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电梯卸料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3、卸料平台搭设24、电梯层门55、安全保证措施66、计算书6附件: 楼层门大样图61、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4、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5、SCD200/200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6、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图集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南宁市竹溪大道东南面,总建筑面积19673.35,地下1层地上181层,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层高4.65 m,为
2、车库及设备用房,建筑面积4296;1层层高4m,为架空层及管理用房,建筑面积768.2;218+1层为标准层住宅,层高3m,建筑面积14609.15,建筑总高度65.72m,本工程室内。本工程现已施工至第10层,配备1台SCD200/200双笼外用施工升降机作垂直运输设施。施工电梯性能参数表单个梯笼尺寸高单笼额定载荷2000Kg额定提升速度34 m/min电容量66KVA标准节尺寸1.508 m3、卸料平台搭设施工电梯电梯笼及结构边距离1.45m,为方便现场施工人员通行并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电梯及主体结构之间搭设脚手架防护及接料平台,架子整体搭设高度为56m。17层采用落地式双排脚手架,813
3、层、1418层分两次采用悬挑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分别为 1.80m、横向为m,每层步距分2步,平楼地面第一步为2m第二步为1m。悬挑双排脚手架悬挑梁采用20a号工字钢及钢丝绳分段卸荷;卸荷次数:3次;卸荷上段下传荷载百分比:30%;钢丝绳不均匀系数:0.85;钢丝绳安全系数:6;各段卸荷参数表: 3.1 卸料平台搭设立杆 立杆纵距分别为 1.8m,横向立杆间距为m,步距为2m;内排立杆距结构边,外排立杆距施工电梯梯笼0.20m。起步立杆长为4m和6m(将接头错开),以后均用6m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接头,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能设在同步同跨内;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500mm。最高处立杆顶端高出顶层
4、操作层不小于。大横杆 大横杆长度为5m,布置在立杆内侧,及立杆交接处用直角扣件连接,不得遗漏。 小横杆 贴近立杆布置,用直角扣件扣紧挂于大横杆之上,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杆件小横杆。每一立杆及大横杆相交处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 剪刀撑 由于架体使用功能特殊性,为不阻碍施工电梯平台通行,本方案在东西两侧不设置剪刀撑,南北方向在平台通道口两侧立杆上沿架体通高设置剪刀撑。 脚手板作业层满铺18厚木胶板(用方木沿大横杆方向绑扎在小横杆上150,),木胶板两端及方木钉牢固。 连墙件 南北向连墙件设置采取在架体两侧立杆上用小横杆设置连墙,加固在楼层预埋钢筋上,连
5、墙件必须每层设置。 防护 平台两侧 和 处设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 高挡脚板,挡脚板可用模板。3.2 卸料平台搭设注意事项1、搭设之前对进场脚手架钢管、配件进行严格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钢管配件。2、卸料平台搭设必须统一交底后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严格按搭设程序进行。3、连墙件等整体连接杆件随搭设架子及时设置。4、木胶模板须铺平、铺稳,并用14#铁丝绑扎固定木方。 5、设置连墙杆或撑拉杆时,掌握其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显著变形。6、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需铺设临时木跳板并固定,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较重杆件和易失衡、脱手、碰接、滑跌等不安全作业
6、。7、在搭设过程不得随意改变构杆设计、减少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尺寸放大,确实需要调整和改变尺寸,应提交审核单位技术主管人员协商解决。8、扣件一定要拧紧,拧紧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严禁松拧或漏拧, 脚手架搭设后应及时逐一对扣件进行检查。3.3 拆除施工工艺1、拆除作业应按确定程序进行拆除:安全网挡脚板及木跳板防护栏杆斜撑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2、不准分立面拆除或在上下两步同时拆除,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3、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拆除大横杆、斜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件。4、所有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
7、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5、拆除后架体稳定性不被破坏,如附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应防止失稳。6、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除连墙件。7、拆除前应检查架子上材料,杂物是否清理干净,拆下材料转到上面楼层,严禁从高空抛掷。下面楼层一定要搭设水平安全网,搭、拆架子均应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并用尼龙绳围拦,在地面安排专人负责警戒。3.4 卸料平台使用注意事项1、卸料平台必须经过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卸料平台上只允许人员及运输工具通过,严禁堆放施工材料或其他重大荷载;等待施工
8、电梯时,也应尽量避免在脚手架平台上站太多人,不得超过施工电梯额定2t载荷。3、在卸料平台使用过程中,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派专门人员定期检查钢管、扣件情况,遇有问题及时解决。4、电梯层门为确保工程安全,在各层操作平台上设置层门,层门采用353角钢进行加工制作。层门竖向高度为1.8m,宽度为1.6m,层门外框及横向分隔采用353角钢焊制,。层门固定措施采取将层门竖向边框放置在外排两侧钢管立杆边,然后在立杆上焊接2个钢筋圆环方式,注意层门只允许向结构层方向开启。5、安全保证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登高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2)架子在搭设(拆卸)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不得从架子上掉落工具、物品
9、;同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高空作业需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上架子。(3)在架子上施工各工种作业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在卸料平台上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向下、向外抛、掉物品,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4)雨、雪、雾及六级以上大风等天气,严禁进行脚手架搭设、拆除工作。(5)应设安全员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6)在卸料平台禁止进行电、气焊作业,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护,安全员巡视检查。(7) 只有当吊篮到达卸料层时,卸料人员才能打开防护门进行卸料工作,卸料完成后,卸料人员及时关闭防护门,扣好防护门销后,方可启动施工电梯。6、计算书附件: 楼层门大样图施工
10、电梯落地卸料平台计算书施工电梯落地卸料平台计算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建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等编制。一、参数信息:立杆横距lb(m):0.9,立杆步距h(m):2;立杆采用单立杆支撑。立杆纵距la(m):1.8,平台支架计算总高度H(m):20;平台底钢管间距离(mm):300;钢管类型:48 3.5,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 脚手板自重(kN/m2):0.25;栏杆、挡脚板自重(kN/m):0.15;施工人员及卸料荷载(kN/m2):2;安全网自重
11、(kN/m2):0.005;活荷载同时计算层数:2层。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70;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25;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二、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板底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简支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3;4;1.荷载计算:(1)脚手板自重设计值(kN/m):q10.3 = 0.090 kN/m;(2)施工人员及卸料荷载设计值(kN/m):q220.3 = 0.840 kN/m;2.强度验算:板底支撑钢管按简支梁计算。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 ql2/8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N = ql/2q1q2=1.284kN/m;最大弯距 Mma
12、x2/8 = 0.520 kNm ; = 1.156 kN;最大应力 = Mmax106103) =102.366 N/mm2;板底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板底钢管计算应力 102.366 N/mm2 小于 板底钢管抗弯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 5ql4/384EI q = q1+q2 = 0.930 kN/m均布恒载: = 5103)4/(384105104)=5.062 mm;板底支撑钢管最大挠度为 5.062 mm 小于 钢管最大容许挠度 1800/150及10 mm,满足要求!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
13、中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3;4;集中荷载P取板底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最大弯矩 Mmax = 0.347 kNm ;最大变形 max = 1.190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156 kN ;最大应力 = Mmax1061032 ;横向钢管计算应力 68.244 N/mm2 小于 横向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横向支撑钢管最大挠度为 1.190 mm 小于 横向支撑钢管最大容许挠度 900/150及10 mm,满足要求!四、扣件
14、抗滑移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该工程实际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kN;R 250时,=7320/2=7320/2942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 103489 )= 201.579 N/mm2;立杆钢管稳定性验算 = 201.579 N/mm2 小于 立杆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七、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p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15、:fg = fgkkc = 170.000 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170 kPa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1 ; 立杆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 = N1/A =33.391 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轴向力设计值 :N1= 8.348 kN;基础底面面积 :A = 0.25 m2 。p=33.391 kPa fg=170.00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普通型钢悬挑扣件式双排脚手架工字钢及钢丝绳计算书一、钢丝绳卸荷计算在脚手架全高范围内卸荷3次;吊点选择在立杆、小横杆、大横杆交点位置;以卸荷吊点分段计算。第1次卸荷点高度为4.200米,钢丝绳上
16、下吊点竖向距离ls为9.000米,吊点水平距离2.0倍于立杆纵距;第2次卸荷点高度为8.200米,钢丝绳上下吊点竖向距离ls为9.000米,吊点水平距离2.0倍于立杆纵距;第3次卸荷点高度为12.200米,钢丝绳上下吊点竖向距离ls为9.000米,吊点水平距离2.0倍于立杆纵距;各卸荷点钢丝绳卸荷计算方法是相同,下面我们仅给出第一次卸荷计算过程,其他卸荷点直接给出计算结果。卸荷点处立杆轴向力计算:P1 =kxN12=33.717 kNP2 =kxN22=30.309 kN经过计算得到a1a2各吊点位置处内力计算为(kN):T1 = P1/sina1T2 = P2/sina2G1 = P1/ta
17、na1G2 = P2/tana2其中T钢丝绳轴向拉力,G钢丝绳水平分力。卸荷钢丝绳最大轴向拉力为Fg= T1 =34.540 kN。钢丝绳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Fg = Fg/K 其中Fg- 钢丝绳容许拉力(kN); Fg - 钢丝绳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2,d为钢丝绳直径(mm); - 钢丝绳之间荷载不均匀系数; K -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计算中Fg取34.540kN,=0.85,K=6,得到:选择卸荷钢丝绳最小直径为:d =(26/0.85) = 22.082 mm。吊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 N / A f其中 f 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9.8 每个拉环按2个
18、截面计算吊环应力不应大于50N/mm2; N - 吊环上承受荷载等于Fg;d2;选择吊环最小直径要为:d =(2Fg/f/) =(2103/50/3.142) = 20.971 mm。实际吊环选用直径D=22mm HPB235钢筋制作即可。第1次卸荷钢丝绳最小直径为 22.1mm(钢丝绳型号:619),必须拉紧至34.540 kN,吊环直径为 22mm。根据各次卸荷高度得:第2次卸荷钢丝绳最小直径为 22.4mm(钢丝绳型号:619),必须拉紧至35.450 kN,吊环直径为 22mm;第3次卸荷钢丝绳最小直径为 23.3mm(钢丝绳型号:619),必须拉紧至38.484 kN,吊环直径为 2
19、5mm。二、拉绳受力计算钢绳做安全储备,按照承受全部荷载计算,通过软件电算程序计算得到钢绳支点从左至右支座反力分别为:R1=12.422kN。水平悬挑梁轴力RAH和拉钢绳轴力RUi按照下面计算 RAH = RUicosi其中RUicosi为钢绳拉力对水平杆产生轴压力。各支点支撑力 RCi=RUisini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钢绳拉力分别为:RU1=12.764kN。三、拉绳强度计算钢丝拉绳轴力RU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为RU=12.764 kN 选择619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550MPa,直径15.5mm。 Fg = Fg/K其中Fg- 钢丝绳容许拉力(kN); Fg - 钢丝绳钢
20、丝破断拉力总和(kN),查表得Fg138.500kN; - 钢丝绳之间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0.85、0.82和0.8。0.85; K -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K6。得到:Fg= 19.621kN Ru12.764kN。经计算,选此型号钢丝绳能够满足要求。钢丝拉绳轴力RU最大值进行计算作为拉环拉力N,为N=RU钢丝拉绳拉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 N/A f其中 f 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9.8 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吊环应力不应大于50N/mm2;502) 1/2 =12.7mm;20mm)。四、悬挑梁受力计算悬挑脚手架按照带悬臂单跨梁计算悬出
21、端C受脚手架荷载N作用,里端B为及楼板锚固点,A为墙支点。 悬臂单跨梁计算简图支座反力计算公式 支座弯矩计算公式 C点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其中 k = m/l,kl = ml/l,k2 = m2/l。本方案算例中,m =1.4 m,l = 2.1 m,m1 = 1.3m,m2 = 0.2 m;k1k2悬挑梁截面惯性矩I = 2370 cm4,截面抵抗矩W = 237 cm3,截面积A = 35.5 cm2,线密度G = 27.9 kg/m。外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1= 11.188 kN;内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2= 10.093 kN;10-3把以上数据代入公式,经过计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29
22、.169 kN支座反力 RB = -7.887 kN最大弯矩 MA = 16.563 kNm 最大应力 = 16563406.605 /( 1.05 237000 )= 66.560 N/mm2悬挑梁最大应力计算值=66.560 N/mm2 小于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最大挠度 max= 4.514 mm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A结构变形规定,受弯构件跨度对悬臂梁为悬伸长度两倍,即 2600 mm。悬挑梁最大挠度4.514mm 小于最大容许挠度2600/400mm,满足要求!五、悬挑梁稳定性计算悬挑梁采用20a号工字钢,计算公式如下: = M/bWx f其中b - 均匀弯曲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得到:b由于b大于0.6,依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附表B,按照下面公式调整: 得到 b=0.929。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应力 106237000 )= 75.229 N/mm2;悬挑梁稳定性计算2 小于f=215N/mm2,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