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来自晋朝的经典成语故事5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来自晋朝的经典成语故事5则.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来自晋朝的经典成语故事5则 晋朝是结束三国鼎立的一个大一统王朝,诞生了许多的成语故事。以下是我给大家精选整理的晋朝时期的成语典故,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乐不思蜀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在驾崩之后,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刘禅,并请丞相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治理国家。刘禅有个小名叫做阿斗,阿斗当了皇帝后,每一天只会吃喝玩乐,根本不管事,还好有诸葛亮帮他撑着,蜀国才能一向很强盛。但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国立即派兵来攻打蜀国,蜀国不但打但是魏国,阿斗还自愿倒戈,带着一些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接着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完全遗忘自我的国家已经灭亡了。 有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阿斗吃饭,有意叫人
2、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来的人。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难受,但是,阿斗却兴奋地拍着手说:“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点也没有悲伤的样貌。之后,司马昭有意讽刺阿斗说:“怎样样!在那里过得快乐吗?想不想蜀国呀?”没想到,阿斗尽然快乐地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不会呀!在那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点也不会惦念蜀国呢!司马昭听了以后,在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我的国家给亡掉!” 之后,大家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一个人过得很快乐,不想回家了! 悬梁刺股 晋朝有一个叫孙敬的人,每一天读书到深夜,怕打瞌睡,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假如头昏要打瞌睡,头往
3、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他就用“悬梁”这种方法防止自我打瞌睡。 战国时,有一个叫苏秦的人,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回家后被家人看不起,就将太公六韬、阴符等兵法书籍,不分白天黑夜地勤奋苦读。每当到了夜深人静、头昏脑涨、眼睛发涩、总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我的大腿,使自我醒悟后又读书。最终苏秦佩带了六国的相印,成为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成语“悬梁刺股”,常用来形容学习仔细,勤奋刻苦。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tì)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调皮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我学问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仔细学习历史
4、,从中汲(jí)取了丰富的学问,学问大有进步。之后,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当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仅经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志向: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一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飘舞,剑声铿(kng)锵(qing)。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最终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
5、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方有志之士,刚好振作。 草木皆兵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fú)坚统一北方后,强征北方各族人民,组成八十七万大军南下,想一举灭掉东晋。苻坚先派他弟弟苻融率军二十五万为先锋,从长安向东进发。九月苻坚亲率大军进驻项城,并下令先锋军向东晋在淝水西岸的重镇寿阳绽开进攻。 东晋遂派谢玄等统率八万将士迎战苻坚;另派水军五千增援寿阳。惋惜寿阳失守,水军部队只得在离洛涧二十里处驻扎下来。苻坚得知秦军攻下寿阳,便把大军留在项城,只率八千轻
6、兵赶至寿阳。他自以为成功在望,便派朱序去劝晋军倒戈。但朱序却将秦军虚实告知晋军。晋军将领谢玄依据朱序所报部署,突袭驻在洛涧的秦军前哨阵地,歼灭秦军万余人;之后晋主力挺进至淝水东岸,与秦军对峙于淝水。苻坚登上寿阳(今安徽寿县)城楼,见晋军阵营严整,又远望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心中畏惧。 当时秦军贴水布阵,谢玄要求秦军稍退,让晋军渡过淝水进行决战。苻坚以为能够乘晋军半渡时进行偷袭,便一口应允。岂料秦军皆是强征得来的乌合之众,人心浮动,将士厌战,加上从前的晋军降将朱序乘机高呼:“秦军败了。”于是秦军一退而不行复止,东晋军队乘胜追击,大败秦军。苻坚在逃跑途中,听到风声鹤唳(lì)
7、,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斗争结果,晋军以少胜多,前秦政权很快瓦解,东晋得于偏安江左。 人们常在成语“草木皆兵”前面加上“风声鹤唳”四个字,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常常为这事发脾气,但是小左思仍旧调皮得很,不愿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挚友们闲聊,挚友们艳羡他有个聪慧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悲观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觉得自我不好好念书的确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必需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慢慢
8、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安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资料,撰(zhuàn)写三都赋。为了在资料、结构、语言诸方面都到达必需水平,他潜心探讨,细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最终写成了。三都赋受到广泛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独创印刷术,宠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