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国际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与国际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探 讨物价变动会计学号:20080410010320姓名: 胥 婷 婷班级: 08会计3班20序 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可靠信息。会计作为人们用以管理经济实务的一种管理活动,其所提供的信息长期以来是建立在币值不变和历史成本基础之上。会计假设里面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货币计量,货币计量的含义包括货币价值的稳定。如若不出现物价变动,货币本身
2、价值相对稳定,那么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就能如实地反应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就是现行运用的普通会计计量方式,目前在各大假设前提下的会计操作已成为一种自然和规范。然而,在物价急剧变动的情况下,如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则货币本身的价值亦发生剧烈变动,这时如果仍按照历史成本基础提供会计信息,那么会计报表所列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与费用等就难以表现其真实的价值。这样,会计信息就失去了可靠性,据以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将会给决策者带来重大损失。比如,在物价上涨期间,完全采用历史成本会计计价模式,其结果必然是低估资产,少计费用,从而导致期末利润的虚增。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物价
3、开始持续剧烈地变动,会计假设前提开始变化,这使得目前广泛运用的会计方法产生了很多弊端。物价变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常态,这直接影响了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准则。为了弥补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减轻物价变动的影响,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经济成果,物价变动会计应运而生。面对问题总会产生新的解决方法,所以面对物价剧烈变动便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中国会计学会在1991年1月专门召开了物价变动会计的研讨会。会议指出,研究我国物价变动会计、探讨建立我国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新路子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摆在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目录摘要3关键字3第一部分 初步了解物价变动会计3一、 物价变动会计的
4、含义3二、 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背景和必要性31、全球性通货膨胀大背景32、历史成本会计有缺陷4(1)会计信息严重失真。4(2)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下降。4(3)高估收益,虚增利润。4(4)失实的会计信息容易导致错误的企业决策。4三、国际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4四、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5第二部分 物价变动会计的分析5一、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5二、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要素51资本62成本63收益6三、物价变动会计模式71、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72、现行成本会计模式83、变现价值会计模式8四、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原则8第三部分 物价变动会计的运用10物价变动会计传统对历史成本会计的修正10核算举例10第四部
5、分 物价变动会计的影响和优缺点11第五部分 物价变动会计的前景和总结 12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变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物价变动会计是一种应运而生的新视角的会计观点。本文主要对物价变动会计的起源产生、发展背景、模式进行了介绍,对物价变动会计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对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方法和运用进行了考虑,并尝试对其发展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 物价变动会计 通货膨胀 现行成本 资本保持理论第一部分 初步了解物价变动会计一、 物价变动会计的含义物价即价格,指商品、劳务价值的货币表现。物价变动就是指商品、劳务价格的变动。 物价变动会计,就是利用有关物价变动的资料对企业按原有方式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改动
6、调整,或对会计的计量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揭示或消除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物价变动会计对企业传统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模式作出调整修正,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个别商品价格会有所下跌,但绝大多数商品却会持续上涨,因此物价变动会计也有人称之为通货膨胀会计。二、 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背景和必要性物价变动会计是在全球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有了意义。原本使用良好的传统会计记量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当下的环境,便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顾名思义,物价变动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就是考虑了物价变动因素。1、全球性通货膨胀大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某些国家出现
7、了持续的通货膨胀。进入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乃至三位数严重的冲击了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且假定币值稳定不变的原始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即影响了原始成本会计所提供会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不少西方会计界人士呼吁,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中提供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补充信息;甚至有人提出,应该将会计模式从传统的原始成本会计改变为现行成本会计。货币计量前提:物价变动不大传统会计现状:通货膨胀货币价值变化物价变动会计2、通胀情况下 历史成本会计有缺陷(1)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传统会计的模式下,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是按发生的不同时期的历史成本记录的,虽然看上去用的是同一计量单位,但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各
8、个时期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货币购买力是不同的。 (2)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下降。传统会计是以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为前提进行收与费用成本配比的。而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若仍按此原则而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产品成本仍按取得或购建时的历史成本进行核算,但由于物价已经上涨,这些所提的成本费用实际上已无法重置于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数量相同的实物。正是由于无法保证企业在原有的生产规模上的经营,即无法保证“实物资本的保全”,企业就只能在实际生产规模越来越小的情况下维持经营,使再生产生能力不断下降。 (3)高估收益,虚增利润。传统会计模式中收益的确认是,收入大于用名义货币计量的已售资产的历史成本的差额即确认为利润
9、。此原则在产品的销售收入随物价上涨而增加时,与之匹配的产品的成本若仍按取得时的较低的历史成本核算,则必然产生利润的高估。 (4)失实的会计信息容易导致错误的企业决策。财务报表使用者需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为依据,进行一系列决策,而以此为依据的财务报表信息一旦失真,将会造成决策者决策的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见,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传统的会计模式已难以正确描述企业的真实业绩。三、国际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1979年9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第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提供了按现行成本/稳值货币单位补充揭示信息的指南。1986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针对许多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公布了第1
10、5号国际会计准则-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资料。八年之后,即1989年7月,针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该委员会又公布了第29号国际会计准则-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四、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我国80年代初起,物价也持续、剧烈地变动,不少年份的通货膨胀率达两位数,甚至一度高达23%。中国会计学会在1991年元月专门召开了物价变动会计的研讨会。会议指出,研究我国物价变动会计,探讨建立我国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新路子,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摆在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目前,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
11、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可见,虽然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物价变动颁布专门的准则,但是适时的引入现值等计量属性、强制性的要求企业报表在
12、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重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中的物价变动信息,这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进步。第二部分 物价变动会计的分析一、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对物价变动会计研究普遍认为“资本保持理论”是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所谓“资本保持”就是企业必须在保证原有资本完整无缺的前提下确定收益,即依据资本循环规律、运用一定方法,通过对资本循环时投入资本量的完整与资本循环结束时收回的资本量进行比较,来保证投入资本价值量的完整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使资本不受侵蚀,进而保障业主权益的一种资本管理制度。目前有财务资本保持观和实体资本保持观两种观点。财务资本保持观是指保持业主原有投入
13、资本的价值;实体资本保持观是指保持企业原有生产经营能力。两种观点下处理方式不同。在财务资本保持观下,企业将货币性项目产生的购买力损益、非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持有利得或损失作为损益调整处理,列入损益表;在实物资本保持观下,物价变动带来的影响视为企业实体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计量上的变动,作为股东权益调整处理,列入资产负债表。二、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要素我国将会计基本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在物价变动会计中,这些要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有些还将被赋予新的含义。1资本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由于不同时期的货币购买力不同,不同时期同一资产的价格也不同,为使资本得到回收或保全,需要将资本
14、区分为财务资本和实物资本两个不同的概念。()财务资本是指企业业主投入的货币资本。()实物资本是指企业的实物资产。它反映了企业实际具有的生产能力或者经营能力。根据财务资本保全观念,只有企业当期期末净资产的金额扣除当期所有者的投资、不考虑本期对所有者的分配额,超过当期期初净资产的金额时,其超出金额才是当期收益。根据实物资本保全观念,只有当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在扣除了当期所有者的投资和对所有者的分配额后,超过当期期初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时,其超出金额才可确认为当期收益。2成本在财务会计中,资产的成本是以货币计量单位来综合反映的。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同一资产在不同时期的购置成本是不同的,因而
15、企业资产的计价就需要区分为历史成本和现时成本两个不同的概念。()历史成本是指购置某项资产时的实际成本。在传统财务会计中,资产的计价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这是因为传统财务会计是假设物价基本稳定,币值长期保持基本不变,因而同一资产的成本在不同的时期基本一致。()现行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为购置与现有资产相同或者类似的资产,按照现行价格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3收益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由于资本区分为财务资本和实物资本,因而其收益也有不同的区分。()会计收益是指以财务资本保全为基础所确定的收益,是在回收或维持了企业以货币计量的所耗资本后所确定的收益。它与传统财务会计实务一致。()经济收益是指以实物资
16、本保全为基础所确定的收益。它要求对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以现行成本计量,也称为现行成本收益。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收益会小于会计收益;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经济收益会大于会计收益。()营业收益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收入和费用相抵后的余额。它是企业由于经营而获得的资产净额增加值。在物价稳定和币值不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收益全部是由营业收益所购成。()资产持有收益,或称资产持有利得,是指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由于所持资产现行价格的上升而使得企业资产净值的增加。它反映了资产价格水平的变动,实质上是企业现时重置资产的追加成本。资产持有收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已实现资产持有收
17、益,是指在资产销售或者耗用后从销售收入中所收回的金额;另一部分是未实现资产持有收益,是指尚未销售或耗用的资产所形成的收益。在传统财务会计中,企业收益仅包括营业收益和已实现资产持有收益,不确认未实现资产持有收益;在物价变动会计中,企业收益还包括未实现资产持有收益。三、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会计模式是指由一定会计计量单位和一定会计计量属性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的总和。在研究物价变动会计时,可供选择的计量单位有名义货币和不变币值货币,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重置成本)。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与传统的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和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相对应,物价变动会计有一般物价水平
18、会计、现行成本会计和变现价值会计三种模式。名义货币不变币值货币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现行成本会计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计量模式,构成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的计量模式,构成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计量模式,构成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1、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不同时期的一般物价水平一般不同,该模式主要是沿袭历史成本计量的惯例,通过改变会计计量尺度来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数据的影响,也就是以某一时点的货币作为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将历史成本得到的会计结果重新计量,以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化即物价水平的变动对企业会计
19、信息的影响程度。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报告期末这一时点货币为不变购买力的货币,也可以选择本报告期间平均购买力的货币作为不变币值货币,以国家定期发布的居民消费品物价指数(CPI)对历史成本报表项目进行调整。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作为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改进形式,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反映币值本身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增强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该模式无需改变历史成本会计程序与方法,只是根据报告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对已编制的历史成本报表进行调整,方法简单,可推广性和可复核性强,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仍存在局限性。不变币值实际上是假设物价变动对企业各类资产和负债具有相同的影响力,但实际上不同行
20、业资产和负债结构不同,有时候企业受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更大,从而调整后财务结果同市场现值可能有很大差距,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工作业绩,投资时需谨慎。2、现行成本会计模式该模式主要是考虑一般物价变动与个别物价变动有很大差异,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更看重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影响,因此,在使用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基础上,采用现行成本取代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消除各个企业所承受的个别物价变动影响。对于现行成本的理解,财务会计三大难题中认为:“现行成本是指现有资产的重置成本即资产的现时成本。它可以是现有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也可以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也认同重置成本就是现行成
21、本。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和成本都是现行值,会计信息相关性更高,更能恰当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更能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通过资产的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对比,也可以考核管理当局在物价变动下资产的有效管理能力;然而,正是由于可以相对客观的反映企业绩效,现行成本在进行会计计量时需要收集大量数据资料,资料的取舍存在主观性强的问题,对非货币性项目未实现和已实现的持有资产损益进行调整时也存在计算过程复杂和应用困难的缺点。3、变现价值会计模式该模式是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不变币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从而更好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会计模式认
22、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的不止是不变购买力货币或者现行成本对会计信息的个别影响,而是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和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的双重影响;因此会计处理时首先应按照现行会计方法处理经济业务和编制会计报表,再按照一般物价指数整理报表中的项目,按相同购买力的货币单位对现行成本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并确定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从而全面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在现实经济中,虽然变现价值会计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数据,理论上克服了前两种模式的缺陷,但是它的处理程序繁琐,操作成本较高,不宜理解和推广。四、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原则物价变动会计遵循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大部分会计原则,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1
23、资产计价原则传统财务会计对资产的计价是以原始取得的成本来计量的,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货币本身的价值是稳定不变的这一货币计量假设。在物价变动会计中,由于认识到现实世界中货币本身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为了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企业所拥有资产的价值和实际经营能力,资产必须以现行重置价格计量。因此,对资产的计价遵循现行成本原则。2收入确认原则传统财务会计对于收入确认的原则有: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买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的实施控制权;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因此,在传统财务会计条件下,企业
24、收益仅包括营业收益和已实现资产持有收益两个部分,不确认未实现资产持有收益。在物价变动会计中,对收入确认则以业主资本实际价值的增加与否为条件。经济利益的流入增加了企业业主的资本,自然要确认为企业收入;另外,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发生增值,即未实现资产持有收益同样也要确认为收入,而不论该资产销售出去与否。3配比原则传统财务会计遵循的配比原则是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的,即将隶属于某一会计期间的历史成本、费用与其相关的历史收入相配比。如果这些收入、费用和成本的收付业务发生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而在这些会计期间内货币价值稳定不变,则这种配比具有可比性,配比结果具有科学性。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收入与成本、费用的价格均
25、发生在不同期间,故在同一会计期末这种不同的历史成本和历史收入是不等值的。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消除这些由于物价变动而造成的不可比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收入、成本、费用在同一物价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结果。4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多计资产和收益,不少计负债和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应小心谨慎地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减少到或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在物价变动会计中,为反映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把由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而使得企业持有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损失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和损益表的收益中,从而在一方面(发生通货膨胀
26、的情况时)否定了谨慎性原则,在另一方面又发展了谨慎性原则。在选择处理方法时,物价变动会计要求尽量选择那些导致乐观程度最小的信息和最充分揭示物价变动影响的调整方法,从这点来看,物价变动会计又赋予了谨慎性原则新的含义。5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交易或事项根据其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相应地进行充分或者简要的披露。物价变动会计除了遵循这些要求外,对于是否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方法也是从重要性原则出发的。当物价变动程度严重且持续时间长、趋势不可遏制、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正确提供和会计目标的全面实现有较大影响时,则要考虑采用物价变动会计;否则,则考虑不采用物价变动会计。6成本效益原则成
27、本效益是指在会计处理过程中,提供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应该大于提供信息所发生的耗费。首先,在决定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时,所提供的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应该大于提供该信息所发生的额外成本;其次,由于对物价变动的调整有多种方法,因此,在确定采用何种方法时要遵循该方法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实施该方法的成本的原则。7客观性原则物价变动会计不仅要求遵循传统财务会计关于客观性原则的要求,而且在考虑消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时的物价资料的取舍、计算方法的选择、调整项目的确定等方面,也要求尽量符合客观实际,避免主观决定,使最终提供的会计信息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三部分 物价变动会计
28、的运用物价变动会计传统对历史成本会计的修正 (一)部分假设的否定 会计基本假设之一为“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即用来进行会计计量的货币本身是稳定不变的,或者其变动幅度微不足道。这一假设在物价波动不大的情况下适用,提供的会计信息基本上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但在物价持续剧烈波动时,由于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不同。因此传统会计中的资产价值是不同时期不同货币购买力下的购置价格,使得会计报表真实可靠性受到影响,不能实现会计目标。因此,物价变动会计放弃了币值不变假设,代之以物价持续变动假设。 (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否定 历史成本原则以币值稳定为前提,即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计
29、价,不考虑币值变动的影响。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币值不变前提遭到全盘否定,币值变动会引起资产价值变动,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会导致资产价值与现行成本严重背离,计提折旧和成本补偿不足,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资产重置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物价变动会计在否定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建立起现行成本计价原则,即资产应当按购置当期期末的现行成本计价。 (三)收入实现原则的修正 按历史成本会计方法,收入实现原则指产品已经销售或劳务成本已履行,获得现金或取得现金的权利时确认收入。根据这一原则,资产负债表所计列的资产价值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被低估了,而损益表所计列的营业收益,不仅包括了企业正常经营的营业收益,而且包括了已实现的资产
30、置存收益,造成虚计收益。物价变动会计中,对资产按一般物价水平或现行成本调整,使收益更接近现实,而且在损益表中将营业收益和资产置存收益分别列示,使会计信息更加明晰、有用。 (四)配比原则的完善 配比原则指在会计期间取得的收入与其发生的费用应当相互配比。要求成本费用应尽可能从与其相关的收入中减去。在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法下,收入计量基础是现行成本,而成本费用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尤其是销货成本和折旧费)。若存货周转较快、物价稳定,按此方式计算收益还没有太多虚假成分。但若存货周转慢,物价变动幅度大,则按历史成本计算的成本费用与现实成本偏离,造成收益虚增(或虚减)。物价变动会计采用一般物价水平指数或现行成
31、本进行调整,使成本费用调至与现行成本相近的水平,配比结果较准确或十分接近。通货膨胀会计常见有三种会计模式,即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和不变币值的现时成本会计。核算举例: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调整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例:某企业2000年12月31日购置的固定资产Q的成本为230000元,当时物价指数150,该固定资产按10年计提折旧,预计残值为零,2004年12月31日一般物价指数为170,编制2004年一般物价水平资产负债表时,计算调整该项的原值,累计折旧额和净值。计算过程和结果如下:固定资产Q原值调整后金额为:230000170/150=260666.67固定资产Q累
32、计折旧调整金额为:4170/150=104266.67固定资产Q净值调整后金额为:260666.67104266.67=156400.00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品种繁多,且购置时间不同,预计使用时间和残值不同,因此需根据以上方法逐一计算。按现时成本反映企业资产在通货膨胀中的变动,向表使用者提供个别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影响的会计信息。例:期末A商品结存5000公斤,账面单价为25元,现时成本单价为45元。期末按现时成本对A商品进行账面调整,需调增金额为5000=10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A商品100000贷:未实现持产损益100000如期中售出3500公斤甲商品尚未按其售出时
33、的现时成本单价35元调整库存商品和持产损益账面价,则应于期末与调整结存商品的现时成本一并调账,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A135000贷:已实现持产损益35000未实现持产损益100000企业可以选择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根据以上核算方式,编制选定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下的财务表。由此可见,传统会计中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方法,按照政府公布的一般物价指数,对资产负债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损益表中的销售收入和费用加以换算、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影响。第四部分 物价变动会计的影响和优缺点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均产
34、生重大影响:(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冲击了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的基础是货币币值稳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点代表不同的购买力,使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其次,通货膨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即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通货膨胀使现实的商品改变了其本身所代表的价值,是企业账面上的价值一致以历史成本加以反映,因而计算出来的财产转移价值不符合实际转入产品中去的数额,结算出来的实存物品的价值与企业实存物品所代表的现行价值不符。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失去了客观性和可靠性,使得相关资产购买力变动额是为购买力利得或损失,并列入损益表或作为持有
35、利得或损失。最后,通货膨胀对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有一定影响。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运用传统会计方法只能是现实收入与历史成本配比,即销售收入是以现实价格入账,而营业费用,如折旧费、材料费等则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二者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差异,实质上是没有可比性的,而以二者相配比计算所得的损益必然与实际损益出现差异,这个差异即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的差异。如此也就不能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二)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导致基础会计数据失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脱离实际。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性债权(应收账款等)、非货币性债务一般会遭受损失;持有的实物资产、货币性债务一般
36、会获得利益。其次,不能反映企业资本被物价上涨吞噬的情况。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现行价值,从而低估资产,少计费用并虚计收益并按照虚计的收益进行股利分配,所分派的不是收益,而是部分或全部资本金。同时,按虚计的收益计算缴纳所得税,所缴金额也非全部为所得额上的税金,而是征收了部分资本,从而削减了企业的实力。最后,由于会计基础数据失真,导致期末编制的财务报表失真,从而导致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相关决策无效。如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未经调整财务报表得知,更新固定资产是必要的且其所需资金是足额的。于是,企业管理层做出添购固定资产的决策,而实际执行时,常常因为实有资金不足导致决策失败,
37、或者添购固定资产后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载中第五部分 物价变动会计的前景和总结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充分认识物价变动会计的重要性,资本运营、资产重组等概念的提出和业务实施,也会对物价变动会计提出客观要求,因此,物价变动会计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形。 其次,随着与国际会计界交往的深入,应充分认识国外的物价变动会计,充分利用国外这方面的信息。对外披露我国含有物价变动会计信息的业务,也可能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发展我国的物价变动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在保持我国会计体系特色的前提下尽快与国际惯例融合。 最后,随着物价变动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对其统一操作规范提出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扩展,也必然会涉及到物价变动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方面。所以,准则和制度会伴随这一过程而出现,物价变动会计也会随之而形成规范、易操作的会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