情。优美形象的语言,学习文(4)散文阅读,要指导学生朗读、诵读;6能够区分写实作章的主要表现手法,如寓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情感、品味语言、品与虚构作品,了解小情于景、欲扬先抑、对比分析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欲扬说、
17、散文、诗歌、戏剧衬托等。先抑、衬托对比等)及其表达效果。叙事类等文学样式。( 4 )了解诗歌感情强散文要抓住叙事线索理清顺序,体会作者在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叙事中所蕴含的情感,整体把握文章揭示的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意义;写景抒情类散文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体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开描写,体会作者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的情感;托物言志类散文要理解所托之物与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所言之志的共同点,明确作者所言之志。物言志、衬托、对比、比(5)诗歌阅读,要引导学生经历“疏通字喻、夸张等。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5)了解戏剧运用对白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指导朗读诵读,使学生和舞台
18、说明来塑造文学形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象的特点。理解戏剧的三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个特点:集中而尖锐的矛(6)戏剧阅读,要侧重人物语言和潜台词盾冲突,高度集中的时间的解读。鼓励组织课本剧的编演,加深对作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和地点和个性化的语言。品的感悟和理解。7 欣赏文学作品,(1)能联系文化背景,(1)欣赏文学作品,侧重“情感、形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语言”的赏读。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出自己的评价;能领悟作(2)在整体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生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然
19、、社会、人生的有益启(3)引导学生从“词句理解、文章把握、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示。理解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分象,能说出自己的体(2)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析作品。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营造“情境”、塑造“形(3)指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常用的各种描现力的语言。象”反映生活、表达情写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感、抒发感悟,能够运用(4)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情境描写方法与人物塑造(如修辞运用等)及语言风格(如质朴平的基本方法分析作品。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3)能感受并分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 )阅读简单的议论(1)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文,能够提炼出文章的观文章的教学,要引导
20、学生从以下几个环节把点,找出支持观点的道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文章标题,它往往与8 阅读简单的议论理、事实、数据、图表文章的内容对象密切相关;每段文字的首文,区分观点与材料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句,它常常是对一段文章内容的总括;段(道理、事实、数据、在逻辑上的相关性(也就与段之间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多承上启下,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是这个材料为什么能够证成为前后内容的联系纽带,显示基本观点展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明观点的正确),对观点和开中的逻辑联系;穿插在说明、议论、叙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材料做出简单的评价。述文字中间的抒情句、议论句。断。(2)阅读说明性文章,(2)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阅
21、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筛选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主要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息,概括和提炼作者的写信息。要注意文体特点不同,其信息也不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作立场和思想观点,了解同。议论文主要是关于作者观点、论说(反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驳)对象、各种论述材料(道理、事实、数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读新闻,把握文章的基本据、图表等),以及表明两者逻辑关系的提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观点,从中获得主要信等方面信息;说明性文章文主要是关于说明方法。息。对象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规律等方(3)能够阅读浅显的科面的信息;新闻主要是关于事件发生的时技作品,了解科技知识,间
22、、地点、人物、前因后果等信息,这些信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息常常包含在标题、导语、结语中间。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体(3)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味和推敲作品求实准确的文章对语言品味的要求,重点落在表达的准语言。确严密和生动形象上面。准确严密是前提,体现了实用性文章的知识性、科学性、正确性。另外,还应注意实用性文章的语言风格,一般来说,有的比较平实,有的则比较活泼。(4)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论证方式的多样性,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5)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性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引资料等)和说明顺序(
23、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6)科技作品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科技读物,不断汲取科技新知识,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的过程中得到乐趣。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关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7)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新闻作品,要求学生准确、迅速捕捉主要信息,培养快速阅读的基本素养。教师不必过细分析新闻学上的专业术语。(1)能阅读多种材料组(1)指导学生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引导学生准确、快速地从材料中获取基本信9 阅读由多种材料文本,能从文字材料或图息,就材料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以及呈现的表、漫画等材料中捕捉信问题作出自
24、己的评价。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息,读懂信息,得出结(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插图资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论。源,挖掘其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得出准确的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2)了解各类非连续性结论;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的描述,配上结论。文本的阅读要求。对于文与之相关的插图,或对课文已有的插图进行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再加工”。题、中心句、结构等,学(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阅读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非连续文本的能力,如读懂旅游地图、景点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信息及说明书等;要激发学生关注热点新闻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的意识,使之对热点新闻能持有自己的评价问题;对
25、于图画类的文态度。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用材料里的知本,能按一定的顺序客观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地说明其构图要素,准确(4)要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语文的能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力,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对于数学、地理、内容,指出其含义,学会生物、政治等学科出现的统计图表、漫画等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要引导学生筛选信寓意,找准漫画讽刺颂扬息,概括归纳,发现规律,形成解释,反思的对象;对于表格类的文评价,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本,能准确分析图表数力。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5)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种非连续性文本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的学习,有计划地推荐由文字、表格、漫息,学会谈
26、看法和建议;画,徽标等材料组成的综合性材料,指导学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能根生阅读。对于图示类、文字类、表格类、徽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标类等文本可能出现的题型分门别类给予指和路线。导。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或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这类文本的含义,要特别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要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指导学生谈看法和建议;对于图示类的
27、文本,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加强对各类文本的训练,确实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10诵读古代诗词,(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1)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古代汉语词典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书,理解浅易文言文词语等常用文言工具书。借助工具书、注释,排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的含义,翻译文中重要的除文言文阅读中的词句障碍。凡有注释的不本内容。注重积累、感句子,领悟文章的基本内一定要逐词逐句讲解,应让学生养成自主阅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容。读、独立思考的习惯。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欣赏品位。(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2)引导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词、文言虚词,初步了解含义,基本理解常见文
28、言虚词,如 “ 之、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以、而、为、于”等在文中的意义和用等文言句式的特点。有意法。要有步骤地对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古识地阅读课外文言语段,今异义词、多义词等进行整理归类,帮助学扩大阅读量,阅读中对课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地理解词义和语内出现的文言知识点懂得意,积累文言词汇。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判断迁移,学会举一反三,提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文言句式的特点。要高文言文阅读能力。适当向学生推荐与课内文言文内容相关的、(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或难易度相当的课外文言语段,进行对比阅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读,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活学
29、活用,举一反三,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化知识的储备。力。(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3)随文讲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文学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文化常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如作家姓名、年代或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能熟国别、代表作等;鼓励学生课外查阅资料,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储备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目。知识,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素养。(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4)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意义或音节方面把握受诗词的审美情趣。要重诗歌朗读的节奏,指导学生从内容
30、理解、句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子结构方面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培养学生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诵读古诗文的习惯,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句。热情。引导学生熟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增强文言语感。(5)在古代诗词曲教学中,引导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借助文字、绘画、配乐朗诵等手段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融入诗词的情境,引导领会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情感。指导品析、鉴赏诗歌中富有表现力字词和经典的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和表达的精妙。写作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明白写作是为了自(1)习作选题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用学生的心灵。教师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表1 写作要有真
31、情实真情实感来表达。达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以最真实的情感来(2)在写作中,能够把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2)鼓励学生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然、社会、人生的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真实区生活为基础,以游览、访谈、考察、阅受、体验和思考。地表达出来。读、观看媒体信息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生活,接触自然、关注社会、体验人生,并把自己的体验、感悟积极地表达出来。(1)养成主动观察生活(1)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调动多种的习惯,学会从书、报、感官,从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多角度去观2 多角度观察生网络等信息渠道间接观察察。建议家长安排好孩子的课余生活,包括活,发现生
32、活的丰富多生活,开阔视野。读书活动、亲子交流、旅游、参观等。彩,能抓住事物的特(2)思考、发现生活的(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指导学生学会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丰富多彩,珍视自己独特有创意地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识,表达有创意。的感受和认识,并主动记录,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1)在生活和学习中,(1)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阶段性的主题多读多想多写、多活动多活动,交流思想、丰富素材;引导学生以写交流,多方面地积累、提生活日记、阅读笔记、新闻评论等方式积累炼素材。习作素材。(2)养成重视构思,讲(2)指导学生重视构思,讲求立意,精选3 注重写作过程中求立意的习惯。素材。搜集素材、构思立意、(3)
33、学会列写作提纲,(3)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学会简要地写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重视作文的修改加工。出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做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好结构安排:包括开头、结尾的方法、材料能力。的组织顺序、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内容的照应等。(4)指导学生重视作文的修改加工,引导学生在立意、构思、写法等方面不断突破,包括扣题是否严密,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是否清晰,素材的安排是否合理,语言是否简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洁、表达方式是否丰富多样,是否运用及体现个性化语言等。(1)写作时能考虑不同(1)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象,依据不同的表达需要,根据不同的表达4 写作时
34、考虑不同的需要,确立表达的中效果,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心,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2)可以让学生先编写提纲,然后借助师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表达。生、生生互助的方式揣摩行文的先后顺序和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2)重视文章的材料选详略安排,最后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择,合理安排文章的详思。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略,表达条理清楚。(3)要善于创设情境,借助扩写、续写、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3)展开联想和想象,改写等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丰富表达的内容。力。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4)正确使用常用的标(4)引导学生揣摩、巧妙运用标点符号。的标
35、点符号。点符号,讲求书写工整、强调作文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采用给卷面整洁。学生附加分或者评比、展示的方式予以强化)。(1)写记叙性文章,能(1)写记叙性文章,指导学生要做到主题做到有感而发、内容具体明确集中,内容详略得当;叙事过程重视细充实、描写准确细致。节描写,做到叙事具体生动。5 写记叙性文章,(2)写简单的说明性文(2)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根据章,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和重点,选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明白清楚地介绍说明。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3)写简单的议论文,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有条理地介绍事物、性文章,做到明白清
36、能简单地剖析事理、发表说明事理。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意见、提出主张。(3)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引导学生确立章,做到观点明确,有(4)根据生活需要,写正确的观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观理有据;根据生活需常见应用文,掌握一定的点,适当进行“一事一议”的写作训练。要,写常见应用文。惯用格式和行文习惯。(4)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本涉及的应用文文体,结合生活实际,强调惯用的格式和行文习惯。6 能从文章中提取( 1 )能够根据写作要(1)引导学生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主要信息,进行缩写;求,对长的、较复杂的文上,保留主要信息,剪除枝叶,把长的文章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章进行缩写。概括、压缩到规定字数内和自
37、己的合理想象,进( 2 )能够根据写作要(2)引导学生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内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求,在合理想像的基础容、细节作合理的想像、联想,展开具体生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上,对文章进行扩写。动的描写。行改写。(3)学会在不改动原作(3)指导学生进行多种改写训练:文体改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能用写、结构改写、表达方式改写、变换视角和不同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人称改写等。行改写。(1)能够根据表达的需(1)引导学生重视语言锤炼,加强炼词、7 根 据 表 达 的 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炼句训练,做到文从字顺。识,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2)丰富作文评改的形式,建立有效的合要,借助语
38、感和语文常习惯。作评改机制。首先以教师示范评改为基础,识,修改自己的作文,(2)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指导作文评改的方法,然后让优生评改其他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惯,乐于与别人交流写作学生作文,再到生生互评的循序渐进方式,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成果与心得,学会自评、或者按照学生的作文水平 3-5 人平衡组成几评改作文,以分享感互评作文,提高写作能个小组互评。形式可以是面评、纸质互评、受、沟通见解。力。电子邮件点评等,以此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交流心得。课内训练写作速度,做(1)保持一定的写作量,每两周指导训练到 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一次大作文,每周练习一次小作文。8 作文每学年一般500 字的习作;每学
39、年作文(2)重视课外练笔。课外练笔的形式,包不少于 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4 次;课外多练括生活日记、读书笔记、杂感、抒情散文乃不少于 1 万字,45 分钟笔,每学年不少于 1 万至诗歌等。能完成不少于 500 字的字,即每周练笔不少于 200(3)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习作。字。如办班刊、组织文学社团、小记者活动等;多方面提供学生写作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爱写作、勤写作。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 注 意 对 象 和 场(1)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