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刃脚木模及素砼垫层前绘制详细的拆模流程图(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除刃脚木模及素砼垫层前绘制详细的拆模流程图(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拆除刃脚木模及素砼垫层前绘制详细的拆模流程图,施工时严格按图操作。先将刃脚木模及底部砼垫层对角、对称、同步抽除,及时在挖除部位填砂夯实,以利沉井稳定。(如沉井下沉图)当素混凝土垫层敲拆后,沉井重心偏高,沉井井壁的四周无摩擦力,沉井的下沉系数很大,掏挖刃脚下的砼垫层不均匀,将会成沉井很大的倾斜,所以在沉井挖土前,沉井的刃脚先采用人工全面同时分层掏挖,挖除的土方先集中在各仓底中央,然后用吊车将砂土、砼垫层吊出井外,运至指定地点,由于初沉时沉井在砂中下沉,因此只要分层挖出井内泥砂,沉井便会逐渐下沉,初沉时,下沉速度在0.3-0.5m/日。让沉井逐渐下沉部分,使沉井刃脚埋在土
2、层中,降低沉井重心。由于沉井在初期下沉过程中,下沉系数较大,故采取挤土下沉。C、机械下沉a、取土原则取土时,按照“先中间,后四角,先锅底,后刃脚”的原则对称。先在每格中央用高压水枪冲出一个集水坑,将泥浆泵的吸泥管置于泥坑中央,然后用高压水枪由中央向四周开挖锅底,为防止突沉,造成很大的偏差,以及减少井外土的扰动坍塌,冲泥时先应在四周刃脚保留0.5-1.0m的土埂,当锅底开挖结束后,在粉质土中下沉时,沉井由于自重而下沉,会将刃脚下的土向中央挤;再继续开挖,沉井可持续下沉,如锅底形成后,此时不沉,可逐步均匀冲挖原先保留的土埂;首先冲除四角处的土埂,然后冲除四周土埂,最后冲除定位点处土埂,整个沉井对称
3、开挖,尽量使格间高差不大于20cm,避免沉井过大的偏差,如此重复进行,使沉井逐步均匀下沉。遇有块石及杂物时,及时人工清理,用吊机吊出井外。b、水力机械出土进行排水下沉时,排水下沉的取土机械选用2套泥浆泵配以高压水枪,对称布置于井内(按图中线内开挖),用高压水枪冲泥,再用泥浆泵吸泥排出井外沉淀池。施工时,利用2套水力泥浆泵,四支高压水枪将泥冲成泥浆,再用泥浆泵将泥浆吸出井外,通过排泥管道排入泥浆池。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水力机械设备由水泵、进水管路、水力冲泥机、水力吸泥机以及排泥管路组成。每套6英寸水力机械包括:一台6D型水泵,水力冲泥机(水枪2支)1台,水力吸泥机(150mm)1台及相应管路。排水
4、下沉的关键在于泥泵排水能力和沉井位移,尤其是初始下沉阶段至关重要,它是沉井下沉的奠基段,既能检验沉井下沉方案的可行性,又能检验第一节下沉的措施。冲泥时,可先在水力吸泥机的吸泥龙头下方(一般均选在线区域内锅底中央),冲挖出一个直径约为2.02.5m的集泥坑。然后用水力冲泥机开拓各个方向通向集泥坑的水沟24条,沟的纵向坡度35%。此后,即可向四周开挖锅底,为了防止沉井突然下沉,引起很大的偏差,以及减少井外土的扰动坍塌等情况,可在沉井四周刃脚旁保留宽0.51.0m的土堤。待锅底开挖完毕,井内线范围内泥面标高一致后,再逐渐均匀地冲挖土堤,第一步先冲除四角处的土堤,第二步再冲除四周土堤,最后冲除中位点处
5、土堤,使沉井下沉。各井孔格之间,在沉井偏斜不大时,应力争同时冲挖,保持泥面相对在同一高程。如果沉井偏斜趋势增大时,井孔之间的开挖情况应根据偏斜情况加以调整。对于离集泥坑较远的井孔(格),当冲沉井四角和井壁处土堤时,泥浆从那里流到集泥坑有时是很困难的,为了不使集泥坑和集泥水沟之泥砂沉淀,经常用一个水力冲泥机反复冲刷和搅动。一方面用它将沉井最远处的泥砂冲至集泥坑;另一方面还可以把集泥坑冲深,搅动泥浆,并清除堵塞在吸泥龙头网罩上的杂物。利用上述方法能够提高水力吸泥机的排泥量,尤其是在沉井初期,泥土中常混杂着垃圾,如石块、碎木块等,及时清理吊出井外,采用上述措施是必要的。根据以往经验,当水压为68kg
6、/cm时,水力冲泥机的有效冲刷半径约为68m,在此范围内的泥浆一般可流至集泥坑内。水力吸泥机的吸泥龙头的网罩应低于泥浆面约510cm,这样可吸入较多的泥浆。当吸泥龙头网罩或吸泥管内被杂物堵塞时,亦可用反冲法来清除吸泥管或吸泥龙头的堵塞物。其方法是关闭水力吸泥机的进水阀门,这时排泥管内的水体便倒流入井内,把吸泥龙头及吸泥管中的杂物冲出来,有时上述的方法尚需重复数次,始终将堵塞物清除干净。下沉措施主要有:a.出土顺序由内向外:根据下沉情况掏除底梁下的土,最后形成全刃脚支承的大锅底,使沉井安全下沉。b.严格刃脚外土塞,为保证沉井受力均匀,内部应力没有集中现象,在刃脚全支承不能满足下沉要求时,需在刃脚
7、处取土,做到均匀、对称、同时、层层剥离,循序渐进。c.通过电测和光学仪两种手段对下沉量,四角高差,偏位进行测量,及时了解下沉速度,并进行纠偏,当沉井达到允许偏差值1/4时必须纠偏。确保沉井在初始下沉阶段形成良好的下沉轨道。d.观测水位情况,严防涌砂现象的发生。在冲泥过程中,如发现有少量流砂随地下水一起涌入井内时,必须立即停止冲泥,向井内灌水。(采取下沉应急措施)e.对周围建构筑物等布点监测,随时掌握由于沉井下沉引起的环境影响问题。3、测量沉井下沉过程中,自始至终对沉井高程及平面位置进行测控,具体方法如下:高程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设置高程点(离沉井周围40m以外),用油漆在沉井四角井壁上画出四个
8、相同的标尺作为沉井水平观测点,在下沉中测量人员三班运转,采用水准仪每隔1小时全方位观测一次,做好记录,如发现倾斜立即纠偏;终沉严格刃脚标高及周边高差,在设计充许的范围内。平面位置在沉井井壁上画出中线,沿中线轴线方向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坐标点,用经纬仪及钢尺直接量测沉井中轴线位置,及时做好记录,按设计要求严格沉井平面位置。4、沉井下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急措施1)沉井纠编根据该的施工条件及土质情况,如发现偏斜,视具体情况分别对策。、始入土较浅时,如发生倾斜,只需在刃脚和一侧进行人工挖土,在刃脚低的一侧保留较宽的土埂适当填砂;、入土较深时,如采取排水法施工,可在刃脚高一侧随着沉井的下
9、沉逐渐纠正偏差,纠偏位移时,可故意使沉井向偏位方向倾斜,然后沿倾斜方向下沉,直到沉井底面中轴线与设计中轴线的重合或接近,再纠正倾斜,直到调整到容许范围内,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井外射水,井内边除土边纠偏,以增加偏土压来纠偏。沉井位置如发生扭转,可在沉井的两对角除土,另外两对角填土,借助刃脚下不相符的土压力所形成的扭矩,使沉井在下沉进程中逐步纠正到位。所有偏差在下沉到距设计标高2m以上时,基本纠正好,然后谨慎下沉,在沉井刃脚接近设计标高50cm以内时,不允许再有超出允许范围的偏差。2)沉井不沉主要原因有:开挖深度不够,下沉阻力过大。沉井倾斜,致使刃脚下局部土体未能顺利挖除,形成较大的上面阻力。沉井在软
10、粘土层中因故停止下沉时间过久,静磨擦力增大。遇坚硬土层,破土困难。壁外无减阻措施或壁外减阻措施遭到破坏,侧面摩阻力没有降低。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适当增大挖土深度和范围。沉井下沉过程中要注意连续性不能停止时间过长,如果考虑到某些原因不得不停止较长时间,造成无法不沉时,可以在井壁和土层间灌入触变泥浆或黄土,降低摩阻力,又可达到维护土壁不坍塌,从而使四周的土层保持稳定。3)流砂在开挖粉土层时,如井外地下水头较高,在一定水头的动力压力下,会产生流砂现象。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井外增加深井排水,在无法降低井外地下水的情况下,只能向井内注水。4)沉井突沉由于沉井穿越的土质复杂,有可能造成沉井突沉,因此在施工
11、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开挖次序进行,在四周刃脚保留0.5-1m的土埂,严禁将刃脚下的土层全部冲空,同时将井壁外的土夯实,当发现土质较差时,也可在井壁填碎石,加大摩阻力。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在沉井与围墙部位,必须随时补充下陷的泥土,防止沉井下沉过程中对围墙产生的破坏。(在井外提前准备填土设备,准备好土方和一定数量的碎石备用)5)沉井下沉各阶段速度沉井初沉阶段:即下沉深度0.3m内,为保证沉井形成稳定准确的下沉轨迹,此时缓慢下沉,速度严格在0.2-0.5m/d,刃脚高差20cm以内。沉井中沉阶段:仍以缓慢为主,因沉井较高,应缓慢下沉,纠偏为主,保证下沉过程中缓慢下沉,防止出现突沉或倾斜等情况发生。沉井终
12、沉阶段:即距设计标高还有2.5m时,应减缓下沉速度,仍以纠偏为主,做到有偏必纠,速度宜在0.2-0.5m/d。由于本沉井穿越粉质粘土层,当下沉至设计标高还有2m时,停止下沉24小时,观测出预留沉降量后继续下沉至距设计标高还有50cm,再停止下沉观察24小时,根据连续观测得出的沉降量,严格沉井下沉标高,使沉井终沉达到设计要求。(四)、沉井封底1、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根据规范要求24小时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方可进行封底工作,该沉井刃脚部为粉质粘土,在井内渗水量较小时,采用排水法封底,即用砼泵直接向沉井内灌筑商品砼。a清理基坑底浮泥及其它杂物,刃脚部位要清洗干净。b向沉井窝底土面铺设0.3-
13、0.4m厚块石,并用碎石整平,然后浇筑商品砼,其标号为C25,厚1500mm。c封底砼浇筑要对称均匀,分格浇筑,先四周后中间。封底结束后,向井内注水到一定高度,从封底至砼达到强度设计值时,且沉井能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将井内水抽除进行底板砼浇筑,待顶管结束,再进行隔墙钢筋绑扎及立模、浇筑。d为了减少沉井抽水后浇底板时,地下水位对封底砼的压力,封底时在沉井四周壁及井格中央预埋直径600-1000mm吸水钢管(底标位于封底砼碎石层),在管径经过底板段的位置设置闷板,待底板浇筑结束并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封闭闷板,并将其浇筑在底板内。2、沉井抽水底板浇筑a待封底砼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时,从预留吸水管内吸水,封
14、闭闷板,浇入底板内。b底板浇筑前先清理干净素砼表面,凿除井内封底砼表面软弱层,残渣清出井外,并将表面清洗干净。c对可能存在的渗漏处,严密封堵,避免渗水影响底板质量。d底板与各墙板连接处表面预先凿毛,并冲洗干净。e集水钢管用予埋件在底板浇筑前埋设,不得遗漏。f浇筑底板同样采用商品砼,其浇筑顺序及方法与封底砼相同。应急措施(水下封底)不排水封底a当沉井采用排水下沉时,井内出现大量涌水,只能采用不排水法封底,用砼泵输送至集料斗内通过导管向沉井内灌筑商品砼。b封底砼浇筑要对称均匀,分格浇筑,先锅底后四周,从封底至砼达到强度设计值时,应保持井内外水位相等,以免封底砼承受水压,水下封底砼强度达到设计规定,
15、且沉井能满足抗浮要求时(经计算该沉井封底后能满足抗浮要求),方可将井内水抽除进行底板砼浇筑,待顶管结束,再进行隔墙钢筋绑扎及立模、浇筑。c每仓封底砼浇筑结束后,由潜水员在砼顶面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水下定位装置按顺序预留插筋,确保在砼初凝之前施插完毕。浇筑顺序为先锅底、后四周工艺流程水下锅底整平搭设浇筑平台安置导管安放砂包储料开浇提升导管浇筑结束测量顶面预留插筋验收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应经常不断用测绳测量水下砼面上升情况,以及潜水员摸测扩散半径,同时通过导管上的刻度和测绳测得的水深,算出导管下口的标高,掌握导管下口埋入砼的深度。1、浇筑指标导管平面布置本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C20素砼浇筑,将沉井平均分
16、成两仓,根据导管作用半径,布置导管,施工时循环浇筑,每根导管一次浇筑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且相邻管底差不超过20cm,导管的浇筑半径为3.5m。浇筑平台在沉井顶部搭设浇筑工作平台,平台顶高程为0m,(井内水位与地下水位持平为1.5m),保证超高2.5m,此时导管底部最小超压力为24.2t/m2,导管直径250mm,导管作用半径为3.5m,砼输送由泵车直接供料。导管埋深h1=k/3=3.5/3=1.16m首批砼数量在开浇阶段,通过导管浇筑的首批砼在管脚步处堆高不宜小于0.5m,以便导管口埋深不小于0.3m,此时采用坍塌度较小的砼拌和物,流入仓内的砼坡率约为0.25,所需首批砼为V=1/3r2h
17、=1/3(0.50.25)20.5=2.1m3将导管布凹坑处,则满足埋管深度的首批砼数量可小于2.1m3砼流动性指标根据现场配置确保砼坍塌度为18-20cm,保持流动性具有坍塌度15cm的时间为1小时。砼面上升速度在砼配合比设计时,保证初凝时间为4小时,则砼面上升速度为:V=H/t=1.7/4=0.43m/小时相邻导管间砼上升速度宜相近,终浇时,砼面应高于设计高程。混凝土浇筑面坡率I=T0(Ht?rc)其中:T0=(30-S)?rc/1.47S-坍塌度(取流动性保持指标最后坍塌度15cm)rc-砼拌和物容重Ht-浇筑结束时导管埋深Ht=80cm则:i=(30-15)/1.47?rc(80?rc
18、)=0.13=1:8由此可见导管埋置越深,浇筑坡面越平整,但浇筑过程中由于砼拌和物在流动过程中产生阻力,因此实际坡面要陡一些,约为1:(5-7)。2、沉井抽水底板浇筑a待封底砼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时即可进行井内抽水,抽水的同时从预留吸水管内吸水,直至底板砼达到80%强度后再关闭阀门割除吸水管并补浇好阀门在底板内的预留孔。b底板浇筑前先清除井内淤泥,凿除井内封底砼表面软弱层,残渣清出井外,并将表面清洗干净。c对可能存在的渗漏处,严密封堵,避免渗水影响底板质量。d底板与各墙板连接处表面预先凿毛,并冲洗干净。e顶管用予埋件在底板浇筑前埋设,不得遗漏。f浇筑底板同样采用商品砼,其浇筑顺序及方法与封底砼相同
19、。三、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一)、进度计划(附后)(二)、保证措施1、目标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成任务,力争提前竣工。2、强化进度计划管理开工前,必须严格根据工期要求,提出进度计划,并在对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合同规定工期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论证。发挥设备优势,提高机械化施工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施工前保证机械设备按时进场。在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下,施工过程,坚持逐月(周)编制出具体的施工网络计划和工作安排计划,并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认真的推敲。计划执行过程,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计划,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调整计划和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组织精干、水平高的施工组织施工项目经
20、理部,应用计算机在现场进行现代化管理,科学组织施工合理调配人、财、物等生产,优化施度。选聘技术熟练、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高素质的作业队伍在该上施工。3、施工进度的建立严格的工序施工日记制度,逐日详细记录进度,质量、修改、工地洽商和现场拆迁等问题,以及施工过程必须记录的有关问题。坚持每周定期召开一次,由施工总负责人主持,各专业施工负责人参加的施工协调会议,听取关于进度问题的汇报,协调施工外部关系,解决施工内部矛盾,对其中有关施工进度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计划调整意见。各级领导必须“干一观二计划三”,提前为下道工序的施工,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准备,确保一环扣一环地紧凑施工。对于影响施工总进度的关
21、键项目、关键工序,主要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跟班作业,必要时组织有效力量,加班加点突破难点,以确保总进实现。与设计院联系,现场成立总工办,由各专业人员共同组成攻关小组,集体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4、人员材料设备的科学管理实行项目法施工,项目经理和项目组负责人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优化组合,采用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各的管理,并保证施工强度所要求的施工人数。每道工序定工日工时,确保当日任务当日完成,采取严格的奖罚措施,形成制度。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进度款必须专款专用。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时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做好材料计划和用款计划,保证生
22、产所需的各项材料及时供应至现场。四、质量保证体系为贯彻施工“质量第一,信誉为主,服务社会”的质量管理方针,确保本施工质量全优的目标实现,根据该施工图纸设计,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本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1.单位:确保合格。2.分部:合格。(二)、质量管理程序(三)、质量保证体系1全面推行IS09001标准,建立一套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质量体系文件。在该施工中,按照IS09001标准的全部要素组织施工,建立以总师为首的质量监督检查组织机构,横向包括各职能机构,纵向包括处、项目经理部直至施工班组,形成质量管理网络,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项目总师中间,项目质检员
23、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对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建立质量管理网络。2建立健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1)推行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总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到提高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上。(2)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的权限,使每位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责、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本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3)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开工前,将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
24、位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师审批。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本施工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尤其是保证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作业人员进行重奖,对违章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人员进行重罚,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5)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全局的技术工作复核。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
25、严格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和预留孔的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以及其它需要复核的项目。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6)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叉检。隐蔽在做好“三检”的基础上,请监理师审核并签证认可。(7)坚持“三级”检查制度。每月对项目质量全面检查一次,处对项目的质量检查一次。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
26、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质量检查程序见图。(8)构件采购计划,制定书面的采购订货单,选择供货商,预定交货地点和日期。(9)实施混凝土浇筑令签发制度。混凝土浇灌前,混凝土施工员必须向项目经理提出签发“混凝土浇筑令”的书面申请,经项目经理审查确认已具备浇灌条件后,签发“混凝土浇筑令”,否则不得开机进行混凝土施工,申请签发“混凝土浇筑令”时,必须递交以下资料:“混凝土浇筑令”申请报告由监理和质量监督等单位现场代表共同签证的混凝土浇筑部位的各隐蔽项目的隐蔽验收记录。由各专业技术主管共同签证的“专业完工会签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钢材、水泥的骨料等质量检测报告及合格证。(10)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一经发现,组织力量严肃进行处理,事故的处理均由质量监理师负责全权组织。对于质量的处理,绝不允许心慈手软,必须按照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和没有防护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防患于未然。专心-专注-专业